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社区医疗服务培训投入

2012-12-22王以新

北京观察 2012年5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全科医疗卫生

王以新

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育处副处长、全科医疗科主任

强化社区医疗服务培训投入

王以新

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育处副处长、全科医疗科主任

首先是有效的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在很多城市都只得到各级政府的一次性投入,有的投入还不能完全到位。一些地方财力有限,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财政支持少,造成基层卫生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医疗需求之间出现矛盾。

其次是社区医疗服务人才极其匮乏。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工作环境较差,待遇保障不稳定,难以吸引人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30~40岁的中坚骨干医生非常少,中高级医务人员人才缺乏,人员负担较重,进修和临床实践机会都较少,难以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工作。

建立优势互补的“双向转诊”制。政府应鼓励各城市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为技术支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的合理分工协作关系和双向转诊制度,让一般常见、多发病患者在社区治疗,大病患者则转向二级以上医院治疗,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则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康复回社区”。

加快社区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逐步推广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毕业后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在评定职称上,根据社区卫生机构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倾斜政策。要求医院职称评审:初级晋中级、中级晋高级医务工作者,在晋升之前均应有3~6个月进入社区医疗站服务锻炼,以更好地体验社区民意,用基本医疗服务于人民群众,并锻炼其医疗基本操作;同时可以接纳社区医疗站本地医务人员轮流进入医院规范培训及进修;医院退休的医师、专家可以过渡进入社区医疗卫生站工作及指导医疗行为。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建立标准化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全科医生与社区居民的和谐关系,主动上门服务。

充分发挥大医院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辐射作用。建立全方位覆盖、有计划专业技术培训、制定标准化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管理机制,建立严格的社区服务人员与医疗服务技术人员的从业准入机制,以及社区服务质量管理评价、考核、监督机制,建立系统完整的健康档案、慢性病档案、育龄妇女档案、空巢老人档案、0~3岁儿童档案、智障残疾病人档案等。

责任编辑 崔晨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全科医疗卫生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投稿信息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好机制留住全科型乡村教师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