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你今天到底怎么了?
2012-12-21■刘尧
■刘 尧
大学是什么?这是从大学作为一个社会机构诞生以来,人类就不断拷问的问题。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大学在不断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当现代大学的脚步由神坛踏入世俗社会、成为社会大众生活的必需之后,大学就像魔咒,令人喜悦令人忧愁!2011年12月初,我在网上搜索了10月到11月网民热议的大学校长不带研究生、大学招生的“圆梦计划”、大学教学质量报告“被公开”、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网四个热点问题进行简要评论,以反映网民对“中国大学:今天到底怎么了”的现在进行时进行理解、深思和关照。
大学校长怎么不带研究生了?
事件回放:2011年11月29日的《中国教育报》报道:湖南大学新任校长赵跃宇,上任才一个多月就面对3000多名学生正式宣布,在自己校长任期内,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新带研究生!这“两不”承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反对者质疑“不搞业务的校长会是好校长么”?而更多的人赞赏“这才是真正的大学校长”!赵跃宇说,关于这“两不”承诺,自己想了一个多月,是认真思考后决定的,希望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管理,成为一名职业校长。他同时要求,除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直接与教学科研相关的部门外,所有处室的负责人一律不得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兼任教授工作。如果要上课带学生做课题者,可以不申请行政岗位。赵跃宇的“两不”承诺,迅速串红网络,引起了社会对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广泛议论。2011年12月5日,百度搜索就获得约2,490,000条结果。
深层思考:针对赵跃宇校长的“两不”承诺,有网友迟疑:“不搞业务的校长会是好校长么?”这只是一时之言难有推广意义。但绝大多数人认为,在当前教育界浮躁之风盛行之际,赵跃宇为校长带了一个好头,作为一名校长应该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和首要责任。把自己最应该做的大学管理做好,“这才是真正的大学校长”!众多网友赞扬,“两不”承诺开了大学校长职业化之先河,将会对当今大学“去行政化”产生示范价值。
第一,拷问着官学一体的“双肩挑”体制。近些年来,我国大学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官学一体的“双肩挑”体制,校长同时兼任博导、重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已经司空见惯。其实,校长不可能是无所不能的全才,即便工作需要也由于精力有限,很难做到管理工作和学术研究两不误。事实上,许多网友认为,这些校长往往既鲜有重大的学术成就,又难以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社会诟病大学教育资源垄断化弊端的标靶。与我国大学校长相比,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在担任校长的12年里,没有带过一个研究生,也没有挂名领衔过一个科研项目。雷文校长放弃了学术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管理,使耶鲁成为一所一流大学。鉴于此,我国“双肩挑”校长都要向赵跃宇校长学习,积极应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取舍”问题,并像赵跃宇一样,不仅自己要选择“舍”,还要要求不“舍”科研教学的人不要申请行政岗位。
第二,吹响了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号角。从国际上看,大学校长职业化是世界一流大学通行做法,牛津大学等名校遴选校长的前提条件,就是一旦当选“必须放弃教学、研究工作”。从历史上看,蔡元培、张伯苓、蒋梦麟等著名校长不是什么学术大师,而是职业化的教育家。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蒋南翔、吴玉章、成仿吾、匡亚明、朱九思等校长也是职业化的,没有自己的学术“山头”,没有私人利益,敢于从严治校。有网友认为,当今我国大学的一大弊病,就是校长没有职业化。赵跃宇校长公开“两不”承诺,吹响了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号角。我们期待更多的大学校长能够响应,我们更期待教育行政部门以此为契机,在制度层面推进大学校长职业化。
第三,尝试了大学“去行政化”的新路子。2011年12月3日《新京报》“京报调查”的结果显示,有51.1%的人认为,赵跃宇校长“不带研究生”的选择是正确的;有38.2%的人认为,“带不带研究生不是关键,关键是能否推动大学‘去行政化’”;至于不申报新的课题,不仅是明智之举,也是严肃的学术态度;有39.7%的受调查者认为“如果校长想做课题,没人会和他争,容易形成学术腐败”。有网友认为,大学“去行政化”的根本是,校长不应该凭借手中的行政资源“官学通吃”——既做大学校长,又争做学术带头人,而应该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画出明确的界限,实现管理者职业化。就是说,大学“去行政化”的真正内涵应该是去除学术权力行政化,打破行政官员对学术权力的垄断,还学术权力于学者。赵跃宇校长公开“两不”承诺,尝试了我国大学“去行政化”的新路子。
第四,明确了校长的职责就是做好校长。大学校长的职责究竟是什么?诚如赵跃宇所言,校长应该在明确办学理念和目标,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完善学校机构设置、人员聘任以及教学科研的管理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清华老校长梅贻琦也曾经说,“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搬椅子凳子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就是说,大学校长的职责不是自己的学术研究,而是管理学校,即把最优秀的师生吸引到学校来读书、教书,并为师生提供足够的资源,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师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
大学怎么搞出个“圆梦计划”?
事件回放:2011年10月30日《广州日报》报道,2012年人民大学自主招生将实行“圆梦计划”。该计划将通过人民大学招生网开通中学申请渠道,有意向的中学自愿提出申请,由人民大学进行审核确定该中学是否具有推荐考生资格。进入该计划推荐序列的考生,可以直接进入面试环节,通过面试就会取得预录取资格,只要高考达到生源省份第一批录取线将予以录取。该计划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中西部及欠发达地区的中学适当倾斜,每年拟选定50所县及县以下生源好、信誉好的中学,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内无大学生的农村学生。如何看农户“三代内无大学生”可获推荐上大学资格?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褒贬不一。“三代内无大学生”可获推荐上大学随即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2011年11月10日,百度搜索就获得约3,050,000条结果。
深层思考:近几年,农村考生上国内著名高校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引起了有识之士对“寒门难出贵子”的担忧。因此,国内著名高校纷纷调整招收农村考生的政策。北大2011年公布的“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的中学中,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的倾斜力度。清华“自强计划”主要面向国家级贫困县的县级及以下中学选才。人大“圆梦计划”每年拟选定50所县及县以下生源好、信誉好的中学。选拔亮点从北大“举孝廉”到人大“查三代”,著名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令人眼花缭乱。对于这些出于消除城乡、阶层教育不公平良好愿望的政策,社会舆论并未给予全面肯定。有网友称,“圆梦计划”重回讲出身的年代,到底在圆什么梦?
第一,“圆梦计划”圆了教育公平之梦。“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流行于当今的中国社会,表明家庭资源的代际延续性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凸显。如何杜绝“穷二代”无止境地“穷”下去,教育历来是扭转这种现象的主要途径。我国教育资源现状很不均衡,如果在教育政策上不适当倾斜,教育公平又能从何时做起?!农村考生上名校越来越难既是过去社会不公平的结果,又是未来社会不公平程度加深的成因。社会只有为弱势群体营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公平环境,提供必要的选择权利和发展前景,才能激发社会的活力,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基于以上认识,不论是清华、北大还是人大在自主招生政策中,对来自农村弱势家庭的考生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让一部分出身农村弱势家庭的考生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已经存在的教育不公平。否则,任“马太效应”泛滥最终会使今日社会阶层之间流动严重缺乏,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未来的不公平加剧。
第二,“圆梦计划”圆了“寒门贵子”之梦。有网友认为,“寒门难出贵子”一直是教育公平畸形错位的一个形象说法。“圆梦计划”的初衷既然是为了帮助没有条件读名校的农村考生,那么有能力和有希望的农村考生应一视同仁,设置“三代无大学生”条件是人为制造农村内部教育不公,这项措施限制了更多有可能上名校的农村考生前途,不但不利于突破社会阶层固化,而且为其推波助澜。有网友担心,鉴于当下的国情,这种看“三代出身”的做法,迎合了时下“拼爹”“拼祖上”的流行歪风。针对“寒门难出贵子”制定的政策优惠,甚至还有可能被其他强势群体通过身份转换的方式变相攫取。也有网友认为,高等教育虽然有公益的成分,但在准入制度上仍然要保持公平的选拔标准。高考不能成为一种有条件的“恩赐”,不能看谁家没大学生就赐给谁家孩子上名校的机会。如果“圆梦计划”能像美国为了照顾弱势群体的“平权运动”一样,设置“三代以内无官员”或者“三代以内无富豪”的条件,比设置“三代无大学生”的条件更为妥当。这样能减少权力和金钱的影响,真正圆“寒门贵子”之梦。
第三,“圆梦计划”圆了自主招生之梦。当高校自主招生越来越多地被社会质疑为有损教育公平的时候,像“圆梦计划”这样把农村考生和城市考生区别对待、实行两套自主招生的政策,可以说是一种积极和有益的尝试。该计划主动向偏远农村考生敞开自主招生大门,其美好动机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其实,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考已经是“高速公路”不再是“独木桥”了。从这个现实来看,“圆梦计划”设置“三代无大学生”的条件是无视现实的“拍脑袋”决策,凸显出高校自主招生的彷徨、迷茫与困顿。作为高考改革重要举措的自主招生,近几年的实践摇摆不定、随意而为,缺乏持续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是很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的怪现象。有网友认为,“三代内无大学生”的提法实在漏洞太多非常随意!这样随意的做法不仅不能消弥教育不公平,而且会让大学“操守”与大学精神“迷失”。因此说,自主招生作为弥补高考不公平的尝试性改革,高校不能想设置什么条件就设置什么条件,想怎么招生就怎么招生。尽管如此,“圆梦计划”暴露出自主招生的问题与社会对此的诸多质疑,为高校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有许多启发意义。
第四,“圆梦计划”圆了高考改革之梦。有网友认为,由于农村生、贫困生所接受的教育质量相对较低,在高考竞争中处于劣势,即使实施诸如“圆梦计划”的“照顾”政策,对整体改变农村贫困考生的现状也无能为力。尽管近年来国内名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大张旗鼓向“农村进军”,除了扩大高校的影响力,而真正圆“寒门贵子”梦想的没有几人?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重要措施,应当追求公平公正,不应过于依赖“照顾”条件设置,走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有许多网友认为,要解决当前“寒门难出贵子”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迫切需要高考完善多元评价体系,把农村贫困家庭考生作为高考评价的一个因素,建立起更清晰的与高考配套的自主招生评价体系。比如:高校自主招生要从录取名额上保证农村贫困家庭考生占有多大的比例,以及这些考生在录取中同等分数具有优先地位,甚至还可以破格录取。
第五,“圆梦计划”圆了“掐尖运动”之梦。有网友认为,国内名校推出的自主招生计划其所以会引起社会的广泛批评,主要是这些政策乍一看,立意很美很公平也很自主,但往往一实行就走样了。比如:北大、清华实行的校长推荐制,人们以为会让有特长的偏才怪才得到名校深造的机会,而从实际操作下来看只是一场“掐尖运动”。人民大学推出的“圆梦计划”,只选择50所“生源好、信誉好的中学”,还要求排名在学校前10%的学生,这也是明显的“掐尖”。总体看来,我国名校诸如“圆梦计划”的自主招生,还是在招生渠道、概念上玩花样。比如,北大把以前的学校综合推荐,更名为校长实名推荐,大加宣传,而实质还是学校综合推荐;清华实际也采取学校综合推荐方式,而对其命名为“领军计划”;人大则把这一做法称为“圆梦计划”。这些计划貌似创新,但实质并没有多少变化。此次人大“圆梦计划”设置“三代无大学生”的条件实在没有必要。可以说,社会并不是在质疑这些计划本身,而是在批评这些计划太过随意,多了些实为“掐尖”而名为“照顾”的形象工程之嫌。
大学怎么不公开教学质量报告?
事件回放:2011年9月26日,武汉大学官方网站上的“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信息发布仅1天,点击即超过6000人次。2011年9月30日《长江日报》报道,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已公布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1年7月1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出《关于“985工程”高校公布2010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指出,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落实《纲要》关于“建立高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的要求,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决定在“985工程”高校先行公布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通知要求:第一,有关高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围绕本科教学工作自行研究编写《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告的格式和篇幅不做统一要求。第二,有关高校要在暑期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送教育部高教司,并在教育部网站与本校网站同步公布。因此,就有了39所“985工程”高校并非出于自愿,而是按照教育部“红头文件”要求首度“被公开”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还有十余所“985工程”高校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未“被公开”。从已“被公开”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可见,有的高校给自己做出满分评价,几千字的自我评价中没有不足之处,受到网友质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雅虎网等多家网站转载这一报道,引发了网友对《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被公开”及其客观性的广泛批评与议论。2011年10月5日,百度搜索就获得约4,180,000条结果。
深层思考: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2011年9月,“985工程”高校率先“被公开”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既是对《纲要》精神的具体落实,也是转变高等教育评估方式的积极尝试,值得肯定。但是,理性考察北京大学等39所名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被公开”过程,以及分析已“被公开”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加以完善。
第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不能总“自评满分”。2011年10月2日《新京报》发表社论认为,首次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采用单一自我评估方式,沿用传统的外在的数量指标,只是选择性公开光鲜的数据获得“自评满分”,更像工作总结、成果展示,而对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过程分析并不多。报告中涉及招生质量的往往片面强调生源参加各种竞赛的数据,涉及教学质量的列举全是参与行政评奖、评审获奖情况。对于诸如:学校的投入——学校全年的财政收入多少,用于教育教学的开支多少,占多大比例;学校的课程——开设了多少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选修的比例达多少;学校的服务——有多少本科生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奖学金、助学金的比例达到多少……这些比获得行政评比奖项更能反映教学质量的内容缺失。其实,质量报告应该是全面、客观的,包括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熊丙奇教授认为,“公开不应只是有所选择的公开,应该是全面客观的公开”。在已“被公开”质量报告中,很难看到高校主动公布存在问题的信息。即使有些高校的报告给出了问题,也只有一两处提到不足,而且是诸如“处理考试违纪作弊行为18人”等皮毛问题。由于信息不全面,也就使其作用大打折扣。如果这样发展下去,质量报告就可能成为高校的自我宣传,流于形式。
第二,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不能总“不做统一要求”。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4条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1)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16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就是说,我国颁发国家本科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是有基本质量标准,也要求毕业生达到以上标准的。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本科教学工程”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本科教学工程”。该工程重点建设的第一项就是,“以质量标准建设为基础,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在质量标准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将组织研究制定100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和高校联合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形成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那么,本次公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对内容、格式和篇幅不做统一要求,而是高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围绕本科教学工作自行研究编写,显然是与以上高等教育法等精神相违背的。
第三,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不能总“自我评估”。2011年10月2日《新京报》发表社论认为,由高校自主发布的质量报告,本质上是高校对教育教学的自我评估,这样有利于促进高校信息公开,以及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然而,自我评估只是高等教育评估的一部分内容,质量报告仅有自我评估是不够的,还要与其他专业评估、社会评估等他人评估相结合,才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一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事实上,高等教育评估的主体是多方面的,可把多方面的评估主体概括为自我和他人。自我评估就是以自我为主体的评估。就高校而言,自我评估是指高校对其行为的指导思想、行为过程、现实状态和结果,以及现实状态与应达到目标相一致程度的评估。他人评估是指高校之外的教育行政部门等作为评估主体的评估。从上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实践来看,自我评估有利于发挥高校的自主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高校自觉的提高和发展。但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是权威性全面评估,客观公正的他人评估对高校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和发展自己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说,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不能总“自我评估”,而应该以自我评估为主,把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有机结合起来。
大学怎么开了“网络公开课”?
事件回放:2011年11月9日,由教育部推出的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以下简称“网络公开课”)上网。几天内,就获得数千名网友的点击和热议。“网络公开课”始于美国。从2001年起,耶鲁、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批世界顶尖大学纷纷将自己的课程公布到网上。从2011年开始,网易首先正式推出“公开课”频道,组织团队专门制作、发布和推广公开课程,引来了大批“粉丝”。目前,国内可以看到数千节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哈佛的《幸福课》、《公正》排在最热课程排行榜的前两位。与此同时,国内大学也纷纷加快了“网络公开课”上网的步伐。2011年3月,复旦大学《执拗的低音》讲座亮相网易,成为国内首个在门户网站推出“网络公开课”的大学。5月份,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公开课”开通。6月份,浙江大学首批推出8门“网络公开课”。2011年11月9日,教育部推出了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教授主讲的首批20门“网络公开课”,通过“爱课程”网和其合作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同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一些网友表示欢迎,一些网友表示忧虑。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网络公开课”成为一个网络热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2011年11月17日,百度搜索就获得约1,470,000条结果。
深层思考:“网络公开课”免费向社会大众开放,在欧美大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姿态、一种服务。2011年,我国大学也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网络公开课”,标志着我国大学开启了积极顺应国际潮流与时代呼唤,推进大学文化资源共享,延伸大学社会服务职能,主动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重大实践。对于我国大学刚刚开启的“网络公开课”,网友的反应是喜忧参半。
第一,“网络公开课”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众所周知,大学“网络公开课”向社会免费开放,能够发挥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孙正聿教授认为,“大学视频公开课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公开大学教育的视频,可以面对更多的受教育者,使人类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高等教育出版社杨祥总编辑认为,“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将整合全国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教学手段,满足高校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强烈的学习需求,推动教育开放,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许多网友认为,这是大学延伸社会服务职能,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的积极尝试。
第二,“网络公开课”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网络公开课”以大学为建设主体,以名师名课为基础,这将对大学教学形成一种冲击力,引起教师对自身教学的比较与反省,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和人才培养,推进教育理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同时,“网络公开课”是大学先进教育理念和精湛教学水平的体现,为大学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注重人才培养塑造自身品牌创造了平台。
第三,中外大学“网络公开课”的差异。有网友认为,我国教育强调“共性”,而国外教育强调“个性”。表现在“网络公开课”上,国外由大学主导,更多的是学术导向、市场导向,无论数量、内容与门类公开课内容全;我国由政府主导,更多的是政治导向、文化导向,无论数量、内容与门类公开课内容少。而且国外大学教授强调自身特点,有自己的讲课风格和特色,学生与老师讨论热烈,我国大学则有统一教程纲要,老师照本宣科,同学正襟危坐,教学氛围僵化。因此,国外“网络公开课”备受追捧,我国则少人问津。新浪的一项1600人调查数据显示,94.5%的受访者表示关注中外公开课。而在各类公开课中,有43.1%的人选择国外名校公开课,选择我国名校公开课的仅有17.4%。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网络公开课”从数量到质量,还需要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更需要制定激励政策,调动大学和企业参与公开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第四,中外大学“网络公开课”的差距。我国大学的“网络公开课”本身的教学水平不是特别高,与国外的“网络公开课”有不小的差距。不少网友表示,相比哈佛、耶鲁等国外名校的公开课,我国的公开课在硬件制作、包装,以及教师讲课方式、理念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与国外大学的公开课比起来,在课程管理目标上往往只注意课程公开可能带来的学校声誉提高,而忽视其对学校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挑战。在课程教学形式上还是灌输式为主,我国教授显得过于刻板,学生参与度比较低,没国外公开课的那种激情洋溢的气氛。一些课程被网友评价为“老师不善言辞,照本宣科”,这也是导致我国公开课难以受到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有网友分析认为,我国教授在传统的“为人师表”观念左右下,养成了“不苟言笑”的习惯。我国要弥补这一差距,需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