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邮票互鉴研究
2012-12-24孙怡红
孙怡红
1档案与邮票相似的四种功能
邮票作为收藏品以其特有的真实性,直观而又形象地折射出历史发展的印迹,它是历史的缩影。邮票是档案的又一种表现形式,是档案的又一种载体。二者虽表现形式不一样,但都具备以下功能。
1.1服务政治功能。档案和邮票在各个历史阶段都能体现阶级性,都能体现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功能。如,上世纪60年代,国家正处在“自然灾害”时期,为弘扬正气,倡导为祖国建设作奉献,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通知,各大报纸相继都进行了连续报道,这些文字材料就成了现在的档案。当年,邮政部发行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邮票,经过人们的精心收藏和保存,与档案结合图文并茂,成为传唱“雷锋精神”的好教材,“雷锋精神”激励一代代人。
1.2承载历史功能。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没有档案就没有历史。档案具有原始性和记录性,成为历史活动过程的原始记录,是历史研究最重要的依据和最可靠的材料。邮票同样具备这一功能,只不过邮票从另一个角度直奔主题,取其精华,简单明了,印证了“一张图画就是一个故事”。如,1996年,我国发行的一套新唐山的邮票,描绘了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夏天,我国又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之灾,这年,我国发行了“抗洪救灾”邮票。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害,灾情之重、范围之广、救灾之难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了特大地震灾害。历史的目光永远凝注在了2008年5月20日发行的特种邮票——“特7—2008”方寸之上。邮票,在方寸之间,记录了中国的历史与梦想,巨变与沧桑。
1.3思想教育功能。档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它是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课堂。在我国,档案的教育作用大多通过举办展览和开展演讲报告等形式,成为爱国主义(或青少年)教育基地。每一枚邮票都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它以独特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了国家在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方方面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每一枚邮票都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1.4传承文化功能。档案与文化紧密相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档案文化建设正以缤纷灿烂的态势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特别是近几年各地档案馆所举办的一系列档案文献展览,均为典型事例。邮票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记载着一个国家发展变化历史,正日益以一种高尚的、有益的、开放性的社会性文化形式,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2010年8月,鹤壁市淇滨中学在学校开展了一次档案和邮票展览,在师生中普及档案和集邮知识,弘扬档案文化。学生通过档案和邮票展览,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获取教科书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乐趣,感悟“真、善、美”的教育。既怡情、益智,又育人、励志,对推动学校的文化教育、德育和素质教育及各项工作开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档案和邮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特点
2.1二者都必须进行广泛收集。虽然,收集的过程一样,但是,二者收集的范围和手段不一样。档案收集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种强制性的,而集邮则是社会大众参与的一种广泛的社会方式。
2.2二者都必须进行规范整理。二者在整理上有各自的整理特点,档案在整理上按问题、按机构、按保管期限等进行分类。而邮票的整理比较简单,有按“纪”、“特”、“文”、“J”、“T”等分类的,也有按“人物”、“天文”、“地理”等进行分类的。
2.3保管条件基本相同。二者都属于纸质材料,必须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才能使其不受损坏。
档案和邮票之间关系密不可分,两者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创造新型的文化产业格局中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要将档案和邮票收藏爱好有机结合起来,为建设创新型社会付出努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淇滨中学来稿日期:201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