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型男青年
2012-12-13毛利
毛利
新男友是个普通青年,几乎跟文艺不沾边。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他不喜欢读书、看报、看杂志,一切跟非实用文字有关系的东西,都让他头疼。他最爱看的文字是说明书,并且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我新买了相机,会把包装盒连同说明书一起扔掉。
我试图跟他解释:时间会教会一切。没说出来的一点是,当你怀揣着一台高级相机,四处宣扬自己其实不会用,这在文艺界似乎是件久盛不衰的时髦事,第一说明这个穷困落魄的文艺青年从此翻了身,第二说明就算有钱买东西,内心深处依然执著着文艺青年的懵懂。
我的新男友当然不懂这些玄机。他认真透彻地研究了说明书,给新相机设定好了小清新拍摄模式,又配了一个常用镜头,并以训练一只猪使用相机的耐心,教会我如何拍出可以准确聚焦的照片。
当我第一次拍出一张“正常”的照片时,差点怀疑自己会被文艺青年队伍除名。在文藝王国,没有人在乎一张照片是否清晰,构图是否地道,我们在乎的是第一眼的冲击,第二眼的沉思,照片背后的故事。新男朋友不理解这些事情,他只是很头痛地说:亲爱的,你用一台这么高级的相机,怎么能拍得跟手机照一样?
比起他的不理解,我的朋友更不理解:普通青年何其乏味,一年都不会看一本书,没有心灵层次的交流,这叫什么恋爱?
事情的确偶尔会发生,比如他愁眉不展新项目进度时,我想到《圣经·旧约》里的约伯,惨到惨不忍睹,责问上帝:我这么虔诚,为何会如此多灾多难?上帝怒吼:比起广阔的世界,渺小的人类算什么?想到这个故事,我感动得身心一震,MSN上逐字打过去,他却毫无反应。隔了一会儿我才想到:你是不是有阅读障碍症?新男友说:看到一大堆字冲出来,我都要强迫自己念出来才知道在讲什么。另外亲爱的,这个约伯到底跟我有什么关系?刚才领导叫我开会,没来得及看。
普通青年的惆怅似乎从来不跟人类深刻的痛苦有关系,没等下班,他已经很高兴地说:晚上我们去哪里吃饭?
他对文艺毫无概念,既不懂诗词歌赋,也不会情话滔滔。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位工具型男友,升级你的手机,教会你使用Google地图,或者在餐厅点出一道最不会失败的菜。认识他之后生活忽然有了质的飞跃,让你甚至不再有时间感慨空虚寂寞冷,生活从混乱走向规律化。
尽管文艺成分正在锐减,但实在没什么好抱怨。我的那些文艺女朋友,总会碰上那样的文艺男青年,谈一下午佩索阿、里尔克,心灵碰撞数次差点以为这就是上帝安排好的那个人,最后却因为他一句“我女朋友今晚不在,你要不要过来雪夜畅谈”一下瘫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这类悲剧性质的相会,显然没有大雪天拉着新男友叽叽喳喳去吃一顿涮羊肉来得有趣。
摘自《南国都市报》2012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