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服务业竞争力指标构建、测评与对策研究
2012-12-12郑健壮蒋海霞
郑健壮 蒋海霞
(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2.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服务经济
中心城区服务业竞争力指标构建、测评与对策研究
郑健壮1蒋海霞2
(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2.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服务业竞争力是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直接体现。文章从中心城区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中心城区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年各中心城区数据,笔者选取了服务业发展较快的浙江省内7个中心城区以及其他省份9个中心城区作为参照样本,横向比较了各自服务业竞争力。在分析杭州市下城区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其服务业竞争力水平的相关建议。
服务经济;服务业;中心城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呈现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服务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服务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日益突出。从一个区域内部来看,中心城区特殊的区位、交通和文化等条件对生产要素、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及市场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自然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2]笔者通过对杭州市下城区服务业竞争力的分析评价,以此来探寻促进城市服务业发展提升的对策。
一、服务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学术界对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一般都建立在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基础之上。基于此,服务业竞争力的内涵可以被简单地界定为:服务业获得并利用资源参与竞争的能力。国外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对某一具体服务行业的竞争力分析,如Rubalcaba对商贸类服务业、Hardwick对保险类服务业和Windrum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等;[3-5]国内则更侧重于对某一区域的服务业竞争力研究,比如吴士元对我国31个省市区服务业综合竞争力评价,[6]刁慕容对上海等6个发达省市服务业竞争力分析,[7]索贵彬对16个省区的第三产业竞争力研究等。[8]基于形成服务业竞争力诸要素的多重性与复杂性,国内学者大多主张构建诸如“总目标—准则—分准则—指标”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或援引了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准则结构,在指标选取上力求定量为主,采用区域经济实力、服务业规模、增长速度、产出效率和科技实力等一系列指标,并广泛引入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DEA评价等方法,对某些省市的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测算。
总体来看,现有国内的服务业竞争力研究大多着眼于省份或城市,采用的数据也都是省、市一级的综合数据,无法从中剥离出城市郊区尤其是农村的相关经济数据。而现实中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集聚于中心城区发展,采取中心城区的数据能更为准确地反映城市核心区块的服务业竞争力状况。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城市服务业集聚化发展态势的日益凸显,即便是同一城市的中心城区,在服务业发展上也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因此,通过对中心城区的服务业竞争力研究及其优劣势剖析,才能对其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有效地促进整个城市的服务业发展。
二、中心城区服务业竞争力评价
下城区是杭州市服务业经济总量最大的中心城区,近年来,下城区借其区域优势坚持打造“繁华时尚之区”,在推进“退二进三”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鼓励服务性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服务业的迅速发展。2009年,下城区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54.81亿元,同比增长16.5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7.5%,并吸纳全区89.1%的就业人口,服务业已然成为该区的主导产业。
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下城区在其服务业发展战略导向中,将服务业划分成商贸服务、金融、房地产、文化创意、物流、信息软件和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八大门类。2009年金融、商贸服务和文化创意等三大行业分别占服务业总量的28.75%、26.50%和16.81%,优势较为明显;房地产、物流、中介服务的比重约在7%~10%之间;信息软件与社区服务的比重则相对较小,分别仅占3.72%与0.056%。可见,下城区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已经比较优化,优势行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而从其发展速度来看,房地产、文化创意、金融、物流和中介服务等行业近三年来大致保持着约15%的年平均增长率,成长速度相对较快。
(一)指标体系
区域服务业竞争力是一系列影响因素的函数。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综合考虑指标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可得性等原则,建立了包括服务业发展经济基础、发展水平、成长能力和科技实力等在内的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的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中心城区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为消除各项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笔者采取因子分析法对服务业竞争力进行测算;并基于2009年各中心城区数据,选取了服务业发展较快的浙江省内7个中心城区以及其他省份的9个中心城区作为参照样本,通过横向比较了解下城区服务业竞争力情况及其优劣势所在。
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笔者选取了4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9.896%,可见能够代表原来12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因子载荷矩阵
第一个公因子(F1)在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占GDP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上有较大的载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实力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因此可称其为经济与行业实力因子;第二个公因子(F2)在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上载荷较大,这两个指标在很大程度反映了区域的科技实力,可称其为科技因子;第三个公因子(F3)仅在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上有较大载荷,可解释为行业产出能力因子;第四个公因子(F4)在近三年服务业增长率、近三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增长率两个指标上载荷较大,可称其为行业成长因子。
以各个公因子的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并构建服务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为:
F=0.31543F1+0.20105F2+0.17038F3
+0.11119F4
表3 各中心城区服务业竞争力得分
从表3可以看出,杭州市下城区服务业竞争力的综合排名在总共17个城区样本中位列第8,仅处于中游水平,虽然在与省内其他中心城区的比较中仅排在西湖区之后,但其总体的服务业竞争力并不强。其中,在第一个公因子(F1)上,下城区排名情况相对较好,仅次于深圳市福田区与北京市东城区,可见下城区的区域经济基础与行业发展实力较好,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第二个公因子(F2)上,下城区位列第13,可见区域科技实力已经成为下城区服务业持续发展的一大软肋;在第三和第四个公因子(F3、F4)上,下城区的排名分别是第9和第7,同样处于中游水平,可见无论是其服务业的投入产出能力还是成长速度,都是不容乐观的。
三、中心城区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通过中心城区之间的服务业竞争力比较可以发现,尽管杭州市下城区的服务业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且服务业内部结构也比较合理,但其整体竞争力优势并不明显。对于下城区而言,要促进服务业的稳步持续发展,实现由“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的转换,必须要巩固“长板”,提升“短板”。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加大服务业的科技研发投入
在政策上对服务业的科技研发予以扶持,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利用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其知识和科技水平,促进服务业的信息化建设。
(二)注重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层次性
为适应不同服务业技术含量的差异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人才需求,应当建立并完善多层次的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与中、高职甚至和其他高等院校的合作,提升服务业人才的技能水平与服务质量。
(三)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利润空间
要注重以品牌博取利润,挖掘一批探索性、创新性和示范性的服务业项目品牌;同时加强对大型优质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注重品牌建设,结合区域特色打造城区服务品牌,使城区品牌根植于产业、行业、企业优势之上。
(四)推进空间集聚优化产业结构
要有的放矢,着力打造一批重点行业与重点园区,梯度开发,以点带面,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服务业功能集聚区,通过集聚来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
[1] 厉无畏,王慧敏.世界产业服务化与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5(1):54-60.
[2] 李香英.中心城区在区域服务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漳州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7(7):26-27.
[3] Rubalcaba Luis, Gago David.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ices and Competitiveness: The Case of Spanish Trade[J].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1,21(1).
[4] Hardwick Philip, Dou Wen.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 Insurance Industries[J].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98,18(1).
[5] Windrum Paul, Tomlinson Mark. 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 Four Country Comparison[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1999,11(3).
[6] 吴士元.我国省级服务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3(10):57-58.
[7] 刁慕蓉,庄丽娟.我国六省市服务业竞争力的总体评价及对策研究[J].财贸研究,2004(4):15-19.
[8] 索贵彬,张晓林.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第三产业竞争力评价[J].统计研究,2005(7):58-60.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 Development, Evaluation Process andCountermeasures of Central Urban Service Sector
ZHENG Jianzhuang1& JIANG Haixia2
(1.ZhejiangUniversityCityCollege,Hangzhou,Zhejiang, 310015,China;2.Hangzh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Hangzhou,Zhejiang, 310018,China)
Competitiveness directly reflects the level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ment potential. From the view of central urban area, this paper develops a servic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2009 data, selected data from 7 urban areas in Zhejiang and 9 in other provinces, an empiric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se areas. On analyzing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in Hangzhou Xiacheng district, this paper proposes measures to improve its competitiveness.
service economy; service industry; central urban
2012-0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188);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A630218)
郑健壮(1965- ),男,浙江宁波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
F125.4
A
1671-2714(2012)05-0029-04
10.3969/j.issn.1671-2714.2012.05.006
(责任编辑陈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