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小说中的“敬惜字纸”信仰

2012-12-17··

明清小说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云梯

· ·

“敬惜字纸”曾是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仰。古代这种信仰不仅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而且在一些受到汉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及国外华人聚居区也同样存在。这一信仰虽然消失不久,但离我们现代生活似乎已很遥远,我们对此知之甚少。对这一问题,大陆学界少有人关注,倒是台湾学界对此研究较多。实际上,“敬惜字纸”信仰曾对我们古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习俗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对其进行介绍和研究十分必要。在此,我们试图通过明清小说中的描写,考查“敬惜字纸”这一文化现象。

一、敬惜字纸的意义和方式

汉字是先民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后来,古人把汉字的发明权归于文化英雄仓颉。荀子说得很清楚:“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①“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为流传,并被神化,据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高诱注云:“鬼恐为书文所劾,故夜哭也。”②可见,造字是一桩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文字发明之初就有一种符咒功能,这是道教书符产生的基础。至秦汉时期,这种传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有人推测仓颉可能是黄帝的史官,原复姓侯刚,名颉,因造字有功,黄帝乃赐“仓”为姓。“仓”字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之意。黄帝认为仓颉的神智超过了他,是君王上面独一无二的人,可见对仓颉推崇之高,后人尊为“仓圣”,把三月二十八日作为仓圣的宝诞。这实际上曲折表达了对文字的尊崇。由于文字的发明,文明得以肇始,知识得以传播,这是“敬惜字纸”信仰产生的基础。大致说来,两汉以前是“敬惜字纸”信仰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信仰进一步在文人士大夫中发展,北朝著名文人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③唐释道宣《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议》中规定如厕不得用字纸④。唐变文《庐山远公话》中远公说偈云:“长扬并五册,字与藏经同”,如用作厕纸,将“陷身五百劫,常作厕中虫”⑤。宋以后,随着科举取仕制度的实行,“敬惜字纸”信仰遂大行于世。由于科举竞争异常激烈,很多士人在作好科举功课的同时,将科举胜出的机运押在主掌文运的文昌帝君身上,并通过惜字等积阴德的善行来为此增加砝码。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劝人敬惜字纸的善书,如《惜字律》、《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等。这些著作被视为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条圣律,并结合佛教因果报应的理念,辅以故事传言,说明敬惜字纸之重要。除此之外,各类佛经、家训以及笔记小说,都有类似的劝谕故事。清末还出现了大量宣扬敬惜字纸的善书体小说,如《青云梯》、《桂宫梯》等。“敬惜字纸”的要求被纳入基本道德准则的范畴而加以倡导。官方进而明文禁止在可能用来拭秽的纸上印字。在某些地区,“敬惜字纸”还演变为民俗活动,每届节日,各家各户举行敬字仪式,敬纸如神,虔诚备至,以期盼家中学童聪明过人、举业进步。如清流县民间甚至有所谓的乞巧节,“七月七日,儿女于晚设茶果,焚字纸,穿针线,名曰:乞巧”⑥。

所谓“敬惜字纸”就是敬畏爱惜字纸的意思。人们对载字之纸心怀敬意,即便是废纸碎片也不敢亵渎。为何要敬惜字纸呢?《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的开头说得很清楚:

话说上古苍颉制字,有鬼夜哭,盖因造化秘密,从此发泄尽了。只这一哭,有好些个来因。假如孔子作《春秋》,把二百四十二年间乱臣贼子心事阐发,凛如斧钺,遂为万古纲常之鉴,那些奸邪的鬼岂能不哭?又如子产铸刑书,只是禁人犯法,流到后来,奸胥舞文,酷吏锻罪,只这笔尖上边几个字断送了多多少少人?那些屈陷的鬼岂能不哭?至于后世以诗文取士,凭着暗中朱衣神,不论好歹,只看点头。他肯点点头的,便差池些,也会发高科,做高官;不肯点头的,遮莫你怎样高才,没处叫撞天的屈。那些呕心抽肠的鬼,更不知哭到几时,才是住手。可见这字的关系,非同小可。况且圣贤传经讲道,齐家治国平天下,多用着他不消说;即是道家青牛骑出去,佛家白马驮将来,也只是靠这几个字,致得三教流传,同于三光。那字是何等之物,岂可不贵重他!每见世间人不以字纸为意,见有那残书废叶,便将来包长包短,以致因而揩台抹桌,弃掷在地,扫置灰尘污秽中,如此作践,真是罪业深重。假如偶然见了,便轻轻拾将起来,付之水火,有何重难的事,人不肯做?这不是人不肯做,一来只为人不晓得关着祸福,二来不在心上的事,匆匆忽略过了。只要能存心的人,但见字纸,便加爱惜,遇有遗弃,即行收拾,那个阴德可也不少哩!

《青云梯》中有篇《敬字说》,详细阐述了敬惜字纸的原因:“天经地义,无字不显;圣贤教训,无字难遵;经史流传,无字不远;三纲五常,无字不达;忠孝廉节,无字不彰;一技一术,无字不传。后人当敬先圣之书,更宜重前贤之字。木有本,水有源,古人所谓一字一珠,敬惜如此,庶不负前贤之至意也。”所以“字诚天第之灵机,万世之法则也”。同书《惜字要言》篇则说:“字乃圣贤之精,天地之宝”,“若一日无字,则天下乱矣”。字还“可以富人贵人生人杀人荣人辱人予人夺人”。⑦

“敬惜字纸”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注意保护字纸。清代蒙书《节韵幼仪》中“惜字”条规定:“只字片纸,道存于此。此传圣贤之心,当作圣贤视。毋以补窗,毋以拭几,毋嚼以口,毋践于履。火化风扬灰,恐落厕坑里。”⑧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卷八中说,浦城人馈送食物,无论大盘小盒其上每加红纸一块,或方或圆,必嵌空剪雕四字好语如“长命富贵”、“诸事如意”之类,此纸转瞬即蹂躏于童卑之手,沦弃于沟壑之中。所以他建议大家以后送礼不要使用字纸,可用其它吉祥物替代。⑨《青云梯》中有篇《惜字宜戒》,谆谆告诫大家不要用字纸糊窗裱筐、抹桌拭秽、封坛包物、撚绳扎物、燃灯吸烟、换物卖钱、当空焚字等。二是要慎重使用文字。《青云梯》的作者在《惜字正诠》篇中告诫说:下笔有关人的性命、名节、功名、婚姻、是非、阴私等重要问题时,“此字当惜”。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论述第一层面的意思。

从小说中的描写看来,古人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践行“敬惜字纸”的理念的:1、废弃的字纸先装入惜字篓中,然后集中放在字炉中焚烧;纸灰不能任意丢弃,应埋于净土之下或抛洒于江河大海之中。如《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开头“诗曰”:“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海上尘天影》第36回中也有此类的描写。2、将敬惜字纸列入家规家训。如《桂宫梯》中王修玉家戒中就有“勿弃亵字纸”一条。3、创建敬惜字纸的民间善会组织。如《桂宫梯》、《青云梯》中写到吴槐昌建“惜字会”,杭州汪姓建“字纸会”,钱式金创“惜字社”等。4、订立行规,慎用字纸。一些生意行,特别是那些纸张使用量大的行业,自行订立敬惜字纸的行规。如《青云梯》写张庆泉做金花生理,见一些金花店,俱用当铺旧票纸糊底剪碎,抛弃太甚,心觉不安,挺身公议,合行严禁,违者重罚。5、官府发布行政命令,号召大家敬惜字纸。如《桂宫梯》写江西陈观察严禁窑户在瓷器上书字。《青云梯》写佛山有个泰昌店,将收购来字纸,转卖与人生产还魂纸,当局访闻大怒,命差役搜出店内纸张,大加惩责,重治其罪。《桂宫梯》写常州旧习,用废书包烟,裹烛心,知府赵申乔广劝市民,其弊遂革。后赵氏抚浙时,又谕草纸上印制,不许用字。清王之春《椒生随笔》卷二记其外舅萧继昌佐贺长龄于苏藩任时,提议“署中字纸灰向不准收,飞积厕秽,何如以大竹篓盛之,发交粮艘带至津门,再掷诸海,既镇风波,又为惜字之一道,推之各州县,亦应遵办”,贺即首肯,立即通饬照行⑩。

二、敬惜字纸的善果

敬惜字纸为善果,亵渎字纸为恶行的观念,在明清不少小说中得到体现。其实惜字的本意并无多少利己倾向,然而,经过不断的宣传与教化,当这些善举在社会上引起普遍热衷的时候,便带上了浓郁的功利色彩,敬惜字纸变成了获取个人利益与体现社会公益的善举。人们之所以敬惜字纸,从《颜氏家训》看来,宋代以前是因为敬重纸上的经文或圣贤名号;从《二拍》和《西湖二集》的描写看来,宋代以后是希望获得中举做官的报酬;而从《青云梯》等看来,清中叶以后则企求得到包括科举在内的种种回报。这说明,敬惜字纸的信仰已几乎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所有领域。《文昌帝君劝敬惜字文》说:“考察古今,当发迹之家,高官厚禄,无一不由祖上积功累形,敬惜字纸之果报。”宝卷《觉世正宗》所收《字祖何仙劝敬字纸文》把敬惜字纸的善效分为六个阶段:“行此五年,灾殃消除,子孙智慧;行此十年,子孙连捷,名登仙籍;行十五年,子孙富贵,永无缺时;行二十年,身列仙品,永脱轮回;行廿五年,上升七祖,下及百代;行三十年,无祸不去,无福不臻。何其快哉!”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五就写到一个和尚因为三十余年如一日敬惜字纸,后来圆寂成神。特别是一些专门宣扬敬惜字纸信仰的善书体小说,模仿魏晋南北朝时的“释氏辅教之书”,通过大量的因果报应故事进行恫吓、利诱、劝导人们敬惜字纸。大致说来,明清小说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人们敬惜字纸的愿景的:

1、科名

敬惜字纸能够获取的最大报酬就是科名。如果你敬惜字纸,冥冥之中就会得到神的眷顾,帮助你顺利猎取科名,从此青云直上,《桂宫梯》和《青云梯》的书名就体现了这一愿望。《觉世正宗》卷一《吕祖大化歌》云:“敬字纸,真善士,可卜世有读书子。”《桂宫梯》中写赵申乔平时最敬惜字纸。会试时,考卷被墨所污,恍惚见一人以袖拂之,墨迹遂去,遂中式,后官至大司农,儿子也考中状元。陈元善为诸生时,典衣购字纸焚之,灰埋净土,后来科考,试卷本已被阅卷官遗弃,忽闻空中语曰:“此敬惜字纸人也,宜细看勿违天意。”即使此生不能如愿,但已为来生种下功德,如嘉定许自俊,因前生是拾字僧,故今生考中进士。《熙朝新语》写歙县程坦少习诸子业,不售,但生平敬惜字纸,如是者五十年,去世后托生为士人,一生科场顺利。

这些故事一般受到佛教三世因缘论及道教“承负说”的影响,认为敬惜字纸既关乎个人今生来世,又影响到子孙后代。《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的头回讲述了一个故事:宋时王曾之父爱惜字纸,一日,妻有娠将产,忽梦孔圣人来吩咐道:“汝家爱惜字纸,阴功甚大。我已奏过上帝,遣弟子曾参来生汝家,使汝家富贵非常。”梦后果生一儿,因感梦中之语,就取名为王曾。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

王曾乃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但他幼年丧父,靠仲父掬养成人,可见这个后世广为流传的故事乃无稽之谈。作者为这个科举英雄编造出这一故事,就是为了增加敬惜字纸的号召力。不过,作者以这个迷信故事巧妙引出太湖洞庭山寺藏至宝白居易手书《金刚经》失而复得的故事,敬惜字纸信仰自始至终对全文的叙事产生着重要作用。清末小说《三国还魂记》写晚清张謇之所以能中状元,也是其父生平爱惜字纸之报。

清代梁恭辰在《北东园笔录初编》中有不少敬惜字纸的故事,如卷一“彭庄二家惜字”:长洲彭家,因为敬惜字纸,累世科第,家门鼎盛,甲于吴中。彭启丰与武进庄柱同榜,论先世阴德,庄与彭相埒,但因彭家多了惜字一善,结果彭启丰中了状元。卷四“廖氏阴德”写闽县廖太翁生平最敬惜字纸,后其子相继登科第。卷五“陈尚书”写无锡顾式考中会元,乃其父亲勤于惜字之报。《熙朝新语》卷四写明兵部尚书徐人龙妻俞氏,发愿惜字,其子咸清后成为著名学者,并中举。这些故事中的幸运儿之命运多具有偶然性,作者均归之于敬惜字纸之报。

即使是生性愚鲁的人,只要坚持敬惜字纸,也会脱胎换骨,最终考取科名,飞黄腾达。《西湖二集》中《愚郡守玉殿生春》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例证。故事讲宋孝宗朝宰相赵雄,少时痴呆不通文墨,在听了王曾之父敬惜字纸的故事后,“便牢牢记在心上道:‘我一生愚蠢,为人厌憎,多是前生不惜字纸之故。今生若再不惜字纸,连人身也没得做了。’遂虔诚发心,敬重字纸,如同珍宝一般,再不轻弃”。文昌帝君认为他阴功浩大,下降佑助,使他一路连蒙带撞,奇迹般地考中进士,并一直做到宰相。赵雄《宋史》有传,他虽不像王曾那样声名显赫,却也颇有才干谋略,位至宰辅,决非低能如痴呆儿者。不过作者编造这一故事,与其说是宣扬敬惜字纸,不如说是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更为恰当。

甚至惜字炉中的纸灰也有神奇的功效,可用来制成药丸,用以治疗愚钝之病。沈起凤的《谐铎》卷八“镜里人心”写道:扬州兴教寺寓一磨镜叟,腰间悬一古镜,愚笨者以古镜照之,通其窍而益其智。于是,愚钝者争投之,颇有奇效。有一富商生一子,年十六,不能辨菽麦。延叟于家,长跽请治。叟取镜细照,摇首而起曰:“受病太深,仆不能为也。”某询其故。叟曰:“仆能治后天,不能治先天。令郎之心,外裹酒肉气,此病在后天,犹可除也,内裹金银气,此病在先天,不可瘳也。”某固求方略。叟曰:“姑妄治之。”令其子闭置一室,饥则食以腐渣,渴则饮以苦水。如是者半载,翁取镜再照曰:“酒肉气尽除矣!但金银气从先天闭塞,奈何?”某曰:“何谓先天?”叟曰:“尊夫人受胎时,金银堆积内房,令郎适感其气,以至迷塞七窍。外似金光,而内实铜臭。欲求克治之法,急向文昌殿惜字库,取纸灰两斛,拌墨汁数斗,丸作桐子大,朝夕煎益智汤送下,尽此或可有济。”某悉遵其法。不三月,翁取镜又照,见六窍玲珑,惟一窍钝塞如故。某再求医治。叟笑曰:“此名文字窍。君富翁,不宜有读书种子,开之,恐遭造物之忌。且留此一窍,以还君家故物。否则刬削太甚,于君亦何利焉?”某不敢再请,叟亦辞去。后其子周旋应对,聪慧胜于曩日,惟读书不能成诵。这是一个黑色幽默故事,讽刺了富贵子弟不学无术,愚蠢无知。相反,不敬惜字纸,聪慧者也将变成愚笨人。如《青云梯》写杨慧幼时,过目成诵,善属文。后因溺尿在字纸上,“此早翻阅故书,即茫然不省,拈题作文,胸中如有物碍,不复成一字矣。竟至废弃,卒以病殁”。《桂宫梯》的作者甚至把各省所中鼎甲数量与该省敬惜字纸之风习联系起来,《卖作还魂纸人财两空之报》附录云,安徽因误用字纸出恭,以致不中鼎甲百余年。但只要改过自新,文昌帝君也将不计前嫌。如《桂宫梯》中说张森子盲妻病,屡困棘闱,自念无过,终日怨尤,后梦文昌帝君,告知是纵弟子抛弃字纸之过,醒而改过,数年之后,子目明,妻病愈,乡会联捷高第。

2、延寿

敬惜字纸还可消灾化难,使病笃者转危为安,短命者延年益寿。如《涌幢小品》卷二十“仆惜字纸”写冯仆身体虚弱,后因敬惜字纸,寿至九十七。《青云梯》中《灵验记》云:沈鹿鸣妻病危,他跪叩帝君前,许刻惜字文劝世,妻即死而复生。夏芝生向帝君前许送惜字文劝世,其母疾病立愈。《桂宫梯》中程应文收买残书,痴儿疾愈,接着又产一慧儿。方升雇人收字,子病危,梦关帝赐方得愈。茅坤仆人冯勤,相者言其必夭,后因拾焚字纸,寿至九十五,子孙俱贵。梁子球梦鬼捉赴阴司,因有惜字之功,增寿五年。反之,若不敬惜字纸,或死于非命,或患恶疾。如《履园丛话》卷一七“报应”谓康熙年间徐氏母子,因亵渎字纸,俱为雷电震死。《聊斋志异·司文郎》中盲僧因生前抛弃字纸太多今生被罚作盲人。

3、致富

穷人敬惜字纸,坚持不懈,常会得到意外之财。《北东园笔录初编》卷四“惜字速报”云:惜字局中有孟姓者,向不读书而偏知惜字,乐此不疲,每年于所检字纸中辄有所得,或银钱,或首饰,有一年竟在所捡字纸中得钱五千文。《桂宫梯》中邳州哑孝子与人佣工,见字迹必拾,朔望焚香拜烧于先圣棂星门下,敛灰于黄河,后拾得遗金。《青云梯》记陈福善为人打工,每见字纸,拾归必以香汤洗净,候干后放之海中,后中彩致富。将遗金据为己有显然有悖于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所以,许多故事又特别点明,这些遗金乃是神赐,非人所失。如《青云梯》写佛山妇人杨氏与人佣工,每见字纸必拾起,焚于字炉,不避艰险。后拾到黄金两锭,见上面写着“天赐杨氏”四字,遂富。生孙三,一成进士,二成举人,至今书香不绝。《桂宫梯》写福建店铺一伙计甚贫,但坚持买换字纸,后得白镪数百铤,每铤上皆书己名。经商者的财运同样关乎对字纸的态度。如《桂宫梯》中贾涉是个小商人,不忍亵渎字纸,包银必用素纸,后生涯日盛,赀累巨万。《青云梯》写惠州远昌鞋袜店,坚持不用字纸制作招牌,唯用花样,“开创有年,驰名远近,获利甚多”。后街道失火,其它店面皆被烧毁,唯远昌独存。《桂宫梯》写山西靳氏在北京开烟铺,各铺都用字号,致字纸抛洒,靳氏恻然不安,改用花样,自此“到处驰名”,获利数倍。实际上,远昌和靳氏的成功与其巧妙地使用商标有关,但作者皆归功于敬惜字纸。

4、免灾

敬惜字纸还能使自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北东园笔录初编》卷四“惜字速报”记余侍居浦城,倡为惜字之举。一日,其子得狂疾,夜走山中,巧遇拾字佣,得其帮助,平安而归,疾亦寻愈。《续子不语》卷八“吞舟鱼”写字灰有镇风波之功效,“凡出海客,辄市字纸灰包以往,云洋中多怪风,及一切水怪或吞舟鱼,投灰即去”。《桂宫梯》中云金陵尤翁因敬惜字纸,一夜遇盗,一金甲神持“敬”字牌突入。盗惊,弃载而去。又有一人素喜敬惜字纸,一日渡江,舟将行,见岸上有字纸,即令舟人维舟,独登岸收之。回头舟已覆矣,人俱溺死。苏州张尔斌收字灰投于江,免遭火灾。

5、延嗣

由于敬惜字纸,本当绝后者生子传宗;由于亵渎字纸,本有子者却夭折绝嗣。如《桂宫梯》记杭州汪某,年五十无子,建惜字会,立字纸炉后,连生二子。而某店铺买字纸作还魂纸,子俱夭折。

三、敬惜字纸信仰的文化阐释

薛福成在《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续》中道:中国人无论智愚贤否贵贱,皆知敬惜字纸;而西方人则不然,或任意抛掷报纸于沟渠污秽之中,或用字纸洗器物,或用字纸如厕。他无法解释清楚造成这两种不同行为的文化原因,但他坚信:“然中西风气,必有大同之一日。则惜字一会,亦必由东而西,其在数百年之后乎。”可见,薛氏颇以中国人敬惜字纸的信仰而自豪,但他只认识到了其中的积极因素,却忽视了它的负面影响,他的预言不可能实现就不难理解。诚然,敬惜字纸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知识的优秀传统,但我们必须指出,他们所敬惜的主要是经典文化。在《太平广记》、《夷坚志》、《桂宫梯》和《青云梯》等典籍中,都有不少讲述滥用圣贤经典字纸而遭致恶报的故事;《太平广记》、《子不语》、《里乘》等小说集中,圣贤经典还被描述为具有驱邪辟鬼的神奇功能。在要求敬重儒道佛经典的同时,则坚决要求禁毁淫秽和异端文化,其中有三类书籍在应焚毁之列:一是“怪异淫乱”之书。“敬字纸功例”中明确规定说,焚毁此等书籍可以记录“百功”,并能使“本身增寿,子孙贵盛”。他们广劝官宦富室,捐资创会收买淫词书板和春宫图书,立时烧毁。建议现任官员,严禁刻印淫书春画。《惜字广意》中说:“不可撰淫词艳曲坏人心术,流害无穷;不可谤毁圣贤,亵渎经籍;不可集书为艳体文、割书作歇后语及借引经书取供笑谑……”创作或传播淫词艳语者,必得恶报;烧毁淫秽邪书者,必得善果。《桂宫梯》引袁了凡之语说:“士子能取淫秽邪书恶状及谤书焚化者,得子孙忠孝节义报。”《吕仙则刻绮语示谴之报》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吴生和陈生都是江南名士,都喜欢作绮词艳语,因而两人久困科场,而且陈生无子。后来他们改过自新,全部焚毁自己作品的书板,见学徒录诗,有语涉风情者,也投之于火,并创会鸠资,收买淫书印板,立时烧毁。不久,陈生喜得贵子,吴生考中解元。《北东园笔录初编》卷二“孽海”记吴人盛传学者石琢堂为诸生时,家置一纸库,名曰“孽海”,凡见淫词艳曲坏人心术与夫得罪名教之书,悉纳其中而烧之,历数十年不倦。后终得厚报,乾隆庚戌以会魁胪唱第一。二是谤毁圣贤异端书籍。如《北东园笔录初编》卷二“孽海”记石琢堂偶阅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内有劾朱文公一疏,不胜发指,拍案大呼,思欲尽购此书以付诸火。乃谋诸夫人,假奁饰金珠诸物易钱质库,遍搜坊肆,得三百四十余部,悉烬于孽海中。三是残缺不全书籍。“文昌帝君劝惜字纸文”所附之“敬字十凡例”中,把“不全遗书、破残经卷”与“淫词小说、恶款榜文”并列,要求人们随手捡拾,“随即焚化”。

因此,敬惜字纸表面上反映了民间社会的世俗欲求,其背后却满足了上层集团的政治需要,两者达成了统一。封建统治者通过敬惜字纸信仰,清除异端文化,维护正统文化的权威,整合社会伦理秩序。这样,敬惜字纸信仰就不可避免地毁掉了许多被视作“淫词”的优秀文学作品;一些罕传稀见的历史文献,靠残篇零卷,还可以保存一部分内容,一旦被毁,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那些一心想要通过尊奉“惜字律”来积累功德的善男信女,实际上无意中做了毁灭民族文化的千古罪人。复次,敬惜字纸主张烧毁字纸,反对废纸再生,也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有人以为敬惜字纸与古代纸张匮乏和造纸工艺落后有关,这是不对的。敬惜字纸并无节约纸张之意,在一些民间宗教宝卷如《十王宝卷》中,造纸的发明者蔡伦不但没有受到尊敬,还被打入地狱。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评估敬惜字纸的是非功过。

注:

① 《荀子·解蔽篇》,《诸子集成》第2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67页。

② 《淮南子·本经训》,《诸子集成》第7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16页。

③ 颜之推《颜氏家训》卷第一“治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④ 《大正藏》第45册,大藏出版株氏会社1933年版,第873页。

⑤ 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⑥ 民国修《清流县志》,福建地图出版社1989年版,第450页。

⑦ 王见川、林万传《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第11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版,后文《桂宫梯》、《青云梯》、《文昌帝君劝敬惜字文》、《觉世正宗》、《惜字广意》、《吕仙则刻绮语示谴之报》均出自该书,参见第292-328页。

⑧ 汪志伊《节韵幼仪》,清同治五年忻恩圃氏本。

⑨ 梁章钜《归田琐记》,清宣统三年扫叶山房本。

⑩ 王之春《椒生随笔》,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4页。

猜你喜欢

云梯
搭建企业人才“云梯”让科技企业行稳致远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江淮平原第一关
把握四“度” 搭建“云梯”
爬云梯
墨子破云梯
咏迎客松
让课文成为学生作文的云梯
与肉为敌 “云梯”特洛伊·杰克逊
探析云梯消防车稳定性国内外标准之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