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市政污水管道工程设计分析
2012-12-19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红莉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红莉 史 明
市政排水管道是市政道路下最重要、最复杂的管道设施。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要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等相关设计规范和手册,并结合地区排水专项规划、当地地理气候特点等实际情况,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节能等方面综合考虑。本文,笔者对现代市政污水管道工程设计进行了分析,对于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排水体制及设计内容
原则上应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排水专项规划的要求,并结合现有排水管道铺设情况进行选择。对于现有的雨、污合流制排水体制应有计划地逐渐实施分流制改造,因此,现代市政排水管道的工程设计一般情况下应包含污水管道设计及雨水管道设计,如果是工业集聚区或者特殊废水排水企业,还应包括工业废水专用管道设计。
二、污水管道定线与平面布置
1.新建排水管网要充分考虑地块建设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及调整方案,结合区域地形地势,使管道整体走向符合地形趋势,一般宜顺坡排水。要保证排水区域内各点的污水都能因重力自流排出,并且考虑未来发展,在埋深上留有余地;但不能因照顾个别控制点,增加整个系统的埋深。
2.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又要便于建筑物用户接管排水。综合考虑市政道路下各种管线的布置情况,根据管线综合断面图,合理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尽量把管道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下。
3.在发达城市或者地下设施较多,布置位置紧张的区域或者交通非常繁忙的地区及道路下,可以设置地下管廊或者管线隧道进行管线综合布置。
4.在交通密集、道路横断面较宽路段以及市区污水干管管径较大的路段,应考虑铺设复线。
5.为降低工程造价,配合城市现有管线改造、城市新建道路铺设,应考虑适当多的预留一些接入口,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6.塑料排水管沿曲线铺设时,应注意借转角度必须满足规范相关要求及管材生产厂家提出的施工技术规程要求。
三、管径的确定
管径应根据管道平面布置、服务区域排水量及地形坡度确定。综合考虑管网造价与施工费用,确定经济管径及埋深,使管网造价与施工费用之和为最小,同时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最小坡度、最小流速及充满度要求。重力流污水管道应按非满流计算,其最大设计充满度,应按表1的规定取值。污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宜按表2的规定取值。
表1 最大设计充满度
表2 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
四、污水管道的竖向布置
1.满足污水管控制点和埋深的规定。
(1)污水控制点。布置在离出水口最远点、具有一定深度的集中流量排出口和某些低洼区域的管道起点处。
(2)管道埋深。冻土深度、车行道下的防止管壁被车压坏的保护深度和管道之间的衔接要求要符合设计的要求。
2.满足市政道路下各管线交叉通过的需要。
五、管材的选择
1.管材选择的要求。
(1)选用的管材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各种内外荷载。
(2)选用的管材封闭性要好,应无渗漏,安全性高。管道的水密性差会导致渗漏,增加管理费用,导致经济上的损失,甚至会冲刷地层,导致污水下渗,造成严重的事故和环境污染。
(3)使用经验成熟,易于施工。
(4)选用管材要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5)经济合理,建设投资省。
近些年,我国污水管道中采用较多的埋地塑料排水管道主要有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等类型。
2.根据工程使用情况,管材类型、范围和接口形式如下。
(1)硬聚氯乙烯管(UPVC)。管径为225~400 mm,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
(2)聚乙烯管(PE 管,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 管),管径为500~1 000 mm,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
(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RAM管),管径为600~2 000 mm,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
六、结论
排水系统是城镇的基础设施,是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的排水管道设计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和居民生活。排水管道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行业规定和行业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