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名词定义中几个问题的分析——以《测绘学名词》(第3版)为例

2012-12-28苏振礼

中国科技术语 2012年4期
关键词:测绘学语词定义

苏振礼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天津 300061)

科技名词定义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以《测绘学名词》(第3版)为例

苏振礼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天津 300061)

根据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要求,针对科技名词定义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分析了科技名词定义方法、规则及其运用,以《测绘学名词》(第3版)的定义为例,讨论了个别定义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意见。

科技名词,术语,语词定义,种差加属,测绘学

引言

科技名词定义工作对揭示、理解概念和认识事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名词审定工作增加了新的研究领域。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中的规定说法是:“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表述。“内涵”是说明某一概念的上位概念,确定该概念在其概念体系中的位置,指出该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其同其他相关概念区别开来。“外延”的定义是用一系列众所周知、屈指可数的下位概念来说明某一概念[1-2]。本文以《测绘学名词》(第3版)中的定义为例,讨论了个别定义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意见。

一 定义方法

科学技术名词审定中推荐“种差+属”模式的内涵定义方式。属概念指出被定义事物的所属类别,种差指出区别于同类中其他事物的特殊属性,通过构造一个短语或语句表达词义。《测绘学名词》(第3版)中,约80%的定义符合种差+属的模式。

沈桂丽在《现代汉语的词语定义研究》一文中根据种差和属在定义中出现的情况,把这种模式分为三小类:种差+属式,(种差+)属+种差式,无属式[3]。

1.较典型的是种差+属式

大部分为种差的描述在前,相邻接的属在后,构成了严密、简练的偏正式短语。被释义项往往是种差,在定义中包含属词。

例1:地图语言由各种符号、色彩与文字构成的表示空间信息的图形视觉语言。

2.(种差+)属+种差式

先以种差和属的表述给出基本的概念,再进一步给出种差的附加义。

例2:正射投影 一种任意性质的透视方位投影。承影面切于球面,视点位于无限远处,投影线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承影面。

3.无属或省略属式

可以用属+种差方式而没有采用,或者在定义中省略了“属”词。

例3: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种差+属模式的定义方法能反映被释义项的区别性特征,而且操作性很强。但并不是所有词的定义方式都适用,或者说所有词都必须使用这种方式[4]。有一些词不必给出真实的定义,而是简单的词义描述或说明,例如,分潮潮幅——某个分潮潮差之一半。

尽管不完全拘泥于一种定义方式,但还是可以通过种差+属的一般关系发现某些语词定义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定义中属的概括性强弱不当,没有表述距离种差最接近的属的概念;或种差缺乏完备性,遗漏重要的义项[5]。以下两例定义,存在概念过窄或过宽现象。

例4:地形图更新提高地形图的现势性,确保其使用价值,对原地形图所进行的修测或重测。分析:地图更新的概念可更宽,包括测量,也包括地图编制和出版。

例5:大圆航线图用日晷投影编制的海图。

分析:因为日晷投影与大圆航线的概念并不同位,因此,“用日晷投影编制的海图”也可以定义其他图型;大圆航线图的最显著特性是大圆被描写为直线,可用于制订经济的航行计划,才是其准确的概念。

二 定义规则

1.健全系统关系

在选词和定名过程中,已注意了某一概念体系或某一专业方向名词的系统性。它们的系统关系包括清晰的上位概念及同位概念间的关系,相关的词目往往由词根、后缀和前缀表现。例如,地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地图集,地图模型,地图投影;测高仪→雷达测高仪,激光测高仪。有些词没有相同的词素,但它们也存在概念间的关联。例如,地理视距、标称射程。

在定义中,由多个词素构成的复合词或词组,其定义往往形成闭环系统。不需要重复解释每个词素,在其他地方已经有释义的词素可看作是读者已知的信息,仅对未知的部分进行释义即可[6]。

有些词存在系统关系,但在其定义中没有明确体现。例如,在同一词表中有:

例6:测量误差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误差的总称。

例7:偶然误差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序列中数值、符号保持不变或按某确定规律变化的测量误差。

例8: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

例9:相对误差 测量误差与其相应的观测值之比。

参照GB/T 14911《测绘基本术语》[7]和其他文献,暂不考虑定义的概念是否准确,只是分析其系统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的关联是:测量误差包含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真误差可为测量误差的同义词。这样,可以认为:例1中,测量误差的定义需要揭示实质性概念,还应有必要的外延,包括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这三个词都已收入《测绘学名词》(第3版)中。例8中,真误差是测量误差的同义词,应明确参照关系,省略定义。例7和例9的定义已考虑了系统关系,但对读者来说,测量误差并不是已知信息,因为它在《测绘学名词》(第3版)中缺少实质性定义。

2.以易释难

简明性和通俗性是科技名词选择和定义的一般要求,定义应更易读、易懂,起码不应含有比被定义的词更加难懂或使用模糊的词,做到以易释难,而不能以难释易。当然,有些名词定义中必需包含其他的名词,即用词来解释词。例如,正常“高”的定义为: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这项定义已经非常明确,但正常重力线、似大地水准面也需要解释,而这两个词在其他地方有词目及定义。

一些词的定义存在理解或意义区分上的困难。仍以误差范畴的词为例:

例10:中误差带权残差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作为在一定条件下衡量测量精度的一种数值指标。

例11:标准差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作为在一定条件下衡量测量精度的一种数值指标。

在语言描述体现简明性和通俗性方面,例10中的“权”与“残差”(或带权残差)同样需要解释,但词表中没有设类似的词目。例10和例11中定义的后半部分,没有起到定义的作用,可以省略;平方和、平均数、平方根三个词基本上是罗列,实际是对一个公式的文字描述,如果已经知道该公式或定义后附公式,再来读这个定义的前半部分,能领悟其含义,但作为语言表达却显得很破碎。

“中误差”是测绘领域较多使用的术语,是均方根差的通称。从概念方面考虑,中误差与标准差有比较关系。至少在特定条件下,中误差和标准差是等同的,这样的关系应该在定义中体现。GB/T 14911《测绘基本术语》对二者的定义及相互关系描述有比较恰当的处理:标准(偏)差——随机变量(X)的方差的平方根;同义词:中误差。定义中的“方差”在该标准中另有词目及定义。

3.避免互解

循环互解,或循环定义,是在一个概念系统中,两个或多个概念在定义时不能互为界定条件,即不能以甲概念来定义乙概念,又以乙概念来定义甲概念[7],这样不可能达到明确被定义项的目的。在科技名词定义中,循环定义的现象基本不存在,客观上,是由于定义很少用词或词组,例如词典中“模拟”词义为:模仿;而科技名词多是用短语、语句构成,比较容易描述被定义词的概念。但有些定义中,常用更普及的、更易理解的词来代替与之同义的较少见的、较难理解的词,从而帮助对方理解该语词意义。有时,也会出现被定义项的语词的全部或部分语素包含于定义项中,这样的定义被称为分解语素式定义[3],可不视为循环定义。

例12:地名地理要素的名称。

本定义对术语进行了扩展,所用定义项地理要素、名称也是明确的,达到了定义的目的。需要时,定义也可进行适当补充:地理要素的名称,一般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

例13:定位点间距测线上两定位点间的距离。

本例在格式上似乎没有问题,但定义中包含了被定义的核心项“定位点”,“间距”扩展为“……间的距离”,没有清晰揭示概念的内涵,基本上属于循环定义。在一些测量中,例如水深测量,并不是每一个水深数据都同时测量位置,而是根据测量比例尺及海底状况,每隔一定时间(如10s)测量点位,这个时间间隔表现为图上一定距离(如3.0cm),在此范围内的水深数据没有实际测量位置,是经过内插获得位置坐标的。由此可定义为:测线上允许为专业数据内插点位的最大距离。

4.否定式定义的描述

否定式定义是术语定义类型之一。科技名词审定原则要求:一般不采用否定式定义,但某些概念的特有属性恰好就是以不具备某种属性表述的,可用否定式定义[8]。也有文献提出,如果定义项中包含了负概念,那么,它就没有起到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或揭示概念内涵的作用[3],但并不排除使用负概念的情况。如同上述循环定义的规则一样,否定式定义与词典中的语词释义应有区别。例如,词典中一般认为是正确的语词释义:不符——不相合;非议——责备;模糊——不分明,不清楚;暗淡——不光明,不鲜艳。

从定义原则和实例考察分析认为,科技名词定义与语词释义可共同遵循的原则是:是否使用负概念,不能作为判定该定义是否准确的标准,同样需要准确的描述,才能达到揭示概念内涵的目的;而且,是否用负概念定义,不能以被定义的词是否含有否定词素来判定。与词典中的语词释义有区别的方面,主要是:科技名词定义不以同义词、反义词的形式表达;科技术语不存在“必须”使用否定式定义的情况;“不具备某种属性”的表述应不存在歧义,应能清晰理解所指的事物。

以下两例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达到了揭示概念的目的,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例14:非监督分类 以不同影像地物在特征空间中类别特征的差别为依据的一种无先验类别标准的图像分类。

定义揭示了非监督分类的特有属性,虽存在否定词,但在整体上不构成负概念。

例15:非量测摄影机指不是专为摄影测量目的设计制造的摄影机。内方位元素不稳定或不能记录,没有框标,一般无外部定向设备。

本定义通过扩展说明,描述了非量测摄影机的具体特征。

而以下两例显然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因为“不具备某种属性”用于它们的定义,没有也不可能明确描述被定义词的概念,以及所指事物的特征。用避免互解的规则,也可以判断它们是不恰当的。可采用列举或其他表达方式,而不必强调使用负概念来描述事物的特征。

例16:非地形摄影测量不以测制地形图为目的的摄影测量。

本条虽然已作为合适定义,列在文献[8]中,但有必要重新审核修改。建议定义修改为:非地形摄影测量——以描绘特定物体表面特征为目的的摄影测量。如工业、建筑、考古、生物和医学摄影测量等。或:应用于工业、建筑、考古、生物和医学等领域,不以测制地形图为目的的摄影测量。

例17:非坐标位置不是用坐标描述的位置。

建议定义修改为:以地理标志符、时间、方向或网格等非地理坐标描述的位置。

三 语言应用

定义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但目的都是要便于理解和学习。定义通过短语、单句或复句表述,语言通顺、规范应作为基本要求,使用的语词含义必须清楚确切[9]。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定义的规则之一,这里单列出来是因为其重要性常被忽略。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在文章第二部分的例10、例11分析中提到的语言破碎问题,这里举例说明语词意义一致和语词转换得当。

1.语词意义一致

描述概念的语词应与被定义的语词意义相近,或者相一致,避免前后矛盾。

例如,涉及精密度和准确度的释义中,常见使用“离散”“偏离”,测绘学名词表亦如此:

例18:精(密)度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对某一量的多次测量中各观测值间的离散程度。

例19:准确度在一定测量条件下,观测值及其函数的估值与其真值的偏离程度。

如果某项测量成果准确度高,一定是符合程度高,而不宜用偏离程度低来表达。文献[10]在这两个英文词的定义中,就分别用closeness和conformity,即接近程度、符合程度,而离散和偏离更多用于误差。“在一定测量条件下”看似没有实质性意义,所有的测量都是有条件的,如果需要,应指出是什么条件。

2.语词转换得当

科技名词和术语的定义中,常用到以简明的、易懂的词替代被定义词或词素,或者把动词转换为名词。

(1)不使用过于宽泛概念

有很多定义中使用“过程”“工作”“方法”等,其中有些是过于扩大概念,没有使用邻近的属。其中有些定义可以通过句式转换等方法,避免概念扩大现象。例如,在测绘名词中,测量、测定、观测等语词就没有必要再转化为工作。

例20:测流 测定水域流速、流向和憩流的工作。

这个定义可依其测量内容改为:水流速度、方向和周期的测量。

(2)通称、统称与总称的区别

在《测绘学名词》(第3版)中,有30处使用通称、统称或总称,部分定义用词不准确。按照一般汉语词典的释义,通称是通常或常常称作,即不是其学术的或更正式的名称;统称是总的名称;总称是总括起来的名称。

总称和统称尽管意义比较接近,但还是有细微差别的。一般的判别方式是:总称中,被定义词与定义中的中心词是集合与个体的关系,某一个体不能单独使用集合的名称;统称中,被定义词与定义中的中心词是上下位关系,下位可以单独使用上位的名称。当然,不排除个别不适用这种判断的情况。

例21:海图注记海图上表示海图要素的名称、意义和数量等属性的文字及数字的通称。

例22:海图标题在海图上标明的海图图名、投影名称、比例尺及资料使用情况等说明的总称。

例21定义中,文字是注记,数字也是注记,存在上下位关系,因此用统称是正确的,不宜使用通称。例22中,图名、投影、比例尺及资料采用说明等组合在一起,总括为标题,而其中一项,如比例尺,则不能称为标题;本例应是恰当的。

四 结语

本文定义举例均取自《测绘学名词》(第3版)[11],有关分析和意见属于学习心得,不一定准确。参加科技名词的经历使自己体会到规范科技名词的重要性和做好这项工作面临的困难。由于科技名词的特殊性,特别是各学科人员缺少语言学专门知识和参照标准等原因,使一些术语的定义与规则要求有一定差距。由于研究领域和读者对象不同,科技名词定义应区别于词典和专业标准的释义,建立相对独立的模式和体系。科技名词的每一次审定和词表的再版,都有一定的创新和进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更多的经验,使词语及其定义的规范化逐步完善。

[1]万年.单独概念不能用属加种差定义质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95-98.

[2]邬江.浅析科技名词定义工作的常见问题[J].中国科技术语,2011,13(5):5-9.

[3]沈桂丽.现代汉语的语词定义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4.

[4]赵彦春,黄建华.逻辑定义“属+种差”的适用度[J].辞书研究,2003(6):106-115.

[5]曹聪孙.词典释义的规范化进程[J].辞书研究,1997 (3):13-22.

[6]章宜华.释义的性质、方法与结构——法语主流词典的释义问题探讨[J].现代外语,2001,24(3):249-258.

[7]GB/T 14911—1994.测绘基本术语[S].北京: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

[8]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0.

[9]杜厚文.定义的表达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3):69-80.

[10]United States Imagery and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 (USIGS)Glossary[M].National Imagery&Mapping Agency,1999.

[1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测绘学名词[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Analysis of Some Issues Term Definition——Case Stud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rms(3rd Edition)

SU Zhenli

Based on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for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scientific terms,we analyzed some problems in the methods,rules and applications of term definition.We also took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rms(3rd edition)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some related problems.

scientific terms,term definition,genus plus specific difference,surveying and mapping

N04;H083

A

1673-8578(2012)04-0012-05

2012-06-19

苏振礼(1949—),男,河南漯河人,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高工,研究方向为海洋测绘、测绘标准化。通信方式: dgps98@yahoo.com.cn。

猜你喜欢

测绘学语词定义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测绘学报》创刊以来高被引论文名单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测绘学报》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论文(摄影测量学与遥感)
“Esri中国杯”《测绘学报》2014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试析受话人对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
《测绘学报》价格调整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