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

2012-12-17泸州医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刘玉清

电子世界 2012年10期
关键词:阅读器盘点局域网

泸州医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李 瑾 刘玉清

1.引言

近年来为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快速发展,政府和各医疗单位均投入了大量财力用于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医疗设施的配置,使得医院资产的规模扩大、种类繁多,并且资产分散在各个科室,因此管理不便。在资产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人工盘点、清查资产,工作量大,前清后乱,不能准确及时核实资产使用情况;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均是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差错率高;账面无法反映资产的存在;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率不高,资产流失严重等。能否科学高效地使用、运营和管理医院的资产既关系到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运营效率,也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随着物联网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利用这些先进技术提供服务。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并将各科室从繁琐的资产清理劳动中解脱出来,更好的服务于医疗事业。

2.物联网技术的概述

物联网[1]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其中,条码技术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仍然是物联网的重要支撑技术。条形码与RFID射频技术,从概念上来说,两者很相似,都是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目的都是快速准确地确认追踪目标物体,但从技术上讲,两者是不一样的。条码技术[2]具有使用成本低、耐用、操作方便等特点,但是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如易污染、折损、需要停止等待逐个扫描等,批量识读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快速准确的需求。与传统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RFID技术[3]有本质上的优势:穿透性强、可远距离读取;能够实现对高速运动物体的识别;可同时识别多个信号源;抗污染能力强,可重复使用;数据容量大;有较强的安全性等特点。

本文将RFID技术、网络技术融合应用于医院资产的管理系统中,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以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智能化。该系统能够实现资产的自动识别和移动管理,资产查询清点等工作不需要搬动物品,极大地方便了资产管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该系统还具有对特定区域、特定资产的告警功能,一旦这些资产移出某一特定的区域,就会自动报警。

3.系统整体方案

本系统运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即RFID技术),使用RFID标签对固定资产进行标识,利用阅读器终端采集资产的基本信息,阅读器与医院有线局域网或无线局域网连接,将资产信息传输到资产管理应用系统中,完成资产的日常管理和清查工作,从而高效地实现了对资产实物生命周期和使用状态的全程跟踪,从技术上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资产的帐实相符,进而避免资产的流失,同时提高资产维护效率,从而实现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三个层次[4]。第一层是感知层,运用RFID技术标志资产、采集集信息;第二层是传输层,由网络设备组成,借助有线或无线局域网,实现信息的传输;第三层是应用层,由系统软件及数据库组成,资产数据存放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中,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对资产的管理。系统的三层结构如图1所示。

4.硬件设计

本系统运用RFID模式对医院资产进行编码,快捷高效的实现医院资产数字编码和数据采集,建立起物联网应用模式感知层。为了既能更好的发挥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对于高价值资产使用RFID有源标签,如较贵重的仪器,并在高价值资产较集中的房间内安装固定阅读器,如手术室、检验科、放射科等,对于其他普通资产则使用低价格无源标签,用手持阅读器进行读写。RFID阅读器与局域网相连接,一次将多个的具RFID标签的物品的信息读取完成,而不需借助人力处理。RFID设计模式如图2所示。

图1 资产管理系统整体方案

图2 RFID设计模式

图3 资产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该系统硬件由几下部分组成:

(1)RFID标签

RFID标签包括天线和芯片,每一个芯片都有一个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其用户数据区存放着资产信息数据,由阅读器写入;天线用于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2)阅读器

当要读取相关资产信息时,阅读器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射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取信号,标签(无源标签)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资产信息,或者由标签(有源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固定阅读器随时跟踪有源标签,一但附着有源标签的资产移出磁场外,系统则发出报警。对于无源标签则用手持阅读器,不定期进行资产清查。

(3)中间件

中间件的作用是将底层RFID硬件自动获取的数据和上层应用系统联系起来,介于阅读器与资产管理应用系统之间的中间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间件为资产管理应用系统提供一系列计算功能,其主要任务是对阅读器读取的标签数据进行过滤、汇集和计算,减少从阅读器传往应用的数据量,同时提供与其他RFID支撑系统进行互操作的功能。

(4)局域网

有线或无局域网是RFID资产信息终端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相互传输数据的平台。在医院已有的局域网中,连接RFID信息采集终端,即可把传统的局域网扩展为可用于资产管理的物联网。

5.软件设计

资产信息由RFID技术采集,通过局域网传输到资产管理系统中,以实现对资产的综合管理。本系统采用C/S模式,实现使各种信息数据在同一时刻被其他用户共享。系统包括系统管理、资产管理、资产监控、统计查询子模块,系统主要功能结构图如图3所示。

(1)用户管理模块

系统参数设置:用于进行资产打印及系统运行全局参数。包括使用单位信息设置,单位编号、单位名称、地址、是否启用审核签收等信息。

组织机构管理:用于针对医院组织机构进行维护,包括增加科室、删除科室、修改科室信息。

权限管理: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

用户管理:设置用户账户和密码,增加用户信息,删除用户等操作。

(2)资产管理模块

资产领用:需要使用资产的科室或者部门,填写领用申请单,并通过相关环节审批后,将申请单交到资产管理处,资产管理人员录入资产领用信息,系统记录领用科室、领用人、领用资产、领用时间等信息,并将领用信息写入资产RFID标签。

资产退还:若有资产要退还的,资产管理员在系统中查到资产后,更改使用标志,并改写RFID标签。

资产入库:将已经完成采购的资产登记入库,并与资产RFID标签进行绑定,将资产信息同时写入与资产绑定的RFID标签内,方便对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操作。

资产出库:对于领用申请审批过的申请,可将资产交由领用人,系统记录资产出库时间、领用人、领用时间、等信息,并更新资产RFID信息。

资产报废:已到规定使用年限,并提足折旧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填写资产报废申请表单,进行审批后,办理资产报废。

资产调拨:操作员将资产在不同部门进行调动,系统记录转出部门、转入部门、审核状态、审核意见、签收时间、签收人、资产的配置等信息,审批实施调拨后,更新资产RFID标签内容。

资产盘点:分为手持阅读器盘点与固定阅读器盘点。盘点清单下载到手持阅读器,根据清单用手持阅读器进行盘点,生成盘点结果清单,盘点结果清单同步到资产管理服务器。固定阅读器则根据清单自动盘点,生成盘点结果清单,最后将二者的盘点结果汇总。

(3)资产监控模块

资产过期告警:设置资产使用年限,对于到期的资产,发出告警。

资产异常告警:资产若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出告警。

资产监控:对于高价值资产,在房间放置固定阅读器,按一定周期读取标签信息,若有异常,发出告警。

资产跟踪:提供对特定资产编号的资产的操作记录跟踪,从登记、调拨、报废的操作全过程记录。

(4)统计查询模块

综合查询:按照设备编号、设备类型、配置、登记时间等对设备进行综合的查询,可查询统计出资产的各阶段详细信息。

资产统计:按照资产类别统计、按照机构统计。

6.结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利用RFID技术、网络技术实现对资产的高效管理,保障资产的安全,并且跟踪资产从入库、领用、报废的全过程,防止资产流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智能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运营效率,也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1]http://baike.baidu.com/view/2911674.htm.

[2]刘秋菊.应用现代条形码技术实现物资管理信息化[J].现代商业,2011(36):123-123.

[3]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37(6):1-4.

[4]王竹萍,郭磊,曹世华.物联网技术在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1,34(8):61-63.

猜你喜欢

阅读器盘点局域网
基于反向权重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睁眼瞎盘点
基于VPN的机房局域网远程控制系统
一种高效的RFID系统冗余阅读器消除算法
基于802.1Q协议的虚拟局域网技术研究与实现
局域网性能的优化
盘点与展望
2014 年终·盘点
一种RFID网络系统中消除冗余阅读器的高效算法
建国以来新年献词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