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2-12-24李小廷
李小廷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内科,河北 青龙 066500)
血府逐瘀汤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李小廷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内科,河北 青龙 066500)
急性病;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血府逐瘀汤;中医药疗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指患者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内或肺外的其他疾病导致以肺泡-毛细血管的急性损伤为主要病理基础,以形成透明膜、肺水肿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1]。2007-02—2012-02,笔者在西医常规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1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1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25~58岁;病程1~5 d;创伤2例,休克1例,烧伤3例,败血症11例;胰腺炎4例,其他疾病10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3~59岁;病程1~7 d。;创伤1例,休克2例,烧伤2例,败血症10例;胰腺炎3例,其他疾病1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①伴随严重的创伤、休克、烧伤、败血症、胰腺炎等疾病过程中,出现由非原发病引起的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难以纠正的低氧性的严重呼吸衰竭。②胸部X线摄片在早期无异常或仅表现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病情严重后双肺部出现浸润阴影,并且逐渐扩展形成较大的实性改变。③动脉血氧分压[p(O2)]<8.0 kPa(60 mm Hg),p(O2)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p(O2)/FiO2]≤26.7 kPa (200 mm Hg)。④肺楔压(PAWP)≤2.4 kPa(18 mm Hg) (有条件测定时),且无左房压升高的征象。具备①、②、③项或①、③2项可做出临床诊断。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西医常规治疗[1]。①积极治疗及控制原发病,积极进行创伤处理,根据药敏检查结果针对致病菌静脉输注敏感的抗生素;②发现肺损伤表现如呼吸过快、p(O2)降低等,应尽早给予呼吸支持,一般采用经面罩持续气道正压(CPAP)吸氧,当FiO2>0.6,p(O2)仍<8.0 kPa(60 mm Hg),血氧饱和度(SaO2)<90%时,必须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方法予机械通气。③维持必需的血容量。原发病出血过多时必须输入新鲜血浆,但不可过量,滴速也不宜过快。④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但败血症或出现严重呼吸道感染症状时禁止使用激素。⑤严密监测,预防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⑥予营养支持。用鼻饲、静脉输注方法补充充足的热量以及高蛋白质、高脂肪类营养物质。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血府逐瘀汤。药物组成:当归9 g,生地黄9 g,桃仁12 g,红花9 g,枳壳6 g,赤芍药6 g,川芎5 g,柴胡3 g,桔梗5 g,牛膝9 g,甘草3 g。日1剂,浓煎取汁50 mL,分数次喂服或鼻饲。
1.3.3 疗程及其他 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治愈:呼吸困难的症状消失,胸部X线摄片检查肺部阴影已消散,血气分析结果正常;好转:呼吸困难症状有所减轻,胸部X线摄片检查肺部阴影大部分吸收,血气分析情况有所改善;未愈:症状及理化检查无改善或加重[2]。以治愈、好转统计总有效率。
2 结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创伤、感染、休克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三大诱因,多种致病因子直接作用于肺(如误吸、吸人有毒气体、胸部创伤、放射性肺损伤、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严重肺部感染等),或者作用于远离肺的其他组织,造成肺组织的急性损伤(如休克、败血症、输血、药物中毒、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等),造成共同的病理基础即肺泡-毛细血管的急性损伤。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多数认为是系统性的炎症性反应综合征。肺泡-毛细血管首先产生由细胞和体液介导的急性炎症反应,并由之导致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迁移、聚集,二者同时作用于肺泡-毛细血管的细胞膜,从而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发病。目前临床治疗除治疗原发病及纠正缺氧外,常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防止白细胞及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管壁形成微血栓、保护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及对抗炎症、促进肺间质液体的迅速吸收、缓解支气管痉挛状态、预防后期肺纤维化的作用[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中医学喘证、暴喘、结胸、喘脱等范畴,病机为外伤或重病后,瘀血滞留,阻遏肺气,使气机升降失常,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则呼吸困难,喘促而作。胸部属肝,肝司营血,性喜畅达,功能疏泄。血瘀胸中,肝失疏泄,故治宜调肝逐瘀。血府逐瘀汤方中除桔梗引药上引,牛膝引邪下行,甘草和中调药外,其余药物均入肝经。当归、生地黄、柴胡养血活血,清热疏肝,适用于血瘀热证;桃仁、赤芍药、红花逐瘀活血;血不得气不活,气不得血不行,川芎为血分气药,枳壳擅长理气疏肝,二者合用,助本方理气活血,并有调理肝脾作用。诸药配伍,共成活血逐瘀,理气疏肝之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有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及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4]。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在西医常规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1]韩明向,李泽庚.现代中医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6-295.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5-46.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21-623.
[4]裴妙荣.中医方剂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423-427.
R289.5;R563.805.31
A
1002-2619(2012)08-1170-02
李小廷(1965—),男,副主任医师,学士。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20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