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探析

2012-12-28冯竹青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8期
关键词:美化水土保持造林

冯竹青

(山西省孝义市水利水保局,山西 孝义 032300)

1 问题根源的解析

水土保持方案的设定有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存在,为何会出现不合理,首要问题是没有区分水土保持以及水土保护概念的差异,因此,弄错了工作目标,以下就从这些方面入手讨论解决方法。

1.1 肤浅地把“保持”理解为“保护”

保持(Conservation)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Protection,improvement and rational use)。由于一部分人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甚至与土壤侵蚀控制(Erosion control)等同起来,忽视了改良土壤的意义,以及科学开展林业,农业事业的意义,忽视对土壤可持续利用,所以,方案的设计往往只考虑防止土以及水分的流逝,过程死板而机械,方法选择盲目而缺乏科学计划,仅仅从表面含义理解内涵。

1.2 没有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力

由于在他们看来,利用一定办法将土壤固定在某地即是加固土壤,甚至有人用硬化的办法来达到使其固定的目的,虽然,这样一来土壤受到侵蚀的几率也下降,不过这种方式破坏了土壤的形态,再次使用成为难事,必须经过撬开表层硬化部分,再进行系列程序完成处理,使土壤的成分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制定方案时也注意不加入化学成分,但是在建设程序中,出现的化学成分,经营时也有很多化学成分流进土壤,形成持续破坏,甚至出现盐碱化的情况。

另有一些人忽视植物与土壤可以发生互动,植物的合理种植将促进土壤的优化,如果忽视这一点,不种植物,对一些本身就缺乏植物的场地来说,更容易荒漠化,例如石料开采场,大型工地,另有一些方案表现出另外的欠缺,方案忽略了土地的保养,提升生产效果,而是用复垦的办法,吸取了土地仅有的养分,另外,还缺少对于风力引起的土壤沙化现象的关注。

一些人对土壤生产力理解十分欠缺,不明白为何要提高生产能力,而片面理解土地制约农业发展,不知道中国仅有10.2%的土地面积适于农业,37.1%适于畜牧,且风与水冲刷严重。现在,不但要关注土地与粮食的关系,另外还要考虑土地资源的减少,以及土地的开发,持续利用资源。

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把弃渣场设置在农田的方案也是不可取的。就算弃渣在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后,能够使土地生产力提高到以前农田状况下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但弃渣场本身占压了肥沃的土壤,让其退化变得难以利用。据科学测算,自然风化1cm表土层需要400年时间,而风化成30cm耕作层,则至少需要1.2万年。但破坏这1.2万年才风化成的耕作层,却只需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这是一种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浪费。因此,个人强烈反对占用农田不经处理就用作弃渣处理场地处理弃渣的方案。

1.3 对绿化、美化环境认识肤浅

并且,绿化和美化相关,都是为了环境更美好,而一些人片面认为多种树就是美化与绿化,胡乱种植植物,或者植物方法浅显粗糙,总之,没有完全了解美化以及绿化的内涵。

没有考虑植物措施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水土保持的绿化、美化这一部分内容。在方案设计中,不再乎植物措施,认为在工程措施的防护下,已经能够达到防治目标,采用植物措施纯属多余。

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植物间的互生与对土壤肥力的竞争和只知道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不知道一些植物在人为作用下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即植物侵蚀)。他们要么是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之间的关系对各树种进行优化配置;要么乱用植物种造林,使得外来物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

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的人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成。他们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立地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混交造林;在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造林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他们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其实,植物措施常常是和生物措施相互通用的)。

2 仅从定义上理解,没有注意到事物的发展

水同土地资源一样,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地下水资源有限,地面水分配不均,事实上只有20%的水分布在64%的耕地上。估计到2050年,将缺水4,000亿立方米(目前设施,总共为供应5,000亿立方米,已经不敷需要),水资源方面形势严峻。

最先被提出的概念是水土保持,现在,仍然有大部分工作还在这一阶段,导致了环保工作片面化,将目标放在水以及风导致的水土情况受到损害的问题上,因此,很多人忽视了对水的保护,又忽视了化学成分的严重侵害。这实际上忽视了节水意识以及水的战略思想的联系,自然,这些工作还牵扯到水体保护相关工作概念,对于这部分工作,一些人员意见相反,一些单位对水体保护的开展是利用入渗,另有人反对说,入渗进入地底的水体已经失去利用价值,个人觉得,水资源保持应当合理使用水,以及方便采用入手,并防止污染侵害。

3 对今后方案编制工作的希望

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的概念在不断完善、深化,水土保持学正在逐步演变成一个涉及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气象、水利、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的综合学科,相信今后的水土保持会更完善、更丰满。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尤其对于方案的编制,要以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作为出发点,深刻了解其内涵,并采取行动,工作中要注意结合时代发展步伐,杜绝水土散失,合理繁殖植被,促进环境和谐,同时,要考虑更灵活更科学使用资源,种植混合农业,防止旱情和洪水,严肃方案编制的态度,以求得到最高水准的方案。

[1]蒲勇平.关于水保方案编制中几个共性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2.

[2]黄仕高.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

[3]周月鲁.科学推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2005.

猜你喜欢

美化水土保持造林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水土保持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姹紫嫣红”的回光返照——“美化服装”运动(1955~1957)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