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的名义
2012-12-19胡里
综艺报 2012年10期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这是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词《敬告青年》中,对青年提出的六点希望。“五四”青年节之际,有人建议读一篇五四时期的文章或作品,感受一下中国青年在那个时代的脉搏。今日重读该文五味杂陈。
在这个80后被称作“垮掉的一代”,90后被称作“没落的一代”的今天,中国青年是否需要自我思想救赎,又如何实现救赎?其实这个话题早在2009年《新青年》被吴怀尧“复刊”时就曾引发争议。一个17岁退学的80后,他对世界的认知是怎样?一个凭借“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家的年轻人又能带来多少价值标杆?
但,终究是有人在关心这件事。能对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进行反思、呐喊,或许就应该是一个人年轻时的模样。能在财富至上、娱乐至死的媒体环境中,引发一个关于经典、梦想的话题,或许就是其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就像多年前的湖南卫视《新青年》,早期节目的视野、腔调一度令人心潮澎湃,节目所呈现出的智慧、品格至今让人怀念。
回到当下,到了18岁这个年纪,该有怎样的责任与担当?看似说教的命题也可有赏心悦目的表达。
今年是湖南卫视第四次推出特别节目《成人礼》,五月的荧屏出现这样一台融合艺术表演、故事讲述、庄重礼仪于一体的青春盛典,既可以感召青年人的责任,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发扬,也符合当下青年的审美趣味。从“十八而志、青春万岁”到“给未来写一封信”到“相信”到“十八岁的选择”,这档节目也在一次次地自我革新,陪伴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慢慢成长。
至于身边更多的“高龄”者,或许我们已不再年轻,但若能始终保留向上之心,就仍然无愧青年这个称号。就像《综艺》特别策划“青年帮”的几位导演,从年龄上他们早已不再是常说的“青年”,但如今他们仍被冠以“青年导演”的名义,就像十几年前刚出道时一样。在外界看来,没有变化或许代表不够成功,或许代表仍然新锐。我更愿意相信后者,也希望他们能保有一种坚持。
有些青年还未长大,有些青年已老,但有些青年不愿蹉跎于寻常路,凤凰网5.4策划,对话这个时代的10个“怪青年”。10种人生,各种怪,能以群像的方式给予关注,这种趣味本身就很有范儿。14-28岁的同学们,“五四”不仅仅意味着放假啊!
虽然“青年”这个词在今天已被大家戏谑地分成了三种,但在文艺创作领域,青年未必是按照年龄划分,它更多是一个文化概念。以青年的名义发声,即便不够完美,也会让即将迈入的憧憬未来,让已经老去的重拾激情。
要不然,荧屏之上,到处“甄嬛”,意义又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