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男儿骑行非洲

2012-12-23熊怡

今日重庆 2012年7期
关键词:开普敦肯尼亚保护区

□文/本刊记者 熊怡

重庆男儿骑行非洲

□文/本刊记者 熊怡

Chongqing Motorcyclists in Africa

“沿非洲西海岸骑行,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沙漠)。内心听见远方狂野的召唤。开普敦沿大西洋北上至内罗毕,大象、河马、狮子、长颈鹿,沙漠、绿洲、烈日、大草原,一路风光无限。”

2012 年5月4日至6月14 日,两名中国重庆的越野摩托车爱好者—黄彦为和廖一百在非洲大陆,完成了为期40 天的骑行7国,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穿越之旅。

黄彦为崇尚“时间不等待,该上路就上路”的人生理想,廖一百则自我评价为“含蓄低调内向的性格里怀着一颗飞叉叉(重庆语,意为奔腾、狂野)的心”。对于他俩来说,与亚洲几乎迥异的非洲大地,充满了诱惑。

他们此行名为“与狮同行”—非洲野生动物保护与生态自然环境考察骑行之旅。在到达肯尼亚后,他们与第一个在非洲做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人星巴会合,最终目的地为肯尼亚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狮子营地。

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赞比亚—马拉维—坦桑尼亚—肯尼亚,从即将入冬的南非往北,向赤道上没有明显四季的肯尼亚,卫星地图丈量理论距离8210 公里。沿途未知的路况引发改道,和深入一些风景点的绕道,实际骑行里程超过1万公里。

黄彦为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对于此次旅行,他向记者的表达,显得轻描淡写。然而,这趟旅途的艰辛和美景的震撼,通过他们途中记录的近500条微博及精彩图片展现无余。

在路上,不放弃。他们用勇气与毅力检验了自己。

挑战自我,需要特殊的装备与行囊

这趟听上去让人捏一把汗的冒险远行,是不是需要特殊的心理准备?

“哈哈,我们只是想去挑战自己的体力和毅力,去满足自己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玩命,我可不干的。”黄彦为回答得很轻松。

他们此行的装备是B M W G S 1200 摩托车,从开普敦当地租赁而来。而他们的行李箱里,摄影和通讯器材占了一大半。“各种拍摄设备,长枪短炮已经准备完成,会有成绩向你交差的!”出发前,黄彦为在微博里回复星巴。

北京时间5月2日零点35 分,他们由香港飞往迪拜,到达后停留3小时再飞往开普敦,全程飞行22 小时抵达南非。在开普敦与另外3位加拿大人会合后,他们于5月4日正式启航。

车队的骑手们怀着极其亢奋的心情上路了。秋高气爽,一路平坦,大家自然快马加鞭。但“烈马”并不容易驯服,尤其快速过弯非常讲究技巧。一位队友因在一较大弯道直接冲出数公里,摩托摔得几乎报废而无奈退出了骑行。“万里路漫漫,平安回家乡!”黄彦为在心里默默祈祷。

5月9日,是黄彦为值得纪念的一天。“计划骑行320公里,结果我和一百在离目的地仅20 公里路上都摔车了。我以70 公里速度直接飞出去,一百随后翻倒,感谢全身护甲和头盔让我仅受轻伤,一百还好没事。R O D(一名队友)讲,这段在烈日下看似平坦的深厚沙石路是专业车手也害怕的魔鬼道路,我俩是第一次踏上此路的中国人。”

长途骑行,夜宿的酒店也成为了一道风景。在他们入住过的酒店中,E T O S H A N A T I O N A L P A R K(埃托沙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边上的K e m p i n s k i(凯宾斯基)酒店很有特色,房间四周一群一群的野生动物晚上就蹲在草坪上和他们相隔数尺,相安无事住在一起,就像安徒生童话的真实再现。

而在东察沃营地的帐篷房过夜,也让人印象深刻。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信号。各种家具全部天然取材造型奇特美观,洗澡靠悬挂屋顶的太阳能小桶,照明靠干电池提供的几小时昏暗灯光。进入房间就不能随便出来,三餐有马赛人接送。马赛人英勇忠诚,敢和狮子大象搏斗,以吃牛血为生,每天夜里都在他们住的帐篷四周巡游。睡在床上听见河马和野兽整夜的恐怖叫声,以及帐篷边各种悉悉索索的不明爬行声,隔着单薄的纱窗就能让人毛骨悚然。

旅途美景与艰辛交织,只为宣传保护野生动物

“嘿!嘿!朋友!过马路也要讲先来后到嘛!特别是那穿着时尚条纹套装的两位绅士,为了表现居然站在马路中间为着统一条纹套装的女士们安全通过站岗指挥,完全当旁人不存在!”看着路上拍摄的斑马照片,黄彦为说,在非洲美丽祥和的E T O S H A N A T I O N A L P A R K(埃托沙国家公园),人是没有优先特权的。

不是每次在荒野都能见到丛林之王狮子的,那样就显示不出他的尊贵了,通常清晨和黄昏是狮子出没觅食的时间。“那天早晨,我们进入保护区不久就看见了狮子在丛林中警觉寻找食物的一幕。R O D、一百和我呆在车上一点大气都不敢出,觉得每按一次相机‘咔咔’快门声都是那么的恐怖。”

5月20 日,他们乘船沿着C H O B E河在纳米比亚、赞比亚、博茨瓦纳三国中间段行进,见到了大量热带野生动物:懒惰的鳄鱼,戏水的大象群,发飙的野牛群,搞笑的大嘴河马。一派生机,其乐融融,这是孕育滋养当地人的母亲河,生命之河。同样在美丽的马拉维湖,黄彦为感慨,“游客们眼中的风景,其实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寄托。”

在黄彦为和廖一百的故事里,不得不再次提到星巴,星巴目前是“非洲之友”野保论坛的创办人以及两个公益组织的发起人和主席。2006 年,星巴第一次去非洲,从那以后,他就爱上了那片土地。星巴介绍,百年前,非洲大陆还有20 万只狮子,但由于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盗猎者的贪欲,如今非洲的狮子已不到3万只。“非洲很多国家都设有野生动物保护区,那里是地球上野生动物生存的最后一片净土。”

沿途他们还了解到,以前在坦桑尼亚20 美元一公斤的狮骨已经涨至600美元一公斤。有交易就有杀戮。狮骨价格按这样的速度增长,人类的贪婪会越发疯狂,今后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像看恐龙一样看狮子了,但不同的是,狮子完全是人类灭绝的。

骑行队抵达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区,进行了三天的野保活动。拜访了几个研究基地,结识了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野保专家。令他们感到惊奇的是几乎都是年轻女性:美国的韩裔罗拉博士,英国劳拉博士,以及两位俄罗斯女专家。她们在那里一待数年,为的就是保护自然。

他们此行,为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和亲身体验而感动着,发自内心愿意用实际行动尽绵薄之力。就像星巴在非洲,那块世界都在关注的领域,通过6年的坚持为中国人赢得了国际尊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猜你喜欢

开普敦肯尼亚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夏日之恋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开普敦水资源“归零日”倒计时
大选登记
为肯尼亚贫民窟儿童“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