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大学生近四年健康体能状况比较与分析

2012-12-27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总体辽宁省课外

张 昕

(大连大学 体育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22)

辽宁省大学生近四年健康体能状况比较与分析

张 昕

(大连大学 体育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22)

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数理统计法及对比分析法对辽宁省高校近四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应用访谈调查法为有效提出增强辽宁省大学生健康体能的教学策略服务。研究认为:近四年辽宁省大学生健康体能状况依然没有明显改善和提高。提出满足学生对体育场馆的需求、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加强阳光体育的宣传力度等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健康体能的相关教育、教学建议。

健康体能;大学生;辽宁

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连续下降,体育锻炼越来越少,导致身体机能日益衰退。大学生是科技兴国的根本动力,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体质的整体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是基础工程,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决定着个体的成长和成才,更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跟踪研究大学生健康体能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为帮助大学生真正树立终身体育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服务,有效提升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效益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近4年辽宁省普通高校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大学生群体,总体情况详见表1及表2。

表1 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

表2 辽宁省高校分年级女大学生调查对象情况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平台获得近四年辽宁省各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中与健康体能相关的测试数据。

(2)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2003对测试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并分类,制作图表。

(3)对比分析法

将测试数据中与健康体能指标对应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以了解辽宁省大学生健康体能状况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4)访谈调查法

访谈内容涉及学校体育设施情况、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及教育、教学理念以及“阳光体育工程”的实施情况等方面。访谈对象来自辽宁省教育管理部门及部分高校的相关教育教学人员和在校学生共58人。

2 结果与分析

2.1 身体成分

标准体重的比例依然没有增加,超重和肥胖的总数尚未明显回调,偏轻及过轻体重的学生总数依然都近40%,将近60%的男女大学生身体成分有待改善。超重和肥胖的男生均多于女生,标准体重的女生总数多于男生,男生肥胖与女生偏轻的体重倾向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优良的身体成分状况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总体对比后各等级依然没有显著改善,见图1。

图1 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等级比较(%)

2.2 心肺耐力

2.2.1 循环系统机能

总体上前3年的优秀比例逐年提升,2009年提升幅度最大,但2010年回落至2008年水平,不及格学生比例上升至4年最高,各年级女生均好于男生,超过半数大学生的循环系统机能能力达到优良。整体上女大学生的循环机能要好于男生。总体上需要增强循环系统功能的大学生超过40%,大学生的循环功能尚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见图2。

图2 台阶指数评价等级比较(%)

2.2.2 呼吸系统能力

优秀的比例在2009年略有增加基础上并没有看到明显增幅,处在良好和及格水平的大学生比例均呈下降趋势,不及格比例略有增幅。女生的良好率仍远远好于男生,各年度均有超过20%的不及格,男生多于女生,因过重的体重负担对人体的呼吸机能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等级总体上变化不显著,60%需要尽快提升呼吸系统能力,见图3。

图3 肺活量体重指数评价等级比较(%)

2.3 肌肉力量

2.3.1 上肢力量

达到优秀的女生均高于男生,良好的男女生相当。近50%仅及格水平,男生高于女生。不及格率继续上升,男生略高于女生,因为握力体重指数反映的是肌肉的相对力量,所以标准体重就成为体质健康的重中之重。60%需要尽快提升上肢力量,总体上有没有明显提高,见图4。

2.3.2 下肢力量及协调性

总体上仍不足1/3的学生能达到优良,男生好于女生。近50%仅处在及格水平,女生高于男生。不及格的比例继续上升,女生高于男生。总体上超过70%需要加强,特别是女大学生,见图5。

图4 握力体重指数评价等级比较(%)

图5 立定跳远评价等级比较(%)

2.3.3 腹部肌肉力量

优秀率继续回落,超过50%仅处在及格水平,大一不及格率最高,总体上超过70%的女大学生的腹部和髋部肌肉力量需要加强,显示出与女大学生生理功能有关的腹部肌肉力量一直以来极度令人堪忧的现状!这一现象必须成为女生体育教学尤为关注的内容,见图6。

图6 女大学生仰卧起坐评价等级比较(%)

2.4 柔韧性

达到优良以上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女生均好于男生。总体上柔韧性需要加强的大学生比例继续减少,特别是男大学生。尽管大多数大学生的柔韧性相对良好,但仍有接近1/4的大学生需要提高这项与健康有关的身体素质的现实在体育教学中也不容忽视,见图7。

图7 坐位体前屈评价等级比较(%)

2.5 健康体能综合评定

总平均分不断明显回落,男生平均总分不断有所增长,女生持续下降,但男生体能均较女生差。各年级平均得分最高的均为大四女生,最低均是大一男生,见图8。

图8 健康体能总平均分比较

健康体能综合评定总体变化依旧不容乐观,表现优良以上的比例增加不明显及格水平比例下降的同时却增加了不及格的比例,70%的大学生健康体能综合评定在及格及以下水平。各年级女生的优秀率均高于男生,不及格的比率男生都超过女生二倍之多。整体上大二和大三的成绩相对较好。大学生健康体能状况没有提升,表现出令人堪忧的前景!见图9。

图9 健康体能综合评定比例比较(%)

平均分最高的是铁岭地区接近80分;最低的是本溪地区低于60分。上述地区学生人数占总数比例非常少,几乎对大学生总体健康体能水平不能产生影响。所以辽宁省各地高校大学生健康体能水平状况不均衡。优秀率平均最高的是铁岭和鞍山地区,优良以上比例最多和不及格率相对最低的也都是鞍山地区,高校学生集中在沈阳和大连地区,若考虑学生数量则是沈阳地区学生的优秀人数和不及格人数都最多,其次是大连地区。见图10。

图10 辽宁省各城市大学生总平均分比较

3 结论

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健康体能水平近四年相比,男生肥胖与女生体重偏轻的倾向均未有明显改善;大学生整体上在循环机能、呼吸机能以及上、下肢和腹肌肌肉力量等方面均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女大学生的循环机能、柔韧性普遍较男生好,而女大学生的下肢力量普遍较男生差。60%的男女大学生身体成分有待改善;分别有40%和60%的大学生需要提高循环和呼吸机能,还有60%的大学生需要提高上下肢肌肉力量,70%的女大学生腹肌力量需要提高,总体上四分之一的大学生需要提高柔韧性。辽宁省各地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均衡,大多数平均分处在及格水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不良。总之,辽宁省大学生近四年健康体能状况总体上依然没有明显改善和提高。

4 建议

(1)满足学生对体育场馆的需求

近四年,虽辽宁省各高校都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以完善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但室内场馆设施依然匮乏,许多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室内项目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需求;即使是有室内体育场馆的高校,也因场馆设施不全特别是开放时间不足的原因挫败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各高校校应有计划的增加投资和改造体育场馆设施的经费投入,创造条件延长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最基本场馆需求的基础上;还应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好办法,充分发挥各高校的特色与主动性,积极为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物质条件是当务之急。

(2)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是课堂教学与课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体育课程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术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主渠道,尚需通过优化体育教学内容,进一步满足广大学生的活动兴趣;通过改变课程组织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完善评价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外体育教学不仅要纳入体育课程体系,而且还应建立起目的性强、组织方式多样、运作高效的课外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体系,其中适应课外体育教学规律特点是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体系不容忽视的方面。在体育教师指导下,解决以往大学生自主的课外体育活动问题,真正实现体育课堂向课外的延伸,对于避免以往流于形式或失控现象将发挥有力的保障作用。

(3)加强阳光体育的宣传力度

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应包含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是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健康知识以及体育锻炼常识等方面的综合宣传。其中的健康知识宣传应侧重合理膳食与营养补充、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内容。体育锻炼常识宣传应倾向大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的技术方法、增强体能的方法等内容。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健康观,必然形成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校园文化氛围,最终使得阳光体育运动惠及每一位学生。在浓厚的体育运动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热情,“要我锻炼”就会逐步转变为“我要锻炼”,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良性改观才能水到渠成。

[1] 季浏, 胡增荦. 体育教育展望[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刘洵, 谭思洁. 运动生理科学基础[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3] 课题组.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锻炼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4] 方云伟. 运动不足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主因[N/OL].(2006-8-21).http://edu.people.com.cn/GB/4725693.h tml.

[5] 王月华. 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6):81-83.

[6] 王明立.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J]. 体育与科学, 2008(5):93-97.

[7] 赵郭侠. 论建构“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8(6):12-14.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Fitness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Recent Four Years

ZHANG Xi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622, China)

The test results which is from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recent four years,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Liaoning province with applying the interview investiga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y physical condition still does not have obviously improved and enhanced in recent four years in Liaoning province. Furthermore, the paper suggests meeting the students’ demand for sports venues, construct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ode integrated with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and enhancing the propaganda of sunlight sports to strengthen th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physical fitness; university student; Liaoning

G804.49

A

1008-2395(2012)03-0077-05

2011-11-25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2010lslktjyx-60)。

张昕(1968-),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测量与评价。

猜你喜欢

总体辽宁省课外
小满课外班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