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2-12-12李维明李维红霍天翔

中国煤炭 2012年5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李维明 李维红 霍天翔

(1.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100084;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东城区,100010;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83;4.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展研究部,北京市东城区,100007)

我国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李维明1,2李维红3霍天翔4

(1.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100084;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东城区,100010;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83;4.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展研究部,北京市东城区,100007)

在明确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内涵基础上,根据客观性、系统性、可比性、可行性和动态性原则,基于转变发展方式理念,从资源保障、科技水平、安全生产、人力资源、规模-效益、资本运作、社会责任、环境保护8个方面,构建了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18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

煤炭企业 综合竞争力 指标体系

国别间能源战的胜负取决于一国的综合国力,其中,能源产业竞争力的强弱是决胜的关键。由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资源赋存条件所决定,我国能源产业的基础是煤炭产业。作为煤炭企业的集合,煤炭产业的竞争力又取决于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当前,我国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本质上就是提升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

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很多,但对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相对较少,专门研究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状况下,基于相关研究成果,紧密联系我国煤炭产业的客观实际,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无论对发展和创新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相关理论,还是对提升我国煤炭企业竞争力实践都具有积极意义。

1 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本质上属于企业综合竞争力范畴,企业综合竞争力所具有的本质特征都是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般性特征。基于学者们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结合煤炭企业实际,从综合的角度,我们将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定义为: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由煤炭企业所拥有的具有差异性的资源、技术、管理等个别竞争优势所决定,能够持续不断地向市场提供比其他同类企业提供的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产品或服务并由此而获得最大化利润的综合能力。

对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1)竞争性的市场环境。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研究是比较性的研究,必须将企业置于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之中,这样企业之间才有可比性,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才言之有物。同时,竞争性的煤炭市场环境,不仅是理论的前提,也是现实的存在。通过市场化改革,我国的煤炭企业已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充满竞争性的煤炭市场体系和市场竞争规则也已形成。相对于一般的加工业,煤炭产业的产品同一性更强,下游产业更集中。由这一客观条件所决定,煤炭产业与其它相关产业相比较而言,竞争更为激烈。我们对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始终应立足于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2)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尽管我们不否定一些影响企业成败的偶然因素,但更关注从必然性因素和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方面进行研究。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包括内在持续和外在持续两层含义。内在持续性指企业能根据市场环境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和进一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以满足社会再生产的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继起性的基本要求,保持企业自身长期的生存和长远的发展。外在持续性则指企业在保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努力自觉做到自身的经营行为与产业的外部环境相互协调,以维持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在实践中,不仅关注电力、钢铁、水泥、煤化工等下游商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更要节约煤炭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生产效率的本质性。煤炭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天经地义的。通过投入产出及由此而形成的规模效益,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始终是提升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经济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煤炭采掘类企业,而普遍呈现出产业发展多极化、产品类型多样化的新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特别强调,综合竞争力强的煤炭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时,应主要靠突出主业,通过源源不断地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上乘的产品和特色服务,来扩大差异性,提升综合竞争力。

(4)评价标准的综合性。盈利能力是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集中反映。盈利水平的高低是我们评价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始终所关注的重点。我们关注盈利能力的同时,更关注盈利去做什么。由煤炭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煤炭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还要承担比一般企业更重的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恢复生态等一系列社会责任。鉴于此,我们要以促进企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社会进步等综合尺度,通过相对公平的量的比较关系,评价煤炭企业竞争力。

(5)评价结果的阶段性。对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其所依据的是这一特定条件下的具有差异性的个别竞争优势。事实上,个别竞争优势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变化的结果必然引起综合竞争力的变化。一些企业由于资源耗竭而失去竞争优势这一事实,说明某一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是具有阶段性的,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定期(比如说一年或一个规划期)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进行重新再评价。

2 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

2.1 客观性原则

一定时期的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对其强弱的评价,是不由评价者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的有用性首先在于它的这种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客观反映煤炭企业的实际,避免主观随意性。

2.2 系统性原则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作为度量研究对象运行状态的有机整体,要求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必须具有完备性与互斥性,既不能有所遗漏,也不能互相交叉,造成指标信息重叠,并要努力做到各级指标及每一级所包括的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着技术经济方面的联系,进而达到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系统反映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效果。

2.3 可比性原则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具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重要方法。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做到在横向、纵向两个方面都具有可比性。所谓横向可比,是指煤炭企业之间,以及与煤炭行业国内外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具有可比。而纵向可比则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企业的指标在不同时间点上具有可比性。它要求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的指标,要具有相同的计量范围、计量口径和计量方法。

2.4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即可操作性。它要求建立评价体系时,既要考虑到数据获取的可能性,同时又要考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在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讲,应该以定量指标构成为主,尽可能减少难于量化或定性指标的数量;对于那些实在难以量化的指标,则可以用定性指标来描述。定性指标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应尽量利用可以连续获得的官方统计数据。在技术上,指标的数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指标的代表性。

2.5 动态性原则

运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而且是绝对的。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充分考虑系统内各构成要素所具有的运动和发展的特性,使之可以根据评价目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变化对评价指标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修改和增删。它要求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目标要求。基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理念的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煤炭企业内外部环境巨大不确定性的波动变化,使其具备描述、监测、预警和评价这一动态变化过程的功能,从而实现在时间尺度上动态反映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和变化。

3 我国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按照所确定的构建原则要求,在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影响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入手,基于转变发展方式理念,我们选取了资源保障、科技水平、安全生产、人力资源、规模-效益、资本运作、社会责任、环境保护8个方面的18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见表1。

表1 基于转变发展方式理念的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

4 评价指标的诠释

4.1 资源保障

选取的指标有资源数量和资源质量2个二级指标和4个三级指标。

(1)资源数量是反映企业竞争力最基础的指标。用剩余可采储量和储采比表示。

储采比表达式为:

一般来讲,资源的剩余可采储量和储采比越大,说明资源的可持续状况越好。

(2)资源质量是反映煤炭资源优劣的指标。用主要煤种和赋存条件表示。

主要煤种是煤炭企业所拥有的主要煤炭种类。不同煤种的煤质不同,煤炭市场价格也不同。

赋存条件是指煤炭资源所固有的影响其开发难易程度的各种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开采条件以及外部条件等,如煤层状况、埋藏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及工程地质、矿井灾害、经济与自然地理等因素。一般来讲,煤炭资源赋存条件越好,越有利于开发,竞争优势也越明显。

4.2 科技水平

选取的指标有企业的技术装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3个二级指标和5个三级指标。其中,三级指标均属于效益类指标。

(1)技术装备是反映煤炭企业生产技术能力的硬件指标,用采煤机械化程度表示。

(2)技术创新用研发费用和研发费用率指标表示。

研发费用率表达式为:

(3)技术进步用矿区资源回采率、高产高效矿井数两个指标来综合反映。

矿区资源回采率表达式为:

式中:Rm——矿区内采出资源量;

Cr——开采动用消耗资源量。

高产高效矿井数是指煤炭企业依靠科技进步,通过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所拥有的具有高度合理集中生产特征的矿井个数。由于高产高效矿井每年评定一次,因此,其数量采用各省每年在自评的基础上,对上一年度达标矿井向上推荐申报获批的数据。

4.3 安全生产

选取的指标有安全投入和安全现状2个二级指标和3个三级指标。

(1)安全投入是反映煤炭企业安全保障能力的基础性指标。用安全投入费用和安全投入费用率指标来表示。

安全投入费用指的是企业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包括人员、技术、设施等的投入、安全教育及培训、劳动防护及保健费用、事故援救及预防、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治费用等。

安全投入费用率计算公式为:

(2)安全现状是反映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直观性指标,用百万吨死亡率表示。

4.4 人力资源

选取的指标有人力资源规模和人力资源质量2个二级指标和4个三级指标。

(1)人力资源规模是从量的方面反映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的指标。用从业人数表示。

煤炭企业从业人数指的是报告期内,在企业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

(2)人力资源质量是从质的方面反映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指标。用有无院士、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人数比重、职工受教育程度3个指标综合反映。其中有无院士属于逻辑类指标,即取值为0或1;其余指标为效益类指标。

有无院士指的是煤炭企业内有无专职于该企业的中国工程院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人数比重是指企业内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人数与从业人数的比值。若企业有院士,或者较高的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数比重,则说明该企业人力资源质量优势明显。

职工受教育程度指企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它反映的是企业最基本的人力资源状况,这两者亦成正比关系。

4.5 规模-效益

它选取的指标有企业规模和企业效益2个二级指标和8个三级指标来综合分析。

(1)企业规模选取了净资产总额、原煤产量、营业收入、非煤产业收入比重4个指标表示,均属于效益类指标。

资产总额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

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以后的净额,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即所有者权益。它是属企业所有,并可以由企业自由支配的资产。计算公式为:

式中:db——负债总额。

原煤产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实际生产的煤炭产品数量。这一技术参数可反映煤炭企业的煤炭生产规模。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商品销售,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可以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

非煤产业收入比重指在煤炭企业营业收入中,通过实施多元化经营所形成的经济效益的比重。它反映的是企业跨行业经营扩张的能力。

(2)企业效益用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人均创利等指标表示。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所得税后的余额,是当年实现的股东分配的净收益,也称为税后利润。它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节约资本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之则应分析原因,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其公式表达如下:

式中:Pt——利润总额;

i——利息支出;

人均创利是指企业每个员工在一定时间段内(一般是以年为限)所创造的利润。计算公式为:

4.6 资本运作

选取的指标有融资能力和并购能力2个二级指标和4个三级指标。

(1)融资能力反映的是企业持续获取长期优质金融资本的能力,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用有无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市值指标表示。

有无上市公司是煤炭企业有无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通过发行股票形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市值指的是上市公司股本与当时股价的乘积。

(2)并购能力是企业资本运作能力的重要反映。采用有无海外并购和国内并购两个指标来表示。属于逻辑类指标。

海外并购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权直至整个资产收买下来。

国内并购在煤炭行业指的就是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它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

4.7 社会责任

选用了企业纳税、员工收入、其它支出三方面,分2个二级指标和10个三级指标来综合分析。其中,三级指标均属于效益类指标。

(1)企业纳税反映的是企业以纳税形式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选取纳税总额、人均纳税两个指标。

(2)员工收入状况用全员人均工资来表示。

全员人均工资指的是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按年度计算,以货币形式支付给所有从业人员的平均劳动报酬。

(3)其它给予反映的是企业除纳税、工资支出之外的其它形式,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来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由给予总额、社会贡献率两个指标综合反映。

给予总额是指企业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等其它形式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总额。计算时可取社会贡献总额中扣除纳税总额与工资总额的部分。

这部分支出的社会贡献率为:

4.8 环境保护

对于煤炭企业环境保护能力的 评价,从环保投入和环保成效两个层面,分2个二级指标和7个三级指标来综合分析。

(1)环保投入是反映企业环保保障能力的基础性指标,用生态环保投入量、环保投入比例两个指标表示。

(2)环保成效是反映企业当前环保水平的直观性指标,用煤矸石利用率、瓦斯利用率、矿井水利用率、土地复垦率、原煤入洗率等指标表示。这些指标均属于效益类指标。

[1] 岳福斌,李维明.应从综合角度从综合角度着眼,提高煤炭企业竞争力[N].中国煤炭报,2011-9-2(7)

[2]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 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

[4] 彭丽红.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 岳福斌,崔涛,李豪峰,李维明.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

[6] 丁钊.增强我国煤炭企业竞争力的思考[J].中国煤炭,2001(9)

Research on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coal enterprises

Li Weiming1,2,Li Weihong3,Huo Tianxiang4
(1.Institute of Economics,Tsinghua University,Haidian,Beijing 100084,China;2.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Dongcheng,Beijing 100010,China;3.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i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Haidian,Beijing 100083,China;4.Development Research Department,CNPC Assets Management Co.,Ltd.,Dongcheng,Beijing 100007,China)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connotation of coal enterpris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objectivity,systematicness,comparability,feasibility and dynamics,an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hanging development pattern,this paper has constructed an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for coal enterpris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covering the 18 grade-two indexes and 41grade-three indexes from 8aspects of resource safeguard,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safe production,human resources,scale-efficiency,capital operation,social responsibilit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al enterprise,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index system

TD-9

A

李维明(1982-),男,河北省鹿泉市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煤炭经济、煤炭政策研究。

(责任编辑 张大鹏)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