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发展思路探析
2012-12-14刘远琳任倩倩
刘远琳 任倩倩
【摘 要】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成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却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新思路,以帮助大学生社团的良好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 社团发展问题新思路
1. 大学生社团介绍及其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是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统一领导和扶持,由学生自发组织和开展学生活动和交流的组织。社团大体分为以下四类:学术研究型、理论学习型、社会服务型、兴趣爱好型。学术研究型社团以专业为依托,围绕专业展开学术性研究和比赛。理论学习型社团围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展开建党、红色革命活动。社会服务型社团是以“爱心服务、无私奉献” 为出发点面向学校内外展开志愿者活动。兴趣爱好型社团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开展小团体活动。这些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能在保证完成自身学习任务和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校各项学生工作开展为原则,目的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竞争力。
2. 大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误区
2.1为活动而做活动
学生社团通过举办活动为会员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实践平台,活动本身的质量和形式、效果直接影响着会员的成长。质优的活动往往能带动大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团队能力。每学期,社团都会以各种名义举办活动,其出发点都是为了社团会员。然而,部分社团一味追求举办活动数量,从而忽视例了质量。活动内容简单化,形式单调,取得令人满体的效果的活动非常少,例如:大量的讲座活动、偏题的趣味活动、与社团性质不对口的活动。会员更多的是被动拉着参加社团活动,而不是主动参加活动,兴趣全无。
2.2“无奖励不参加”观念盛行
社团活动本是兴趣相投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发展至今却变成单纯追求奖金、德育分的刺激性活动。社团活动组织者十分苦恼,一个不错的活动却因为没有实质性奖励而被遗弃一旁,宣传活动时经常碰见学生不屑地问道:有奖励吗?什么奖励?因此,没有赞助的活动便没有参加意义。某社团负责人说道:我们社团组织了一场案例分析活动,邀请专业老师为同学们的作品进行分析,但是参加的人少之又少,理由是:没奖励就没意思。活动本身出于对会员负责,希望通过案例分析活动来提升学生对分析案例的兴趣和能力,给老师和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活动却因此无法正常举办。
2.3重比赛轻论文
社团拥有自身的理论和思想基础,这是社团特有的文化。社团通过开展日常活动、举办各类比赛和讲座、进行学术研究,以此来传播和发扬社团文化。学术比赛和学术论文都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的成果,两者都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不错方法。然后,现阶段众多社团都重视学术比赛而轻视学术论文研究,学生的写作能力、事件分析能力、调查能力没有被很好的挖掘出来。学校的报刊、杂志上很少出现学生作品,更多的学生课题无人问津,学术论文有待社团进一步重视。
2.4经费来源主要靠赞助
社团正常运作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没有经费来源社团根本无法正常运行。目前,学校社团的经费主要来自会员入会时所交会费和社团赞助。然而,有限的会费根本不能满足社团各项活动,社团组织者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拉赞助解决活动经费。赞助的不到位给活动正常举办带来许多限制,学生活动经常受赞助影响而无法如期开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总是被经费限制。社团陷入无赞助不活动模式,当然学校也会每学期拨一定经费给社团,经费力度小,社团总是出现入不敷出,社团发展受到限制,令人堪忧。
3. 社团发展误区产生原因
3.1社团活动缺乏整体规划
每个社团都有一个组织目标和长期规划,这是社团未来发张的方向。社团换届后,新的领导者需要继续坚持组织目标,继承前一阶段的活动项目,再不断改进和创新。新学期前,组织者就必须规划好本学期的社团任务,日常活动和各类比赛、学术研究、会员培训等。有了完整的整体规划就不会出现:为了活动做活动。社团的品牌活动会是一个学期的重点,其它活动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每月一次社团活动能够给社团工作人员有一个休息和整顿的时间,给会员更多自由时间,过多的社团活动会遭到会员反感,无效、质量低下的活动会降低社团在会员心中的形象和忠诚度。社团文化需要不断沉淀,社团规划着实重要。
3.2会员对社团意识模糊
学生递交会费,加入社团即成为社团一份子,会员们有责任和义务参加社团活动,为社团出谋划策。会员在加入社团都会有一期培训,了解社团的目标、体制和理念、社团文化。社团在组织活动前缺少对会员的培训,培训可以提升会员对活动兴趣,让会员掌握一些技能,给会员实质性的帮助。如果社团仅仅是在活动前与会员有短信联系,企图通过简单地海报、短信来拉拢会员参加活动,会员很难愿意前往参加活动,对会员而言,似乎各种奖金和德育分更具实实在在的吸引力,“无奖励不参加”观念逐渐盛行,会员对社团的意识和集体观念逐渐淡薄。
3.3社团指导老师配备不合理
每个社团配备1-2名社团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工作。众多社团负责人反映社团指导老师过于繁忙,很少花精力在社团上。事实上,大学生社团指导老师,主要由学校社科类任课教师组成, 指导社团成为了兼职, 一般他们本身教学科研工作任务又非常多, 致使部分社团指导老师,并未挥应有的职责。这样的组合显然对管理社团,特别是那些创新性强的协会,明显力不从心。各类社团缺乏有效的指导教师, 从而从整体上降低了活动质量,很多活动仅在低水平层面上重复。社团也没有合理利用指导老师这一资源,社团在遇到学术上的问题、经费上问题时可以随时向老师提出,指导老师才可以提出解决措施。
3.4社团经费来源不足
社团的经费除了来自会员会费以外,主要靠拉赞助获得。企业赞助的最终目的是在学生中间做宣传,单纯的校园宣传具有局限性,企业已经逐渐退出单纯宣传的模式,更多的希望通过社团获得实质性的回报,这就增加了社团拉赞助的难度,以活动为依托的赞助十分困难。其实,社团的一部分经费来源于学校拨款支持,但近年来,学校对社团的支持力度不够大,许多社团反映都没有收到经费支持,却要支付一定比例会费给学校,这让原本生存困难的社团更是雪上加霜。社团既然是学生第二课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社团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和管理中小型社团发展,缓解社团财务负担。
4. 解决大学生社团发展误区新思路
4.1打造精品活动,组建文化社团
社团要进行品牌化建设,通过发挥社团的自身潜力,落实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在完善大学生社团日常活动的方式上,创新性的开展符合社团优势,具备良好影响力,预期效果会比较好的活动,并且将这些活动不间断一届届的举办下来,树立一个系列的活动品牌意识,打造社团独有的精品活动。社团是在一定的思想和文化上形成的,社团学生干部就是思想的继承者,最出色的社团不是活动有多么吸引人,是社团的文化能否深入人心。社团组织者需要对一届的会员进行文化和思想上的教育,活动的开展更是要围绕社团核心理念。比如:某社团的核心思想是依托专业知识,实现快乐营销风采。那么这个社团应该坚持这一理念,使社团人带着这一思想进行社团活动。
4.2建立有效的培训和指导机构
社团组织者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社团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社团必须重视社团干部的培养。但是,鉴于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各个协会可用于学生干部培训的资金和人力、物力非常少,社团学生干部的培训,经常形成走过场,像社团管理者的财务管理能力、组织计划能力等都是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培养的。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此的投入和重视,由社团联合会带头组织有效的培训,将优秀骨干推荐给各个有发展潜力的社团,以骨干带动社团发展,壮大社团集体力量。另外,社团各个指导老师需要定期培训,补贴经费和奖励,提高教师对社团的责任意识。社团也要积极与老师联系,将社团困难反映给老师,求得帮助。
4.3社团与社会组织挂钩
许多社团比较完善的仅仅仅仅是在自己学校发展,还没有真正将社团文化和魅力带出校园,这些社团原地踏步是难以得到更好地发展。社会上有相应的社会组织,拥有强大的资源,如果学校社团与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社团可以利用社会团体资源,扩大自身社团的活动范围和影响力,开拓获得资源的渠道,是社团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4.4相似社团合并和重组
部分社团在理念和组织上具有相似性,开展的活动也比较类似,资源浪费严重,财务核算不规范,学校可以适当的整顿社团,合并和重组相似社团,将社团力量集中在一处。社团人力、物力、财力的集合,活动结合更能带动社团的发展,让那些处于瓶颈的社团有了新的希望。
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社团的发展不仅是社团组织者的责任,更是学校和社团指导老师的责任,社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提高能力素质和文化素养平台,学校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建设,规范社团制度,为社团提供更多资源,提升社团品牌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吴笑兵.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年04期.
[2] 社团经济:大学生创业与高校发展新思路.2010.
[3] 论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思路.2010.
(作者单位:刘远琳,浙江财经学院;任倩倩,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