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祖鹤阳拳武技的三大支柱

2012-12-06李子坚

少林与太极 2012年5期
关键词:脚法八法劲力

文/李子坚

五祖鹤阳拳武技的三大支柱

文/李子坚

五祖鹤阳拳是福建武术的一大流派,它是由清末福建泉州武术家蔡玉明结合太祖、达尊(罗汉)、玄女、白鹤、猴拳五大拳术的精华发展、创编出来的一个拳种。

五祖鹤阳拳的风格古朴、简洁,不尚花巧,出击直截了当,因此在演练时比较不起眼,而真正看出五祖鹤阳拳艺功力深浅、拳术造诣的地方,就是摇身震胛的发劲、连绵不断的手法以及灵活转换的脚法。功法、手法、脚法,这三者正是五祖鹤阳拳武技的三大支柱。

一、手法(六门八法,新八法,六门八节)

“手执八法称无敌,脚踏莲花第一人”,这是在称赞师祖蔡玉明武艺精湛,而其中就点出了五祖鹤阳拳手法与脚法的要求。

六门八法是五祖鹤阳拳手法的精华所在,是由八段散手动作组成的散手对练套路。这八种手法贯穿于五祖鹤阳拳所有手法之中,是接手出击的诀窍。它的最大特点是黏手听劲,要求“软如绵,黏如糍”,一旦与人接手,就随顺对方的手肢劲力变化,沾黏不离,待对方招势转换之空际,应手而入,击其无备。

在初练时,要求用意念而不用拙力,从黏手对练过程中训练听劲、懂劲,而最终练到化劲的地步。它是以训练劲法为目的的,因而招势精简,乃至只有一势而已,如第八法“风摆梧桐”,虽然只有一势,却包含了对劲力消长、转换的理解,只要真的体会得当,就能掌握《拳经》所谓的“哄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的要领了。

六门八法只要练习得法,又能领悟其中的诀窍,就能在实战搏斗中表现出黏手即打,逢空必入、后发先至,处处采取主动攻击的风格来。

不过六门八法还需要有应用的训练,因此,还有新八法和六门八节的散手对练套路,与它相为表里。八法是短桥黏肢散手对练,讲求手法的变化诀窍,如无深厚的散手搏击对练基础,就难以理解体会出其中精要之处。新八法是由短桥黏肢发展成离桥散手对练。六门八节则是离桥散手对练。

所以,先练六门八节,将散手搏击所需要的招势、身法、步法训练娴熟,然后再进入六门八法的训练,等到六门八法训练有成后,又练习新八法,把黏肢听劲的技巧,逐步过渡到离桥搏击之中。练完新八法后,又要将六门八法的搏击心得正势融入六门八节训练中,最后便是将八法八节的击技,在自由搏击中随机应变,任意发挥。

二、脚法(缠,踢,屈,剪)

五祖鹤阳拳的脚法不光是踢法,还有步法与腿法相结合,故统称“脚法”,是脚技的整合应用。一般多以为南拳北腿,南拳不擅于用腿,而五祖鹤阳拳虽然也没有明显的大开大合的腿法,但对于脚法的应用并不缺少,只不过它强调实战的效果,不突出演练的表现罢了。

五祖鹤阳拳的脚法可分为四种:缠、踢、屈、剪。

缠法属于暗脚,应用于步法之中,包括了钩、缠(包)、顶、撞、靠、压、摆、弹等。它是在与人接手时,以手对手,以脚制脚。上盘以手法对付,而下盘则在入马进步时,攻击对方的马步,尤其善于趁对手马步移动之际施展出来。

踢法则多用中下盘腿法,而且配合手法使用,有典型的南拳风格,包括了茵藤踢、盘龙踢、蹁踢、七寸踢、地趟钩踹等。运用踢法时,重视手法的掩护,往往在踢法使用的前后,都有连续的手法辅助。

屈法即是跪步法,一般的跪步仅仅是步形,而屈法则是脚法的应用,有前屈法、后屈法、指地双屈法,在跳下屈地时,利用体重与步形的结合,重挫对手的脚部,最擅于对付地趟腿法。

剪法指的是落地金钩剪,以扑地卧倒双腿剪击对方的脚腿,包括了阳剪、阴剪、连环剪、扑白虎剪等,属地趟腿法。

五祖鹤阳拳的脚法多变化,不在手法之下,却不以脚法示人,所以较少为人所知。在练习时,以练步法为基础,因为任何的脚法,都是以灵活的步法为依据的,倘若步法没有练好,脚法的应用就会失准,也就易为人所趁。

此外,步法正是进出六门的关键,即使手法再好,如果没有步法的配合,也做不到黏手不离的地步。步法突显的是“走”,手法的接续,身形的转换,多在走步时展开,而缠、踢、屈、剪四法,则是随着攻击时机而变化运用的,是故五祖鹤阳拳的脚法不单是为了配合手法的运用,也同时是主动攻击的技法。

三、功法(摇身震胛)

除了手法脚法之外,作为功法的摇身震胛,是五祖鹤阳拳功力的来源,若是没有了它,即使有再好的手法脚法,也不能发挥出搏击的劲力。

摇身震胛是一种发劲的方法。它是以双脚为底力作支撑,以丹田为中心,以腰腹为圆球,以双胛为开展。劲力从底而起,上至腰腹,由以丹田为中心的腰腹圆球作内转,劲力由内而外,摇动身躯,上达肩胛,肩胛接续摇动之势,将劲力扩展到手指末梢。在摇晃过程中,动作恍如牲口渡河后,抖落身上的水滴,故称“鹤震身”。

此种发劲法,是先柔后刚,发劲时不可用拙力,必须放松所有关节。摇身时,每一个关节都要接续地发劲,让劲力通过的同时,把劲力加大,所以全身必须松而不软、活而不僵,这是需要多年的训练才能得心应手的。

摇身震胛的训练方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吞吐浮沉”四劲的呼吸,把腹部练成能承受打击的硬肚。这是练就金钟罩、铁布衫的硬气功。其次,再把以丹田为中心的腰腹,通过呼吸顺练,成一个开合自如的充气圆球,再进一步将此圆球练成运转灵活的“活肚”。再次,在活肚的基础上,开始摇身震胛的练习,训练劲力由下而上、内而外地反复转换,直到应用自如为止。这阶段才是摇身震胛的完成。

摇身震胛的独到之处是能够随着气劲的起伏,连续发劲出击。当一招击落后,以意使气,以气摇身,以身震肚,以肚发力,手不回收而再发第二招。具有上乘功力者可以连续发三次不间断地摇身震胛,在实战中往往能使对手措手不及。

以上所述的手法、技法、功法,确实是练习五祖鹤阳拳必不可缺的基础,也是五祖鹤阳拳搏击技法的特点所在。手法、脚法是外在的击技,功法是内在的劲技,具足了内外的三种条件,就能把五祖鹤阳拳武技要领掌握住。

然而在练习过程中,须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水平,所以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练法,乍看它们似乎是前后矛盾的事。如刚入门时,要求马步沉稳,而后又要求走步灵活,然后又要腾跳跪屈,最后甚至要扑地剪腿,其实这些都是脚法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训练,最后必能了解这些技法的要领。

作为欣赏,我们也能通过五祖鹤阳拳术者这三方面,看得出武者的水平以及其特点。

猜你喜欢

脚法八法劲力
离心率求解策略八法
形意拳劲力特点及在实战中的体现
八法解决物理选择题,高考分数十拿九稳
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研究
浅谈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
中国武术运动中劲力的作用
靖煤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八法”
“八法”解决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