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内科肿瘤学:在探索中前行

2012-12-08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肿瘤学内科肝癌

孙 燕

一、我国内科肿瘤学研究取得了令世界同行瞩目的成就

笔者曾经开展了全国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调查以及在肿瘤高发区开展了研究工作,这些工作都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例如20世纪50年代针对食管癌高发地区展开大规模普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卫生部又在1973~1975年组织了全国居民死亡回顾调查,并编写了著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受到全世界同行的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多次论证,我们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达成了协议,在高发人群开展维生素加微量元素的双盲干预实验,结果在1993年发表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JNatl Cancer Inst》)。治疗组食管癌、胃癌和白内障发病率明显下降,成为全球第1个阳性试验。

1974年,孙宗棠与汤钊猷等在江苏启东开展大规模肝癌筛查工作,并提出了“小肝癌”和“亚临床肝癌”等概念,很快得到国际上的关注。为此,NCI将1979年度金质奖章授予孙宗棠、汤钊猷和朱源荣3位医师,以表彰他们在肿瘤早期诊断、治疗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1975年开始,我们在云南个旧锡矿展开了肿瘤现场研究,并在之后每年派医疗队协助展开筛查和治疗。笔者也曾在1981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介绍了云锡肺癌的情况,受到广泛关注。之后与美国NCI达成合作交流项目。

二、近年来中国临床肿瘤学家参与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成果值得瞩目

由我国学者发起组织的、在亚洲多中心开展的Ⅲ期研究(IPASS),发现在亚洲的非吸烟肺腺癌患者中,吉非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优于传统化疗;这一优势尤其体现在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中。这项结果进一步促进了分子靶向治疗在常见肿瘤中的应用,更是我国临床肿瘤学者对世界医学做出的重要贡献。EACH研究是另一项多国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研究。研究比较了在晚期肝癌患者中,FOLFOX4与DOX的疗效。结果显示,FOLFOX4方案耐受性良好,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这是第一次证明系统化疗可以有效改善晚期肝癌患者预后。另外,旨在比较厄洛替尼与传统化疗一线治疗EGFR基础突变肺癌患者疗效的OPTIMAL研究,也在2010年ESMO年会上报告了结果,并进一步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2011年我们在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报道了自主研发的TKI药物——埃克替尼,受到国际同行关注,其疗效和其他TKI相当但不良反应小。

三、内科肿瘤学未来的发展和展望

应当看到,肿瘤内科治疗已经有了很多进展,相当多的肿瘤,已经可以通过内科治疗达到根治;另一些常见肿瘤,内科治疗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研究的进展,新药和新方法的涌现,临床肿瘤内科的治疗地位会越来越重要。我国临床肿瘤学防治的特点包括: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提高预见性;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实现有的放矢;循证医学——规范化、个体化;扶正祛邪——重视宿主情况、基础疾病、免疫和骨髓功能重建等;治未病——重视预防、防止复发;以人为本——重视生活质量和远期结果等。

(转载自2011年8月11日《中国医学论坛报》,本刊略有删改)

猜你喜欢

肿瘤学内科肝癌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PBL教学法在肿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PBL和CBL教学模式下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
案例教学法在留学生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