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期的“外交救国”
2012-12-14任晓波
任晓波
【摘 要】 在我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这三次大规模的“救国救民”运动,前者是努力探索向西方学习,而后者则是直接和西方刀兵相见。但是这些尝试最终都没有实现“救国救民”的目标,而和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对清政府而言本身这是一种无药可解的“绝症”。
【关键词】 救国救民运动机会主义洋务运动
1.近代中西方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在我国近代史上,当清政府领教了西方大炮、洋枪的威力之后,被迫开始重新考虑国家未来的走向,努力寻求一种能够御外敌而不动国本的妙策。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里概括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四次“救国救民运动”:“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康有为领导的变法”(戊戌变法)、“拳匪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方略”(辛亥革命)。清政府一边对西方列强恨的牙根痒痒,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低下头认真的反思,试图从对手的身上寻求破敌之策,这种抵御和学习之间的微妙关系,奠定了清政府的外交策略。以“抵御外侮”为目的的“学习”,也正是晚清外交的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通过分析晚清的几次救国救民运动的尝试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在向敌人学习的这种逻辑理论指导下的救国必然会遭到失败。
2. 解析近代史上的几次救国运动的失败
近代的中国有志之士都在探索如何救国救民于水火的问题,尤其是著名的“师以长技以制夷”,更是影响了中国几十年的探索方向,在三次“救国救民运动”中,清政府一直在不断的试图找出一个合适的方法。
2.1第一次武力“自强”——“洋务运动”
中国历经了鸦片战争的痛苦以后就开始努力“睁眼看世界”,并为此提出了“以夷制夷”的思想,但真正的实际行动却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慈禧太后成功发动政变并掌权,开始重用奕等一大批具有“超前”眼光的官员,以此开创了日后的洋务运动。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许多相对开明的官僚深刻地感受到了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鉴于最直观的差距,晚清首先迈开了军事近代化的步伐,创办海军、训练新军。这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救国救民方案。虽然清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还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用一次彻底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不可行性。
2.2第二次知识救国——“戊戌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有力的证明了开明绅士们的“幻想梦”的破灭,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进步知识分子的神经。他们以康有为等人为首在“救亡图存”的号召下,很快掀起了一场“改革政治制度”的风潮。可惜,康有为所梦想的剧烈变法并非是统治阶级所能接受的。他是个杰出的宣传家,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鲜的政治思想,但他并没有认清当时的政治局势,把太多的期望寄托于一个没有实权的“光杆皇帝”,而将真正的掌舵者——慈禧看作是“敌对分子”。而事实上,即便太后没有出面干涉,光绪皇帝所倡导的自体性变革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完全不是他能掌控的。而最终破坏了这次“美好愿望”的人正是刚刚在甲午战争中尝到败果的变法运动者们。
2.3来自人民群众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近代中国的前两次尝试都没有有成功,不是不堪一击,就是被迫中断,从而使晚清政局显的更加内外交困。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下层老百姓打出了“灭洋”的旗号,而几近绝望的晚清政府似乎又看到了另外的一条出路,慈禧太后也试图借此驱逐外国势力。但这种想法从今天看来明显带有极大的机会主义成份,最终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慈禧太后宣布严惩义和团以及支持义和团的官员,甚至宣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友邦)之欢心”。
从此以后,以大清国为主体的向西方学习的救国道路走到尽头,这三次努力尽管都是为了“救亡图存”,但不论哪一种努力都受到统治阶级内部势力的阻挠。如果说前两次是在承认西方是“老师”的前提下进行的话,那么第三次就是完全地将西方放到了“敌人”的角度上,这次的结果却几乎是“国破家亡”。
3. 外交上的最终妥协
鉴于三次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失败,最终让清政府意识到,向西方学习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在不想动摇国本的前提下,在不得损害到旧有的落后分子的利益基础下的一切尝试,最终都只能是一场闹剧而已,在这种无法解决的困境下, 清政府只好被迫妥协,开始逐渐的“化敌为友”,最终成为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帮凶”和“代理人”。
结论
杨公素先生在分析旧中国外交的悲剧与教训时曾指出:作为列强势力范围分割下的半殖民地,“历届政府都是仰外国的鼻息谋求维护自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即所谓的“弱国无外交”。没有强盛的国家实力作后盾,无论是清政府内部的“有志之士”还是来源于民间的知识分子,都没有办法解决和列强之间的尴尬关系,打不过又学不成,时而看作敌人,时而又看作学习目标,这种摇摆不定的角色定位,也是导致晚清政府无法找到一条合适的救国救民道路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
[2]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M].长沙:岳麓书社,1987:124.
[3] 杨公素.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M].张植荣修订.香港:励志出版社,2002:10.
[4] 时殷弘主讲,顾晓峰整理.现代国际战略十一讲:从拿破仑到越南战争[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5.
[5] 杨公素.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M].张植荣修订.香港:励志出版社,2002:15.
(作者单位:长治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