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访美:外交背后的温情

2012-12-22邵乐韵

人民周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马斯巧克力

◎邵乐韵

日前,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结束了对美国的正式访问,80多个小时,30多场活动,习近平的访美行程安排相当紧凑,硕果颇丰。

一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让美国人看到了这位中国领导人的态度和信心。

故地重游

习近平此次访美被称为未来十年中美关系的“定调之旅”。2月15日下午,结束中美关系主旨演讲后,习近平特意抽出一小时“非正式”造访密西西比河畔的马斯卡廷小镇,更像是重温个人与美国老友的情谊。

这是时隔27年后习近平第二次来到艾奥瓦州的“珍珠之城”马斯卡廷。1985年5月8日,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代表团访问并考察马斯卡廷的农业和畜牧业,当时中美建交不久。

当年,作为艾奥瓦州姐妹省市友好委员会的主席,萨拉·兰蒂在接待中国访问团的过程中起着牵头邀请、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如今老友重逢,这位73岁的民间“外交家”依旧活跃,她说,原本小镇想要举行一场大型欢迎会,但是中国领导人婉拒,称只是邀请当年招待过他的老朋友,无需打搅小镇其他居民。于是习近平抵达当地机场后,就直接乘车前往兰蒂家中,赴一场简单温馨的茶话会。

“阔别27年,这次再回到马斯卡廷,当年的印象又重新浮现,见到你们我感到非常地亲切。”客厅里生着温暖的壁炉,坐在茶色条纹沙发上,看到17位重聚在一起的老朋友,习近平感慨地说,“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你们都不会体会到,因为你们是我见到的第一批美国人,我对美国的第一印象来自你们,对我来说,你们就是美国。”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中文卷轴,这幅卷轴正是1985年习近平访美时赠送给兰蒂的。

汤姆·德沃夏克和艾琳诺·德沃夏克夫妇是与习近平有过更加亲密接触的人,当年习近平正是在他们家住了两晚。虽然夫妇俩早已搬到佛罗里达居住,但当得知习近平要重访马斯卡廷后,他们非常激动,专程赶回老家与曾经的中国客人相会。

“他和27年前我印象中的那个人一样,专注、谦和、有礼,思维敏捷而且幽默。他是个非常镇定的人,善于倾听并吸取很多信息。”72岁的艾琳诺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当年的事情记忆犹新。她称习近平也是她遇到的第一个中国人。当时艾琳诺的两个儿子上大学住校,习近平就睡在她儿子的卧室里,与一堆《星际迷航》的玩偶相伴。

“那个时候谁能想到这位帅气、细心的年轻人将来会成为中国国家副主席?”去年10月31日,艾琳诺接到了艾奥瓦州州长政策顾问打来的一通电话,说习近平可能来访,希望和老朋友叙旧。“这个电话太不可思议,我们简直不敢相信,呆了一会儿,几乎要以为这是个恶作剧或诈骗电话。不过几周后,萨拉·兰蒂向我们确证了这件事。”

艾琳诺说,她很喜欢中国,爱读赛珍珠写的关于中国的书。习近平的第一次来访更激发了他们夫妻对中国的兴趣,两年后(即1987年)他们还到中国旅游过。一晃27年过去,习近平的官方身份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艾琳诺一方面期待重逢,另一方面也不免感到紧张。

“我买了一本《沙发上的奥巴马》送给习副主席。这本书的作者贾斯汀·弗兰克是心理分析师,试图通过奥巴马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分析他的总统风格。”艾琳诺觉得,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助习近平更多地了解奥巴马,有助于两人的沟通。

再次在兰蒂家的客厅见到习近平,艾琳诺发现自己的紧张是多余的。“每个人都有机会站起来说几句话,习近平始终带着微笑,他的记忆力很好,居然还记得我是纽约出生的。在我看来,他更像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而不是端着架子的政客。我们都很放松,他也是。”

艾琳诺的丈夫汤姆·德沃夏克问习近平是否还记得他之前带来的礼物。习近平说是一瓶中国白酒,汤姆感叹那是他喝过的最烈的酒,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他甚至记得临走前我送他一包爆米花!我自己倒忘了。”艾琳诺对习近平的记忆力十分佩服,而习近平告诉他们:“我要感谢你们专程从佛罗里达赶回来见面。虽然只有两个晚上,但却是和我们美国民众接触的两个晚上。这个对我们而言是终身难忘的事情。”

吃颗巧克力吧

马斯卡廷市长霍普金斯说,习近平对马斯卡廷的访问无关政治和经济,而是关乎友谊。但习近平整个访美过程,并非全然像马斯卡廷茶话那样轻松。人民币汇率、贸易和知识产权、伊朗核武器、关于叙利亚决议投票等,无一不是中美之间的摩擦点。通过在美国国会的“交锋”,美国政界也领略了习近平的性格特点和处事风格。

习近平抵达美国当天恰是西方情人节,美国国务院午宴宴会厅的桌上摆着娇艳的红玫瑰,看上去气氛甜蜜。但美国副总统拜登致欢迎辞时却话里有话,称中国目前取得的成就不是在真空中取得的,因此要遵循国际规则。

习近平淡定自若,丝毫没有愠色。在接下来的发言中,习近平承认中美关系之复杂与艰巨,双方正在寻求的合作是前无古人的,没有先例、经验可循,所以特别需要摸索。其言外之意,摸索途中必然会经历纷争。一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比什么大道理都通俗贴切。

习近平在洛杉矶的访问更是让记者们关注。在与州长的正式会晤中,当习近平讲到地方合作大有希望时,他突然脱稿说:“我看到夏威夷州的州长拿了一盒巧克力,刚才他也送了一盒给我,我发现去夏威夷旅游的中国游客回来都带着巧克力。”

听到此话,夏威夷州州长尼尔·艾伯克伦比立即拿起自己桌上的巧克力对习近平说:“如果你喜欢可以吃一颗。”习近平笑着说:“一会儿吃一块。”

果然致辞完毕,习近平兑现“承诺”,拿起一块巧克力向大家展示了一下,然后塞进嘴里吃了起来。

一位多年观察中美外交的中国老记者笑言,过去中美之间举行会议,双方大多比较客气,有时甚至还有交锋,类似这种在正式场合一边吃东西一边开会之举在过去中美外交史上闻所未闻,不过这恰恰说明与会双方关系的融洽,只有朋友之间才会如此放松、自然,甚至不用顾及礼仪。

为了说明中美地方交流的源远流长,习近平在洛杉矶出席午宴时还列举了父亲习仲勋的故事:“早在1980年,我的父亲作为广东省的省长就曾来过洛杉矶访问,还获赠象征友好的洛杉矶市的钥匙。第二年洛杉矶市和广东省的省会城市广州市结为了友好城市,这也成为了我父亲任内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情。”

在参观洛杉矶国际研究学习中心时,有学生问习近平是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习近平说:“要看文件,开会,还要下去调研,还要接待外宾,出访,我也想尽量平衡,但是很难。就像美国电影的片名一样,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幽默的回答引来一阵欢笑。

拜登在习近平参观的那所学校告诉媒体记者,如此近距离地与美国公众接触,这对任何外国领导人来说都有些不同寻常,特别是一位中国的领导人。拜登说,习近平是真的想要感受和体验美国的一切,他已经准备好了展示中国领导人的另一面,我想,让美国人看到这一面也是有益的。

猜你喜欢

马斯巧克力
共有多少巧克力
吃不完的巧克力
德外长访华,自称没回避敏感问题
“巧克力”吃醋了
分发巧克力
吃巧克力
猜巧克力
没人当真的绑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