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波尔藏陇巴背斜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2012-12-18宋春彦王剑付修根陈明何利
宋春彦,王剑,付修根,陈明,何利
(1.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37;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1)
羌塘盆地波尔藏陇巴背斜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宋春彦1,2,王剑2,付修根2,陈明2,何利2
(1.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37;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1)
波尔藏陇巴背斜作为羌塘盆地东部典型构造之一,是一个已经被后期构造破坏的圈闭构造,油气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曾经历过多期次的油气运移。其构造演化是羌塘东部区域构造演化史的缩影,构造变形始于印支晚期,燕山期为构造定型时期,喜马拉雅早期表现为叠加变形等构造调整作用,喜马拉雅晚期以快速抬升和构造破坏为特征。构造解析及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羌塘盆地东部构造挤压应力早期以NNE-SSW向为主,晚期以NE-SW向为主;间有NW-SE向和近EW向。早期构造变形与油气运移具有很好的配套性,晚期则以构造破坏为主。从构造变形程度看,羌塘东部以及中央隆起带等受喜山运动的构造破坏较强烈,但羌塘坳陷中部应该存在保存条件较好的构造圈闭。综合分析认为,羌塘坳陷上三叠统含油气系统可能较之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更加良好,它受到喜山期的构造改造程度应该是非常有限的。
羌塘盆地;构造变形;油气运移;保存条件;油气包裹体
0 引言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东西长约600 km,南北宽约400 km,面积约20×104km2。从构造上看,羌塘盆地位于全球油气产量最高、储量最丰富的特提斯构造域中段,北侧为金沙江缝合带,南缘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图1)。羌塘盆地是在古老的变质结晶基底之上,由多个不同时代的、形成于不同动力学机制下的、边界条件及沉降格局有较大差异的沉积盆地叠合而成的。它是我国第二大海相沉积盆地,也是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程度最低的大型盆地。
羌塘盆地烃源岩发育良好,厚度巨大,烃类相态良好,处于成熟阶段,为寻找大油气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在羌塘盆地南部已发现长约100 km的古油藏带,这直接表明了西藏高原海相含油气盆地曾经有过大规模油气生成和聚集过程(伍新和等,2004)。
印支期以来,羌塘盆地受金沙江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影响,经历了印支晚期的隆起、燕山期的褶皱变形以及喜山期的抬升剥蚀。多期次的构造运动使得羌塘盆地中发育多期次的复活断层和叠加褶皱,而褶皱、断裂的多期次活动导致油气多次运移、聚集甚至破坏。因此,后期的构造改造程度控制着盆地的保存状况(王进军等,2010),并且影响着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圈闭的成藏过程(王成善等,2001)。为此,本文从构造变形角度出发,对羌塘盆地东部波尔藏陇巴背斜进行了详细的构造解析,厘定了构造变形的序列,并通过对裂缝充填脉中油气包裹体的分析,探讨构造变形与油气运移成藏的关系,为今后的油气保存条件评价提供借鉴资料。
1 构造地质背景
1.1 盆地构造变形历史
对于羌塘盆地沉积盖层的构造变形,一般认为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三阶段不同变形程度、不同变形特征的演化历史。不同时期板块的挤压碰撞是形成本区褶皱的主要动力,羌塘盆地的褶皱变形与青藏高原不同时期板块的挤压碰撞息息相关(和钟铧等,2003)。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的不整合面暗示了印支晚期该区域经历了一次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因此,大多数学者将羌塘盆地三叠纪地层最初的褶皱变形归于此时(王家生等,1996;王成善等,2001;黄继钧,2001)。晚三叠世末羌塘地块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板块发生碰撞,位于南亚洲构造域和冈瓦纳构造域之间的古特提斯洋盆关闭,羌北地区演变为弧后前陆盆地。在SN向的挤压运动过程中,上三叠统及其下伏地层褶皱变形(黄继钧,2001),形成一系列近EW向展布、轴面北倾的褶皱(王家生等,1996)。三叠纪地层整体呈近EW走向,局部见NW和NE走向,倾角主要介于30°~60°之间,褶皱几何形态复杂多样,以短轴斜歪倾伏褶皱居多,主要出露于羌塘盆地南、北边缘以及中隆起带,在盆地坳陷中局部有所出露。
图1 研究区地质简图(据李亚林等(2008)和1∶25万赤布张错幅地质图修改)Fig.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the study area
晚侏罗世,拉萨板块沿班公湖-怒江一带向北俯冲,形成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王鸿祯,1983)。白垩纪开始,羌塘盆地发育以冲积扇相和干盐湖沉积为特征的磨拉石建造,表明羌塘盆地进入燕山期的整体隆升阶段(黄继钧,2001)。在近SN向强烈挤压作用下,先前三叠纪的褶皱被加强、定型(王成善等,2001),侏罗系开始发育典型的阿尔卑斯式褶皱,并伴随北倾逆冲断层和SN向叠加褶皱改造(黄继钧,2001)。侏罗纪地层呈近EW向分布于盆地坳陷中,在盆地东部呈NW-SE向展布,倾角主要介于20°~50°之间,表明该套地层褶皱变形强度较弱。从几何形态看,侏罗系褶皱以平缓开阔的直立褶皱为主,且多为复式褶皱,巨大的复背斜与复向斜相间排列。
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碰撞,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关闭;羌塘盆地受远端应力的影响,新生代地层中形成宽缓的褶曲,并对前期褶皱叠加和改造(和钟铧等,2003)。羌塘盆地出露较广的新生代火山岩是青藏高原隆升、岩石圈与软流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岩石地化所反映的压性构造体制表明了羌塘盆地进入了喜山期的强烈挤压构造运动阶段。喜山运动使盆地内古近系-新近系叠缩变形,并使侏罗系褶皱进一步加强、定型并遭受强烈改造(王成善等,2001)。古近系-新近系整体变形较弱,地层倾角主要处于30°以下,且以褶皱变形为主,断裂构造为辅。
1.2 盆地东部的构造特征
羌塘盆地的大地电磁(MT)、航磁、重力等物探勘查结果表明,盆地内部存在四个差异较大的特征区域:北羌塘坳陷区、南羌塘坳陷区、西部隆起区和东部隆起带 (王宜昌等,2000;杨辉等,2002)。根据羌塘盆地基底和地表构造特点,可将其划分为北羌塘坳陷、中部隆起带、南羌塘坳陷和沱沱河-杂多推覆带4个一级构造单元和7个二级构造单元(图1)(李亚林等,2008)。
从地表出露地层可以发现,羌塘盆地东部区域主要为三叠纪地层,很少见到三叠纪以后的地层,表明该区域构造抬升和剥蚀较强烈。该区域构造线整体上呈NW-SE向展布,以长轴紧闭褶皱为主,NWSE向延伸的逆冲断裂也比较发育,整体呈现出与羌塘南、北坳陷不同的构造变形特征。羌塘盆地已有褶皱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形成褶皱时的主应力方向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最大主应力在羌塘坳陷西部为SN向和NNW向,盆地中部为SN和NNE向,东经90°以东为NE向(李亚林等,2008)。
本文研究的波尔藏陇巴背斜正好位于北羌塘坳陷东部边缘,靠近羌塘东部隆起带,该圈闭构造的变形肯定受到两大构造单元的相互影响,在构造演化的较晚阶段东部隆起带的影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
2 波尔藏陇巴背斜的构造变形特征
2.1 构造解析
从整体看,羌塘盆地以为数众多的褶皱构造为特征,其中面积大于50 km2的背斜就有64个(丘东洲等,2007),大量的褶皱构造为油气圈闭成藏提供了条件,因此,盆地内部众多的褶皱构造历来都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研究对象。在野外考察时,发现波尔藏陇巴背斜核部的灰岩散发出强烈的石油气味,敲击之后,石油的气味更加浓烈。为此,本文将波尔藏陇巴背斜作为详细研究对象。
波尔藏陇巴背斜位于雀莫错与各拉丹东山之间,背斜核部出露的地层为上三叠统波里拉组,向两翼出露地层依次为:巴贡组、鄂尔陇巴组、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以及雪山组(图1)。
波尔藏陇巴背斜呈NW-SE向展布,背斜核部发育一条NW-SE向延伸、向南西倾斜的逆冲断裂,该断裂与盆地东部隆起带的逆冲断裂延伸方向一致、倾斜相反,组合成为典型的“人”字型对冲构造,反映出NE-SW向的挤压运动。波尔藏陇巴背斜北东翼发育一系列NE-SW向延伸、倾向北西的逆冲断裂,反映该区域曾经经历过NW-SE向的挤压运动。
该背斜的褶皱形态也表明该区域至少经历了两期不同挤压运动。背斜的枢纽总体呈现为NW-SE向延伸,但东段表现出再次褶皱的弯曲形态(图1)。因此,早期在NE-SW向挤压作用下,形成简单褶皱;晚期在NW-SE向挤压作用下,先前形成的褶皱遭受叠加变形。叠加褶皱在羌塘盆地中比较普遍,这是羌塘盆地经历多期次构造变形的结果。
通过对波尔藏陇巴背斜核部小构造的露头调查,作者划分出六个变形期次:
第Ⅰ期:剪性右列式雁列裂缝,裂缝中充填有方解石脉(脉9-6)(图2a)。在褶皱早期,岩层受到NNE-SSW向挤压,其中会形成一些张剪性微裂缝和雁列式裂缝。由于早期岩层整体性很好,在构造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微裂缝的可能性很大;而在构造变形的较晚阶段,构造应力通常被先前形成的节理、断层等薄弱面所吸收,再要产生这类微裂缝的可能性就比较小。Ramsay(1980)认为这类雁列缝是在共轭剪裂作用下形成的,属于深层次变形环境的产物。因此,将这类微裂缝归于褶皱早期。
第Ⅱ期:切割早期雁列脉(脉9-5)的剪节理(图2b),并且充填有方解石脉(脉9-4)。该期裂缝产状为313°∠80°,可能是由先前形成的两支雁列缝中的一支演变而来,它是构造变形持续加强的产物,最大主应力仍为NNE-SSW向。另外,在背斜两翼鄂尔陇巴组中发育两组早期平面X型节理(图2d),与地层一起覆平后显示早期确实存在NNE-SSW向的区域挤压应力。
图2 露头尺度上典型构造分析Fig.2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outcrops
第Ⅲ期:剖面X型剪节理(图3b),充填有方解石脉(脉9-3)。由于仅有背斜北东翼出露较好,因此仅能观察到剖面X型剪节理中的一组,即北东翼中倾向SW的节理。从节理面上擦痕所反映出的逆冲运动特征以及该节理与枢纽大致平行等特征可以断定,该节理为剖面X型剪节理中的一组。剖面X型剪节理是褶皱中最常见的节理构造之一,其最大主应力为NE-SW向。
第Ⅳ期:晚期平面X型剪节理(图3中Ⅳ-1和Ⅳ-2),充填有方解石脉(脉9-1和9-2)。两组节理产状较陡,与背斜枢纽斜交;其锐夹角平分线所反映的最大主应力近水平,呈NW-SE向,与波尔藏陇巴背斜的枢纽大致平行。这两组剪节理是褶皱中常见的晚期平面X型节理,可能是局部应力所致;也可能是波尔藏陇巴背斜在后期NW-SE向的挤压作用下叠加变形时所伴生的,这样所反映的就是区域挤压应力。
第Ⅴ期:褶皱转折端发育的近EW向层面擦痕(图2c),对应于方解石脉9-7。该组擦痕在背斜两翼鄂尔陇巴组的层间也广泛存在,因此排除局部应力结果的可能性。据运动方向判断,该组擦痕不可能是波尔藏陇巴背斜早期褶皱过程中形成的,只可能是较晚时期叠加褶皱变形时,在近EW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岩层面之间相对滑动时形成。对羌塘盆地内部节理的统计分析表明,确实存在近EW向的挤压主应力,并且属于晚期变形产物(黄继钧,2001)。王家生等(1996)认为这是太平洋板块自南东向北西俯冲入欧亚板块的远端效应,并将其厘定为喜山期。这样看来,第Ⅳ期与第Ⅴ期很有可能属于属同一期变形产物,它们与波尔藏陇巴背斜的叠加褶皱变形属于同一期,都是叠加变形的产物。
第Ⅵ期:表现为简单稀疏的走向节理,并且没有方解石脉充填。推测该序列变形较晚,是地层抬升到近地表时形成的,由于缺乏地下水的渗流而没有充填方解石脉,因此该序列归属于喜山期。这些节理与波尔藏陇巴背斜核部发育的与轴面平行的逆冲断裂属于同一期,都是喜山期构造改造的产物,最大主应力呈NE-SW向。
图3 构造变形及碳氧同位素分布Fig.3 Map showing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carbon-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2.2 碳氧同位素佐证
在构造变形的过程中,常常会形成一系列裂缝和空隙,饱和的地层水遇到这些裂缝或空隙时,由于压力等物理环境的改变,其溶解度也会改变,导致地层水中溶解的矿物质沉淀下来形成充填脉,常常可以通过分析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的差异来划分裂缝期次(傅强等,2003;周文等,2008;邓虎成等,2009)。
对波尔藏陇巴背斜中前五期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脉进行了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1和图3)表明各期方解石脉的碳氧同位素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碳同位素差值较小,说明各期裂缝中方解石脉来自于相近的源岩,因为同一岩石的溶解和再沉淀作用不会引起碳同位素发生显著的分馏(Rollison,1993);另一方面,对于3~5 m的露头尺度而言,微弱的差异应该是温度不同导致同位素分馏上的差异,不同的温度也指示了不同的活动期次,因此可以借助这些差异区分裂缝形成的序列。根据Keith and Weber(1964)提出的Z值经验公式:Z=2.048(δ13CPDB+50)+0.498(δ18OPDB+50)计算得到本次方解石脉的Z值(表1),所有脉的Z值均大于120,说明五期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脉均与海相地层有关,碳氧同位素很可能就来源于围岩即波里拉组灰岩。
根据Epstein et al.(1953)提出的碳氧同位素测温方程:T=16.5-4.3(δ18OV-PDB- δ18Ow)+0.14(δ18OV-PDB-δ18Ow)2(由于波里拉组灰岩为海相沉积岩,故取δ18Ow为0‰)计算出各期填充脉的温度(表1)。第一期的温度较高,为76℃和80℃;第二期为95℃,属于这几期填充脉中温度最高的样品;第三期至第五期温度依次降低,其中第三期和第四期的温度仍为70℃以上,第五期的温度骤然降到61℃。虽然已有学者认为碳氧同位素计算的温度能够反映方解石脉形成时的温度,而该温度又与其所处的地温一致,因此可以通过温度估算当时的地层埋藏深度。但是,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馏受到温度、盐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碳、氧元素的来源直接相关,因此应谨慎对待通过裂缝脉中碳氧同位素计算的温度值。
表1 裂缝充填脉的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结果Table 1 The results of carbon-oxygen isotopes and inclusions for the fracture filling veins
3 裂缝填充脉的包裹体分析
流体包裹体是构造事件的热流体代表,是构造热流体的产物。通过对参与构造事件的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可获得断裂构造内流体活动的直接信息以及构造活动的某些环境特征 (陈勇和Burke,2009;吴堑虹,1999;杨巍然和张文淮,1996)。而且在构造活动过程中通常会伴随有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周江羽等,2010;吴孔友和刘磊,2010),因此流体包裹体又是研究构造活动期次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的重要手段(郑荣才等,2003)。一般来讲,只有原生包裹体才代表了断裂或裂缝最初活动时的流体情况,因此本文仅以原生包裹体作为研究对象。
对波尔藏陇巴背斜各期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脉进行包裹体分析,结果(表1)表明所有各期的方解石脉均含有流体包裹体。包裹体的形态类型很丰富(图4),有菱形、矩形、卡脖子、三角形、椭圆形、不规则状,既有成群分布,也有单个杂乱分布。大多数包裹体比较小,为4~10 μm,仅有少数达到 15 μm(图4d)。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单一液相包裹体较少,未见单一气相和三相包裹体,气液比在5%~20%之间。
图4 含油气包裹体的典型特征Fig.4 Fe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bearing oil and gas
图5 含油气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特征Fig.5 Raman spectra of fluid inclusions bearing oil and gas
为了了解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通常应用激光拉曼光谱扫描。对大多数包裹体进行拉曼全谱扫描的时候,矿物和水的拉曼峰特别强,加之方解石矿物属于发荧光的矿物(陈勇和Burke,2009),因而很难发现烃类物质的拉曼峰(图5中脉9-1),仅有少数包裹体检测到了甲烷较明显的拉曼峰(图5中9-3)。为了降低荧光效应的影响,采取对烃类物质经常出现的拉曼位移段进行部分扫描(图5)。结果表明(表1),除第Ⅰ期外的各期矿脉均含烃类流体包裹体,气相中以甲烷为主,拉曼位移介于2907~2917 cm-1之间;另有少部分含有己烯,拉曼位移为3017 cm-1。对液相扫描之后,发现仅有部分液相含有甲烷,大部分包裹体液相不含烃类物质。
均一温度一般可视为成矿温度的下限值,对本次样品中所有流体包裹体进行均一温度测量,结果(表1)表明,均一温度介于55~167℃之间,平均后的均一温度介于63~160℃之间。将均一温度与裂缝期次联系起来考虑,从均一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均一温度先从78℃开始增加,到160℃时达到最大,后来又降低到63℃。这一特征与根据氧同位素计算的温度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虽然两种方法得到的温度值不同,但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比根据氧同位素计算的温度值更加可靠。研究表明可以利用原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推断裂缝的形成期次,进而获得裂缝形成的古埋深和时期(杨巍然和张文淮,1996;吴堑虹,1999)。假设古地表温度为20℃,古地温梯度为2.5℃/100 m,则上三叠统波里拉组的最大古埋深为5600 m,这与王成善等(2001)根据镜质体反射率估算照沙山剖面肖茶卡组的最大古埋深(6424 m)相差不大。
4 讨 论
波尔藏陇巴背斜作为盆地东部典型构造之一,其构造演化是羌塘东部区域构造演化的缩影。构造变形始于印支晚期,主变形期为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并具继承性、递进性、统一性。该区域构造挤压应力早期以NNE-SSW向为主,晚期以NE-SW向为主;间有NW-SE向和近EW向。盆地东部在喜山期以抬升运动为主,构造变形程度比盆地坳陷要强烈,构造对油气的破坏作用比较明显。地面地质调查结果表明,印度板块向北推挤所传递过来的构造应力主要集中于盆地的边缘区域(南征兵和李永铁,2008),因此,盆地坳陷的构造保存条件相对于盆地东部和南北边缘比较有利。
波尔藏陇巴背斜裂缝中大量油气包裹体的发现,说明该背斜曾经存在过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印支晚期,波里拉组在NE-SW向挤压作用下,开始较弱程度的褶皱变形,岩层中形成一系列微型雁列缝。此时波里拉组已经埋藏到2300~2400 m的深度,根据羌塘盆地的生油门限深度2400~2600 m(王成善等,2001)推断,上三叠统此时可能初步达到生油门限;二叠系含油气系统在三叠纪末已经达到生排烃运聚的高峰期(丁文龙等,2003)。虽然油气生成已经开始,但构造圈闭尚未形成,在没有可靠油气储存空间的情况下,生成的油气很难进行运移。因此第Ⅰ期裂缝中不含烃类包裹体,表明此时不存在油气运移。
燕山早中期,褶皱变形有所加强,先前形成的雁列缝中的一支发展成为剪节理,切割早期雁列缝中的另一支。剪节理充填的方解石脉的包裹体均一温度达160℃,说明波里拉组埋深达到5600 m,三叠系含油气系统进入生烃高峰期。烃源岩的热演化研究结果也证明了上三叠统肖茶卡组烃源岩在晚侏罗世早期达到成熟阶段(伍新和等,2004)。燕山晚期,褶皱变形持续加强,波尔藏陇巴背斜基本成形,背斜两翼中形成剖面X型节理。此类节理对油气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主要还是起到圈闭内的联通作用,对油气运移和聚集是利大于弊。
喜山早期,在NW-SE向和近东西向挤压应力作用下,波尔藏陇巴背斜叠加变形,产生平面X型节理和层面擦痕。羌塘坳陷中部三叠系-侏罗系的热演化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烃源岩进入第二次生烃高峰期(伍新和等,2004;杨平等,2007),叠加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穹窿构造是油气储存的良好空间;羌塘东部仍旧处于抬升阶段,表现为缺失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叠加变形对构造圈闭有很大的调整作用,含烃包裹体的发现表明此阶段仍然存在油气运移。喜山晚期,主要是羌塘东部隆起带传递过来的NE-SW向构造挤压应力,波尔藏陇巴背斜核部发育与轴面平行的逆冲断裂,这类断裂对油气具有毁灭性的破坏作用。褶皱两翼中产生一系列稀疏节理,并没有脉体充填,表明地层已经抬升到近地表。
5 结 论
波尔藏陇巴背斜作为盆地东部典型构造之一,是一个已经被后期构造破坏的圈闭构造,其中大量油气包裹体的发现表明曾经历过多期次的油气运移。其构造演化是羌塘东部区域构造演化史的缩影,构造变形始于印支晚期,燕山期为构造定型时期,喜马拉雅早期表现为叠加变形等构造调整作用,喜马拉雅晚期以快速抬升和构造破坏为特征。该区域构造挤压应力早期以NNE-SSW向为主,晚期以NE-SW向为主;间有NW-SE向和近EW向。早期构造变形与油气运移具有很好的配套性,晚期则以构造破坏为主。从构造变形程度看,羌塘东部以及中央隆起带等受喜山运动的构造破坏较强烈,但羌塘坳陷中部应该存在保存条件较好的构造圈闭。综合分析认为,羌塘坳陷上三叠统含油气系统可能较之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更加良好,它受到喜山期的构造改造程度应该是非常有限的。
致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亚林教授和另一位评审老师对稿件做了细致入微的一审、二审,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修改建议,作者谨此深致谢意!
陈勇,Burke E A.2009.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原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地质论评,55(6):851-861.
邓虎成,周文,姜文利,刘岩,梁峰.2009.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延长、延安组裂缝成因及期次.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39(5):811-817.
丁文龙,苏艾国,李伟.2003.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海相地层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方向.天然气工业,23(1):13-17.
傅强,游瑜春,吴征.2003.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系统形成的构造期次.石油勘探与开发,30(5):18-20.
和钟铧,杨德明,李才.2003.藏北羌塘盆地褶皱形变研究.中国地质,30(4):357-360.
黄继钧.2001.藏北羌塘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中国区域地质,20(2):178-186.
李亚林,王成善,黄继钧.2008.羌塘盆地褶皱变形特征、定型时间及其与油气的关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9(3):283-289.
南征兵,李永铁.2008.新生代构造与羌塘盆地油气保存.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8(1):70-75.
丘东洲,乃东专,李晓清,陈明.2007.羌塘盆地与特提斯域油气盆地类比及其含油气远景.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7(3):1-13.
王成善,伊海生,李勇.2001.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演化与油气远景评价.北京:地质出版社:83-128.
王鸿祯.1983.试论西藏地质构造分区问题.地球科学,1:1-8.
王家生,郭铁鹰,赖旭龙,刘金华,张修富,易积正,齐开令,黄远高.1996.西藏羌塘特提斯域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演化史初探.地球科学,21(2):147-151.
王进军,李亚林,陶晓风,张瑞军.2010.西藏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地质构造条件与油气保存关系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78-83.
王宜昌,杨辉,王永涛.2000.青藏羌塘地区隐伏裂陷槽的识别及油气远景.新疆石油地质,21(1):1-5.
吴孔友,刘磊.2010.大南盘江地区构造对油气藏破坏作用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255-260.
吴堑虹.1999.国外断裂研究中包裹体测温技术的某些应用.地质科技情报,18(1):85-93.
伍新和,王成善,胡建宏.2004.羌塘盆地中生界含油气系统.新疆石油地质,25(5):474-478.
杨辉,王永涛,姚政道,吕金海.2002.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评价.同济大学学报,30(12):1462-1467.
杨平,贾宝江,刘建清,陈玉禄,彭波.2007.北羌塘盆地龙尾湖地区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新疆石油地质,28(3):332-336.
杨巍然,张文淮.1996.断裂性质与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地球科学,21(3):285-290.
郑荣才,彭军,高红灿,柯光明.2003.川西坳陷断裂活动期次、热流体性质和油气成藏过程分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30(6):551-558.
周江羽,卢刚臣,李玉海,任建业,于超,祁鹏,钱茂路.2010.歧口凹陷复式含油气系统及构造控藏模式.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492-498.
周文,张银德,王洪辉,祁华忠,牛会玲.2008.楚雄盆地北部T3-J地层天然裂缝形成期次确定.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5(2):121-125.
Epstein S,Buchsbaum R,Lowenstam H and Urey H.1953.Revised carbonate-water isotopic temperature scale.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64(11):1315.
Keith M and Weber J.1964.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elected limestones and fossils.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8(10-11):1787-1816.
Ramsay J G.1980.The crack-seal mechanism of rock deformation.Nature,284:135-139.
Rollison H R.1993.Using geochemical data:evaluation,presentation,interpretation,New York:Longman Scientific&Technical Publisher:266-310.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Boerzanglongba Anticline in the Qiangtang Basin,Northern Tibetan Plateau,China
SONG Chunyan1,2,WANG Jian2,FU Xiugen2,CHEN Ming2and HE Li2
(1.Graduate Departmen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2.Chengdu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Chengdu610081,Sichuan,China)
Qiangtang basin,the largest marine sedimentary basin of China,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are well developed and very thick in the basin.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controls the trap,migr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Qiangtang basin.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periods include Indosinian,Yanshanian and Himalayan periods.Structural deformation of the Boerzanglongba anticline in the eastern Qiangtang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the early NNE-SSW compression stage,the middle NWSE compression-shear stage and the late NE-SW compression stage.The three deformation stages correspond to the closure of Jinshajiang river,the closure of Bangong-Nujiang river and the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Eurasian plate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of crack-filling veins show that the Boerzanglongba aticline was an ancient structural trap and reservoir for some oil-gas at one time.The structural strain formed the migration channels and controlled the migration of oil and gas.The time of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s matches the time of the oil-gas migration and pooling.The upper Triassic petroleum system should be the main target of oil-gas exploration in the Qiangtang basin.The destruction resulted from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of Himalayan period is very limited for the whole basin.Although the Himalayan movement caused the structural uplift in the eastern Qiangtang basin,the deformation is not very strong,and thus,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re still goo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Qiangtang basin.
Qiangtang basin;structural deformation;oil-gas migration;preservation condition;hydrocarbon inclusion
P542;TE121
A
1001-1552(2012)01-0008-008
2011-04-22;改回日期:2011-08-11
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87)和国家油气专项(NO.XQ-2009-01)联合资助。
宋春彦(1981-),男,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层、构造和油气相关研究工作。Email:songchunyan2010@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