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翡冷翠的爱情

2012-12-18胡文娟

北方作家 2012年5期
关键词:张幼仪小曼志摩

胡文娟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首清新婉转的《再别康桥》,完美的性灵意像音律,代表了徐志摩的作品风格,也体现了新月诗派的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这般旖旎绝妙的诗之况味,在徐志摩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他的一生,也贯穿着康桥情结。

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诗人穆旦是金庸的堂兄。徐志摩与诗本来一无家族渊源,二无个人癖好。徐志摩最初学过很多庞杂的学科,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才能,就是因为与林徽因的一段康桥之恋而萌发的。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他的文学创作只有短短的10年,无论是诗还是散文都极为突出。他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新月派的“盟主”,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广为传颂的诗篇,那些清新美妙,飘逸华美的语言结晶,更是他短暂一生情爱的真实写照。徐志摩如是说:“我这一辈子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

他一生写了近200首诗,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4本诗集。还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很多诗都能寻出他情感变化的轨迹来。

徐志摩的世界观是没主导思想的,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是一位追求“美、爱、自由”的理想主义者。徐志摩曾讲过,“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唯一的要事”,可以说徐志摩拿爱情当宗教般信仰。爱情——是他诗歌创作的推动力,在他的诗集中,其中爱情诗过半,不仅数量多而且颇为后人称道。

当人们提及徐志摩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徐志摩一生最重要的三个女子——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其中林陆二人被誉为“民国四大美女”。林徽因被胡适赞为“中国一代才女”。刘海粟说陆小曼是“一代才女,旷世美人”。胡适也曾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由此印证了徐志摩的个人魅力。

徐志摩说,在他人生的前二十年里,诗歌与他无缘.他之所以提笔写诗,是因为林徽因。徐志摩在遇见林徽因后,被林徽因的文学才华所迷住,并迅速坠入爱河。他用诗歌来与林徽因沟通,向林徽因表达他的爱。后来与陆小曼的一段惹人非议的苦恋,也令他在艺术上攀登了另一个高峰。这位被赞誉为中国“济慈”的诗人给后人留下了一段美丽的遐想。

徐志摩的元配夫人张幼仪,名门望族之女。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比志摩小4岁,父亲张润之,名祖泽,是当时上海宝山县巨富。徐志摩第一次见到她的照片时,把嘴角往下一撇,用充满鄙夷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自她嫁入徐家,徐志摩从没有正眼看过她。

1921年秋天,徐志摩在美国留学时,遇到了16岁美丽聪慧的林徽因,一见倾心,那时他已和张幼仪结婚,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林徽因慎重考虑之后,不辞而别回国了。1922年在柏林,徐志摩急着回国追求她,和张幼仪离婚,张幼仪签了字,这是中国历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没有吵闹,没有纠缠。张幼仪是明智的,在徐志摩对她没有爱情的时候,她选择了平静地离开。

张幼仪为这一段沉重的婚姻生活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1926年,张幼仪回国,徐家二老将她收为干女儿。张幼仪先是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后来在张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与此同时,八弟张禹九与徐志摩等四人在静安寺路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张幼仪出任该公司总经理。这使她的经营能力得到了极大发挥。张幼仪很有经商的头脑,她在股市里赚了不少钱,在自己的住房旁边给公婆盖了幢房子。战争期间囤积军服染料,价格翻了100倍才出手。她简直就是一个女商人的成功典范嘛,可是在徐志摩眼里,这一切都是呆板无雅趣的。

这样一个沉默坚毅,精明能干,勇敢无畏的女强人,一生唯一的败笔,是没有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在徐志摩眼里,她只不过是封建残余的代表,徐志摩对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配夫人,是冷酷无情的。

徐志摩带着对妻子的负疚(假定是有的),带着对林徽因的向往,重返康桥,让他产生了写诗的冲动。十年后回忆这一年的生活,他说——整十年前,我吹着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我的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他那时是绝无依傍,也不知顾虑,心头有什么郁积,就付托腕底胡乱给爬梳了去,救命似的迫切,哪还顾得了什么美丑!我在短时期内写了很多,但几乎全部都是见不得人面的。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深沉如大海,然而林始终是个冷静智慧的女子,安静地听父亲话,选择了稳重可靠的梁思成,也最终在爱上了金岳霖后,为了家庭的幸福,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她是绝顶聪明的,懂得如何理智的把握自己,是个感情的大赢家。

林徽因这个“让所有男人爱慕,所有女人嫉妒”的才女,最终选择了梁思成,相夫教子,和丈夫为我国的古建筑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解放后,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参与了国徽的设计,又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承担了为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的任务。

就这般,林徽因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1924年4月,徐志摩在北京认识了王赓的夫人陆小曼,并着了魔似的与她热恋起来。陆小曼和王赓的婚姻,也是双方家庭彼此利益的结合,毫无爱情可言,这样的婚姻无异是桎捁。

‘忠厚柔艳如小曼,热烈诚挚如志摩’,小曼给了志摩炽烈的情思,志摩给了小曼无限的柔情。徐志摩遇到陆小曼,他的情思和才思正如火山一般爆发了,燃烧的一塌糊涂,陆小曼的灵气给了他无尽的写作灵感。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新女性,一个追求新思想的进步青年;一个娇美妩媚,一个风流倜傥;相遇了,相识了,轰轰烈烈的相恋了。说不尽的柔情蜜意,诉不尽的相思别离,自此一段传奇开始了。历经坎坷磨难,小曼终于和时任哈尔滨警察厅厅长的丈夫离了婚。

1926年七夕节,中国的情人节,在梁启超和很多人的骂声中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了。双方经受了多大的磨难,徐志摩唯有一颗纯洁的心,真诚的爱,满腹的才情。至情至性的人啊。小曼不顾一切的嫁给志摩。

悲哀的是,志摩那样的家庭背景,怎么看的惯小曼这样挥金如土的儿媳呢。婆媳不合,矛盾不可避免,争吵不断发生,这段不被所有人祝福的婚姻,就这样磨损着两人的意志。最初的激情过后,面对婚姻生活的琐碎繁复,陆小曼这个徜徉于十里洋场的交际花,又在上海着实风光了一把,和翁端午闹起了绯闻。他是个聪明体贴的男人,很会讨女人喜欢,给小曼送了很多古玩字画,而且很有钱,甚至用鸦片笼络小曼。你能说这不是爱,是畸形的爱,变态的爱。这时的小曼无力拒绝这一切,也只有用鸦片麻醉自己。小曼又沉浸在戏剧与欢场之中,她是想躲避逃离那些烦恼,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一个情字成就了两人,最终也毁了两人。

悲剧在小曼29岁时终于发生了,1931年11月19日早上8点,徐志摩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他要参加当晚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因遇大雾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失事,因而遇难。更为巧合的是,失事飞机叫“济南号”。志摩被火烧焦了手脚,死状极惨。随身带的一个铁盒子却完好无损,里面装的是小曼画的一幅山水画。走之前,他曾给林徽因寄了一封信,说因大雾不能起飞,不去了。可能是为给林一个惊喜,也可能和小曼吵架了一时气盛,总之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通往天国的路。

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一个茶壶,一个茶杯;一个志摩,一个小曼。这是邵洵美画并题诗,送给徐志摩陆小曼的。多么美好的祝福,意喻两人恩恩爱爱,杯不离壶,壶不离杯。可惜志摩空难殒了,壶碎了。只留小曼一人孤苦凋零。从此小曼一颗多情的心也死了,再无他嫁。终日以素服裹身,蓬头垢面,与热闹的欢场绝缘。《图说陆小曼》中说她“从此素衣服丧,绝迹于公开场合,几乎不离开居所,对外界于她的所有指责不作任何辩解。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孤身一人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终年63岁。后面这几十年,她专心做了两件事,一是收集徐志摩的文字整理出版,一是画画。她死前唯一的愿望是和徐志摩合葬,但徐家坚决不答应。她的骨灰一直寄存在某处,直至1988年,由其从台湾回大陆探亲的堂侄出资,才在苏州入土为安。”

徐志摩去世后,林徽因有信给胡适作些解释。1932年2月6日的信上说,她与徐志摩“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也没有什么可羞惭”,她觉得“这桩事人事方面看来真不幸,精神方面或为造成志摩为诗人的原因而也给我不少人格上知识上磨炼修养的帮助”,志摩已然变成一种激励融人她的生命中。她既不后悔,也不惭愧。这段话颇让人玩味,似乎感叹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当然,最后她也说,“但是他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这便又是林徽因的聪明了。

1947年,林徽因病危想见张幼仪。那是她们唯一的一次见面,双方都没有说话。张说:“我不晓得她想看什么,也许是看我人长得丑又不会笑。”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终年五十一岁。

2000年春天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播出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我一直替徐想,他在1931年飞机坠毁中失事身亡是件好事,若多活几年对他来说更是个悲剧,和陆小曼肯定过不下去。若同陆离婚,徐从感情上肯定要回到林这里,将来就搅不清楚,大家都将会很难办的。林也很心痛他,不忍心伤害他,徐又陷得很深。因而我一直觉得徐的生命突然结束,也算是上天的安排......

晚年的张幼仪,对爱的定义,堪称经典。有人问她爱不爱徐志摩,她答道:“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什么是爱,如果关怀志摩,和他的家人,是爱的话,我想我是最爱他的。”

这样的回答,让听者潸然泪下。徐志摩在天之灵若听到这些话,该作何想?张幼仪一生帮徐志摩照顾父母抚养孩子,帮徐志摩出全集,她都亲历亲为。离婚后,独居多年。她意念中那种执拗的力量,强大到让所有人都佩服她。梁实秋文中说“凡认识她的,没有不敬重她的,没有不祝福她的”。这个为徐志摩情倾一生的女人,如此让人唏嘘哀叹。张幼仪1988年病死于纽约,终年88岁高龄。

五四那一茬文化人里,比起郁达夫的犹豫不决、胡适的明哲保身、郭沫若的自私凉薄,徐志摩是唯一一个为爱勇往直前的,一生追求至善至美的爱情,用诗,书写他的爱恨情仇。徐志摩曾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林徽因是徐志摩的灵魂伴侣,陆小曼是徐志摩生命中的精神知己,张幼仪却是三个女人之中最爱他的,更是徐志摩生命中的一条暗流。她们都是出身豪门的名媛,半生享尽荣华富贵,半生落漠孤苦,凄凉孑然。三位奇女子,最终成就了徐志摩这位诗人。他那些不朽的诗篇,如翡翠般散发着莹润冷艳,通透曼妙的光芒。

猜你喜欢

张幼仪小曼志摩
一颗顽固的牙齿
闯入快快国的慢小曼
张幼仪是个好婆婆
张幼仪是个好婆婆
七个花开的日子
偷听
偶然
泰戈尔在我家
张幼仪:坏的婚姻,遇见更好的自己
泰戈尔在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