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问题的几点探讨
2012-12-14莫佳蕙
莫佳蕙
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中等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偏见。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令人堪忧。这种让人担忧的状况可以概括为:学生不学,教师难教,中职语文教学前进的步伐步履维艰。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体会,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相关问题做一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对象是初中中等基础教育完成者。但当前的中等职校学生文化知识状况不容乐观,我看到过这样一则调查报告:调查显示,教师中认可“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职校学生‘差生多”的占80.70%,只有19.30%的教师表示“不同意”。教师认为学生“差”的理由,排在第一位的是“学习态度差”,第二位的是“行为习惯差”,第三位的是“学习能力差”。由此可以看出,职校生文化基础普遍太低而且综合学习能力不强。我校的学生90%以上都是子弟,有很严重的攀比习惯和啃老习惯,大部分没有生活目标和明确的奋斗方向。很多孩子是离异家庭出身,自尊心很脆弱,敏感而多疑,他们无所事事,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应该说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问题学生。由于长期缺乏必要的引导与管束,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遑论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面对老师的提问,他们已经失去了动脑筋的欲望,只是麻木地回答“不会”,以此希望逃避老师的责难。这些问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令人堪忧。
第一,语文学科基础薄弱。面对汹涌的经济大潮,中职学校之间的招生竞争日趋白热化,生源由原来“优先首批”录取的“尖子生”,改变为“最后末批”录取的“差等生”。有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有的学生分不清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有的学生写不出超过二百字的作文,作业中的错别字和病句比比皆是……
第二,相关知识积累欠缺。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需要通过背景资料的介绍,让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政治、历史等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学习《荷塘月色》要了解“大革命”时期的白色恐怖,能明白作者需要借“荷塘”这一理想世界去排遣心中的苦闷……可是,基本常识的缺失使他们在课堂上思想无法集中,无法深入学习。长此以往,他们对语文学习便逐渐失去了兴趣。
在人们片面重视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今天,语文课的课时一再缩减,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这门课。语文课的重要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中职语文教学面临尴尬现状。
二、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改变教学理念,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职学生来讲,培养兴趣尤为重要。因为职中的学生大多数基础差,底子薄,缺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对学习明显表现出厌倦的情绪,上课听的人少,看课外书、睡觉的多,作业特别是作文写的人更少。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表演、朗诵、辩论等等。
(二)切合学生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改革语文教学。
1.注重实用教学,提高应用写作能力
中职生和高中生不同之处在于中职学生将走向社会,所以中职学校更应该注重学科的实用性。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非常受欢迎。
2.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能力
教学方法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课堂生活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实践,把他们了解的事情用语言外化出来。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比如第一堂课是学生自我介绍,让同学在认识彼此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使语文更加贴近生活。
(2)课堂活动化。如学习了《项链》《一碗清汤荞麦面》《孔雀东南飞》等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课本剧,不同学生的特质都可以得以展现,学生的写作水平、管理水平、表演才能、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
(3)组织辩论会。“辩论出智慧”,在语文活动课上可以常开展一些小型的辩论会和讨论会。如学习过《敬业与乐业》一文后,展开“职业人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的大讨论,同学们讨论激烈,收获颇多。
总之,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施,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找到自信,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