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需要好消息
2012-12-22王运宝
■王运宝
润物细无声。在会风、作风、改革和发展理念等诸多方面的小细节中,可以感触大变化的因子。这些细节之所以被围观,是因为我们特别需要传来暖心的好消息。
12月5日,距离11月15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首次公开亮相,正好20天。这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瞬,但多个方面的细节变化,已被敏锐的国内外媒体捕捉到,更是引起了各方关注。有媒体评论说,比民众期待来得更猛。
开局之新首先是会风、文风与作风。12月4日,有两件事在同一天发生,一是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二是同日召开的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虽然会议的主题各不相同,但传递给外界的信息都极为丰富。
“八项规定”出台的冲击波,引发巨大的涟漪效应。中央高层以身作则、带头垂范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将不只局限于视察时不实行交通管制的单一改革。事实上,“不封路”已被解读为一个开局之变的信号。
此前,从国务院召开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座谈会到中纪委专家座谈会,开会不念稿子引起集体“围观”,也让与会的地方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感到“与以前大不一样”,甚至有地方官员因为当场回答不上来而冒汗,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官员作风的尴尬。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的“文山会海”,便有了得以改观的希望。
开会不念稿看似是很小的一件事,其实质却是在用“新会风”倒逼官员改变“老政风”,进而能够通过政风的转变带动民风的改变。
与会风、作风改变相比,对改革考题的回答,更值得关注。十八大之前对深化改革的热烈讨论,在十八大之后激起广泛而强烈的共鸣。一句“改革是最大的红利”,释放出的决策信号耐人寻味。
推进改革需要信念支撑。11月29日,“中国梦”成为传遍全中国的一个词。从报纸荧屏到街头巷尾,从QQ群到微博,“中国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话题。一家搜索网站还专门增加了一个词条,对“中国梦”进行注解;有的新闻网站则专门征集“我的中国梦”,一时应者云集。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航母Style”爆红的背后,是中国人对强国梦的真情流露与热情表达。一个简单的姿势,传递出一种强大的正能量,触动了所有国人的心弦。
但改革是利益调整的过程,深化改革需要取最大公约数,只有在“帕累托改进”中给每个阶层都带来好消息的改革,才能取得社会共识。相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现在推进改革要解决的是“人”的综合问题,是13亿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深水区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能够给不同利益群体都带来好消息。
从终极目的上来说,改革是为了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实现中国的“两个百年”目标。因此,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才是新中央领导集体开局之时需要解答的最大考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开局时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解答发展中的考题,能否是得高分的解答,不仅中国老百姓在关注,国际社会也在关注。
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于12月中旬召开,这将是新一届领导集体首次亮出的“经济牌”。可以肯定的是,延续已经强力启动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恰当地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会是一道必须解答的核心考题。
在十八大之前,对权力过多干预市场运行的集体性批判,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未来的改革不但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更重要的是探索“把权力关进笼子”的体制机制。
发展是最大的民意,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但改革红利不会自动变现,要解答好改革与发展的新考题,在于认真、在于实干。30多年改革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只要以实干的精神推进制度创新,坚持走正确的路、做方向正确的事,就一定能够找到通往河对岸的“船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