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目标 抓住关键 加快建设畜牧强省
2012-12-10易俊东吴晓萍
易俊东 谢 毅 吴晓萍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武汉 430060
“十二五”末期实现湖北省畜牧强省建设目标,是湖北畜牧人共同的追求,也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畜牧系统的光荣使命。要勇挑、挑起、挑好这副重担,我们畜牧人必须冷静思考,科学谋划,找准目标,抓住关键,拿出得力举措,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不达目标不罢休的责任感,奋力推进畜牧强省建设。
1 必须牢牢把握畜牧强省的建设目标
畜牧强省,“强”字如何体现,有哪些特征?这是我们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心中有数的问题。李鸿忠书记在全省农业强省工作会议上指出:农业强省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一大三高”,即农业规模大,农业产业体系融合度高、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农业经济效益高,这就是管总的目标。畜牧业作为大农业体系内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期末要实现“强省”目标,也必须坚定地朝这个方向迈进。
从量上把握,畜牧强省应有4个量化指标:一是主要畜产品产量、产值在全国要处于领先地位,居前5名,总产值突破2 000亿元;二是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应达到40%以上,在农业产业体系内部体现为“强”产业;三是畜牧加工值与畜牧产值的比例应在3∶1以上,体现出产业化经营程度高;四是规模化比例要达到90%,标准化养殖比例应超过60%,科技贡献率应达到60%,反映出畜牧业的科技水平和畜产品的科技含量。
从质上评价,畜牧强省应该实现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数量统一、速度和效益同步、发展与环境和谐。畜牧业要成为集聚发展、集约经营、产业融合、高效安全的产业;成为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农工贸结合在一起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行业;成为始终走在全省其他产业和全国同行业的前列,引领科技、管理及创新潮流,科技能及时普及,技术能迅速跟进,资源能高效利用,环境能有效保护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
2 必须深入推进“五大工程”建设
建设畜牧强省必须紧扣重点,找准着力点和工作抓手,立足于巩固现有优势和特色,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使湖北省畜牧业优势更优、特色更明,实现湖北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的跨越升级。立足湖北省的实情和现状,就是要着力推进“五大工程”建设,全力实现生猪产业的持续发展、家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牛羊产业和养蜂业的突破性发展,力求畜牧生产总量大幅增加、生产标准化水平大幅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畜牧产业链不断完善。
2.1 生猪千亿元产业工程
生猪产业是湖北省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是畜牧强省建设必须优先发展的产业。湖北省种猪优势地位明显,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国领先。要按照“十二五”期末全省年出栏生猪4 500万头力争达到5 000万头的目标,大力实施千亿元生猪产业工程,打造种猪强省,确保出栏数稳居全国第5位,并力争进位。
2.2 禽蛋产业跨越工程
禽蛋产业是湖北省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禽蛋大省地位已经凸显,蛋品出境、出口已连续5a位居全国第一,蛋品加工企业多,品牌蛋品市场占有率第一,蛋品加工与深度开发科技水平全国领先。要按照再造一个百万吨禽蛋大省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禽蛋产业跨越工程,力争禽蛋产量突破300万t,在全国排名再进1~2位。
2.3 肉禽产业倍增工程
肉禽产业是湖北省近几年发展速度令人惊叹的产业。同星、襄大、温氏等龙头企业,依靠全产业链的运作和成熟的“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推动肉鸡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精武、周黑鸭、小胡鸭等企业,通过产品精深加工,带动肉鸭养殖迅速升温。在这种情况下,适时启动肉禽产业倍增工程,使禽肉比重占到20%以上,为畜牧强省建设增添新生力量。
2.4 牛羊产业精品工程
牛羊产业正面临着国家草地畜牧业发展区划调整带来的大好发展机遇,湖北省有基础、有条件、有准备承接这种产业转移。全省地方品种的牛羊养殖在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组织、带动下,发展势头良好;奶水牛品种资源丰富,规模养殖正陆续启动;牛羊产品精深加工已经破题。“十二五”期间,要通过实施牛羊产业精品工程,把湖北省草食畜牧业比重提高到10%以上,成为助推畜牧强省建设的又一增长极。
2.5 蜂产业特色工程
湖北省蜂产品出口蝉联全国“十一连冠”,神农架林区还被列为全国中蜂保护区。要继续巩固湖北省蜂产品加工、出口优势地位,实施蜂产业特色工程,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蜜蜂的标准化养殖,强化蜂产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着力扶持小蜜蜂、扬子江、知蜂堂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把蜂产业这个甜蜜事业打造成农业发展中的朝阳产业,力争畜牧强省建设率先在蜂产业上取得突破。
3 必须抓住五大关键举措
推进畜牧强省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围绕“强基、固本、健体、科技、创新”十字方针,抓好五大关键举措。
3.1 强 基
基础不牢,地动天摇。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产业的设施化水平,为畜牧新技术、新科技、新成果的应用提供支撑平台。特别是当前很多科技成果已经转化成设施、设备,如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新型疫病防控技术手段、粪污处理和无害化处理等,但必须配套一定的设施装备,才有可能得以实施。为此,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传统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改善养殖业生产条件,加速培育一大批设施完备、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养殖场。另外,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第一基础要件,要加快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支持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提高畜禽生产力水平。
3.2 固 本
畜牧业作为一个产业,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必须遵循这一规律,用产业化的经营理念推进畜牧产业的发展。要引导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将种畜禽培育、饲料或兽药生产、养殖、产品研发、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营销等环节配置均衡、前后相宜。现阶段,湖北省畜牧产业链条上,种畜禽培育和养殖环节发展较好,其他环节相对较弱,特别是产品研发和畜产品精深加工更是发展的瓶颈,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全力支持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精品名牌打造,解决产业链条上下游的滞流和堵塞问题。特别要强化“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发展理念,紧密依托企业家,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长、加粗产业链条,扶壮、扶强薄弱环节,实现全产业链的高效融合。
3.3 健 体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健全、完善的产业体系作保障。如行政管理体系、技术推广体系、科技教育体系、质量监管体系、综合执法体系、疫病防控体系、应急响应体系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每一个体系都应该健全、完善;各体系既要能独立自主运行,互相之间又必须协调高效运作,共同服务于畜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特别是随着社会化分工和畜牧产业化的深入推进,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养殖户和企业2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进畜牧业发展,强化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设,不断建立、完善新型的畜牧业产业体系,为持续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3.4 科 技
科技是推进畜牧强省建设的源动力。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实施科技兴牧战略,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要建立起现代畜牧业科技支撑体系,不断深化产学研结合、牧科教协作,提高畜牧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转化能力和支撑能力。一要围绕重大理论问题开展创新研究。要深入研究现代畜牧业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完善畜牧业全产业链理论体系,提高科学指导畜牧业发展的能力。二要围绕重大产业技术开展创新研究。加大对养殖新技术、加工新工艺及畜禽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重点开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技术的研究,尽快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提升现代科技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三要围绕破解瓶颈问题开展研究。重点研究科学、合理、经济、生态的畜禽养殖模式,加强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尤其是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循环养殖模式等的研究,对沼渣、沼气、沼液与生物质能源产业开发技术尽快破题,解决好“人畜争地”、“人畜争粮”等问题,促进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3.5 创 新
创新是推进畜牧强省建设的不竭动力。必须继续强化创新能力,除在科技方面不断创新外,还应在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工作手段等诸方面实现创新。一要强力推进信息体系建设,全面打造现代化的应急、决策和会议会商平台,加快省、市、县3级指挥系统和应急信息化建设。二要积极开展生猪、奶牛等畜种的政策性保险,推动肉鸡政策性保险试点,提高保险机构开办畜牧业保险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承办效果。三要创新金融服务手段。通过畜禽产品交易平台、畜牧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担保抵押贴息机制、推动企业上市等手段,为养殖业主提供多样的金融服务方式。四要创新防疫监督新理念,不断净化畜禽养殖环境;强化免疫主体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形成“要我防疫”到“我要防疫”的转变;全面启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从根本上净化疫病;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做好分析评估和疫情预警,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五要创新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综合利用企业自检、例行抽检、监督检查、拉网式排查等手段,完善可追溯系统,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始终保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