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
2012-12-09杜世辉
杜世辉
(云南省弥渡县中医医院,云南 弥渡675600)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中而导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以小关节剧烈疼痛、肿胀或局部发热、皮色暗红为急性发作的主要表现。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0例,女10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35岁;病程最长15 a,最短3 d;初次发病者15例,反复发作者45例;其中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48例,踝关节12例。所有病例受累关节活动均受限,但无明显肾功能损害。
1.2 诊断标准 按美国风湿病学会1977年制定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拟定:①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在1天内即达到发作高峰。②急性关节炎局限于个别关节。整个关节呈暗红色。第1拇指关节肿痛。③单侧跗骨关节炎急性发作。④有痛风石。⑤高尿酸血症。⑥非对称性关节肿痛。⑦发作可自行停止。凡具备上述条件3条以上,并排除继发性痛风者即可确诊。
2 治疗方法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药物:桃仁15 g,红花10 g,当归尾20 g,生地20 g,川芎15 g,赤芍10 g,怀牛膝15 g,桔梗10 g,炒柴胡10 g,土茯苓30 g,蒲公英10 g,连翘10 g,全蝎5 g,枳壳10 g,甘草10 g。水煎服。每天服3次,每剂服2 d。6 d为1个疗程。
嘱所有患者进食低嘌呤饮食,多饮水。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临床痊愈:关节红、肿、热、痛消失,活动自如,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肿胀消减,疼痛缓解,实验室检查改善和正常;无效: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活动仍受限,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60例中临床痊愈42例,占70%;好转13例,占21.6%;无效5例,占8.3%。
4 小结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等器官而引起的疾病。患者发病急骤,关节疼痛剧烈,肿胀,局部发热,皮肤发红,触痛明显,活动受限,甚则不能站立或行走,多于夜间发作或加重。最易受累的部位是趾拇关节,依次为踝、跟、膝、腕、指、肘等关节。中医属于“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过食膏粱厚味,湿热内蕴,气血凝滞,运行不畅,闭阻不通而成。临床上,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以活血化瘀为主,加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药,故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尤其是在早期用药,对尽快控制临床症状疗效明显。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3):179.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