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之证明
2012-12-09金正一
金 正 一
(延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提出以来,在《光明日报》上,曾经有篇文章以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作为主体和客体统一的唯物史观的角度证明了“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属性(薛德震《“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证明》,《光明日报》,2004年6月22日);2010年又有篇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的内在统一性的角度阐释了“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群众史观的新表述(张艳玲《坚持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的内在一致性》,《光明日报》,2010年3月15日)。这些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以准确、翔实的马克思恩格斯基础文本资料为基本线索或基本依据,阐释了“以人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来龙去脉,证明了“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使笔者受到很大启发:一方面笔者认为这些文章为深入研究“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或本质属性提供了有价值的新的视角;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仅仅停留在“以人为本”是属于马克思主义证明或唯物史观的证明还不够,很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角度能否正确认识和理解“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内在的统一性,对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唯物史观的内在根据
关于“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原则,从历史上、现实上看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问题。但有一个必须承认的历史的基本事实:尽管马克思恩格斯“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1]的《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把“揭示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作为最终写作目的的《资本论》都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及“自由人联合体”作为他们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来阐述,但这一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却长期没有被承认。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特别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那段历史中很少提或不敢提“以人为本”这一提法。从19世纪末第二国际思想家将马克思理论实证化到现在,我们才理直气壮地提出“以人为本”,这一过程长达100多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从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角度来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或根本立场,是言之成理的。凡是有马克思主义常识的人很容易理解:这个最高命题或根本立场是始终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
马克思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的内在统一性凸显了其根本立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完成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形成唯物史观主要在于他超越了关于“人”的抽象观点,而把自己的基点放在研究“现实的人”和“人的世界”上,这样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即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而不是把它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总和”。马克思这样将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客体来把握,从而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通过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过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物质生活条件”的科学概念,并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也就是说,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人们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2]1895年列宁在《费里德里希·恩格斯》一文中进一步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是唯物主义者。他们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世界和人类,看出一切自然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受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的。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人们在生产人类必需的产品时彼此所发生的关系。用这种关系才能解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人的意向,观念和法律。”[1]这就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生存的需要,必须从事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自然界作斗争,利用自然界来生产物质资料,所以形成了关于生产力的概念及其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还发现,人们的物质生产,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的生产。因此,人们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进行生产的时候,都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所以形成了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理论。这里必须指出和说明的是马克思在前人取得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形成和阐释了关于生产关系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因为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已经提出和阐明了生产力的概念,但是他们不可能提出生产关系的科学概念。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的一系列概念、范畴,以及这些概念、范畴所反映的矛盾运动及其逻辑体系,都不是先验地存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大脑之中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到“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后来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世界观,首先用唯物辩证法研究社会历史,揭示了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之后,马克思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特殊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发现了资本运动的绝对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这个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灭亡以及转变为更高一级的社会机体的规律。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发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和发现、确立人的社会历史主体性与客体性立场的过程是一致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无论是社会生产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来看,“以人为本”不仅是一个历史观概念,有一个强调人的社会历史主体性与客体性到进一步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世界观概念,有一个通过揭示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强调从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到强调在实现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和谐统一中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揭示了在人类中谁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或者主体和客体的立场问题。这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原则本来就是贯穿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和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全部过程及其必然归宿。
“以人为本”为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对此的证明,在唯物史观和“以人为本”的内在统一性基础上,可以从历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理解角度作进一步说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界定,一般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定义的理解程度与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理解程度不可避免地紧密联系的。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角度下定义。从世界观或社会历史发展观的角度下定义,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世界观),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历史观),更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资本观或“两个必然”观)。从它与工人阶级或阶级属性来下定义,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关于工人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或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前一个定义指明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这个世界观中最重要的是历史观;在历史观中,最重要的是资本观,从中可以认为这是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直接指明和凸显了这一世界观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与这个定义相联系的后一个定义则直接表明了其根本立场。这两种定义角度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
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自始至终是一脉相承的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史中,“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贯穿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始终。马克思主义从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统一的立场到劳动群众(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任何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劳动的群众,总是人民群众的主体)的立场观,从工人阶级的立场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观,在其发展史中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
在历史和现实中,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工人阶级的立场。因为这个马克思主义立场,既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其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场就是根本的价值标准。而这个根本的价值标准,即“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有着有所不同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即有着有所不同的表述,其中包括与马克思主义创立以前和以后的表述既有所不同又有新发展,呈现出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在他们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前(这大体上可以以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线,但作为马克思主义公开诞生的标志,一般认为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线)和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写的理论著作,其中的同样的观点表述会有所不同;又如,在他们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前期和初期所写的理论著作中,其中有些观点的侧重点和表述也有所不同,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也是有一个过程一样。
如前所述,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前期和初期,一方面坚决批判唯心主义,另一方面自觉地同旧唯物主义划清界线,所以“以人为本”中的“人”更多地指的是“现实的人”,即是真实的人而不是虚幻的人;是社会的人而不是孤立的人;是实践的人而不只是自我意识的人,强调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和客体性。他们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3]又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3]他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而“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生活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因此,人们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马克思的这一伟大的发现,构成整个唯物史观体系的基础。而阐述这个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和同时期的其他主要著作中虽然已经开始分析批判和揭露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和斗争,但此时的侧重点和立足点在于确立和阐发新的唯物史观的世界观体系。[4]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恩格斯这个时期确立的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把现实的人既当做价值主体,又当做科学客体,而且是主客体统一来加以把握,实现了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而这一切又必然成为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初期和后来发展过程中,对“以人为本”中的“人”更多地指明的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因而更多地直接提出、强调和确立了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的立场。而这些思想和观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前期特别是初期和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著作中有集中的阐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被列宁称之为“马克思首次提出这个学说”①的手稿中论述了劳动对于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伟大意义,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造成劳动的异化,给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工人阶级必须采取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打破私有制的桎梏,使本阶级和整个社会获得解放。《神圣家族》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阐明了唯物主义思想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联系。这部著作为全面阐述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恩格斯在1844—1845年撰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理论研究中高度重视对社会状况的考察,以便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确凿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范例。这部著作以生动具体的材料展现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惨遭剥削和压迫的情景,揭示了工人遭受蹂躏的社会根源,并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必然会促使他们奋起抗争,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创建新社会的任务。1845年秋至1846年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了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部著作中指出: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科学的历史观的前提,论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建设新社会并在斗争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任务,同时强调消灭未来新社会的创建要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这个新世界观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1847年,马克思主义撰写了《哲学的贫困》,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以及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对抗性必然导致阶级斗争尖锐化,资本主义终将为一个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新社会所代替,而工人阶级就是实现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伟大革命阶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1847年成立了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为同盟撰写的纲领草案,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准备著作。恩格斯在这篇文献中指出,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历史的发展决定了无产阶级必将完成埋葬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使命。恩格斯强调废除私有制是共产主义者的主要要求,同时阐明了消灭私有制的历史条件,论述了共产主义者的斗争道路和策略原则,并科学地预言了未来新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中,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科学地指明了共产主义新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后来的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主要著作“完全是从现代社会的经济的运动规律得出的”[1]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欧洲文明、特别是欧洲近代文明的背景下,在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创立的一个学说,一种“主义”,而这个学说或“主义”中贯穿着的“以人为本”的立场和工人阶级的立场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前期和初期,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创立既是有先后顺序(从总体上说,唯物史观的创立在先,共产主义理论体系在后)的,又是几乎同步的,但这个世界观体系已确立或已形成体系,就具有通常所说的鲜明的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这三个彼此联系、彼此对应的三大基本属性。第一个基本属性为科学性,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出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是科学的历史观的前提,论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第二个基本属性为阶级性,是与上述的科学性相联系,就是说唯物史观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服务,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武器。第三个基本属性为实践性,就是说,唯物史观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作用,强调它不是抽象的思辨的书斋哲学,其使命不仅在于科学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动地改造世界。而这个实践性,集中表现在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策略的理论基础。
通过以上的简要阐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直接体现了其本质和核心,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的构建与对确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发现和揭示相一致,而这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必然推论。唯物史观首先发现和追寻物质生产及其承担者,就必然承认物质生产的主体——最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这个“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1]的观点与过去我们经常讲的立场是一致的,即无产阶级的解放,必然是全人类的解放;如果无产阶级不能解放全人类,它就不能最后解放自己。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也就必然成为最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除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三、“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在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与时俱进
如前所述,凡是有马克思主义常识的人很容易理解:“以人为本”这个最高命题或根本立场始终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也始终贯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始终贯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贯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它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我们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间,作为理论体系融会贯通的、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东西,主要就是指其中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中首先是其中的“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一般来说,在我们党的历史和现实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运用和表达都不是单独的,而是总体的,这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运用所必须的,但具体来说,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既要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又要从各自特定的含义、特点和功能去理解。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什么呢?它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工人阶级的立场。立场论要回答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出发点、立足点问题。一般说来,主体的立场决定其观点和方法。同一件事,主体所处的立场不同,观点会截然不同,方法会完全两样。立场如果站错了,就会或不能把握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或不能认识真理,或有意掩盖真理,或拿真理去谋取私利;如果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就有可能把握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就有可能认识真理,如果认识到错了也会主动改正,或拿真理为人民服务。
正是因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深刻理解,始终坚持和强调它的极端重要性,所以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去“找”,并且他强调要“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首要的是找立场,其次才是找观点和方法。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深刻理解,毛泽东一贯强调,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也不要脱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他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5]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和落实路线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中央文件中的关于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的一种新表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6]这个思想和观点是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反复强调和阐明的“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以下几点:一是“以人为本”中的“人”即人民,“以人为本”中的“本”指的是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支配或核心地位,是主要的或最终的目标价值。二是就其根本含义来说,要求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就其基本思想或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说,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就其价值取向来说,“以人为本”在本质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由人民评判的根本价值取向。五是突出了“以人为本”和唯物史观本原上的一致性,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六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本来存在的一个根本立场凸显出来并现实化或实际化。
注释:
①这里指的这个学说,“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参见列宁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61页)。
[1]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4,29,61.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499,53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6] 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A].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