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供电过程中的线损管理措施

2012-12-28李尔丹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9期
关键词:电力网损率线损

李尔丹

(哈尔滨电业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0)

电力系统中发电厂生产的电能是通过电力网的输电、变电和配电环节供给用户的。在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网中各元件(变压器、输电线路、补偿和调整设备以及测量和保护装置等)都要耗费一定的电能。

1 概述

线损是线路损失的简称。电能从发电厂发出来送到用电单价,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输送过程,一般要经过几级变压。在电能输送过程中电流要通过大量的导线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即发、变、送、配和用的全过程,这将产生一定的功率损失,白白地损耗大量的电能。这种由于电流通过输送导线而造成的损失,就称线路损失。这种损失的多少和通过导线的电流大小、导线的材质等有关,即与负荷的多少有关。一般情况下线路损失和通过导线电流量的平方及导线的固有电阻值(导线的材质决定)成正比。

2 线损理论计算

2.1 统计线损电量

在电力网的实际运行中,用电度表计量统计出的供电量和售电量之差得到的线损电量,称为统计线损电量 (相应的线损率称为统计线损率)。

2.1.1 理论线损电率

在统计线损电量中,有一部分是电能在输、变、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其数值由相应时段内运行参数和设备参数所决定。其中主要包括: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的变压器绕组输电线路导线中的电能损耗;与运行电压有关的变压器铁芯、电容器和电缆的绝缘介质损耗以及电晕损耗 (空载损耗)等。这部份损耗电量习惯称为“技术线损电量”,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所以又称为理论线损电量(相应的线损率为理论线损率)。它可以通过技术措施予以降低。

2.1.2 管理线损电率

统计线损的另一部份是由于管理工作上的原因造成的,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电度表综合误差、拉表不同时、漏抄及错抄错算所造成的统计数值不准确;带电设备绝缘不良引起的漏电、无表用电和窃电等造成的损失电量。这部份电量习惯称为“管理线损电量”(相应的线损率为管理线损率)。它应该而且可以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予以避免或减少。在线损管理工作中,既要重视降低“技术线损电量”,也要重视避免和减少“管理线损电量”。

2.2 理论线损电率和管理线损电率的关系

由于统计线损电量包括了“管理线损电量”部份,因此统计线损不一定能反映电力网的真实损耗情况;并且由于电力网的结构、电源类型和布局、负荷性质及负荷曲线等均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各地区不同的电力网的线损率也是不同的,有时差别还较大。因此一般不能象同类型发电设备有相同的考核指标那样,用统一规定的某个标难值作为衡量和考核各个电力网线损的指标。这就给各电力网线损的“可比性”带来困难。除加强线损的小指标考核外,一般只好通过理论计算求出电力网的理论线损率,再与统计线损率进行比较,两者应是相符合或接近的。如果计算难确而两者相差又太大,则说明“管理线损”部份过大,即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2.3 不可忽视线损理论计算的重要性

线损理论计算工作,除对加强线损管理及制定合理线损考核指标有重要的作用外,对降低损耗的各种技术措施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考察各种降低损耗措施的实际效果等,也是很重要的。通过计算,可以基本上知道电力网中损耗的

构成情况,如理论线损占多少,不明损耗占多少,电力网中各级电压电网的损耗占多少,各元件中损耗是多少,变压器及其绕组和铁芯中损耗是多少等等,以便于掌握总的情况,有利于线损的分级、分压、分区管理。尤其在对需要增加投资的降损措施进行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时,更应该进行较准确的线损理论计算。此外,经验表明,通过计算还可以发现和改进技术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如表计计量工作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是否经常化和制度化等。由此可见,线损理论计算对于线损管理工作可以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

电力网的线损是指一定时段内网络各个元件上的功率损耗对时间的积分值的总和。在这个意义上讲,准确的线损计算比在电力系统确定的运行方式下稳态潮流计算还复杂。这是因为:表征用户用电特性的负荷曲线具有很大的随机特性,各元件上的功率损耗对时间的解析函数关系难以表达出来,只好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去解决;同时由于表计配置不齐备,运行数据收集不全,网络的元件和结点数太多(尤其是配电网),使运行数据和结构参数收集整理很费事,造成线损计算工作量大。因此,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具体情况(例如,是制定合理考核指标,还是局部电网补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是供电则的线损计算,还是配电网的线损计算等),采用不同的线损简化计算方法,以便尽量少花费人力物力而又能达到要求的准确度。

3 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技术方面的措施

3.1.1 选择节能型变压器。目前,由我国研制生产的S11型配电变压器的效率与S9型变压器相比,空载损耗下降了将近30%,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将原有的配电变压器仅更换为S11型,这样能够大大降低空载损耗。

3.1.2 减少接点数量,降低接触电阻。由于电网中导体的连接数量较多,从而导致线损增加,这部分线损主要是与接触电阻有关,而导致接触电阻剧增的根本原因是施工技术差,因此,必须对连接处的施工技术加以重视,以此来确保导体接触紧密,降低接触电阻。

3.1.3 无功补偿。在负荷的有功功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功率因数可减少无功功率在线路和设备中的流通,从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减少无功损耗可采取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人工无功补偿两种途径进行。

3.2 管理方面的措施

3.2.1 可通过线损的理论计算制定可行的线损指标以及线损考核管理制度。为了能够保证线损指标制定的合理性,需对电网的理论线损率进行准确的计算,尤其是低压理论线损率的计算。可根据当前电网的接线方式和整体负荷水平,对主要元器件的电能损耗进行计算,并以此作为计算线损的理论依据,同时还需不断收集、整理理论线损计算资料,在基础数据整理好后,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电网进行线损理论计算,随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线损指标以及线损考核奖惩制度,从而使线损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合理。

3.2.2 应建立并健全组织和指标管理体系。供电所应成立节能降损专项小组,并设立专项负责人,同时还应建立并健全线损管理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兑现,以经济的手段来确保降损工作的落实。另外,供电所还需建立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在会议上对影响线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此来确保供电所的经济效益。

结语

总的说来,我国的电力网中还大有降损节能的潜力。因此,我们不但应该在电能的生产过程中努力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自用电消耗,降低煤耗率,节约国家能源,降低发电成本,而且还应该在电能的施配过程中,加强线损管理,采取降损措施,降低线损率。

[1]刘健.变结构耗散网络——配电网自动化新算法[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

[2]单渊达.电能系统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3]温淑玲 .电力电子技术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M],2007.

猜你喜欢

电力网损率线损
我国水库淤损情势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电能采集及线损的影响
无功补偿极限线损率分析及降损措施探究
基于降低线损的用电检查控制策略分析
供电企业月度实际线损率定量计算方法
降低供电所线损的方法及实践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降低农村电力网线损的措施探讨
基于EWD遗传算法重构配电网减少线损的研究
白河林业局天然混交林的枯损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