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寓(外三章)[散文]
2012-12-18杜卫国
安徽文学 2012年11期
春末,我们去日照青岛旅行。
那天有雨,但很细,很轻,飘飘洒洒的,飘在脸上,又如阵阵轻柔的风。这是一场久旱后的细雨,淋在身上,心中却充满了暖意和温馨。车里,同行的人都很兴奋,他们在谈我们的前程,在谈将要看到的大海。
关于大海的印象最早是从《山海经》中得到的。那里有一个“精卫填海”的故事。这个故事讴歌了炎帝的女儿精卫不畏艰险,意志坚定,奋战到底的精神;揭露了龙王太子的阴险、狡诈、狠毒的本质,展现了人类与大海抗争的宏大场景。故事虽然来自于民间,但是,寄托深厚,那时,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很弱小,在深受其害的情况下,其驾驭大海的欲望和梦想便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出来。此后多少年里,看大海,度量大海,与大海交心与互动,在大海里向那个勇敢的精卫献花和膜拜,成为了我的梦想。
七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日照,下车后,我们立刻嗅到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咸味,这时,一个背着红色旅行包的女孩几乎尖叫起来:这是大海的信息,是大海在呼吸!女孩的惊呼和感叹让许多人一下就激动起来。我随众人的目光转身向远处看时,仅仅是看了一眼,心中便发出一阵颤栗。我看到了一条蔚蓝色的线,这条线先是蠕动着,然后不断胀大,继而形成了一个势不可挡的面积,喧嚣着向我们滚滚而来。
人群中几乎同时发出了一阵欢呼,大家一起向海边跑去。
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海吗?她穿破我们记忆中关于海的狭隘,一下子出现在我们眼前。那时,我们谁都想找一个确切的词汇来形容她,但是谁也找不到,找到了也无法概括,无法描述,她的浩瀚和激荡把我们每一个人都震撼得瞠目结舌。
激动过后,我们开始仔细揣摩大海的脾气,寻找大海的纹理。我们张开双臂,任海风吹拂,听惊涛拍岸,让心在海浪上飞翔,那时,大海占据了我们整个世界,当大家尖叫着和大海合影时,我们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新奇和自豪感。
大海在不断地张扬她那恢宏的气势时,也膨胀着我们的欲望,此时,深为大海所吸引的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扑向大海的怀抱:我要抚摸大海,亲近大海,和大海对话。但是,这个想法立刻被导游阻断,因为四月的海滨是不允许下海遨游的,遗憾像一只鸟,在我的期望处远远的飞来,又远远地飞走,我站在海边怅然若失。
但是大海一定知道我的心,一定知道我的敬畏和朝觐,当我随着团队来到轮渡码头时,忽然被通知,有艘“日照号”机动船要载我们下海了!
到大海中乘风破浪,这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下海”了。这一定是大海的意思,一定是大海的邀请,我们欣然领悟。
雨中的海,灰蒙蒙的,阵阵咸腥的海风,卷起几米高的海浪不断地打向船头。船愈向大海的纵深处航行,海风越大,海浪也越具体,随着深海中的巨浪一个紧跟一个袭上船头。甲板上的游客,由起初的新奇而转为恐慌,我的心中也无不焦虑,因为,我觉得大海越来越不可测,越来越难以把握。但是,再看看舵手,我们心里安静下来。那舵手四十多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脸膛子赤红发亮,他不仅没有半点惊慌,而且面带笑意,俨然对大海说,小样,神气什么,还不给我让道!
面对这个在狂风巨浪中傲然挺立的汉子,我的心中翻开了一本本历史的画卷:徐福迫于秦始皇的淫威,虽然远渡重洋求仙未果,却找到了另一块福地。现在的日本,多处供奉着他的画像;唐代鉴真大师,凭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历尽艰辛东渡大海到达日本,为架设中日友谊的桥梁,谱写了华美的篇章;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奇迹……当然,我们也要记住另一些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不朽伟业的巨人们——迪亚士、达伽玛……当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举世震惊。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能完成如此的创举靠的是什么呢?是信念,是毅力,是坚韧,是如这汉子一般的自信和从容。正所谓“信不坚者志不达”。
一个小时后,我们从海浪中回到岸上,然后到“李家台”去赶海。
当年听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时,只觉得曲调欢快,旋律悠扬,但对于歌词中“赶海”之意不太明白。后来翻阅词典才知道,赶海是指退潮时,人们在海水退去的地方拾拣海产品。虽然清楚了这个词的含义,也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印象还是很模糊的。到了现场,我震惊了。一眼望去,五彩缤纷,眼花缭乱的,海滩上到处都是捡贝壳的人,他们笑着,叫着,交流着成果,交流着快乐。我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在海滩上放飞心情的机会,于是每人拿着一把小铁铲,拎着一只小红桶,在沙石中搜寻、挖掘起来。海滩上的海贝品种很多,每个人捡到一枚海贝都会端详片刻,我知道,此时那海贝已经是一种记忆,一种语言,一种深邃而悠远的哲理。
海边的夜是那么短,因为这一夜,我的梦中全是大海,而我则是一只怎么也玩不够的海鸥。
海滨城市的晨音是独有的,美妙的,那便是由远而近,连绵不绝的涛声。当浪涛的声音在我们的耳畔响起,有人开始提醒了:千万不要错过看海上日出呀!
当我们起床时,大海正把一个庞大的软软的红润的物体向上极力托举,再有一会,这物体透明起来,并开始发光,于是,我听到旁边的人惊呼:快看,大海把太阳抬出来了!
是的,那巨大的现在正在染红海面的正是太阳。
太阳先是那么巨大,像是一个庞大的车轮,这车轮开始滚动着!渐渐的,那巨大的轮的光便在海平面上飞溅起来,渐渐的,那光一次又一次高过海浪,高过船坞,高过城市,高过所有人的心,把整个世界熔成了金。
哦!被熔成金的还有我的心,还有许多人的心!
多少年以后,我将成为老人,那时,只要我还有理想,还有生活的欲望,还有烦恼和困惑,我还会来看大海。
因为大海是那么激情,是那么丰厚,那么具有启发的力量,令人亢奋,令人遐思,令人开阔和奋力一搏!
关于那两千元钱
一九八二年七月,我与成千上万名莘莘学子一道加入到高考大军的行列。那时候,高校招生名额少,人们将高考形象地比喻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七号上午考完语文出来,那七月的骄阳却难以驱赶我内心的寒意——可能我写的作文走了题。公布录取名单那天,我早早地来到了榜单前,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查看着每一个名字,生怕漏掉任何一个拐角。找了数遍,只发现一个叫“杜为国”的名字。我内心装着无限的期盼,巴望着是工作人员的笔误才将我的“卫”字写错。想去问个究竟,由于来得太早,工作人员还未上班。带着惊喜和淡淡的疑虑,我敲开了大伯家的房门。大伯在教育局的教研室工作,当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他很快请相关的同志进行了核实。结果是,杜为国另有其人。通过查分得知,我的分数比录取线差两分。望着一旁发愣的我,大伯让我回家一趟,叫我第二天与我父亲一块来一下,看看是否有降分录取的可能或者有其他情况。
第二天一大早,我骑着自行车,载着父亲往县城赶。由于车技不熟,更主要是心里装着的事,一路骑来跌跌撞撞,有两次差一点将父亲从车后摔下来。赶到大伯家时,快到十一点了。大伯告诉我们,录取线非但没有降低,还上升了一分。这就意味着我落榜了。大妈知道我爷儿俩要来,烧了满桌子菜,大伯也将珍藏多年的一瓶老酒打开。我和父亲都没胃口。大伯了解我们的心思,告诉我们,有一些委培的名额,带资两千元,不过不解决户口“农转非”,也不分配工作。如果想去上,第二天就得来报名。
回到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旧八仙桌旁。母亲一句话也不说,低着头在剥玉米衣,父亲不停地抽着劣质的土造烟,过了很久他猛然间抬起头,态度坚定地说:“上就上吧,明天逢集去把两头肥猪卖掉,不够再借贷款。”
这些年,为了供我读书,父母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那时的两千块钱对于我们那个家来说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啊!上了学又能怎样,既不能解决农村户口,又不能分配工作,能不能拿到学历证书也很难说。想一想邻居家盖的高大宽敞明亮的瓦房,再看看咱家这三间破旧的草屋;望着父亲日渐花白的双鬓和母亲那双粗糙干裂的手;对视一眼刚上初中的弟弟妹妹渴求的眼睛(如果我去上了,他俩将面临辍学的困境);我毅然地说了声:“不!”
我很快就学会了犁田、播种、收割……在繁重的劳动之余,我始终舍不得丢弃我心爱的书本。每每读来,心中会充满无尽的温暖。我坚信一点:知识总有一天会发挥它的作用。
谚语说:当上帝关闭了你的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一九八三年秋,全县招考团干部,我以优秀的成绩被录用。这就是说我已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将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来。当我将这一喜讯告诉父亲时,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喜,只是再三叮嘱我要认真工作,应多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而此后,工作、生活之余,我的心底始终有一个难解之结。一九八八年秋,我加入了自学考试行列。说实话,当工作、家庭、孩子等一系列的责任聚集在一起时,想静下心来学习,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况且,自学考试的成绩,那是货真价实的呀!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积累。经过三年的刻苦努力,一九九一年底,我拿到了由安徽师范大学颁发的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证书。那一刻,我的心情万分激动——是一种不放弃的内在动力,终于使我用另一种方式拿到了我的第一个大学文凭!之后的几年里,我又克服了许多困难继续自学,于一九九六年四月,拿到了安徽师范大学颁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证书。偶尔,我将两个证书拿出来,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心中充满了千言万语。“东隅即逝,桑榆非晚。”我的大学情结终于以这一方式作了弥补。
二○○九年暑假,我带着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儿子,回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父亲识字不多,当接过孙子递过来的印着大红“囍”字的通知书时,老人家高兴得脸上乐开了花。临别时,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两千块钱,硬要给孙子交学费。那可是老俩口平时省俭下来的养老的钱呐!孩子不愿接受,而我却想到了那令人沮丧的场景:为了圆我大学梦,父母正在准备卖猪、贷款,凑齐2000元钱,想到了为了我可能辍学的弟妹;我对儿子说:拿着吧。
春初早韭
才过了“祭灶”,我们农村的孩子就掰着指头盼着过年了,因为,过年就可以穿新衣、戴新帽、吃上肉了。
大年初一称为春节,意思是指春天就要到了。春天一到,万物复苏。各种“蛰”了冬的植被竞相吐蕊,争妍斗艳。一夜的东风,吹落了一地的细雨,润湿了春的绿意。那知名的、不知名的花儿草儿,在初春暖阳的照耀下,脆嫩欲滴。到田野中去吧,那里有春的盎然生机和绿的浓浓诗韵。
《南齐书·周颙传》记载:“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里只说“春韭”。你真的以为“春韭”是天下最美的佳肴?它怎比得上山珍海味!此语,描述了古代谦谦君子安贫乐道,在生活处于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能表现出安之若素,处之泰然的君子风范啊!你真的按字面意思将“早韭”理解为春天里的第一茬韭菜吗?很多史料考证,此处的“早韭”是指春天田埂上冒出的野蒜,很多人没见过。
正月的一场小雨,在沟埂上一片枯黄的茅草丛中,会冒出一小撮新绿,那便是野蒜。又称其为小蒜。说它是蒜,是因为它的辛辣味与蒜相当,而它露出地面的叶子,又与韭菜十分相像。
想挖到小蒜,你得做好走远路的准备。农村娃子哪个不晓得小蒜可以食用呢,所以,那些离庄子近的小蒜,才长出一点点,便不知被哪位“小勤快”挖去了。其实也不是要走太远,向南或者向北走上二里路,就很少有其他孩子的身影了。你还得备上一把小铁铲。那嫩绿的小蒜苗是不能用手拔的,否则便会折断。得用铲子从蒜苗的外围挖一个洞,再慢慢靠近,找到小蒜的根部,然后理着根就将一棵完好的小蒜挖了出来。小蒜挖回家后,大人们将它们切成一寸左右的长段,用密封的陶罐将其腌起来,一周之后便可食用。那时,大人们将芝麻炒熟后研碎制成芝麻盐,用它拌在腌好的小蒜上,香辣味十足。当你将拌好的小蒜夹在高粱面掺和一些麦面烙成的薄饼里,卷成圆筒状,放到嘴里咬一口,那种享受……不知周颙先生的“最胜”做法是啥样?
说到春日的野菜,当然少不了荠菜了。
在满地的野菜中,荠菜最好辨认。挖荠菜注重一个“挖”字。“菜叶没有菜根香”、“荠菜根,小人参”。所以顺手的工具小铁铲就很讲究了。最羡慕会木匠活的那几家小孩,手里的小铲非常好用,挖起荠菜来轻松自如。于是,那些个儿大的荠菜便成了他们首选的对象。
好在荠菜是挖不完的。记忆中,从农历正月开始,一直可以挖到农历三月底。初夏的一个雨过天晴日,打谷场上开满细碎的白花,迎着光,直刺你的眼。那些白花就是没挖完的荠菜开的。像预约了似的,那么多的花儿一夜怒放,噢,好美啊!
那时候,物质生活不丰富,大人们为了孩子,会变着花样烧出以荠菜为原料的美味来。初春时,荠菜鲜嫩。那时刚刚过了年,家家都储藏少量的腊肉或咸猪油。他们用咸肉(油)、荠菜作馅包顿饺子,腊肉的浓香和荠菜的清香会弥漫得满村都是。也有的嫌包饺子工序太繁琐,干脆将荠菜、面粉放到一块拌成糊状,加入适量的盐和红辣椒粉,将其煎成油饼。咬上一口,荠菜的翠绿,辣椒的鲜红以及油饼外表的金黄,一个简约的制作,便构成了红黄绿三原色。饼子色香味俱佳,怎不叫人垂涎。
为了改善生活,家长们还将黄豆炒成微糊并将其碾成瓣儿状,兑上荠菜、面粉烧上一锅菜糊,就是一顿主食了。那种食物俗名叫“马虎郎”。当时俚语说“马虎郎,撑断肠”。以此来形容那种食物的味美。有时候,大人们将没吃完的荠菜在开水里焯一下,随后放在太阳下晒干后收藏起来,留作冬季做干菜包子。那味儿也是非常好的。
春天日子长,下午太阳老高的时候我们便放学了。放学回家之后便挎上一个大竹篮到田野去。挖小蒜和荠菜是用来改善家庭生活的,像马兰蒿、麻麻菜、鸡冠花则是为猪、牛、羊准备的青饲料。
童年时光里,野菜似乎一直伴陪着我们,生活自然艰苦,但是快乐似乎也一直跟着我们,而且往往要比生活的艰辛来得更多,更具体,仔细想来,还是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地方,虽然日子那么苦,但是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并没有将腰弯下,而是像那一片片野菜,不仅充满了生机,而且散发着一种幽香!
最近,我的一个大款朋友问我,为什么老感到自己不快乐?
我说,你或许没有挖过野菜,你或许不知道什么叫简单!
老槐树下
二爷爷是我们儿时的故事大王。每当农闲时,他家的三间草屋,无论是透亮的白天,还是油灯昏黄的夜晚,总是聚集着全庄子的小孩,听他讲故事。从三皇五帝,到唐宗宋祖;从六朝志怪,到《水浒》、《聊斋》……天文地理、阴阳八卦无所不包。他家成分是地主,年轻时家庭条件好,是附近极少几个读过私塾又上过洋学堂的人。要不是赶上了时代,他怎么会在农村待着,还隔三差五地挨批斗。好在他心胸豁达,尽管受尽了苦头,但从来未忘了给我们带来快乐!
七岁那年,父亲叫我去上学。我内心的恐慌到底没能消除,便不愿前往。父亲见好说解决不了问题,就采用强制手段。奶奶和母亲也是极力赞成我去读书。当我感觉找不到“盟友”后,只能硬着头皮走进学校。
学校离庄子有一里多路,教室是四清运动时从大户人家没收来的。课桌是学生自己垒的泥台子。开学的第一课,内容当然是思想教育方面。那时的主题是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语文书上的内容反映的也是周扒皮、刘文采等大地主如何残酷压榨劳动人民,人民又是怎样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最终又是如何打倒了这些罪孽深重的坏蛋。有时还开展忆苦思甜活动,让一些过去受到剥削的贫苦人现身说教。我们那时候还小,感觉地主的子孙和我们一样穿破旧衣服,吃南瓜、山芋、菜糊……也看不出过去的地主们怎样坏呀,有的慈眉善目,有的为人热情,让我们感觉他们比有些贫下中农强多了。奶奶一直教育我,不要疏远那些家庭成分不好的孩子。她告诉我,成分高是他们祖上造成的,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本来小小年纪就受到牵累已觉难过,你再不去理他,他们是多么孤单和可怜啊。奶奶是影响我一生最伟大的女性,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是奶奶培养了我的健全人格,她使我懂得很多人间的真情和爱。我遵从了奶奶的教诲,积极主动地与那些受孤立的孩子友好地相处。后来打破了成分论后,许多玩伴称赞我的超远眼光,他们哪里晓得,我的眼光来自于奶奶无私的大爱啊!
学校开设五个年级,但只有三个教室。好在每个年级不超过二十人,课程开设便按照当时特有的模式——办复式班。一年级是启蒙教育,单独设个班,二三年级、四五年级都安排在一个教室上课。有两个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夸张地说,影响了我的命运。一个是教我们算术的朱老师。朱老师当时四十多岁,老家是淮北的,毕业后分配到这儿,一干就是十几年。算术课上,他能将复杂深奥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使我们一听就懂。我们最羡慕他随手便能画出一个学生的画像:逼真,有神;会吹奏悠扬的笛子还会拉二胡;他还教我们怎样跑步、跳远、打篮球……从来没见他打骂过学生,但学生们却那么尊重他。他的言行,完全颠覆了二爷爷叙说中老师的形象。他将儿子小龙从老家带来上学,我与小龙在一个年级,关系密切,朱老师像关心小龙一样关心我。不久,朱老师调回老家。那时候农村没有通讯,寄托想念之情只能放在心里。转瞬几十年过去,不知尊敬的朱老师健康状况如何?不知好伙伴小龙的情况好吗?另一个则是教我们语文的程老师。程老师是一名上海下放知青。在他的耐心教导下,我们掌握了终生受用的汉语拼音。三年级时开始写作文。那时候,各行各业都得政治挂帅,任何工作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写作文也得突出政治,像京剧样板戏一样或者像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模式。作文的内容围绕两大主题: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程老师在完成政治任务后,不忘传授我们真才实学,使我们在那样的环境里也能有所收获。他还积极鼓励我们几个好学的孩子,晚上到他那儿去,无偿帮我们补课。于是,那黑暗空荡荡的教室里,常常会亮起闪闪的油灯。后来,下放知青返城,尊敬的程老师离开了我们,我们难过了好长时间。前不久,两名知青来看望我的父母,从他们口中得知,程老师回上海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现在已经退休了,过着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放学要排队回家,以生产队为编组。当清脆的铃声一响,近百名学生很快地集中到教室前面。值日老师稍作交代后,五支队伍按照先远后近的秩序出发。
那时候,帮助独身的三爷爷还有寡居的一家娘俩挑水、拾柴、晒衣、晒被、挖地、栽菜……成了我们的自觉行动,感觉就是我们自家的事。还有许多事已经回忆不起来了。后来老师告诉我们,那类行动叫做“学雷锋”。
八九岁的孩子,手握镰刀帮生产队义务割麦子也是我们的自觉行动。在我的左手食指上有一条长长的疤痕,就是在一次收割活动中留下的。几十年来,每当看见它,我想到的不是当时血流不止的惶恐,而是一种为集体利益不计得失,争先恐后的热火场面。
后来,三个教室物归原主,我便离开读了四年的学校。农村富裕后,老校舍翻盖成楼房,教室的样子渐渐地从我的记忆中淡去,唯有后院那棵老槐树日显斑驳,幽幽地独对苍天。童年渐行渐远,在繁忙的尘世里,我总要挤出一点时间回老家看看。每当经过那株老槐树旁,鲜活的往事便浮现在我面前,恍若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