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文学经典
2012-12-24王兴德
小品文选刊 2012年11期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这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对中国独特优势的概括。他把《红楼梦》视为华夏精神文明的瑰宝,潜心阅读,受益颇多。
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书是精神世界中再现物质世界的载体。书,关于人的生命质量和命运走向。人一辈子怎样生活,生活得怎样,就从他与书的关联开始。人在书中,生活新颖,生命得以延伸。
读书,要多读文学经典。经典是经过时间选择过了的好东西。读文学经典,往往让人“因情入幻”,“自放手眼”,“别开生面”(曹雪芹语)。那是一种唯我感知的精神保养,那是一种物外神游的美感享受。如果有一天,读书再无需媒体的刻意倡导,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成为人们赖以认识世界、提升自我的不可或缺的方式,成为一旦疏远便觉若有所失的生活之必需,那也许将是一个真正的书香社会与文化强国的到来之时。
上了年纪的诸多读者依然怀念上世纪八十年代民众对于阅读的激情。真正的阅读,从不会在书中寻找理财良方,也不心心念念强身健体。《有病不用吃药》之类,绝对不会是真正阅读的案头必备。审美的愉悦与心灵的满足,应该是书籍给予阅读者的最大快乐。漫漫人生,匆匆旅途,蓦然回首,却会发现我们对于阅读的忠贞与怀念仍然停留在童年的《安徒生童话》里。这一过程,如此短暂,却又那样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