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组织理论视野下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

2012-12-06李玲华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体育系统

张 波 李玲华

(1.辽宁科技大学 体育部,辽宁 鞍山 114051;2.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辽宁沈阳 110102 )

自组织理论视野下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

张 波1李玲华2

(1.辽宁科技大学 体育部,辽宁 鞍山 114051;2.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辽宁沈阳 110102 )

自组织理论是系统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研究一般系统和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规律的理论。依据自组织理论分析了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开放性、非线性和非平衡性耗散结构特征。并从多举措、多渠道增强开放性;多方位、多方向培育非线性;多要素、多手段远离平衡态三个方面对高校体育文化进行构建。

自组织理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构建

1 自组织理论视角中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理论分析

自组织理论认为,在开放的、远离平衡的和有外部物质、能量、信息等非特定输入输出的条件下,系统以其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为发展动力,并随着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协同,同时还受到系统内、外涨落的随机启动,产生出集体运动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所产生的序量又反过来支配各子系统的协同与竞争,从而使系统进入循环、交叉作用并关联于放大的循环圈中。通过这种有效利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循环过程,系统便经历多种协同、突变、分形、超循环,从混沌(平衡态)走向有序、或使其有序程度进一步提高,进而演变为包含有序结构的非平衡混沌。[1]

1.1高校体育文化的开放性

高校体育文化历来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育文化的重要一环,属于体育文化的亚文化范畴。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时空范畴内,人们在历史和现实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2]同时,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又依附于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发展,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在培养当代大学生体育思想、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而成的精神积累。因此,具有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并且是受到社会变革、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发展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效应,同样不同的文化效应又反作用于其所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方式,通过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会产生不一样的张力,造成高校体育文化内部无序的的互动,这种无序的互动会导致系统内部产生混乱,必然要求系统内部与外部产生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导致系统不断发生变化,进而产生系统前进的动力,形成开放的系统。

1.2高校体育文化的非线性

任何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进行的。同样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承也受到其传承载体—主体(活动的人)和客体(自然存在的物)的影响和制约。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式是基于教育的功能,通过教育这一潜移默化、不断渗透的范式对受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形式不同但主题相同的体育思想、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塑造,虽然塑造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但不应忽视主体(学生)原有的内在意识和观念,更加不应忽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会导致塑造的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非线性。

1.3高校体育文化的非平衡性

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体育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有两个并列的部分组成的,导致其发展具有非平衡性。作为高校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体育物质层面,它的发展具有规定性、长远性和稳定性。物质层面主要体现在高校体育硬件设施的存在性和拥有性上,一所高校建有多少体育场馆、购买多少体育器材、开设多少体育课程、召开多少体育竞赛在某一阶段其数量是一定的,只不过是存在更新换代的问题;而精神层面的发展则是无序的,也是难以衡量的,体育思想了解多少、体育意识懂得多少、体育观念掌握多少,体育行为拥有多少,这些具有不可测量性。物质财富的稳定性和精神财富的无序性导致两者之间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同时,两者之间又是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精神层面的具体实践始终贯穿在物质层面的主导地位,导致物质层面的发展始终落后与精神层面,进而产生高校体育文化的非平衡性。

2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构建理论

2.1多举措、多渠道增强高校体育文化系统的开放性

依据自组织理论,系统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要有外部参量的引入,进而与系统内部原有的内在要素进行融合,而目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则缺乏外部参量的渗入。由于现阶段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专向大众教育,因此,近十年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很多高校不得不重新规划、建设新校区以满足扩招带来的问题,再加上城市化扩张相对过快,很多新建或在建高校往往处于城市的郊区,校园相对闭塞,相应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缺少外部参量的渗入。因此,构建一个具有自组织结构的开放校园对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其一,开放是自组织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系统与外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系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成为一种时空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结构。[2]大学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老师教学的固定场所,而是大学生与社会交往的驿站和中转站。大学校园修建有很多的体育场馆、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且非常完善,是学生们进行体育运动、强身健体、体育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市民开展群众体育的理想场所,在这种校园与社会不自觉的互动中,体育成为了唯一的媒介,这种以体育形式的互动导致高校体育文化原有的内涵得到扩张,外部因素不断渗入,同时,渗入的能量和信息的在高校内部自由无障碍地传播。因此,高校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体育设施开放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外界要素与高校体育文化系统内部融合的程度。

其二,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是关于体育思想、体育意识和体育健康价值观的传承。这种传承的方式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利用体育场馆进行外在的传承,另一方面利用高校与社会的交流进行内在意识、观念的传承。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作为高校体育文化创造主体的体育教师与学生应该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利用所掌握的体育专业知识进行多方位的社会扩散,高校可以创造有利条件让体育教师和学生走向社会,比如采用俱乐部的形式举办长期或者短期的运动技能培训、体育运动保健知识讲座;同时让更多体育教师和学生走入小区、进入社区、公园等群众体育开展氛围比较浓郁的场所进行指导,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把高校体育科研成果进行社会扩大化,从群众体育、社会体育领域选题进行研究,开拓思路,达到社会效益与高校体育科研成果的完美结合。

2.2多方位、多方向培育非线性高校体育文化系统

非线性是自组织系统的根本机制。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指复杂系统中诸要素不是简单的进行数量叠加,而是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产生不同于每个组分的功能和作用的效应。[3]目前高校体育文化系统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相互作用;二是高校体育文化与其它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高校体育文化内部各层次(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这些相互作用,寻找其内部固有的运动规律,规定其最简单的联系和作用方式,在各个要素中努力培养具有支配作用的因子,使自然形成的相互作用促使该组织的非线性变革,大大提升各元素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加深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化境和文化气氛,是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体育文化是体育活动的主体-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综合,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社会性、差异性和继承性。[4]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完美融合,只有不断加大两者之间的融合力度,使体育在培养学生德育、智育、美育过程中彰显出活力,才能促使校园体育文化朝着正确轨道发展。

第二,加强高校体育文化与其它文化的互动。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高校体育文化是基于体育亚文化形态的文化现象。因此,在建设高校体育文化时不能摒弃其原有的文化属性,应该借鉴和吸收其它文化形态的实践成果,并不断反作用于其它文化形态,通过这种激励与反激励、作用与反作用,形成形态各异且具有独立性的多元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增强高校体育文化内部各层次要素的发展张力。高校体育文化中的制度建设是维护和发展体育物质财富的基本保障,不断建立和健全高校体育管理规章和条例,不断推动各项规章制度顺利实施,不断完善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机制,是推动高校体育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加大系统内部个层次要素内在张力的快速发展,才能形成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功能。

2.3多要素、多手段发展涨落因子,促使高校体育文化系统远离平衡态

自然界有平衡态和非平衡态两种发展态势,平衡态是由非平衡态发展、进化而来的。[5]一个开放性较高的系统,有可能远离平衡态,也有可能处于或接近平衡态。当它处于或接近平衡态时,它就减少与外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整个系统呈现单一、均匀的特点,系统也会变得混乱无序的封闭系统或孤立系统。因此,一个组织只有在内外因的作用下才能远离平衡态,不断打破现有的平衡态,才能从一个水平向下一个高水平的平衡态发展。[6]高校体育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发展是受很多因素影响。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迁、人文环境的变革都会产生不确定的要素,而这种不确定的要素需要通过文化传播的主体——人(教师和学生),依据其传播客体(体育行为),向高校体育文化系统进行不断的渗透与交换,在这种状态下,系统内部会产生自我调节建设的趋向,并利用非线性发展机制达到自我的完善 。

3 结论

自组织理论是系统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任何一种理论都存在其发展的两面性。一切系统都是自组织与它组织的结合体,我们在运用自组织理论构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模式时不能全盘否认它组织的存在。因此,应从系统论的角度结合二者,使其优势互补,并在组织发展中对它组织因素加以积极的引导,消除存在的不利因素,使高校体育文化系统更好的发挥其时代性、传承性、教育性、自治性特征,完善其社会功能,在对当代大学生体育思想、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和体育行为培养和传播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1]沈小峰,胡岗.耗散结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3][5]章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浅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70-71.

[4][6]龚立,阮仁俊,孔德诗,等.自组织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104-105.

FromtheViewofSelfOrganizationTheorytheSportsCultureConstruction

Zhang Bo1,Li LingHua2

(1.P.E Department, Liao Ning Technology University,Anshan, 114051,Liaoning,China;2. Graduate School,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110102,Liaoning,China)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system is the organic composition part,it is the study of general system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theory of the law.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elf-organization analysis of college sports culture has open sex,nonlinear and non equilibrium of dissipati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And from the many initiatives,much channel to enhance openness;much azimuth, much breed direction of nonlinear;much element, much means away from the equilibrium state of three aspects of the campus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self -organization theory; colleges;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G80-05

A

1672-1365(2012)01-0012-03

2011-07-02;

2011-08-23

张波(1979-),男,山东邹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体育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WJ-700无人机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