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趋势探析

2012-12-28丁明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8期
关键词:林业森林生态

丁明明

(黑龙江省绥棱农场,黑龙江 绥棱 152241)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善发展思路,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出发,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 我国林业的发展现状

林业是指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发展林业,除可提供大量国民经济所需的产品外,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

我国林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为传统林业发展阶段。此阶段是为了我国工业化提供和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

第二阶段,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此阶段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的非国有林区进行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可是,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充分,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的部门,直至现如今尚未走出一条可实行的道路。

第三阶段,我国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此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发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之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影响,我国林业走向漫长的第三阶段。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林区多在山区,而山区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个地方的乱砍乱伐现象时有发生。故而,这一时期的林业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只知道造林、砍伐而不知道森林的经营,将葬送林业的发展。由此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的经营模式。

2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92年在世界环境发展的大会上,提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此时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我国也已经把此定为我国国策的其中一项。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质表现在经济能力、社会合力、生态支持力三个方面。

2.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2.1 要发展林业必须依靠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科技的发展,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打破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改变为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故而,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实行科技兴林,不断的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的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核心、效益为目的的科技创新体系,从而促进林业生产力的提高。“数字林业”概念的提出,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来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以此来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加深林业经济的体制改革,坚持研究成果取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从实质上解决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严重脱节的问题。

(3)加强基础的研究与应用技术的研究。即要对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加强;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研究新型的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的技术,提高木材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市场的竞争力

2.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林业的结构,促进林业的发展,是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针对第一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

针对第二产业,对于新产品开发力度进行,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

针对第三产业,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

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从而解决林业产业的不合理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使得林业产品中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得到解决。开发新的产品、开发新的技术和开发新的市场,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2.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林业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具体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关于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普遍人们认识到,森林同时具有经济、社会与生态三种效益,其中生态效益的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总是最先受到关注,但是,在现如今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联系密切,通过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为其创造经济效益。

2.2.4 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制

我国的法律中目前就有许多关于林业的规范及事实条例。目前,关于林业的主要有《中国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足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同时也表明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目前,我国的法律针对林业尚存在许多问题,其完整性、严密性都存在缺陷,因此,我们必须对此加以完善:重新确立林业的立法思路;实行森林砍伐限额管理,从而控制森林资源过度的损耗;加强对林地的管理,对林地的用途进行管制和对总量的控制;凭证运输木材,严格对木材的经营加工单位实行监督管理;坚持依法治林;建立法律责任制等。

对于林木的管理还可以实现森林的分类经营,根据森林所发挥的功能将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和生态林。商品林是以森林多发挥的经济效率为目的,受市场经济规律的约束,追求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果,商品林的经营不适合采取过多的行政手段去管理,应该有企业根据市场要求做出选择;而生态林是为了提高环境的质量、维护生态平衡,生态林不能作为经营者取得经济效益的手段。

结语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民参与,依靠科学技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运用现代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林业的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林业的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金瑞麟,王路.论林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于冕.环境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2011.

[4]叶倩.可持续生态林业问题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0.

[5]黄河,余庆.林业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2009.

[6]任时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想[J].林业经济问题,2010.

[7]邓世伟.论林业可持续发展[J].林业经济问题,2011.

猜你喜欢

林业森林生态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