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的文风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2-12-05王明坤

党政论坛 2012年1期
关键词:物质利益文风群众

○王明坤

邓小平的文风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王明坤

文风是党的作风的重要表现,邓小平的文风一贯鲜明朴实、言简意赅、联系实际、求真务实,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重温邓小平的文风,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鲜明朴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鲜明朴实可以说是邓小平的文风中最明显的特征,翻开《邓小平文选》,鲜明朴实的文风扑面而来,群众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讨,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但是始终对这个重要问题搞得不甚清楚,因此,我们国家在相当长时间内走了弯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弄清楚这个问题。“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论断非常质朴,甚至用的就是老百姓的语言,深入浅出,让人茅塞顿开。

鲜明朴实的文风也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党徽是镰刀加锤头,就其特定含义而言,镰刀代表农民,锤头代表工人。要知道今天工人和农民仍然是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他们的文化水平总体上并不高,因此,鲜明朴实的文风是当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和应该做到的。如果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官腔官调、故作深沉,云山雾罩、枯燥无味,人们弄来弄去茫然无知,那就是教育不看对象,无的放矢。人民群众会觉得我们的教育是天方夜谭,是在进行“空中布道”,和自己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甚至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自己走向封闭,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党的理论和主张就会孤芳自赏、高高在上,就不易被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最终不能走向群众、融入群众,进而在群众中扎下根,掌握群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付出,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就没有了依托和支撑,就会一无所有、一事无成。

二、言简意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邓小平文选》的文章,几乎没有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绝大多数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并且对某一个问题的阐述也十分简练、入木三分。

香港是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而强占的,新中国成立后,什么时候收回香港、怎样收回香港是事关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在为此做出努力,并为香港顺利回归创造条件。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乘着英国和阿根廷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胜利的东风来到中国访问,英国政府企图和中国政府再一次签订条约,继续由英国人来管理香港,面对英国政府的无理要求,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现在人们议论最多的是,如果香港不能继续保持繁荣,就会影响中国的四化建设。……这个估计不正确。如果中国把四化建设能否实现放在香港是否繁荣上,那末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邓小平的话语简明扼要,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期盼,更说出了中国政府的立场。

思想政治教育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人民群众拿着理论就能尽快地鼓舞、启发、教育自己,解疑释惑,成为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武器。如果做不到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真诚地回答群众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就不能真正地提高群众面对不良环境的“免疫力”,就不能真切地在群众生活和工作中起到精神支柱作用,发挥其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功能。特别是对于网络中传播的流言就不能迅速准确地作出反映,遏止住流言蜚语的泛滥,最终会在不良环境面前无能为力、无所作为,打败仗。邓小平讲得非常好,“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这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办不到。”

三、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邓小平对问题的论述不是从“本本”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他从来没有空洞的说教,更没有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始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尤其是联系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物质利益问题。“人民,是看实践。”针对“四人帮”曾经散布的有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歪理邪说”,邓小平深恶痛绝。“‘四人帮’叫嚷要搞‘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胡说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简直是荒谬之极!”“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经济的发展“要最终体现到人民生活水平上。生活水平究竟怎么样,人民对这个问题感觉敏锐得很。我们上面怎么算帐也算不过他们,他们那里的帐最真实。”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没有任何经验可搬,没有任何模式可用,一切都得摸索和探索。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团体、某一个党派,而是人民群众。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经验凝练、升华为崭新的理论,并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用崭新的理论把人民群众武装起来,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机遇,从容应对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毋庸讳言,随着改革深入和社会转型加速,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物质利益,当然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如果我们一味撇开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在别的方面兜圈子、转弯子,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由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让人民群众真听、真信、真用,一定要顺应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从不同的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听取他们合理的物质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合理的物质利益实现,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进而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激发其一心一意投身现代化事业的热情和干劲。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要求都是正确的。邓小平讲:“因为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还在影响着人们。这种习惯势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接受新事物。”鉴于这种状况,“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当然有对的,也有不对的,要进行分析。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以适当解释。对于思想问题,无论如何不能用压服的办法,要真正实行‘双百’方针。”对于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诉求,既要有理性思考,又要有现实眼光,决不能好高骛远、异想天开,尽可能地把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美好期待同客观现实结合起来。

四、求真务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邓小平历来注重务实,反对不实风气,粉碎“四人帮”以后带头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对主要事件的阐释,尤其是对错误问题的分析,总是将自己摆进去,没用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并且他的阐释是从大局出发,高瞻远瞩,让人觉得既真实又可信。

毛泽东去世以后,怎样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邓小平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提出的意见非常中肯,字里行间渗透着求真务实的文风。“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不写或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这是我们从决议起草工作开始的时候就反复强调的。决议稿中阐述毛泽东思想的这一部分不能不要。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如果不写或写不好这个部分,整个决议都不如不做。”“讲错误,不应该只讲毛泽东同志,中央许多负责同志都有错误。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毛泽东同志不是孤立的个人,他直到去世,一直是我们党的领袖。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邓小平的话语不多,但把需要讲的道理说得很透彻,使人感到入情入理、真实可信。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来不得半点的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只有深入群众,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平易近人的交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感受,思想政治教育才有亲和力。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频发期,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他们之间形成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往往会发生矛盾,毫无疑问,这些矛盾绝大多数是人民内部矛盾,对这些矛盾不能回避,不能遮遮掩掩,在马克思主义有关矛盾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其以理性合法的形式充分有序地表现出来,进而进行梳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点,达成社会共识,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同时这样做,有助于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丰富,人民民主的形式不断创新,人民民主的实践不断深入,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 张 敏)

猜你喜欢

物质利益文风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原则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与物质利益思想
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现代审视
改文风:要从创新“说话”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