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定加压钢板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2-12-23杨晓荣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0期
关键词:中下段肱骨钢板

杨晓荣

新疆阿克苏温宿县人民医院外二科,新疆阿克苏温宿843100

近年来,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通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车祸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事件时有发生,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越来越多,骨折发生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公众的生活健康。肱骨中下段骨折如果固定不当,常常会引发骨折处的伤口感染、骨坏死、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严重时会造成患者发生肢体残废。锁定加压钢板和动力加压钢板均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1-2]。为了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笔者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82例,分别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82例,年龄23~69岁,平均(40.5±18.7)岁;男53例,女29例;致伤原因:车祸伤患者46例,高处坠落患者6例,跌倒损伤患者8例,重物压砸患者4例,机器绞伤患者18例。所有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均为新鲜骨折,从受伤到接受清创的时间为1~9 h,平均(3.6±1.4)h。将所有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的患者41例为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患者41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间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都采用仰卧位,采取臂丛神经麻醉方法。从患者肱骨后侧的切口入路,于肩峰后缘和尺骨鹰嘴连线上做一个切口,切开患者的浅筋膜后,对其肱三头肌的长头和外侧头间隙进行分离。将食指插入到患者肱三头肌近端的两个浅头之间V形沟中,采用钝性或锐性对其进行分离,根据手术的需要向远侧方向将此两头进行分离。由于在患者的V形沟深处存在桡神经和伴行血管横过肱骨,手术过程中要解剖出患者的桡神经并对其加以保护。分开肱三头肌内侧头后,要将患者的外侧肌间隔打开,避免手术卡压患者的桡神经,尽量暴露出患者的肱骨远侧。如果患者的骨块较大,需要对其进行螺钉固定。如果患者的骨块较小,可以使用细克氏针对其进行临时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剥离患者的骨膜后,尽量暴露出骨折的断端,对其进行复位后使用多次预弯的塑形钢板放于患者肱骨后方用螺钉固定,材料由天津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清理患者的断端后,剥离其断端周围的骨膜稍,对其进行复位后使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放于患者肱骨后方用螺钉固定,材料由山东威高集团生产。对于存在骨缺损的患者,需要取其部分松质骨填塞到骨折的缝隙间。患者试行活动肘关节时,需要注意被动功能,放置负压引流管,将其桡神经固定于骨折处周围软组织床中,冲洗术野并止血,缝合患者的刀口。术后24~48 h内拔除引流管,常规使用抗生素4~7 d,对有神经损伤的患者,可以给予弥可葆0.5 mg/d静脉注射,并加强手部的被动活动,根据患者的骨折处骨痂的生长情况逐渐扶拐负重进行功能性恢复锻炼。所有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经医护人员果断、快速、有效地处理,无一例死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术后随访。

1.3 疗效判定

①优:患者肘关节伸曲度>110°,无明显疼痛;②良:患者肘关节伸曲度数>60°,有轻微疼痛,偶尔使用止痛药可明显缓解,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不大;③差:患者肘关节伸曲度数<60°,经常疼痛,患者的患肢只能作为支撑物使用,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很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情况(±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周)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41 41 253.7±48.1 204.8±36.5 7.942 0.008 79.6±14.3 56.4±10.9 8.765 0.002 25.2±8.0 21.4±6.7 5.873 0.017 12.8±3.4 10.5±2.1 5.397 0.020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3 讨论

肱骨中下段骨折是当前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肱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2%[3]。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但手术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患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4]。加压钢板内固定配合植骨可以大幅提高治愈率,使得肱骨骨不连的治愈率达到70%以上[5]。目前主要使用的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

有研究表明,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引发的并发症较少[6],且具有诸多优点:①锁定加压钢板仅存在于患者体内,而不像螺钉与外界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钉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②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后,患者的骨与钢板之间的距离比外固定器的间距小很多,与钉板相匹配且力臂较短,使得固定更为牢固。③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独特的角度固定钢板,螺钉头和钢板均具有螺纹,而钉板是没有螺纹的,对于发生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④锁定加压钢板紧贴于骨面,安装过程中无需对患者骨膜进行剥离,大幅较少了对骨膜的破坏,从而保护了患者骨骼血运的功能。⑤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不需将患者的骨折块拉向骨板,避免了术后预弯塑形钢板的麻烦,简化了手术过程。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固定程度不可靠,患者发生骨愈合畸形或骨不连的现象较为严重,治疗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是复杂肱骨干骨折患者的理想植入物,但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对患者的桡神经加以保护,尽量避免对患者骨膜的剥离,保护患者骨骼血供的功能,尽量减少对患者软组织的损伤,谨防术后骨骼移位的发生。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在早期更好地控制骨折给患者带来的持续伤害,稳定骨折处且利于治疗的进行,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在术后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早期功能性恢复锻炼,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使得肘关节早日活动,可以加快恢复的速度和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对患者机体软组织损伤较小且固定牢靠,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早,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恢复性锻炼,大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周荣兴,任前贵.两种钢板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6):477-478.

[2]谢斌,李其庆,王雷.锁定加压钢板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5):23-25.

[3]Court-Brown CM,Caesar B.Epidemiology of adult fractures:a review[J].Injury,2006,37(8):691-697.

[4]何从科.动力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30例临床疗效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2(6):506-508.

[5]甄平,刘兴炎,王宏东,等.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9):806.

[6]王永华,吕福润,付万有,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10):902-903.

猜你喜欢

中下段肱骨钢板
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严重开放性损伤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比较
经皮微创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
谈船上卷钢与钢板的衬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