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
2012-12-22孙慕天
■孙慕天
我们欠大自然的债,必须偿还;拖欠越久,负担越重;如果始终不肯偿清债务,最终结果就是文明的灭亡。
旁观者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
■孙慕天
苏联是世界上和平利用核能最早——或最早之一——的国家。早在1954年苏联就建起了核电站——莫斯科附近的奥勃宁斯克电站。该电站最初是作为开发利用核能的试验基地,功率只有5千千瓦,但它的成功给苏联发展核动力工业提供了宝贵经验。苏联核反应堆的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1964年建成的别洛雅斯克核电站,功率10万千瓦;第二代是1974年建成的列宁格勒核电站,功率100万千瓦;第三代是1984年建成的伊格纳林斯克核电站,功率150万千瓦,是当时世界上单功率最大的反应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前,苏联正在研制第四代反应堆,计划使单堆功率提高到240万千瓦。与此同时,还从国外引进了一座快中子反应堆。据1989年统计,苏联共有核电站反应堆46座,总功率3640万千瓦。1989年苏联核电站的总发电量达2157亿度,占世界总量的15.3%,居世界第三位。
苏联核电站的技术设备基本上是国产的,由专门的生产厂家为核电站生产配套设备、仪器仪表和各种机械零部件。这些工厂中最知名的是“原子能机械厂”,“红色锅炉厂”,“伊若尔斯基工厂”等,其中“原子能机械厂”的技术水平很高,是苏联最先进的企业之一。
切尔诺贝利,俄语为Чернобыль,乌克兰语是 Чернобыльска,英语译成Chornobyl。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交界处的波列斯克区,在德涅泊河支流普里皮亚特河畔,据基辅北180公里,据今日白俄罗斯边界30公里,电站及其周边占地18平方公里。该核电站始建于1970年1月,共有6座百万千瓦的石墨沸水堆,6个配套机组。1977年9月26日第一涡轮组并网运行,开始向国家电网供电。1978年12月21日,核电站发电量首次达到10亿度。1978年12月21日,二号机组投入运行,次年4月22日发电量达到100亿度。1981年12月3日,三号机组投入运行;1983年12月31日,四号机组开始发电,使该站总发电量达到1000亿度。1986年1月1日,四套机组总功率达到400万千瓦,完全实现了设计目标。事故发生前,五号和六号机组尚在建设中。出事是四号机组,实际上是四号反应堆。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按功用类型属于动力堆;按引发裂变的中子速度属于热中子动力堆,是由军用转型而来的;按结构属于压力管式。一般称此类反应堆为石墨沸水堆,准确地说,该站所使用的反应堆是压力管式石墨慢沸水堆(РБМК-1000型)。反应堆安全防护全部是无人操作的自动化程控系统,密封舱上各种仪表记录安全工作时的数据,并由电脑实施监测和检验,一旦出现差错立即发出警报。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职工总数为4000余人。家属区也是1970年同时修建的,后来形成一座名为普利普亚吉的新兴城市,全市人口近5万,居民平均年龄只有26岁,每年有1000多个婴儿出生,是一座十分年轻的市镇。该电站和苏联所有企业一样,实行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制。1986年4月25~26日夜间事故发生时,四套机组的值班人员和其他各车间的工人总数为176人,现场附近还有正在第五、第六机组工地施工的建筑工人和安装工人268人。
事故发生后,经专家的调查分析,曾整理出一份详细的材料。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各种报道和研究资料连篇累牍,这份苏联官方所做的报告,由于行政干预难免含有各种问题,但无论如何它终归是原始文献,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这份报告记述了事故的发展过程、状况和直接起因,并对事故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后来,苏联政府将这份报告作为正式文件呈送给国际原子能机构。现将主要部分摘译(为了减少读者阅读的困难,作者对文字略有润饰)如下:
1986年4月25日
1:00 一名防护维修工发现石墨反应堆上的一个测试表上标明的参数开始下降。
1:05 四号机组的第七发电机在热功率1600兆瓦条件下一度短路,由此引发的特殊供电需求和总循环泵的其它供电需求转移到第八发电机上。
14:00 运行中的反应堆配套应急冷却系统曾一度中断工作。在没有冷却系统配合工作的情况下,反应堆本应立即停止运转,但基辅总部的调度员却没有下令关机,致使系统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23:10 决定停止反应堆的工作。反应堆开始降温,功率虽然实际降至1000~700兆瓦,但未停止运转。操作员虽未改变操作,反应堆仪表显示的功率却几乎为零,按理反应堆已应熄火,操作员没有意识到情况反常,结果热功率又开始上升。
1986年4月26日
1:00 操作员又按仪表开始提高反应堆热功率至200兆瓦,其实原本热功率仍达1000~700兆瓦,结果反应堆反而加速运转起来。
1:03~1:07 为了强化冷却系统的可靠性,保证反应堆运行安全,在6个正在工作的循环泵之外,又拟增加2个循环泵,试验准备就绪。
1:20 程控模式数据显示,自动调节棒的工作不正常,操作员手控制动试图进行校正,企图使热功率控制在仪表显示的200兆瓦水平上。按安全运行规则,反应堆若没有足够快中子储备量是严格禁止这样进行操作的,操作员显然违反了操作规程。
1:22:30 由于连续几次间断性地进行了这样的操作,仪器控制棒显示从6提升到8,跳过两格表明已完全越过规定的极限值,操作员意识到出现问题试图关机。
1:23:04 操作员关闭了4号机组的第八发电机调节制动阀,致使蒸汽聚集,运行异常,应当立即关闭发电机,而反应堆的自动防护器会随之关闭。但操作员却在关闭发电机时同时关闭了自动防护器,试图在一次制动失败后再重复进行制动操作。由于操作员连续违规操作,使反应堆处于绝热消耗状态,导致热蒸汽的聚集,使反应堆热功率的实际水平远远高出仪表的读数。热蒸气的聚集使反应堆处于危险状态,功率的摇摆变化使反应堆的温度持续升高。
1:23:40 4号机组动力仓值班长意识到危险性,命令工程师按下反应堆高效紧急防护器的控制键。仪表上控制棒的指标读数显示下降,但几秒钟后却发出了撞击声,操作员发现中子吸收器已停止工作。于是操作员关掉助传动装置的离合器,试图使控制棒指数降到规定标准,但操作无效,大多数控制棒指标读数仍显示处于超标位置。
专家事后分析表明,按下紧急防护器的控制键后,反应堆上部出现了中子流扩散,仪表的控制棒的数据显示已经失灵,所标出的读数却仍为正常。
爆炸终于发生了。
爆炸后燃起大火,整个核电站被震动了,人们开始投入扑救这场特殊火灾的战斗,集中全力防止火势蔓延,力求避免引发更大的灾难。
下面是关于爆炸后事态延续发展的报告:
1:28 爆炸后4分多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消防警卫二分队值班人员在В·П·普拉维克中尉带领下,一行14人迅即赶到现场,这位年轻的指挥员对险情做出了及时正确的判断,果断率领队员首先扑救机械厅顶部的大火,一边切断火头,阻止火势向其它机组蔓延。
1:35 普利普亚吉市消防警卫分队在值班班长В·Н·基宾科夫中尉率领下一行10人火速赶到事故现场,负责搜索、探查反应堆各仓内的设施和所有防护管道的火情,组织人员扑救各处的火灾,用水冲洗和冷却反应堆。这个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当时反应堆的一个分仓的仓顶火势异常凶猛,所有力量很快向那里集中。该处地势甚高,离地面27~71.5米,必须使用专门的消防云梯,赶到火场的所有救火车一起喷水灭火。与此同时又组织了一队人马去扑救4号机组动力仓内的火源,核电站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聚集在这里灭火。
1:40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正在休假的消防二队队长Л·Л·杰良特尼科夫闻讯赶来救火现场,并立即出任现场总指挥。他首先视察了火情,然后把人员分成两队。此时最关键的任务是防止机房的火势蔓延到3号机组的动力仓;其次则是迅速扑灭4号机组反应堆顶部的大火。当时现场的所有消防队员的处境极端险恶,身处高空,周围一片火海,硝烟弥漫,烈火炙烤,毒气薰呛,更可怕的是致命的高辐射。
2:30 到达合适位置,开始扑灭反应堆顶部的大火。4号机组主循环泵仓内的火情仍在发展,情况十分紧急。
3:22 乌克兰基辅地区执委会消防总队В·П·梅里尼科夫少校率领消防队员赶来增援。此时先前在火场的消防队员都已遭受过量辐射、毒气伤害和烈火灼伤,被陆续送往医院抢救。梅里尼科夫接任现场总指挥。
4:00 基辅地区抽调各路专业消防人员组成15队人马,紧急驰援,集中力量奋力灭火,冷却反应堆毁坏的基架。
4:15 乌克兰消防总局В·М·古里纳上校率队赶赴现场,接任总指挥。此时被毁反应堆的上空已经辐射弥漫,靠近出事地点的人都已接受了过量辐射,许多人开始恶心呕吐,方圆5公里的地区已成为高危地带。
5:50 火势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6:35 大火已被彻底扑灭。
整个救火行动历时五个多小时,参加救火的消防队员共69人,技术人员19人。事故发生时,当场死亡2人,他们是自动装置系统调控员沙申诺克和核电站操作员霍杰姆丘克。事故发生后因接受过量辐射、烧伤和中毒死亡的有6人。1986年4月26日晨6时共106人被送往医院救治。据1988年1月1日公布的统计数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罹难人员总数为30人。当时有的西方媒体报道的死亡人数是31人,苏联官方纠正说,多出来的个那人死于心肌梗塞,与核事故没有直接关系。
官方报告承认,这次核灾难的确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直接原因是反应堆上部的蒸汽包或锆合金压力管破裂,其中的高温高压水蒸气和锆合金及温度高达700℃的石墨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大量一氧化碳、氢等气体,引发了大爆炸,将反应堆顶部炸毁,使石墨与空气接触燃烧而造成大火。专家根据测定结果认为,事故并非链式反应失控引起,没有发生核燃料分裂的连锁反应;事故后对大气所做的取样分析也表明,当时空气中并没有发现钚239,这进一步证明了上述推测。国外专家分析认为,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苏联此类核电站没有蒸汽双冷却回路,反应堆也没有钢筋混凝土密封设施及安全壳装置,这是设计上的缺陷,致使爆炸起火摧毁了反应堆,造成了大量辐射泄漏,导致了巨大的核灾难。但如此重要的核设施,其安全防护竟如此疏漏,而且在初始设计中完全未曾预作防范,实在是难以置信的。苏联官方报告没有提及这方面的问题,这是值得核电史研究者深入考察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西方专家的说法属实,那么对苏联的核政策以及整个技术战略都应该另作评价。
对这一严重事故,苏联政府是高度重视的。事故发生后,立即组成了由部长会议副主席Б·谢尔比内牵头的政府委员会,专门处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曾经参加事故起因调查的单位就有十几家,全是苏联顶级的科研机构和国家相关部委,包括:苏联科学院,乌克兰科学院,И·В·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物理研究所,拉基雪夫市В·Г·赫洛宾动力研究所,С·Я·茹克水利设计院,全苏核电站运输科技研究院,苏联原子能开发委员会附属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苏联卫生部、国防部、国家核动力监督局、内务部消防总局等等。参加调查研究工作的著名专家有:库尔恰托夫研究所原子能物理研究所第一副所长、苏联科学院院士В·А·列加索夫,苏联科学院院士Е·П·维利科夫,苏联医学科学院院士Л·А·伊里因,苏联卫生部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成员Ю·А·伊兹莱利,苏联国家水文气象委员会主席、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成员、苏联科学院院士А·Д·孔采维奇,全苏核电站运营科学研究院院长、技术科学博士А·А·阿巴江,以及苏联国防部化学特种部队司令В·К·皮卡洛夫上将等人。
苏联物理科学的权威研究机构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第一副所长В·А·列加索夫院士在核能科学领域享有盛誉,他对事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做了系统的反思和总结,他的看法似乎可以作为苏联官方观点的代表。他认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起因包含六个方面的“致命”失误:
一、操作员允许反应堆堆芯中放射性运转的保留量超出正常值,削弱了反应堆的防护力;
二、操作员允许反应堆容量大大偏离设计规定的700兆瓦;
三、主循环泵超载;
四、为制止反应堆停止运行,操作员切断了自动闭锁装置,按设计该装置在蒸汽排放失常时会自动启动;
五、关掉了控制水位和蒸汽压力的阀门;
六、关闭了紧急冷却系统。
列加索夫把这些操作失误称作“致命的”,尤其是第六条失误违反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戒律。当然,一至五条的失误如能依次避免,事故都不会发生;但即使出现了所有这些失误,在危急关头如果紧急冷却系统还能正常运作,问题仍然可以控制在局部范围内,不致酿成弥天大祸。
当然,作为科学家列加索夫仅仅是从技术操作层面检讨了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可能就全局特别是苏联整个科技体制做出深刻反思。出于政治体制上的原因,也不能指望当时的苏联执政者在这方面有多大作为。不过从公开的文件和新闻报道中,还是有不少很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面对西方铺天盖地的舆论喧嚣,听听当事者自己的告白,至少多一个参照系。
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提出的动员口号是“善后工作是全体苏联人民的事”,规定的应急措施是:
一、尽快疏散方圆30公里以内的居民;
二、封闭被毁反应堆;
三、尽快全面展开检测工作,对出事地区周边的大气、土壤、水源、森林、农作物、牲畜以及所有设施、货物、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做全面的测试和评估;对进出口货物有关法规进行修订和补充。
四、及时展开医疗救护和预防工作;
五、组织力量对灾区恢复和重建;
六、调查研究事故的原因和经过,总结经验教训,汇编详细的报告,以文字、图片、电影胶片的形式汇总上报国际原子能机构;
七、贯彻公开性原则,在基辅设立国际热线电话,及时向世界和国内各地通报事故现场情况,回答有关咨询,开展国际合作。
整个善后工作是十分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而排在首位的、最惊心动魄的是灭火和对被毁反应堆的处置。
封闭被毁反应堆是最艰难和最危险的作业。苏联调动军用直升机从空中将5000多吨的凝固剂硼、铅、白云石、沙土、粘土和混凝土等物质一股脑投向反应堆。这项工作需要准确性和时间性,几秒钟内定点投放到反应堆上。苏联空军飞行员高超的驾驶技术保证了此项作业的顺利实施。第一天投放93次,第二天186次,每次都是百分之百的命中目标,无一失误。人们还发明了沙袋捆缚投掷法,用特制网将6~8个沙袋捆在一起投下。机组人员为此还专门设计了一种自动开启的舱口盖锁,以提高效率。作业时直升飞机不能停留时间过长,要保持每小时140公里的速度,这要求高度的驾驶技能。这项工作从4月27日开始,持续13天,到5月10日结束,大部分工作集中在4月28日到5月2日的四天里。熊熊燃烧的反应堆终于熄灭了。这项工作提醒了苏联科学家,他们意识到必须尽快研制出一种可以迅速使反应堆制冷的材料,使核燃料的活性急速减弱。
灭火后进一步的工作是对反应堆底部实施隔离工程。实施这一作业的第一批人员是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矿井队的井下工人,来自全国各地,于5月3日集结到施工现场。任务是将一层厚厚的水泥浇灌到反应堆底座下面,以完全排除放射性物质对地下水源的污染。为了构筑这样一个混凝土“垫兜”,从地下挖掘了一条通向反应堆底部的长136米、直径1.8米的隧道。由于作业面强烈的放射性污染,矿工们仅能分班作业,每班日工作3小时,每队只工作15天。这项工程6月下旬基本完成。但隔离反应堆底部仅仅是处理4号反应堆事故的一部分工作,为防止继发突然的核爆炸,防止光辐射和放射性物质污染,需要建筑一个大型掩体,这一工程更加艰巨。掩体造型像一个耸立的大烟囱,高达60多米,壁厚3~4米,直径十几米。为防光辐射,内部安装了特制的大型反光器,并配备了云梯,一旦出事可以由此攀升到掩体顶部,在那里有直升机接应逃离。这座掩体在世界建筑史上是首例。掩体用去钢材165吨,内设专用通道和平台,都装有特制的40立方米的铅板防护墙。为保证施工安全还设计了自动混凝土浇灌车,上面有一个举行屈臂管道装置,可以自动伸缩,伸展长度可达50多米,便于高空作业,向搭好的钢架中灌注水泥。1986年9月底掩体竣工。由于掩体表面涂铅,并设有防光辐射的反光器,被专家称作“生物防护墙”,工人则称赞它是大无畏精神的象征。苏联的专家们认为,这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最深刻的教训之一。石墨沸水堆的安全壳装置事关重大,没有安全壳放射性物质会大量排放到周围环境中去,使事故过程完全失控。
为完成疏散和救援等工作,苏联政府动员了空军部队、化学特种部队、矿山井下掘进队、建筑和安装企业、交通运输行业,科学院、工程设计院、医学院和卫生部所属的医疗部门,分头承担各项善后任务。
1986年4月27日开始疏散居民。政府调动了1167辆客车用以疏散周边30公里以内的居民,1486辆载重汽车运送牲畜和物品。学生们提前放假,安置在基辅近郊的夏令营;对老人、病残者和孕妇给予特别照顾和妥善安置。对核电站全体工作人员全面进行身体检查和放射性污染检测。政府对受灾地区实行临时补助措施:发放救济金,照常兑现这一地区职工的工资,对疏散中个人财产的损失给予等价资金补偿,核电站全体职工及其家属的安置和医疗保健、碘化剂等药物和其它应急物品的发放实行全额免费,并保证灾民顺利迁入新居开始正常生活。
在灾难面前,苏联人民包括政府官员、科技工作者和普通公众表现了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数千人参加了救灾抢险,许多人面对致命的辐射,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进入险地,在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历史上,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苏联政府高度评价了参与抢险和其它善后工作人员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给予表彰和嘉奖。1987年1月14日在克里姆林宫为抢险救灾中牺牲的两名烈士、十多位英雄举行了隆重的奖励仪式。
此次事故属于责任事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经过调查取证,苏联政府处置了事故责任人。1986年6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站长В·布柳哈诺夫,总工程师被解职。《真理报》点名批评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党组织、工会和青年团的工作和表现。1987年7月7日~29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大厅里,举行了有苏联最高法院审判团主席团成员Р·勃里兹,苏联总检察长Ю·沙德林等人主持,有记者和各界公众出席的审判大会。六名被告被指控未能实行坚定而正确的领导和执行严格的纪律,表现出玩忽职守,事故发生后没有采取必要措施,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抢险工作。根据罪责对当事人给予程度不同的刑事处罚:分别判处核电站站长В·布柳哈诺夫、总工程师Н·福明、副总工程师А·加特科夫十年监禁,判处值班长Б·罗果日金五年监禁,判处反应堆车间主任А·科瓦连科三年监禁,判处国家原子能动力局国家监督员Ю·拉乌斯金二年监禁。这是苏联历史上对企业责任事故刑事处罚判决中最严厉的一次。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损失惨重。1988年苏联官方统计,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约为40亿卢布,用于善后、恢复和重建的资金80亿卢布,除去国民捐款5亿4千卢布和国外援助资金270万卢布,耗资总额达120亿卢布。
苏联决策部门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做了多方面的反思,对核能发展战略做了一些调整和改进。
首先是在直接技术性的层面上做了一些政策性的调整工作。立即采取的措施是建立相应的科研机构。事故发生后,在基辅成立了全苏放射医学研究中心,有三个研究所组成,即放射性医疗研究所,发射学实验研究所和光辐射与流行病预防研究所;基辅地区其它一些医疗科研单位和保健疗养部门也参与进来。国际知名的放射性和辐射医学专家、苏联科学院院士Л·А·伊里因积极参与了此次事故的医疗救护工作,并从医护角度做了专门的研究,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1963年我就在博士论文中详细研究了有关放射性物质和光辐射对人体的作用等问题了……这次核事故又给了我们一次实践机会。我个人认为,这次事故后一个重大的成功就是我们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控制、降低并且预防了放射性碘的照射。采用口服碘化骨粉片剂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而且事实证明效果不错。”该研究中心所做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各种资料引起世界同行的极大兴趣。
在事发地点30公里内还成立了一个放射学生物实验基地。参加该基地工作的有苏联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和苏联农业部相关部门。在大量检测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开始进行生物实验研究,有计划地对农田和农作物的生长进行培育和观察。研究发现30公里内的地带,农作物在受到少量辐射后,植物长势十分茂盛,产量均有所增加。这里的农田已成为特殊的试验田,建起了温室,培育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以及草莓等水果,并种植了各种花卉,长势普遍良好,产量成倍增加。尤其是马铃薯的品种培育,变化极其明显,结出的土豆比其它地方的块茎要大许多。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弱辐射的促激作用,因此这里可以变成良种培育基地。当然,产品需要经过严格测试,以确保食用安全。
在经验教训的总结方面,苏联决策部门和有关专业人员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核电站在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安全保障,包括反应堆的更新换代和改进,设计和制造的质量,安全运行和程控系统的信息处理特别是模糊信息的随机处理,其中报警系统的灵敏性尤为重要。
——核电站配套设施的完备性,包括电站的管理体制,消防、医疗等保障系统的岗位责任和效能,员工的技术水平、操作熟练程度、危机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各类人员包括核电站周边地区居民的基本科技素质和精神状态。事变中愚蠢的职业错误,麻痹情绪,惊慌失措,是事态恶化的深层原因,而事后出现的“辐射恐惧综合症”干扰了正常救援。必须在全社会强化核安全教育。
1988年12月14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1986年7月14日拟定的一份决议草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起因的研究结果,善后措施和保障核动力安全的措施》。苏联国家电力局根据该决议的精神,重新制定了核动力安全生产法规,将核动力学、核电站及其管理、研究、计划和生产统统汇编成系统化的文献资料,对各有关事项一一规定了相应的原则和标准。
决议要求完善苏联现有核电站的沸水堆,必须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新核电站不再采用РБМК型沸水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所建的另外16座该型号的沸水堆,都被暂停运行,看来当局已经注意到这种型号沸水堆的技术缺陷。根据决议精神,决定研制新一代更安全的反应堆,决定推广1000型压水堆,同时继续完善其结构和技术,改进其零部件和材料,提高仪器和整个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包括自动报警装置,程控信息处理,尤其是模糊信息处理。1988年苏联已研制出压水堆1000型的最新报警装置和自动排除故障的设备,并立即投入使用。
根据决议要求,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员不断进行职业培训,要求这些人员通过理论学习、技术操作训练和一系列生理、心理及应急能力的水平测试,达到规定标准才允许上岗。为此苏联计划建立若干现代化的培训中心,配备与实际岗位完全相同的操作控制室,模拟各种事故发生的情景以训练学员应付危机的能力,其表现都可以在控制台上记录并显示出来,以便对之进行考核和改进。在各个核电站工作人员中建立轮训制,力图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具备合格的素质和高水平的工作能力。
切尔诺贝利事件并没有使苏联改变开发核能的国家战略,也没有中止既定的核能计划。在四十多年间,苏联一直重视核能源的开发和应用。1983年苏共二十六大前夕,时任苏联科学院院长的А·П·亚历山大罗夫曾在《消息报》上发表文章,指出由于石化能源日益枯竭,太阳能、水能等能源的利用受条件制约,开发潜力有限,所以应该大力发展核能。他在《核能:20世纪后的主要能源》中,从经济和技术上系统分析了能源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通过对各种能源的比较,明确地提出核能是20世纪以后世界主要能源的观点。1986年5月16日,切尔诺贝利核事件后不到一个月,戈尔巴乔夫向全苏发表电视讲话,倡议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安全发展核能的国际合作体制。讲话提出要深入研究这次事故的各个方面,包括核电站的设计、结构、技术、运行和安全防护等问题,强调必须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框架内加强协调。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苏联政府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在所有开发核能的国家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发展核能的国际体制,在核电站发生事故和故障时,特别是发生核泄漏时,必须迅速通报情况,各国应及时给予支援。
二、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主持下,召开具有高度权威性的专门会议,讨论有关问题。
三、鉴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始建于1957年,已不适应当代原子能发展的形势,应该通过改革提高该组织的作用和职能。
四、让联合国及其专业机构更积极地参与保障核能发展安全的国际合作。苏联政府特别强调了世界经济的未来离开核动力的开发是不可想象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苏联核能开发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心理上的阴影一时难以消除。事故后苏联核能发展的速度放慢了,新的五年计划原定核电和相关企业的建设指标都削减了,表现了决策者的慎重态度。但是,这不等于说苏联已经放弃了核能的开发,事实上,1988年苏联核电站总功率仍然增加了100万千瓦,而库尔斯克、斯摩棱斯克、扎波罗日斯克、加里宁斯克、南乌克兰、罗文斯克、巴拉科夫斯克、罗斯托夫、鞑靼斯克、巴什基尔、别洛亚尔、科斯特罗姆等地的12座核电站都仍在兴建中。高尔基城和伏龙芝还在建设供热核电站,别洛亚尔斯克和南乌拉尔的核电站均将采用快中子反应堆。当然,这是苏联解体前的发展计划,解体后俄罗斯和其它前加盟共和国均已各自独立,各国的核能开发计划各有千秋,这已超出本文的范围了。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前在美国虽然发生了三次核事故,但只有一次有较多伤亡,即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前三个月(1986年1月6日)美国俄克拉何马核电站因错误加热发生爆炸,死1人,100人受伤住院。但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比,俄州的事件不过小事一桩。切尔诺贝利事件堪称大劫难,死亡31人,受辐射伤害的居民高达320万人。灾害范围之广,损失之重,后遗症之多是历史上空前的。事故发生后,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密切关注,对这一事故的兴趣和研究一直延续至今。
事发之后,欧共体成员国代表随即召开会议并发表声明,强调所有国家和政府应毫不拖延地向国际社会通报其领土上发生的一切核事故。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的西欧国家联盟部长会议上,应当时的联邦德国部长根舍的请求,专门讨论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问题。西方舆论认为,虽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管理不善,电站的建筑设计有严重缺陷,但深层原因出自于苏联科技体制机制的固有矛盾,并由此联系到苏联的社会制度问题,这涉及到当时冷战的政治斗争,另当别论了。美国媒体一仍旧贯,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用四颗卫星搜集苏联核事故的情报,进行“实时报道”,大造舆论,其中不乏虚构夸张和各种不实之辞,幸灾乐祸,明显地是在为其冷战战略服务。
国际原能机构总干事汉斯·布利克斯(Hans Blix,1982~1997在任)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不久,即赶赴莫斯科,从1986年5月5日到5月9日进行了4天专访。8日清晨他与陪同人员乘直升飞机飞到切尔诺贝利上空,从800米高度查看了事故现场。苏联政府向他保证,将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所有情况,事后苏联政府兑现了承诺。布利克斯对新闻界发表看法,认为此次事故的确是世界历史上同类事故中最严重的一次,强调每个国家都应当做出“决定性的努力”,以避免发生类似事故。各国必须加强合作,保证不断提高核设施的安全标准。他认为核能是石油的替代品,在这一领域无法排除风险,应当毫不延误地强化安全措施,使下一代核反应堆更加安全可靠。
由于挪威、瑞典、芬兰和丹麦等北欧国家上空发现放射性尘埃,辐射程度高出正常值4倍,人们对核能开发的前景忧心忡忡。意大利、荷兰、芬兰、瑞典、瑞士等西欧国家受事故影响,准备适度冻结核能的开发,但只有奥地利通过全民公投决定不再引进核电设备,并决定彻底放弃核电站的建设。
亚洲国家的核能开发普遍落后,日本和韩国表示要继续发展核能。日本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提到七国会议上要求紧急磋商,经会议研究,与会各国认为此次事件不会对与会各国的核能开发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法国是利用核能最多的国家,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核电已占该国总发电量的65%(到2006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78.4%)。法国核电站的运营成本仅为美国的40%,其工业民用电的电价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核能的发展使法国能源自给率由急剧下降转为迅速上升,在满足本国电力需求的同时,还能出口大量剩余电力。在发达国家中,比利时核电事业的发展程度仅次于法国,核电占该国能源比例也已达到60%。
看来,事故并未阻止世界核电发展的步伐。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人类在如何开发和应用自然力方面的一次警示,事故虽然已经过去二十六年了,但那燃烧的熊熊大火和灼人致死的核辐射,仍然是悬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剑。2011年3月14日,日本福岛核事故也已一周年了,我们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反思仍在继续。事实证明,人类文明远未成熟,我们在客观世界面前,应当谦逊再谦逊。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