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在让国人的幸福感和生存感消失
2012-12-21蔡明科宝博洛尼公司董事长
文/蔡明 科宝·博洛尼公司董事长
近期听到的两个段子:
据说犹太人在孩子一岁时将蜂蜜涂抹到《圣经》上让孩子舔,意在告诉孩子读书是甜蜜事。这个饱经苦难的民族拯救自己的秘密就是读书。美国人均年阅读45本书,犹太人65本,中国人5本。数字差距的背后是什么?一个读书求知的民族纵有苦难也有未来;一群只知道谩骂自大的人,围观之后只有一哄而散。
上世纪80年代,钱穆的孙女在北大中文系读书,她问祖父如何读书。钱穆回信说:“《论语》外,须诵《孟子》、《大学》、《中庸》与《朱子章句集注》。《庄子》外,须诵《老子》。四书与老庄外,该读《史记》,须全读,不宜选读……遇难解又爱读处,仍盼能背诵”。而钱穆本人就能背诵《史记》。
不用多说崇洋媚外,或者厚古薄今了,这现象确实是现实。以前我们管这个叫高分低能,现在更精准些,叫有知识没文化——人文素养缺失严重。性格的养成来自教育,而如今确定一个人价值观的大学教育里,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略关于价值观、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的教育。上大学的目的普遍是为了个人未来的飞黄腾达。一旦能出国,就不想回国;一旦毕了业,就拼命挣钱,过好日子。至于民族发展、社会存在这些问题,都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结果就是,这种环境下出来的国人,普遍变得既没文化自尊,也没文化自觉。
有个学者说过一句听起来危言耸听的话:“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其实事实就是如此。英国泰晤士日报对民众做过一个调查,你认为科学家、工程师,和哲学家、艺术家,哪个群体对我们生活影响更大。结果选前者的占了7成以上。还是同样的选项,问题变成了“谁对人类影响更大”,结果就掉了个个儿。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而知识进入种群民族,渗透进他的生活方式里面,才能称之为文化。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价值如何,是浑浑噩噩一世,还是行尸走肉、饭囊衣架一个?应该取决于文化的有无和高下。
之前和大家探讨过,中国靠什么影响世界?GDP、摩天大楼,还是免费援助和代表廉价的中国制造?这些都是现实,但未必能产生真正激动人心的正能量。西方可以因为经济而需要你,却需要文化才能喜欢你。我们要用文化影响世界,但自己却已经丢了祖传的文化,影响还从何谈起?美国有美国梦吸引着世界,中国的中国梦是什么?如果仅仅是“进入特权阶级就能获得实惠”、“笑贫不笑娼”、“赚足够的钱,让别人无钱可赚”这些“生活法则”,那么能吸引到别人喜欢你么?有些难。偏偏我们自己又沉浸在这些恶性的竞争中,忽略了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退一步说,没有文化属性的商业产品,也很难抢占产业链上游,拥有足够高的附加值。如何让产品和服务拥有文化属性?不是引经据典堆砌概念,摆中式符号这些形式主义,这与我们喊了三十年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没有区别。文化的终点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终极形式是国民幸福感。没有关怀和不能带来幸福的文化,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国民认同,而且有血脉上的共鸣?自己不感动不共鸣,还想靠一时新鲜感骗全球老外的钱?
南怀瑾曾经有个比喻:佛家是开米店的,提供精神食粮;儒家是开杂货店的,应有尽有;道家是开药店的,有病治病。但当代国人吃的是经济快餐、技术快餐,根本就不是粮食或点心。从上学开始,学生就受就业指挥,选择效率最高的道路。不过走上这条路,至少十几二十年的生活就很难换道。这是什么概念呢?一个大学生毕业后,40岁前,很可能根本无法体验什么叫做生活。他渐渐变得有资本、有地位之后,又不知道如何改变另一方面的贫瘠。所以学生们变成白领、金领后,能满足他们的是最刺激感官的东西:好莱坞的打斗、性、三角恋和自然风景;还有网络上哗众取宠的反流行、博出位;另外就是高效管理、完美沟通、厚黑学、出国指南这种技术导向工具书。
这时的人们,就像始终在发烧。吃药不烧了,你觉得病好了很舒服。其实呢,也许你根本没必要得病。因为尽管知识丰富,却没有文化能撑起你生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