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时代机遇 打造创新城市——杭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楼健人谈杭州科技跨年成就
2012-12-08
本刊记者
抓紧时代机遇 打造创新城市
——杭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楼健人谈杭州科技跨年成就
本刊记者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杭州市科技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与社会和谐为主旨,聚焦发展十大产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城乡区域统筹,科技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2012年,市科技局将如何抓紧“十二五”计划关键之年的时代机遇,进一步开展工作?本刊记者采访了杭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楼健人,请他谈谈2011年杭州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果,并展望2012年前进的方向。
量化评价:杭州领跑浙江
“2011年,杭州市科技实力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不但成功创建了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更连续4年荣获了省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楼健人局长如是说。
用数据来解释:
2011年,全市R&D投入预计185亿元,占GDP比重2.85%以上。2010杭州创新指数达112.3。
2011年,全市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99家,累计认定1596家。新增国家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4家,省级9家,累计11家和48家。
新增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3家,累计13家和22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61家,累计289家。
全市专利申请40892件、授权2925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512件,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全年争取国、省科技项目322项,获上级资助经费2.84亿元。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75项。
“2011年全球最值得去的旅游城市”、“中国互联网广告之都”、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2011年,杭州市科技领域获得了许多新的荣誉、新的成就;之江大文化产业平台、“三江两岸”绿道、大江东地区9.73平方公里杭州市能源产业园……2012年,杭州市科技工作已经展开宏伟蓝图。2月13日,杭州召开了全市推进十大产业发展工作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十大产业的发展情况,谋划了新一年的发展思路。然而在这龙年伊始的日子,除了十大产业的发展方向,整个杭州市科技工作的前进之路也更让读者关注。
规划之年:政策保障环境
2011年,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为了明确思路目标,杭州市科技局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方案,包括《杭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杭州市“十二五”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杭州市“十二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等,以及《杭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
在政策层面,市科技局是如何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记者向楼局长提出了问题。
楼局长回答:“从政策角度来说,2011年是当之无愧的‘规划之年’,科技局先后出台了5个以上的各类规划、方案。为了保证科技规划的科学性,科技局进行了大量调研走访,如在编制十二五的3项规划时,赴深圳、广州、江苏等地学习调研;又如,为了加强产业科技创新,走访了高新、萧山、余杭等区、县(市)和信雅达、鸿雁电器、荣盛化纤等一批骨干企业。”
他继续介绍说,“除了各类规划,2011年市科技局还着力完善了科技创新政策。
“一是修订《杭州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市科技局组织立法调研,结合实际,增补了鼓励科技企业发展、科技人才引进、加大科技奖励力度、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条款,2012年3月1日将正式颁布实施。
“二是为发挥科技创新对统筹城乡的支撑作用,引进大院大所,市科技局起草或修订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意见》、《杭州市引进大院名校研发机构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关于推进青山湖科技城建设的若干意见》、《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等政策。
“三是发挥目标责任制考核导向作用,首次将经开区纳入市县(区)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据了解,2011年,杭州市全年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减税9.88亿元,惠及2356家科技企业;所得税减免19.97亿元,惠及1361家国家重点扶持的高企。
十大产业:提升创新能力
淳安要在千岛湖建设水上飞机项目、桐庐推出深奥古村落项目、杭州将鼓励组建电子商务和物流产业联盟……记者在全市推进十大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杭州十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2.93%。
楼局长认为,之所以杭州市能取得可喜成绩,主要有赖于2011年全年对十大产业的全面聚焦。
杭州市科技局不但成立了推进十大产业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加强与市十大办等部门的业务联系和信息沟通;还牵头起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市重点扶持十大产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围绕十大产业,市科技局在项目资助、平台建设、成果对接、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都给予重点支持。
2011年,新建立工业设计、生物医药2个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进平台服务企业模式转变。推荐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6家、市级58家。聚光科技、三维通信、万事利、亚太机电、三花控股等5家企业建立省级企业研究院。全年登记科技成果473项,其中十大产业成果425项,贝达药业研制开发的国家一类抗癌新药“盐酸埃克替尼”成功上市,被誉为民生科技领域的“两弹一星”,反响巨大。
企业主体:提升创新活力
在初创企业培育方面,在继续实施雏鹰计划的基础上,杭州市启动实施了“青蓝计划”,这是高校创业领域的一件大事。
“为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教授、专家带团队在杭创业的积极性,2011年市政府启动实施青蓝计划,市科技局牵头制定《鼓励和扶持高校教师(专家)团队式创业(青蓝计划)实施办法》,举办青蓝计划启动仪式,开辟了杭州知识市场网站,促进科技成果、创新点子的交易转化。”楼局长介绍说。
2011年,新培育“雏鹰计划”企业254家,累计678家。预认定“青蓝计划”企业128家、资助79家。同时,举办“雏鹰杯”最具成长潜力企业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标杆,构建合理的企业发展梯队。
按照“民办+官助”、“人才+资本”的杭州孵化器建设模式,2011年全市孵化器面积新增21.5万平方米,总面积突破170万平方米,在孵科技企业达3200家,实现就业人数4万多人,在孵企业新认定市级以上高企35家。
“孵化器是培育新兴企业的‘摇篮’。”楼局长说,“2011年10月,杭州第十二届紫金创新论坛就是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十大产业发展’为主题举办的,研讨交流了孵化器建设经验,推动了全市孵化器建设上规模、上等级。”
科技双城:集聚创新资源
2011年,杭州市政府带队到北京开展了一场“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推介会”,得到了国家部委、在京央企等的大力支持,反响热烈。“双城”与香港大学、通用电器、交通运输研究院等成功签订22项入驻、投资协议。本刊2011年第5期也专题介绍过科技“双城”建设的经验,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关注。
对于两大科技城的建设,楼局长作了个总结。2011年,政府在科技城的发展中,主要的职责是做好三类工作——建设、引进、转化。
他进一步具体阐述。
一是协助推进两大科技城建设。发挥市推进青山湖科技城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职责,做好大院名校、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重点央企以及海外高层次留学归国人员招引服务工作,推进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和大城西、大江东两大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共建青山湖科技企业孵化器、香港大学落地项目以及中国普天现代照明研发中心入驻青山湖科技城。
二是引进共建科技创新载体。继续加强与中科院、浙江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美院以及央企等的战略合作,注重招院引所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注重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研发机构,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协助萧山、余杭引进共建中科院计算机所浙江分所、香港科技大学杭州物联网智能技术中心等6家创新载体,累计达98家。
三是促进科技成果对接转化。会同市委组织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共同举办“美国硅谷清华学子杭州行”活动,50余位清华校友带20余项目与杭州市有关企业、机构对接,部分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成功举办第十届专家和中小企业家握手、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中介联盟对接会等活动,组织企业参加深圳高交会、成都西博会等科技会展,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重大专项:集聚科技资源
2011年,杭州市实施了多项重大科技专项,集聚了科技资源,提高了城市创新能力。“在这方面,市科技局一年来主要办了哪些实事?”记者向楼局长提问。
楼局长从四个方面来细数:“在重大科技研发攻关方面,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聚焦十大产业,重点资助了智慧城市、云计算、安全存储、移动互联网、高端机床、锂离子电池等57项重大研发项目,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杭州市十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创新联盟建设方面,2011年杭州市首次启动市级创新联盟建设,组建和认定高端机床、中药现代化、化学药制剂、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热发电、信息安全等6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荐认定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2个省级联盟。
“在争取国省科技资源方面,2011全年指导企业积极申报国家863、973、国家支撑计划38项,国家创新基金316项,省级科技专项(厅市会商项目)285项。民生药业‘抗肿瘤原创类新药候选药物—蓬莪术环二烯的研究’、南都电源‘高超级电池的研究开发’等一批项目获得国家863、厅市会商资助。其中国家创新基金立项182项,获国家资助资金1.477亿元,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在科技金融创新方面,市高科技担保公司与富阳、淳安等市县签订联合担保风险池合作协议,全市风险池资金规模继续扩大,全年为173家科技企业发放政策性担保6.289亿元。市创业投资服务中心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全年为800多个科技项目提供投融资服务,共200项目获得投融资约15亿元。”
科技惠民:推进城乡统筹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杭州市科技惠民工作的一大特色。根据科技特派员入驻乡镇两年一轮换的规定,2011年,是第四批科技特派员走马上任的年份。
“2011年,市科技局牵头开展了第三批科技特派员考核评选工作,选派了第四批119名科技特派员下乡,组织实施了项目50项。据初步统计,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全市已实施惠农科技项目1062个,培训农民4.3万余人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600个,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楼局长对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的成就津津乐道。
为了加强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2011年杭州市首次设立城乡区域统筹科技专项,建立市区(县、市)会商机制,支持一批对县市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会同九三学社杭州市委会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全市组织实施农业和社会发展科研项目308项、投入科研资金达3635万元。
为了推进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市科技局增建富阳光通讯、淳安水饮料、建德伞业、萧山纱艺等4个市级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增聘浙江大学金涛教授等17位科技指导员,服务行业研发中心企业800多家,支持“微同轴混合编织射频电缆”、“卫浴产品参数化模型库”、“笔类产品表面自动涂装”等35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杭州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
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城市
“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已成为杭州市文创产业的一张金名片,2011年,这项赛事首次以“市长杯”冠名。据了解,2011年的大赛活动得到了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飞鱼设计、深圳市设计联合会等有关高校、设计机构、企业的支持与配合,杭州机床集团等35家企业承办27个分赛场活动,举办顾家工艺、中艺实业等6个国际(内)创新设计营活动。“全空间快速分布光度计”等产(作)品荣获大赛金、银、铜奖,新增专利申请3000件以上,也使得大赛成为知识产权界的盛事。
杭州是如何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加快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
楼局长对知识产权工作如数家珍:“2011年,启动了杭州市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秘密保护’、‘以专利为核心企业的知识产权储备实践’等一系列培训讲座,开展‘4.26知识产权广场宣传’、‘2011知识产权宣传巡回演讲’等活动,组织专利代理机构进园区服务零专利企业,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还狠抓知识产权保护,打击违法违规。杭州市成立市保护专利权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出台了《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办法》,加强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软硬件设施建设。市知识产权局会同省、区(县、市)知识产权局在杭州欧尚超市、建德大润发超市、杭州联华超市等开展专项行动联合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00多人次,检查商品6000余件。全年专利投诉12件,结案7件,成功做好建德金马电器专利侵权纠纷调解。”
展望龙年:继续推动转型升级
2012年是推进“十二五”科技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之年。展望2012,楼局长说,“我们将以深化科技金融结合为抓手,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重点,以创新机制提高自身素质为动力,发展十大产业,推进转型升级,要做到四个完善。”
进一步完善成果产业化路径,在提升存量、扩大增量,“铺天盖地、顶天立地”上下功夫。一要深入实施“雏鹰”、“青蓝”计划。政策扶持、跟踪服务一批雏鹰和青蓝企业,促进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围绕十大产业创业、就业。组织优秀雏鹰和青蓝企业评选,树立榜样,营造氛围。二要探索建设杭州创新技术研究院。借鉴台湾工研院模式,以浙江大学人才成果资源为依托,以“政府引导、民营参与、资本助推”模式,共建杭州创新技术研究院。三要完善科技企业培育成长体系。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产业化基地的培育和建设,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联动发展模式。推动孵化器建设从量的增加到质的提升转变。
进一步完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着力显现科技引领支撑与科技资源共享的作用。一要深化“知识市场”建设。加强杭州知识市场与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结合,联合团市委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创新点子交易和转化;依托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联盟等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完善科技成果对接交易评估体系和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二要加快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采用平台使用消费券形式,引导广大中小科技企业更充分利用平台资源,鼓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向十大产业企业开放服务。三要抓好一批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试点示范建设。指导萧山、余杭两个省级园区提升,积极争创新的省级高新园区。深入实施国家“十城万盏”、“十城千辆”试点示范工程。四要继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目标,进一步营造知识产权工作良好氛围,研究科技项目评审立项与专利工作目标联动机制,量质并举继续加强专利工作。加快杭州国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滨江、之江两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建设,围绕十大产业,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和重大科技项目知识产权前置审查机制。继续办好2012“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
进一步聚焦重大发展目标。一要服务“两城”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的科技合作交流,支持杭州高科技投资公司与临安共建青山湖科技企业孵化器。引导科技金融资源向“两城”延伸,支持“两城”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二要实施“科技西进”行动。围绕将城西科技集聚区建成“科技西进”重要走廊的目标,发挥主城区优势,树立大科技理念,结合城乡区域统筹工作,以科技要素下移、服务体系拓展、科技“两员”服务为抓手,以“两城”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科技西进”。实施“科技西进”行动计划,优化产业布局,支持发展一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新兴产业和产业集聚区,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三要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一核两区”(滨江区、大江东、大城西产业集聚区)为格局,凝聚全市力量,积极申报和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时,完善科技人才技术入股、股权奖励,企业投入创新载体建设经费税收优惠等制度,在机制体制创新上先行先试。
进一步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创新。落实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工作任务。继续办好市创投服务中心和创投中国网,通过创投资金继续引进国内外投行和投资公司,支持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发展,联合更多区县、更多银行,扩大联合担保池受益企业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探索与完善以奖代补、科技担保、科技保险、贷款贴息、创投引导资金、十大产业企业集合票据等多种形式。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