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热”现象探索语内翻译式的文学创作模式

2012-12-12高云端

关键词:文学创作写作者文学作品

高云端

(厦门大学 外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语言与文学

从“历史热”现象探索语内翻译式的文学创作模式

高云端

(厦门大学 外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从语内翻译的角度对当今的古史今谈热现象进行解读,并进一步探索语内翻译式文学创作模式。语内翻译式文学创作模式从语言转换入手,通过互文化的文学创作来解构经典,生成新的作品。新作品则通过一系列商业化操作走向读者。社会背景的演变赋予语内翻译新的含义,不再囿于从古文到现代语言的转化,而是朝文学创作的方向发展。新的创作模式为文坛带来新气象,激励着文学创作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中探索创新。

语内翻译;文学创作;解读经典;商业化

近年来,在中国出现了“历史热”的现象,从文学书籍到影视作品都是历史在唱主角。一时间,神话传说、家族情仇、谍战风云都借助历史的背景展现在人们面前。不能否认,内容的猎奇是其风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更多的则应归功于艺术家们对历史的现代化解读:根据当今的价值观念,用符合现代规范的语言重述历史,让历史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一个契合点,从而使陈旧的文学经典以及历史典籍获得新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历史作品不过是艺术家们借助历史现象表达现代观念的一种手段。究其本质,这类古史今谈是语内翻译的一种。

著名的俄罗斯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 1896—1982)曾经将翻译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三大类。我们通常所说的翻译一般指语际翻译,即不同语言之间的内容转换。而语内翻译涉及的只是同一种语言内部的“解释、等值和同义性”等现象。[1]一般认为,语内翻译“是某一语言内部的为着某种目的进行的词句意义的转换,它着重的是‘历史性’的解释——语内翻译总是把经典的或非经典的历史文本当作转化的对象,并且以译者所在场的文化语境为标尺,试图把历史文本改造成现代文本”。[2]根据以上定义,对任何古籍典著、文学作品的解读、批评以及注释,只要不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都可以归入语内翻译的范畴。对照以上的定义,显然可以把对历史古籍的现代化解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学创作都归为语内翻译的范畴。

一、社会根源

五四运动以来,在文化的传承与接纳上有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甚至全盘否认,另一方面是学习西方文化甚至全盘接受。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体系逐渐受到压制、破坏甚至瓦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探索全面建立新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并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新的文学作品形式。但在建立这个新体系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走到了极端,特别是十年“文革”期间,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遭到野蛮的破坏。当改革开放将社会再次带入激荡澎湃的转型期,人们顿时感到在价值观念上无所适从,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出现了。在又一次经历了对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和照搬后,人们发现西方文化依然不能作为我们文化现代化的模式,于是注意力便转向了传统文化。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3]中称,国家本是精神产物。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虽在历史进程中饱受冲击,但仍能屹立不动,很大原因是我国在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了灿烂丰富的传统文化,并形成了体系完整、内涵丰富的人生智慧、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念。特别是以儒家和道家学派为代表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是各类历史典籍和文学经典的精神源泉。这些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精华部分,可以为人们解决复杂的人生问题提供借鉴,并进而转化为现世的人生智慧乃至坚实的精神内核。因此“历史热”的出现在中国有其坚实的基础,讨论以此为代表的语内翻译式文学创作模式对当今的文学创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语内翻译文学创作模式的探讨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历史热”现象的升温同时也体现了理解的历史性,或者说是历史造成的理解的局限性。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历史的,理解的历史性又构成了理解的偏见,进而决定了理解的创造性和生成性。”[4]例如当今流行的清宫剧和国共战争剧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的重新探讨、重新认识和重新解读。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时间的考验,一些曾经的“真理”也难免会破绽百出。这种理解的历史性决定了对历史典籍进行语内翻译的必要,而理解的创造性则促使这种语内翻译不仅仅止步于古文翻译成时文,而是进一步表现为新的文学作品。与语际翻译不同,这种语内翻译由于从古到今的时间跨越,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语言上的差异和思想观念的变更。从这一原则出发,当写作者面对历史文本进行重新阐释时对语言有更大的自主性,从而更有利于发挥写作者的创造性。借助语内翻译式文学创作模式,历史的文本在新的时代中也获得了新的意义,延长了文学生命力。

(一)语内翻译式作品的基本类型

1.旧瓶新酒——对历史的重新评论。历史有时候会重演,历史与现实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同时代都存在古今相通的人类本性,故而很多作家的作品从历史出发,探寻历史,反思现实,借古喻今。随着易中天《品三国》[5]的成功,一大批历史评论性丛书也随之上市。这类丛书多以历史典籍为基础,对之进行现代性的解读、评论并加以提炼,进而形成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新的认识。这类评论性文学作品带有鲜明的“以史为鉴”的特点,且目的明确,即通过抒发历史感慨,借鉴历史经验,来建构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2.移花接木——植入新的概念来解释历史和社会。也有部分作家另辟蹊径,对历史事件和文学典籍进行另类解读:如吴思的《血酬定律》[6]及《潜规则》[7]用新的概念——血酬和潜规则来重新解释历史和社会;成君忆的《水煮三国》[8]借大家所熟悉的三国故事来演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经营策略的丰富理念。这类作品往往立意新颖,对貌似常见的现象进行非常规的剖析,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3.正本清源——对历史书籍的汇编、创新乃至更正。这类作品以恢复历史真相和确立历史之魂为目标,对当今的戏说历史之风提出了批判。因此,作品多以广阔的叙事视角来代替两极化的思维模式,通过多侧面、多角度的叙述,凸现鲜明生动的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如此人性化的解读,使人们更加全面、真实地认识历史。特别是借助考古的进步以及后世的书籍,对历史迷局拨乱反正。如阎崇年的《正说清十二帝》[9],蒙曼的《蒙曼说唐:武则天》[10]。正所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二)语内翻译式创作模式的操作

不管是评论历史还是重构历史,创作者都是从各自特定的角度出发来选择历史材料、展开叙述、阐释各自的历史观的。这种做法同普通文学创作者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构筑情节、组成故事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生活观没有什么不同,都经历了取材、构思、表达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对历史古籍的语内翻译以及新作品的文学创作交替进行:写作者通过语内翻译从历史文本中为文学创作选取素材,同时根据不同的创作目的重新构思将其现代化、通俗化以及文学化,从而形成新的文学作品。新作品则由于原有经典在特定环境中的普及性而被认可并被广泛阅读。综上所述,语内翻译式的文学创作主要体现在对历史古籍的选择、解读和重构三个方面(见图1)。

图1 语内翻译式创作模式图

1.取材——对历史古籍的选择性解读。取材的合理与否,对下一步的创作和作品的商品化有着重要意义。如《明朝那些事》[11],其选材主要依据是《明实录》。《明实录》与其他史书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记录详细,且大部分集中于过程的纵横曲折,包括宦官与文臣之间的斗争等,本身已经具备很强的可读性。借助于《明实录》的基础,新作可以轻易地做到吸引人。而《刘心武揭谜〈红楼梦〉》[12]则借助于《红楼梦》中的人物群众耳熟能详的基础,结合清朝雍正、乾隆王朝的正史、逸闻以及个人的推理而成,其猎奇性迅速吸引了读者。因此,虽然呈现“历史热”,但写作者们选择的历史素材却相对集中:诸子百家,汉代,清代,抗日战争,国共战争以及四大名著。选材时的综观全局以及解读时的深思熟虑不仅为下一步文学创作做了准备,也同时兼顾了市场效应。

2.构思——解读过程中的互文式文学创作。选取了素材之后,写作者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重构新的文学作品。如果说选材是为了熟悉历史,那么构思就是如何将历史转化为现实。作为从古文到今文,从选材到表达的衔接过程,这一阶段至关重要。写作者要具备将一切“现代化”的能力。他的认识结构、他的情感因素以及他对语言的驾御能力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解读、构思以及表达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一切集中表现为写作者对古文素材极具文学色彩的重构:它所追求的不再是忠实的再现原文,而是有所创新,求新求异求认同是其基本的特征。从这点来看,在语内翻译式的文学创作中,古文素材如同贯穿整个建筑物的钢筋铁骨,而不仅仅是大厦坚实的地基:在历史的羊皮卷上,擦去原来的文字重新书写,虽然依稀可见往日的墨痕,书写的却是另外的故事。[13]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这种依托历史古籍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都属于“二度创作”,是借助于原有的古文典籍而衍生出的新作品。新作品具有很强的互文性,对不同历史古籍的引用,使作品古今穿插。作品这种互文式的特点使文学作品从封闭的整体走向开放式的结构,作品的意义也从确定走向模糊,从而提供了多种解释的可能性。面对这样的文本,读者不再被动地吸收作者书写于文本中的信息,而是成为能广泛、自由、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生产的受邀请者。特别是通过互联网,读者的参与、信息的共享以及作品更新的即时性使文学作品传播和引用的频率达到了空前的速度。如《闲话水浒》[14]原本是网络小说,由于广受欢迎才出版成书。它和《水浒传》内容上的互文关系带动了很多人重读经典,同时它的流行也得益于《水浒传》的家喻户晓。

3.表达——新作品对经典的颠覆式表达。关注古文典籍,不排除有专门的学者是为了学术研究——正疑解惑和正本清源。但是从目前的畅销书来看,大部分的文学创作者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古为今用——为人们当今生活中出现的困惑找出解决的办法,它所针对的是普通读者。因此,在针对古文经典的“二度创作”过程中,写作者大多将源文的内容及语言表达通俗化,通过讽刺且不失幽默的戏仿形式冲淡古文典籍固有的厚重感,从而拉进读者与作品的距离。新的文学作品在谴词造句中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偶尔还会夹杂对现代社会时事名人的调侃,在引人一笑中与读者共鸣。这种对经典作品的通俗化解读本身就是对经典的颠覆,也正体现了语内翻译的精义——从古文到今文,从古典到通俗。

(三)语内翻译式文学创作的商业化运作

从文学作品的出版到广为人们接受并不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从前,文学作品的传播多遵循旧时“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则,文学工作者也多保持着孤芳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姿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通讯手段的普及,新媒体正以特有的形式和强势介入文化市场,甚至直接参与文学活动。传媒对文学渗透的背后是强大的利益驱动,带有浓烈的商业化色彩。这在历史题材书籍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被称为“学术超男”的易中天的一炮走红及其“品三国”系列丛书的热销,都带有强烈的商业运作痕迹。对于市场的依赖使文学作品的创作不仅针对文学爱好者,而且为迎合文学消费者而削足适履。不难看出,这种商品化的趋势势必会影响文学作品的质量,从而导致严肃文学作品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三、文学创作者应何去何从

当今的文学创作在网络的催化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网络博客的遍地开花,形形色色的文学爱好者们在辛勤耕耘着自己的文学梦想。语内翻译式的文学创造模式的出现正是文学创造者主体性不断张扬的表现。当今的文学创作已经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代。“后现代主义对世界的基本态度就是书写那些被排斥在中心秩序和既有的历史阐释之下的历史无意识,进而使那些堂而皇之的虚假典范,那些对终极本源的承诺在消解中体现本相,于是对经典的诘问、修正、拆解蔚然成风,解构和重构经典成了后现代主义乐此不疲的游戏。”[15]

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当今文坛呈现着巨大的开放性,开放孕育着无限可能,同时激发着潜在的创造力。语内翻译式的文学创作模式成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一块试验田,它不仅仅是从古代文集到当代文章的简单转化,更多地牵涉到时代观念的变化、价值取向的更迭以及作者创作动机之间复杂而深刻的互动。文学经典和历史典籍为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历史共鸣感;而写作者在充分吸收历史作品文学营养的同时,也通过不同的叙述角度以及不同的创作动机对原有文本的人物、细节和结构进行创作性的重构,为文学经典注入新的活力。语内翻译和文学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良性互动。通过这种互动,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生机、最有魅力的部分展现给现代读者,用传统文化的经典来解释人生大义,医治当今社会人们心灵的空虚与迷茫。以文学创作为依托,以传统文化经典为根本,重塑中国的道德、价值体系,使人、自然和社会实现和谐的统一。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新作品通常借助文学经典现有的文本及其强大的影响力而难以摆脱寄生文学的角色。同时写作者在重新解读的方式和理念上有一定的差异,在艺术水平上难免会参差不齐。更有甚者,有些作者为了迎合市场需要,对文学经典随意删改,歪曲历史事实,大行恶搞之风。面对这些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彰显精华为今所用,批判媚俗恶搞之风。写作者应该尊重古文典籍中包含蕴藏的传统文化,本着严肃的创作态度予以吸收转化。同时,应借助文学批评的力量对古文今用的文学创作加以规范和引导,对于文学作品日益娱乐化的倾向也应加以批判。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筛选,文学作品中的糟粕必然会被舍弃,而其中的优秀作品则将成为新的经典。

[1] 许钧,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 蔡新乐.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的比较[J].外国语,2000(2):55-61.

[3] 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局,1994.

[4] 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 易中天.品三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6] 吴思.血酬定律[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7] 吴思.潜规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8] 成君忆.水煮三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9] 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

[10] 蒙曼.蒙曼说唐:武则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6.

[12] 刘心武.刘心武揭谜《红楼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3] 秦文华.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J].外国语,2002(2):53-58.

[14] 十年砍柴.闲话水浒[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15] 楮蓓娟.后现代与经典解构——以《上帝知道》为个案[J].山西师范大学报,2006(3):61-64.

(责任编辑孟莉英)

An Exploration of the Literary Writing Mode of Intralingual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Heat

GAO Yunduan

(ForeignLanguageSchoolofXiamenUniversity,Xiamen,Fujian, 361005,China)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history heat” phenome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and it further explores its literary writing mode. Starting from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this literary writing mode then switches to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ic texts through intertextual writing method. Manipulated by the commercializing trend, new works then gain great popularity. In this way,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acquires new meaning in new cultural background, which shows a strong trend towards literary writing. Facing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century, a translator should also adjust himself accordingly and explores his new role in translation.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literary writing;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 commercialization

2012-07-17

高云端(1979- ),女,山东新泰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

H159;I04

A

1671-2714(2012)06-0067-04

10.3969/j.issn.1671-2714.2012.06.012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写作者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梅卓文学创作论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写作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