APP下载

浅谈煤矿井下机电常见事故及预防对策

2012-12-28金明希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8期
关键词:机电设备机电检修

金明希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曲矿,山西 古交030200)

1 概述

煤矿机电事故主要是指采掘机械如采煤机、液压支架、输送机、掘进机、耙斗装载机等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以及发生在低、高压电网,直流架空线的人身触电事故。煤矿机电事故严重影响着煤矿井下的正常生产,威胁着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同时,机电事故不仅会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产生威胁,还会对相应设备产生大量损坏,易诱发更破坏性的瓦斯爆炸等事故。

2 煤矿井下机电的发展现状

随着煤炭生产技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大多数煤矿目前已采用先进的现代化采掘设备和控制设备。我们把煤矿机电事故分为机械和电气事故两类。这两类事故是可互相影响、互为诱因的。因此,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到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地解决方法及预防对策,进一步保障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

由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特点,笔者发现,首先,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较为独立,并非一系列连锁反应,而是各个单一处的事故,因而,其分布范围宽大而分散,在工作人员对机电进行日常维修与管理时,常常容易忽略。其次,通过对历来发生的事故进行归类整合,发现大多数煤矿机电事故具有重复性,说明了该类事故都存在着一定的发生规律,并非无迹可寻,因此,要做到更好更全面有效地对事故进行防范,对其规律性的掌握及理论依据的参照十分关键。再次,大多数机电事故的诱因都是机电设备故障,其他特殊诱因造成事故的几率较小。于是,如何在对煤矿机电设备日常维修管理中尽快发现并及时排除设备故障,是减少机电事故的有效措施。

3 机电事故的原因分析

3.1 设备陈旧

煤矿井下所使用的机电设备种类较多,然而这些设备必须成套购入,对设备的更新换代造成一定难度。因为煤矿企业需要花费较大的财力购进一整套机电设备,当该套设备中某一个设备出现老化或故障,立即改换一套全新的设备对于企业来说并不现实,资金是很大问题。而在目前,政府或国家有关部门对于煤矿企业设备的资金支持不足,企业也不具备及时更新设备的财力,导致煤矿机电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慢,老化陈旧程度较高。更有甚者,已超越设备规定的使用年限,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设备还在持续使用,并且由于资金问题无法立即解决更换问题。工作人员只能对设备进行不断改装修补等,没有根本上解决设备的老化情况,而且,这样的不断使用,也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3.2 设备检修存在缺漏

对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问题,检修存在缺漏。目前煤矿采用一系列自动化设备,例如采煤机等,与过去人工操作相比,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然而,在持续的工作生产中,设备会存在一定磨损,或者由于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造成相应损坏与故障,于是对设备的检修与日常维护十分重要。而现阶段修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而由于设备的更新不及时,陈旧老化问题较多,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无法面面俱到,也不够细致与认真。只注意到设备存在的大问题,修理完毕设备运转了就算完事,实际其中的许多小问题常常被忽略,造成日积月累的故障。

3.3 煤矿工人平均素质偏低

由于煤矿工人普遍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薄弱,在设备的使用上违规操作者很多,又由于该项工种的特殊性,井下工人变动较大,更换频繁,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据了解,我国大部分设备故障是由于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导致的,从而引起了煤矿的机电事故。因此,对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亟需提高,要求其安全技能知识过硬的同时,增强遵规守纪的观念。

3.4 电网触电事故原因

电网触电情况也是煤矿机电常见事故,其主要原因是,对于高压电网,工作人员带电作业、检修等,其次在作业中,人员不实施相应安全保护措施,不执行高压电网作业中相关规定,造成安全威胁,再者,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或由于粗心大意,弄错作业开关,弄混操作顺序等,同时,没有注重危险作业过程中的对外警示措施,对作业状况没有实时监控。最后,漏电保护装置缺乏;对于低压电网,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员违规带电检修,不严格按照制度规定作业,安全技术知识缺乏,对低压电网的检修不定期、不及时。

4 煤矿井下机电事故应采取的预防对策

4.1 及时更新设备

煤矿需要建立相应的设备定期投入机制,同时国家也需要出台相应政策,加大财政支持与投入,稳固与推进煤矿发展。保证煤矿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所需的资金支持,并且加大对设备定期维护的监督力度。同时,增强对煤矿安全设施、器材的及时维护、保养,以免其在安全防护中出现漏洞,使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并且,对于设备辅助产品,需要对其质量严格监管,杜绝假冒伪劣。

4.2 加强用工管理

针对该类煤矿作业的特殊工种,需要其具有较强的安全技术知识,并且遵守安全纪律,具有连贯性工作经验。这就要求减少临时工的使用,并且不随意调换各岗位人员。同时,注重员工的岗前培训与在岗考核,并且严抓工人操作规范,对于经常违规或技术知识考核不合格的员工,给予相应惩罚,严重者禁止其相应工作。

4.3 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教育

在督促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技术知识水平的同时,思想教育工作不容忽视。通过多种教育形式,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明确事故一旦发生带来的恶劣影响。督促员工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井下工作规定,时刻严谨对待工作,不存侥幸心理。

4.4 重视机电管理

煤矿企业领导需要注重对井下机电作业的管理,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效施行岗位责任制,坚持责任到人,完善各个部门对下级的监管。有针对性地探索并制定适合煤矿企业的管理体制,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4.5 预防电网触电事故

对于高压和低压电网,建立起相应的防范措施。例如,低压电网不允许带电操作、作业,电气设备的安装要符合国家安全规定,并且要合理正确,有完整的接地线。而对于高压电网,在不能带电作业的同时,要注重送电操作,不能由不具资格的人员作业,对专职人员,要有完整的资质证明和其作业申请。对于电气设备的检修与日常维护等工作,必须由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其必须持有完整的工作资质与施工措施。再者,需要安装一系列漏电保护装置,防止因漏电带来的设备损毁或工人人身伤害,对该类装置也需要定期检修与维护,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结语

为了更好地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机电事故的特点出发,总结事故形成的原因,从而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和预防方案,为煤矿的正常生产和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上述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煤矿井下机电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突发性等,然而造成事故的原因种类繁复。在对其原因的各个分析中可知,该类机电事故的发生均有规律性,煤矿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总结事故中的经验教训,积极努力地巩固自身理论知识,检讨自身在日常安全检查中的疏漏之处,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定期地由专业人员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更进一步预防与控制事故的发生。同时,煤矿企业也需要建立起科学的事故预防系统,更有效地做到对事故的事先防范。

[1]邱铁,张宏国,张波.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1):53-53.

[2]相文霞.煤矿井下电气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2011,(10):79-79.

[3]邢进忠.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N].机电信息,2012,(03):135-135.

猜你喜欢

机电设备机电检修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检修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完好率统计应用
茂名式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