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德华·赛义德在中国的译介传播

2012-12-17许晓琴

小说评论 2012年2期
关键词:赛义德后殖民帝国主义

许晓琴

一、爱德华·赛义德及其著述

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W.Said,1935-2003)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其研究涉猎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等多个领域,尤以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方面的成就而闻名世界,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后殖民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之一。他对国际政治、巴勒斯坦问题的积极关注、对当代知识分子角色的反思,尤其是对后殖民理论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在后殖民文化批评方面的建树使他蜚声国际。

赛义德一生撰写了大量的著述、论文、报刊杂志的政治评论、新闻分析,在世界各大媒体和阿拉伯媒体上广泛发表演说,严厉抨击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中东政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场所向国际社会表达巴勒斯坦人民的诉求和愿望。在英国BBC著名的瑞斯 (Reith Lectures)讲座①上赛义德发表了“对权力讲真话”等系列演讲,他把他对知识与权力、知识分子的角色、反对双重标准、坚持批判立场、人文主义关怀、再现的政治与伦理等有关议题的思考、立场、观点和见解,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达给英语世界。赛义德著述丰硕,他把写作视为一种快乐的“直接参与世界”的方式,视为一种具有积极反抗意义的话语实践:“对于我来说,在很多情况下,写作源于一种简单的动因;之所以想写,是因为我从中得到快乐。写作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使我觉得自己正在参与这个世界。此外,由于个人在政治和经济社会中无力与之抗争而往往保持沉默,从某种角度看,写作是我本人对这种沉默态度一种反抗。我认为写作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退让行为,因为它代表了某种表述。”②赛义德的特立独行与英勇无畏,展现出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和力量。

他在广泛的议题上进行写作,从文学批评、音乐专栏、政治评论、知识分子立场、中东局势分析、美国外交与政治,到历史、哲学、歌剧、电影、文化批评等,因此有“现代文艺复兴的通才(a modern Renaissance man)”③之称。除散见于世界各大报刊杂志的文章外,赛义德一生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其主要著作有:《约瑟夫·康拉德与自传体小说 (Joseph Conrad and the Fiction of Autobiography,1966)、《开端:意图和方法》(Beginnings:Intention and Method,1975)、《东方学》(Orientalism,1978)、《巴勒斯坦问题》(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1979)、报道伊斯兰:媒体与专家如何决定我们看待世界其他地方》(Covering Islam,How the Media and the Experts Determine How We See the Rest of the World,1981)、《世界·文本·批评家》(The World,the Text and the Critic,1983)、《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After the Last Sky:Palestinian Lives,1986)、《归咎受害者:虚假的学术和巴勒斯坦问题》(Blaming the Victims:Spurious Scholarship and the Palestinian Question,1988)、《音乐详述》(Musical Elaborations,1991)、《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1993)、《知识分子论》(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1994)、《和平及其不满:中东和平过程中的巴勒斯坦》(Peace and Discontents:Essays on Palestine in the Middle East Peace Process,1995)、《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Out of Place,a Memoir,1999)、《流亡沉思录》(Reflections on Exile,2000)、《权力、政治与文化》(Power,Politics and Culture:Interviews with Edward W.Said,2001)、《从奥斯陆到伊拉克及其路线图》(From Oslo to Iraq and the Road Map (Collection of Essays),2003)、《文化与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Conversations with Edward W.Said,2003.)、《人文主义和民主批评》(Humanism and Democratic Criticism,2004)等,仅在1966年至2006年期间,赛义德的著述共出版了25部之多④。这些著述的主要论题涉及和涵盖:对西方文化经典同帝国主义之间的共谋关系(complicity)的研究,剖析东方主义中所隐含的文化霸权主义、权力话语机制,在殖民和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考察东西方关系;对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思考和对批评的世俗性本质的探讨;对巴勒斯坦问题等中东局势的分析以及对当代公共知识分子在反抗文化霸权中应有的立场、作用和责任的思考。

在赛义德众多的著述中,《东方学》、《巴勒斯坦问题》、《世界、文本、批评家》、《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等是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著作,尤其是1978年出版的著名的《东方学》⑤著作和1993年出版的《文化与帝国主义》⑥著作被公认为是后殖民批评理论的经典之作。赛义德《东方学》(Orientalism,1978)的出版,在帕特里克·威廉姆斯(Patrick Williams)与劳拉·克里斯曼(Laura Chrisman)合编的第一部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读本《殖民话语和后殖民理论》⑦(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AReader,1994)中被誉为“单枪匹马地开创了一个学术探讨的时代:探讨殖民话语,也探讨殖民话语理论或殖民话语分析。”⑧赛义德的《东方学》对西方殖民扩张以来的理论建构进行了深刻分析和揭示,开启了后殖民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后殖民理论奠定了基础,成为后殖民主义的一个理论开端,作为理论家和批评家的赛义德也由此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与声望。

以赛义德为代表的后殖民批评家对殖民地传统与文化的边缘位置、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第三世界的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角色和政治参与、关于种族/文化/历史的“他者”的表述,以及后殖民时期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赛义德的后殖民批评具有开阔的理论视野,“从美学的角度审视文学本质问题,也从史学观点审视,达到美学观点与史学观点的统一”⑨。同时其“视野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文中的‘文学性’,而是将目光扩展到国际政治和金融、跨国公司、超级大国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以及研究这些现象是如何经过文化和文学的转换而再现出来的”⑩。因此,它侧重于分析后殖民话语中体现出的现存政治文化环境。后殖民理论的核心也是对“西方中心论”意识形态、对传统殖民主义话语进行反思和批判,深刻揭示了文本背后隐含的不平等关系,以颠覆近代以来作为强势话语的西方中心主义,把后现代主义的批判视野拓展到更加广阔的空间。将欧洲文学、文化视为一种意识形态生产与殖民权力的共谋关系是赛义德后殖民批评最重要的特征。

二、赛义德著述译介传播

作为后殖民批评的代表人物,赛义德的学术表现和政治参与引人瞩目而备受学界关注。著名的非裔美国哲学家、文化批评家科内尔·韦斯特(Cornel West)在《知识分子论》的封底推荐词中称赛义德是“当今美国最杰出的文化批评家”⑪。美国加州大学历史与文学教授理查德·特迪曼(Richard Terdiman)也给予赛义德高度赞扬,称他为“名副其实的文化研究尤其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奠基人”⑫。巴特·穆尔 -吉尔伯特(Bart Moore-Gilbert)对于赛义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影响也作出了客观而积极的评价:“在比较文学、人类学、社会学、区域研究、政治科学以及英国文学这些学科,赛义德的思想都引起了广泛的热情,还使得后来出现了一大批著作”⑬。的确,赛义德的理论著述,尤其是《东方学》(1978)、《文化与帝国主义》(1993)等著作的先后出版在欧美学界引起很大震动。西方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Tribune)、《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等都对其进行了高度关注,赛义德及其著述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学和文化批评研究者共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世界各大报刊杂志如《新文学史》(New Literary History)、《批评探索》(Critical Inquiry)、《疆界2》(Boundary 2)、《析辩》(Diacritics)、《社会文本》(Social Text)、《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拉里坦季刊》(Raritan Quarterly)、《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和《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等都能见到讨论、评析赛义德著述的文章,相关研究著作也随之纷纷出版。

1978年爱德华·赛义德出版了《东方学》(Orientalism,1978)著作,威廉斯和克里斯曼宣称赛义德此书的出版“单枪匹马地开创了一个学术探讨的时代:探讨殖民话语,也探讨殖民话语理论或殖民话语分析”⑭的时代,甚至把赛义德对东方主义观念的批判看作是后殖民批评的开始。后殖民批评将西方对东方进行文化殖民的事实及后果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将研究的重点从文本形式转向文化政治批评,承载了文化批评和文化抵抗的后殖民批评策略。后殖民批评主要关注的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长期以来在各类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文化的文本中的反映,并致力于揭示各类文本中所隐含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文化影响。赛义德的文学及文化批评对许多学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奠定了后殖民研究的基石。后殖民研究的重要人物,如斯皮瓦克(Gayatri C.Spivak)、霍米·芭芭(Homi Bhabha)、海伦·蒂芬(Helen Tiffin)等都深受他的影响。赛义德的著述及其文学与文化批评实践对广阔的领域产生了深刻的令人瞩目的、持久的影响。

我国学界对后殖民理论的引进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这一批评理论引进中国知识界之后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影响,此后十多年间各种研究理论与文化实践的学术成果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个持久的学术研究热点。最早介绍后殖民理论的文章是文化批评学者张京媛的《彼与此》,发表在《文学评论》1990年第1期上,该文章对赛义德的著作《东方学》(Orientalism,1978)进行了专门介绍。1992年《读书》杂志第10期发表了刘禾的文章《黑色的雅典》,文章对美国学界的情况、对后结构主义和后殖民理论的历史背景、后殖民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及后殖民理论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批评等进行了评述。1993年《读书》杂志第9期同时刊登了张宽的《欧美眼中的“非我族类”》、钱俊的《谈萨伊德谈文化》、潘少梅的《一种新的批评倾向》三篇文章,这些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赛义德的著作《东方学》和《文化与帝国主义》,并就后殖民理论进行了讨论。其中《非我族类》文章不足六千字,归纳了以福柯为代表的法国后结构学派关于真实与表述、话语与权力之间互动关系的思考,介绍了赛义德如何利用上述思路批评西方长期以来对阿拉伯世界的歪曲,并对西方的汉学研究以及中国形象在西方变化的脉络进行梳理。1994年,国内许多报刊如《读书》、《钟山》、《文艺争鸣》、《东方》、《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争相刊登了王一川、陈晓明、张颐武、王岳川、王宁、戴锦华、张法、陶东风、杨乃乔、许纪霖、陈跃红、邵建等一大批学者有关后殖民理论的文章或座谈纪要。众多学者的文章和讨论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反响。到1997年,罗钢发表了《关于殖民话语和后殖民理论的若干问题》文章,1998年丰林发表了《后殖民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响》,1998年刘康、金衡山的《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1999年陈厚诚撰写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文章,“后殖民”、“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已成为中国学界广泛讨论的重要话题。

赛义德的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通过语言译介途径而得以传播。90年代末至2009年,赛义德的一些重要理论著述在我国被陆续翻译出版:

1999年1月由张京媛主编的《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年4月罗钢、刘象愚主编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是大陆最早出版的西方后殖民理论译文集,收录了后殖民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赛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与后殖民批评有密切关系的美国学者杰姆逊,后殖民理论先驱人物法侬,以及国外后殖民理论的一些批评者、研究者的部分著述。

1999年5月,由王宇根翻译的赛义德后殖民理论和文化批评的代表著作《东方学》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在《东方学》中,赛义德考察了欧美“东方学”的产生与帝国主义扩张之间的内在关系。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强烈地刺激了欧洲的东方学研究,到十九世纪出版了大量有关东方的语言学、风俗学、博物学著作,大量的东方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其后,欧洲的东方学研究一直与欧洲诸国此消彼长的斗争有关。十九世纪至二战以前,英法两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东方学”研究最“卓有成效”的国家。二战以后,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东方学》中,赛义德探讨了帝国主义是如何以话语想象构想出所谓的东方形象。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对东方学所隐含的权力话语机制的剖析,揭示“东方学”其实质就是东方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探索消解文化霸权的策略。并且,针对东方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后殖民时代中的殖民话语和文化殖民,以及对殖民主义以来西方文化思想中的殖民话语进行批判。

此后,赛义德的系列著述诸如《赛义德自选集》([美]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文化与帝国主义》([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先后被翻译出版。《东方学》和《文化与帝国主义》不仅是赛义德后殖民批评理论的代表著作,同时也是赛义德后殖民文学与文化批评实践的美学范本。如果说《东方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范式的雏形的话,那么《文化与帝国主义》著作开启了运用后殖民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思路,并为后殖民理论的美学分析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在《文化与帝国主义》这部后殖民文化批评的范本中,赛义德对现代西方帝国主义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对西方19、20世纪文学经典的解读所进行的后殖民文学批评的具体实践,开始了他对于文学的文化政治观念体系的建构。他将后殖民理论正式应用于文学批评。在考察文学与殖民主义、帝国意识、文化霸权,以及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共谋”关系中,赛义德创造性地提出了“对位阅读法”(contrapuntal reading)。赛义德通过对19世纪、20世纪西方文学经典的重新解读和阐释,揭示西方文化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共谋”关系构成了《文化与帝国主义》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

1999年赛义德的《知识分子论》([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翻译出版,随后,诸如《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美]爱德华·W·萨义德《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金玥珏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美]爱德华·W·萨义德《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彭淮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美]爱德华·W·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报道伊斯兰》([美]爱德华·W·萨义德:《报道伊斯兰》,阎纪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从奥斯陆到伊拉克及路线图》([美]爱德华·W·萨义德:《从奥斯陆到伊拉克及路线图》,唐建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论晚期风格》([美]爱德华·W·萨义德:《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阎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世界·文本·批评家》([美]爱德华·W·萨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李自修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文化与抵抗——赛义德访谈录》([美]爱德华·W·萨义德、戴维·巴萨米安:《文化与抵抗——赛义德访谈录》,梁永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等著述也陆续被翻译出版。

同时,国外对赛义德及其相关理论的一些研究著述也相继在我国翻译出版:

约翰·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的《后殖民批评》([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陈仲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艾勒克·博埃默的《殖民与后殖民文学》([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齐亚乌丁·萨达尔著作《东方主义》([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马雪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阿里夫·德里克的《跨国资本时代的后殖民批评》([美]阿里夫·德里克的《跨国资本时代的后殖民批评》,王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瓦莱丽·肯尼迪的著作《萨义德》([英]瓦莱丽·肯尼迪《萨义德》,李自修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阿拉·古兹利米安主编的《在音乐与社会中探索》([美]阿拉·古兹利米安《在音乐与社会中探索——巴伦博依姆萨义德谈话录》,杨冀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薇思瓦纳珊的著作《权利、政治与文化——萨义德访谈录》([美]薇思瓦纳珊《权利、政治与文化——萨义德访谈录》,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这些译本对赛义德及其后殖民文化批评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桥梁和平台作用,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持久的学术研究热点,从20世纪90年代初迄今,赛义德后殖民文化批评对我国学界不同领域,诸如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化批评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学界的赛义德后殖民文化批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赛义德后殖民文化批评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不仅为中国学界的西方文论跨界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同时为中国文论、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多维度研究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同时,这些译本对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的传播以及为国内进行后殖民理论的深入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研究赛义德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影响,是一项颇具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作,是一项值得高度重视、大有可为,且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赛义德后殖民文化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并不仅限于文学理论,也辐射到美学批评、文学批评、音乐批评、戏剧批评、艺术批评和影视批评领域,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充分显示了“爱德华·赛义德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的文学、文化、历史与现实意义。

注释:

①BBC英国广播公司一年一度的“瑞斯讲座”(Reith Lectures)设立于1948年,当年设立这个讲座的初衷是为纪念倡导公众传媒理念的英国广播公司第一任总裁约翰·瑞斯 (John Reith)。历年来应邀到“里斯讲座”主讲者,包括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爱德华·艾波顿(Edward Appleton)等世界级人物。1993年爱德华·赛义德也应邀在“里斯讲座”发表了系列演讲。60年来人类文明不同领域的领军人物纷纷出现在里斯讲座的讲堂,他们就文化、科学、宗教、政治等等话题发表看法,并邀请听众共同讨论。“里斯讲座”在世界传媒与知识界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传播性。

②[美]保罗·鲍威:《向权力说真话:赛义德和批评家的工作》,王丽亚、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③Henry Louis Gates,Jr."Said as Music Critic"in Patrick Williams,ed.Edward Said.Volume III.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1.p.235.

④参见Edward Said bibliography,网址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Said_bibliography.

⑤Edward W.Said,Orientalism.New Yo rk:Random House,1978.中文译本参见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⑥Edward W.Said,Culture and Imperialism.New York:Random House,1993.中文译本参见[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⑦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A Reader,edited by Patrick Williams and.Laura Chrisman,New York:Columbia U niversity Press,1994.

⑧Patrick Willams&Laura Chrisman,eds.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A Reader.New York: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1994.p4.

⑨冯宪光:《“意识形态”(Ideology)的流转》,载《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⑩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4页。

⑪[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译者序”,第2页。

⑫谢少波、王逢振:《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

⑬Bart Moore-Gilbert,Postcolonial Theory:Contexts,Practices,Politics,London&New York:V erso,1997,p.72.

⑭[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 实践 政治》,陈仲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猜你喜欢

赛义德后殖民帝国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视域:以斯皮瓦克的语境化性别理论为例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双重“他者”的自我认同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藻海无边》
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身着和服的“东方灰姑娘”
《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析
尼共批印度像“帝国主义老板”
赛义德德假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