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诊断颌下腺肿块的价值

2012-12-2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超声科舒丽周贵明

药品评价 2012年33期
关键词:颌下腺多形性实性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超声科 舒丽 周贵明

颌下腺肿块发生率较低,临床上往往会表现为颌下腺区肿胀疼痛、触及结节等,但是缺乏特异性。超声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可协助进行临床诊断。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病变的超声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探讨高频超声对颌下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收集了2010年5月-2011年5月住院手术患者25例共25个肿瘤肿块,其中男性7例,女性17例;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52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超声检查采用美国ATL 5000型彩超仪,探头频率7mhz。患者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探头沿颌下做横切与纵切连续扫查,必要时与健侧作比较,检测肿瘤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血流信号等。

2 结果

25例颌下腺肿块声像图特点如下:(1)多数肿块形态规则,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分叶状,其中5个形态不规则,病理结果较复杂;(2)肿块多数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少数欠清晰。当伴有炎症时边界可以欠清晰;(3)部分有包膜存在,多以不完整为主,也可缺省;(4)肿块内部回声多呈分布均匀的低回声及等回声,或分布欠均匀的低回声及等回声中有散在的细小蜂窝状分隔,当出现囊性病变时,在其内可出现无回声液暗区;(5)肿块后方回声多数无衰减,但当软骨样成分较多时肿块内呈强回声,后方回声可有衰减。部分病理结果复杂的肿块其超声表现也较杂乱。

颌下腺肿块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表1)显示:超声诊断为多形性腺瘤的为6个占24.0%,其中1个病理诊断结果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符合率为83.3%;超声诊断为淋巴结的6个占24.0%,其中1个病理诊断结果为淋巴瘤,另有一个诊断结果为囊实性肿物,病理为淋巴结结核,符合率为6.7%;诊断为炎症的为3个占12.0%,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100%;囊性肿物2个占8.0%,另有1个超声诊断为囊实性肿物以囊性为主,其病理结果是黏液外渗囊肿,符合率为66.7%;1个超声诊断为脂肪瘤,其病理结果为纤维脂肪瘤;3个超声诊断为实性肿物(恶性可能性大),病理结果为淋巴瘤(图1);4个超声诊断为囊实性的肿块,其中2个为淋巴结的其他病变(1个为淋巴结结核伴液化坏死,另1个为淋巴结中心化脓性肉芽肿,考虑为猫抓病);1个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肌上皮瘤(图2),超声诊断为囊实性肿块以囊性为主,实性部分血流丰富。

表1 颌下腺肿块超声表现与术后病理对照

3 讨论

正常颌下腺由腺泡组成,间以较丰富的脂肪组织,形成众多的反射界面,因此,颌下腺回声分布细而均匀[1]。高频超声能比较清楚地显示较高回声颌下腺组织内的低回声肿块,并且可以判断肿块是实性还是囊性或囊实混合性,但不易区分其细胞病理类型。颌下腺肿块病理较丰富,一般包括颌下腺炎症、淋巴结炎、囊肿、多形性腺瘤和淋巴瘤等,其余则多数为恶性肿瘤,以上皮性肿瘤常见,从超声图像上做出鉴别有一定困难,还应结合发病年龄及临床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

颌下腺良性病变包括炎症、囊肿及多形性腺瘤,其中腺淋巴瘤较少见。颌下腺炎症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表现为颌下腺肿胀、疼痛,超声检查可见颌下腺腺体增大或正常大小,但回声不均匀,布满多发而小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纤维网格增多,彩色血流信号增多或不增多[2,3]。如是囊肿,则超声表现为腺体内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多呈椭圆形,回声均匀,部分内呈细密点状弱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彩色血流显示内部无血流信号。多形性腺瘤在中年人群中发病较多,但在任何年龄段均可见发病,多见于男性,而本组中多见于女性,多数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4]。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是颌下腺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肌上皮细胞、软骨样组织和黏液样物质组成,其超声表现差异较大,可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但典型较大者形态常呈分叶状或结节状,内部常可见点状强回声,或较小无回声区[5]。脂肪瘤呈梭形,内有条带状高回声。淋巴瘤多数表现为颌下腺内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呈类圆形,内回声均匀,淋巴结髓质回声消失,彩色血流分布较杂乱,无淋巴门样血流信号。颌下腺肿瘤中几乎一半为恶性肿瘤[6],大多数系上皮性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十分复杂,影像学表现也各不相同,肿瘤常呈浸润性生长,大多数包膜不完整,以实性多见,部分有囊性变或坏死、出血,超声表现多数为不均匀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7]。1例颌下腺恶性肿瘤声像图显示呈低回声,边界不清晰,回声分布不均匀,内部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实性部分彩色血流信号丰富。

本组25例颌下腺肿块中有1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超声误诊为多形性腺瘤,其回声不均匀,无淋巴结皮髓质结构,且无淋巴门样血流。1例淋巴瘤超声诊断为淋巴结炎,原因是超声表现为颌下腺内多发淋巴结样回声,皮髓质分界清晰,纵横比为2:1,血流呈淋巴门样,而被误诊为淋巴结炎。超声诊断为囊实性肿物中,1个为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为不规则低回声肿块内见液性回声,实性部分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1个为淋巴结中心化脓性肉芽肿,超声表现为规则的低回声肿块内见液性回声,实性部分见中等量血流信号,1个为恶性肌上皮瘤,超声表现为较规则的低回声肿块内见液性回声,实性部分见丰富的血流信号。

综上所述,高频彩超对颌下腺肿块的检出率较高,由于颌下腺肿瘤的病理学特征,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可表现为相同的声像图,而同一种病理改变可表现为不同的声像图,因而对颌下腺肿瘤要做到病理学诊断尚有一定难度,但是可根据年龄、二维声像图(如内部回声、边界、形态和有无钙化灶)、彩色血流信号等指标综合判断。高频彩超对颌下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是诊断颌下腺肿瘤的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1] Yuan WH, Hsu HC, Chou YH, et al. Gray-scale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pleomorphic adenoma and Warthin’s tumor in major salivary glands[J]. Clin Imaging, 2009, 33(5):348-353.

[2] Gritzmann N, Rettenbacher T, Hollerweger A, et al. Sonography of the salivary glands[J]. Eur Radiol, 2003, 13(5):964-975.

[3] Ching AS, Ahuja AT, King AD,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sonographic features of acalculous and calculous submandibular sialadenitis[J].J Clin Ultrasound, 2001, 29(6): 332-338.

[4] Yoo GH, Eisele DW, Askin FB, et al. Warthin’s tumor: a 40-year experience at 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J]. Laryngoscope, 1994, 104(7):799-803.

[5] Bialek EJ, Jakubowski W, Karpinska G. Role of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leomorphic adenomas: work in progress[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3, 129(9): 929-933.

[6] Silvers AR, Som PM. Salivary glands[J]. Radiol Clin North Am, 1998, 36(5): 941-966.

[7 ] Howlett DC, Kesse KW, Hughes DV, et al. The role of 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parotid disease[J].Clin Radiol, 2002, 57(8): 692-701.

猜你喜欢

颌下腺多形性实性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超声误诊胸壁多形性脂肪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颌下腺慢性炎症的CT检查分析
吕培文辨证论治多形性红斑临床经验
以单侧下颌下腺病变为首发症状的舍格伦综合征分析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超声表现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