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变理论在高中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12-12-06薛建勇

体育师友 2012年5期
关键词:羽毛球动作教学模式

薛建勇

权变理论在高中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薛建勇

权变理论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也没有所谓最好的办法。针对具体情况对教学模式和方法作最合适的权变,使羽毛球教学与学校体育环境和学生具体情况相适应,让高中生热爱该项目,掌握其基本手法、步法和技巧,并能将羽毛球运动作为终身锻炼项目。

权变理论;高中体育;羽毛球教学;应用思考

1.权变理论核心

权变理论(Contingency Approach/Contingency Theory)又称应变理论、权变管理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权变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世界上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与其说管理是一门理论,不如说它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技术;与其说它是一门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艺术。而权变管理则能充分体现出艺术的成分。权变理论告诉管理者应及时巧妙地调整,使管理不失时机地适应外界的变化。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应是一个善于权巧变通的人,即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及时变换领导方式。

好的老师和成功的管理者一样,也应学会权巧变通,积极应对面临的现状,及时根据教学的具体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高中羽毛球教学要想达到教学目的,肯定不可能存在所谓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教学模式与原则。关键要对学校教学条件和学生具体特点及教学内容作充分的了解,针对具体情况对教学模式和方法作最合适的权变,使羽毛球教学与高中体育环境、学校和学生具体情况相适应,让高中生热爱羽毛球运动,掌握其基本手法、步法和技巧,并能将羽毛球运动作为终身的锻炼项目。

2.高中羽毛球教学现状

2.1 场地器材设施短缺

农村高中基本不具备室内场地,也缺少室外专用羽毛球场地面积,相对而言,学校篮球场地、足球场地满足要求,故而即使是兼用羽毛球场地,其面积仍不够。教学条件难以满足,严重影响羽毛球模块教学的开展。

2.2 受天气影响大,室外教学较难开展

这是室内场地不足情形下,羽毛球教学经常处于“看天吃饭”的最尴尬之处,如果不作权变根本无法完成规定学时,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难以落实。

2.3 对学生体力要求有点高

学生耐力、爆发力普遍欠缺,后场动作对体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体力影响技能,造成对击回合少、练习频繁中断、多球训练次数达不到,运动兴趣和热情难以维持,难以达成教学的目的。

2.4 教学形式过于死板

就羽毛球教学而教学,偏重填鸭式讲解、缺乏针对性动作纠正;偏重传统教学、缺乏新颖性和生动性;偏重自由散练、缺乏演示和比赛,不容易提高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体育个性发展。

2.5 教学内容偏于狭窄

过于偏重基本动作的教学,技术能够进阶的学生比例偏少,越练信心越减,难以形成运动爱好群体,学生选科的热情与实际教学形成落差。

3.权变理论介入教学的具体应用思考

教学活动实质也是一种管理活动,每个教学班级就是一个部门,老师就是这个部门的管理者,作为一个管理者,是默守陈规,还是创新思维?是等靠要,还是创改变?是引进新理念,还是坚持传统教法?是一招鲜吃遍天,还是个性情况区别对待?这都是权变理论带给高中羽毛球教学的思考。

3.1 激趣手段的权变

任何一门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都要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终身体育要求高中体育教学要长远考虑,希望学生将来进入大学甚至到社会上后,仍能将羽毛球项目作为锻炼项目,这是羽毛球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针对羽毛球教学中传统激趣手段如:导语激趣、高手演示、分组比赛等,笔者推荐多媒体介入,通过网络资源,下载所需的教程视频及顶级羽毛球赛事观赏,包括标准动作分析、细分动作讲解等,也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羽毛球运动相关资讯,例如羽毛球明星的传奇故事、励志故事等,毕竟高中生对多媒介的运用已有一定的能力基础。也可考虑比赛激趣,例如校园“羽毛球之星”比赛。通过对羽毛球比赛的现场魅力感知,激发学生的兴趣。或组建校园羽毛球社团或兴趣小组,课堂内外互相促进。

3.2 场地器械的权变

羽毛球运动属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如果呆板坐等场地条件,农村高中将无法开展羽毛球模块的教学。若对场地条件适当加以权变,则完全不影响开展教学。如没有室内场地,就选用室外场地;如没有专门所划羽毛球场地,就在篮球场地用不同颜色加划羽毛球地面隔线,蓝球、羽毛球共用场地,一样可以开展羽毛球运动;如缺少隔网,就开展无网对练,更是简便可行,而且教学模块中部分内容有网无网影响不大。

天气条件允许,不下雨,风力不大,则肯定直接选用羽毛球作为器械。如天气条件不允许,有时可能风大一些,也没必要一定取消羽毛球教学,有时也可以改扔实心球,锻炼上臂力量和腰部力量。笔者所在学校的传统运动项目是排球,学生的排球学习兴趣较大,排球的发球和扣球中的背弓动作和羽毛球的扣杀有相通之处,可改为使用排球作相应动作的训练。目前一般高中学校羽毽球比较普及,利用羽毽球训练腿部力量和腰部力量,为羽毛球教学打基础,一样可达到教学目的。

3.3 教学模式的权变

如果仅仅满足于完成模块教学任务,搞满堂灌,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反应、消化吸收和练习巩固的过程,因为老师的不负责任、不动脑筋的死板教学,扼杀了学生学练羽毛球的兴趣和潜力。

体能补偿的灵活运用为教学模式的权变提供基础。体力是基础,离开体能基础谈羽毛球教学等于空谈,谈教学模式权变也等于空谈。但单纯体能补偿,枯燥单调,不能寓教于乐,乐中强基。变集中体能补偿为分段体能补偿,每隔一两个训练小节就加一段体能补偿;变单一体能补偿为多变体能补偿,有游戏有比赛,可跳可蹲可弯;变个体体能补偿为分对分组体能补偿,或二人一对或五人一组;变徒手体能补偿为器械体能补偿,实心球、软式排球、羽毽球、跳绳等。让学生一堂课中不知不觉增加了运动量。

教学理念的创新为教学模式的权变提供新的来源。自身知识结构的创新,加强学习思考,教育观念创新不僵化;个性化教学思想,尊重每个学生个体成长,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学习评价重点的创新,既评价最终水平,又重视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选择,引入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学生介入教学演示,变教师演示讲解一肩挑为学生参与教学,教师更多扮演咨询者、辅导者、激励者。注重思想的训练,变体育锻炼为的是健康教育,变体能和技术教学为团结合作、协同作战、为他人服务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给教学模式的权变提供选择。①采用多球训练法:击球落点控制、动力定型、击球方向准度的提高都可以运用,特别是网前小球技术动作的训练。②快乐学习法或游戏教学法:单个动作比赛如持拍颠球、接球,或两人对击球回合次数的比赛;或单打或双打或混合对打。③合作学习法或分组教学法:男生女生力量差别,对打中男生女生分别训练;组与组分别观察找岔挑刺,互相竞争;初学班、进阶班、兴趣班区别对待。④课外活动补充法:组建羽毛球社团,组织羽毛球兴趣活动和羽毛球比赛等课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参与,加强交流,使课堂教学在课外得到延续,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4 权变的原则是保证必教、把握难度、控制强度、有所侧重

3.4.1 基本手法和步法是必教内容

如果不经过正规的羽毛球教学,学生连握拍姿势都难以正确,怎么可能掌握更难的技巧?何谈对羽毛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学重点一定要先落在基本手法和步法上,首先将学生正确引进羽毛球运动的大门。在羽毛球运动中,正确的握拍是前提,正确的站位是入门,正确的发球接球是基础。如基本握拍:正手反手握拍;基本站位姿势:发球、接发球站位;基本发球:正反手发球、正手发高远球技术。这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要耐下心来教,不能因为学生成不了职业运动员而忽略。这些基本知识是必教内容,一是不可以省略,二是要循序渐进地教学,三不能图快贪多,四是务必认真详细地讲解。

3.4.2 进阶技巧教学推进必须把握难度、控制强度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掌握进度,逐步推进发网前球、挑球、击高远球、放网等训练,再进入吊球、扣球、混合路线发球击球等技术训练。特别是扣杀球讲究脚部、腿部、腰部及手臂、手腕的协调性及爆发力的要求较高,背弓动作难度较大,所以进阶训练一定要根据所教动作难度和实际接受情况推进,并作更详细的分解动作进行教学和动作训练。一是对动作轨迹、发力次序尽可能形成动作口诀,易于理解和记忆;二是由教师和“高手”学生做标准动作演示;三是注意控制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毕竟学生的体力基础有限;四是注意错误动作纠正,因为进阶动作相对复杂,学生此时普遍会出现顾此失彼、姿势别扭、动作变形,如:握拍过紧、发力部位不准、步伐不到位、击球方向感不强等,此时要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这些进阶技巧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体会“高手”的成就感,兴趣和信心得到增强,练习的动力得到提高。

3.4.3 前半场训练必须着重教学

羽毛球运动让人喜欢的原因是该项运动的老少皆宜,但真正比赛时往往比的是体力和后场技术,这也是该项运动让人望难而退或很难进阶的原因之一。其后场技术中,速度、爆发力、耐力、反应、协调等要求都比前半场高,加之空间感觉和方向操控难度大。用拍手法中,吊球、正、反手击高远球、扣杀技术动作较为复杂。步法上,并步后退、侧身后退、空中换腿向前蹬跨等难度大。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初学者难以掌握,两月后能掌握基本技术的同学较少。所以可以考虑作些权变,仅对兴趣班推进。相对而言,前半场教学中力量、耐力要求较低,对于初学者或对于女生来说,球的飞行较易掌握,空间感容易把握。在步法上常用垫步、交叉步、跨步,向前或向两侧移动范围也不算大,手法技术相对简单,如正、反手放网前球、平抽挡,比较强调握拍正确性和灵活性。而且前场训练对力量要求不是太高,即使是女生也可以完成。

通过观念上引进权变理论,实际教学中掌握权变原则,相信较难有效开展的高中羽毛球教学模块,一定能按课程大纲的要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扎根、开花、结果。

[1]韩苓.领导权变理论综述[J].决策探索,2007

[2]雷刚.中小学羽毛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9

[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体育组 226531)

猜你喜欢

羽毛球动作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羽毛球
打羽毛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飞行的羽毛球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打羽毛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