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高校人才管理中的应用
2012-12-14黄星陈嘉怡
黄星 陈嘉怡
【摘 要】 在当代社会,人才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甚至成为决定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重要因素。高等学校也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人才强国以及科教兴国的重任,所以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在高等学校的现实意义,创建新型的高效人才管理制度,同时认识到激励机制对培养人才、重用人才的影响,这样能够从根本上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极大地开发人的潜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最大的热情投人学习和工作。本文主要分析当前高校在人才管理中激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提高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校人才管理激励机制
1. 目前高校人才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大部分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建立一支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有助于其实现办学目标,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优秀的教职工队伍,要特别注重发展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近年来,随着高校综合管理改革的不断进行,学校内部的人事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分配制度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高校长期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制度影响,现有的分配制度改革不够彻底,人才管理中激励制度仍然穿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下几个方面。
1.1人才的需求分析不到位
通常在采纳某种激励措施之前,必然要对激励对象的需求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这样才能了解激励对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激励。可以说,分析激励对象的需求是一个准备性措施。对于高校教职人员来说,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来激发其工作热情以及发展自身的愿望,这样能够造就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但是现阶段,高校更注重引进现成的人才,而忽略培养潜在性的人才。即使是有计划地实施激励性措施,也是盲目地进行,并未根据人才的年龄、学历、职称、岗位以及人才的愿望进行,因而激励措施的针对性不强,最终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2激励不够及时
对人才的激励需要讲究时效性,因为激励得越及时,获得的效果越显著。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奖惩措施都是在学期末或者学年末进行,即使是某些人员成绩特别突出,需要即刻给予表彰和奖励时,都不能马上兑现,而是要拖到既定的时间进行。这样会极大地打击到人才的良好表现,同时致使激励的效果大打折扣。
1.3激励方法相对单一
传统的高校进行激励优秀人员的成绩时,多是进行物质奖励和薪酬奖励。认为人才的最终目标需求是更好的物质生活,给予物质奖励能够令其更加努力地工作,再创成绩的高峰。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质需求已经不能起到最好的激励效果了。因为人们的物质需求的自我满足程度较高,人员逐渐转向追求高层次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发展自我,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可以说,当前高校的激励方式只是聚焦于物质奖励,忽视客观变化带来的多元化需求,从而激励效果不够理想。
1.4传统的人才使用观念容易挫伤人才的积极性
高校作为公立的事业单位,人才使用中历来注重论资排辈,这导致大部分高等学校在评定职称、考核人才的业绩时,仍然以资历为标准,重年限、轻水平、轻能力,这些做法十分不利于发现、选拔、激励真正优秀的人员,甚至会挫伤这些人才的积极性。
1.5薪酬制度缺乏激励性
高校人事管理中现行的薪酬机制带有很强计划经济特征,这不能真正起到激励人才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平均主义观念太重,教职人员的薪酬待遇差距不明显,很难激发他们努力工作、积极创造业绩的热情;财政拨款的人员工资弹性差,根本不能满足“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激励需求,从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激励效果差的现状。
2. 加强激励机制在高校人才管理应用的对策
2.1建立新型的人才管理体制
高校要尽可能去除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弊端,提升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积极性,建立新型的人才管理制度和观念,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将优秀的人才都吸纳到高等教育事业中去,扩大优秀教职人员的阵营。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各种机构、企业打破固有的壁垒,才能摒弃旧有人事管理体制的桎梏,才能推动人才市场的完善,增强人才市场服务的功能,让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高校角度出发,高校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有利于提升用人的自主权,增强高校科技创新以及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
2.2完善人才竞争制度
价值规律性和竞争规律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两个基本法则。现在人才已经逐步市场化和商品化,因此在人才的管理中,必然会体现出价值规律性和竞争规律性。通常认为合理的竞争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竞争带来压力,压力带来动力,而动力能够促进高校不断改善自身。所以建议高校积极建立合理的竞争制度,让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成为被大家认可的优秀人员,同时也为其才能开辟一片施展的舞台。校方可以减少人才培养成本,第一时间开发本校自有的人才资源,抢占市场经济中人才市场的制高点。
3. 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
总的来说,薪酬制度仍然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一方面能够满足大部分人员的基本需求,稳定人员队伍;另一方面增大薪酬的比重,激励效果仍然不可小觑,获取显著的激励效果。具体的措施有:设置薪酬制度的时候增加精神性的激励功能;在薪酬的内容上增加可激励因素。把薪酬分作激励性薪酬、保健性薪酬以及差别化奖励三种。此外,在进行激励前,要进行详细的激励对象需求分析;缩短激励的周期,对于需要及时激励的人员,更要做到马上激励,增强激励的效果。
3.1形成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青年人才是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在高校教育事业中,也要跟上潮流,注重培养青年人才。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扶持青年人才的计划,为青年人才营造一种发展和施展的空间和氛围。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很多高校纷纷制定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与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等计划,加速组建高校“创新团队”,为学术研究树立良好的示范、引导和扶持作用,使年轻教师在“创新团队”中尽快成熟,成为新的学术骨干和拔尖人才。
3.2落实校园文化以及良好环境的激励机制
落实校园文化以及良好环境的激励机制,即是国家、高校依据人才的兴趣爱好、突出能力,为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优化高校人才的生活工作以及学术研究的环境。具体的做法包括:完善薪资福利体制、落实家属照顾政策、激励手段和内容多样化、营造严正的学风、注重师德等等,加重人才精神方面的激励,同时也恰当运用物质激励,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有利于形成人才的“蓄水池”,激发教职人员的工作动机,提高其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金延军;胡智丹;王大林;王静.高校人才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研究[J].学理论.2012.02(10).
[2] 刘艳玲;李汉才;刘振东;刘卫萍; 况晓慢; 李金闯.关于创新高校人才管理与开发机制的建议[J].河北大学.2009.03(20).
[3] 马玉青;张庆松;葛伟基于柔性管理的高校管理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人才2012.04(15).
[4] 唐昌飞.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高校人才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15).
[5] 马力.人才开发中的高等教育人才管理体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6(05).
[6] 赵福昌; 薛红云关于创新高校人才工作机制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9-25.
(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