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不均衡发展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2011年转载论文数据分析
2012-12-05高自龙
高自龙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北京 100872)
中国高校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报有1000多种(不含台港澳地区,下同),几乎都以综合性学术出版为定位,在刊登国内人文社科学术论文成果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发展水平看,阵营分化突出,高质量学报区域分布失衡,“马太效应”显现。为此,笔者拟通过分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2011年近4年来全文转载数据(下文涉及数据都取自该统计区间),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这个庞大刊群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家深度思考高校学报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数据样本与中国高校学报的被转载概况
(一)数据样本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是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国内公开出版的人文社科报刊,按学科类别进行精选的二次文献学术专题系列期刊。其特点是:收集整理全面、专业化标引分类、编辑专家精选。这项工作涉及3 500多种报刊,基本囊括了国家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的人文社科领域学术或工作指导类报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学术期刊有90多种,这些期刊参照了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的学科分类设置,基本涵盖了人文社科所有一级学科,并且各个学科还依据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和学界研究的冷热程度分别设置一种或几种专题期刊。编辑和专家学者根据各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按照《复印报刊资料》论文遴选的质量评估标准①参见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http://www.zlzx.org“学术评价”。,每年选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各学科学术论文约1.5万篇,并同时编撰了所有未转载论文的题录型分类目录索引②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目录索引是将国内报刊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按学科进行分类、汇总、编辑、出版的大型检索类工具性质的期刊,较全面反映了各学科的年度总体研究状况。供检索参考。因此,本文选取的这些学术专题期刊转载统计数据,在学术研究、学科覆盖、期刊样本质量等方面更专业、全面和稳定,以此分析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二)高校人文社科学报被转载概况
中国高校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报是高校系统教学科研成果展现的主要平台。根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目录索引统计,中国高校主办的人文社科期刊约有1300多种,包括普通本科高校学报、专科高校学报、文理大综合学报、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学报等等③这个统计数据因对“综合性”与“专业性”概念的认识差异,以及出于不同的研究分析目的而不同。。其中,基本以高校校名命名的学报约有1150种。因其数量庞大,相比较于社科院(联)系统、党政干部院校系统主办的主刊,每年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总量中处于领先优势。表1是近4年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总体被转载情况④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以下资料整理:2009年3月5日、2010年3月30日、2011年3月29日、2012年3月27日的《光明日报》和《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的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排名数据。详细资料可参见http://www.zlzx.org“学术评价”。下文所涉及的表格数据来源皆同上。。
表1 2008—2011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被转载总况
转载量是指高校学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学术刊转载的绝对数量,从某种角度看,这个指标数值越大,该学报刊载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越多,学术影响力越大。从表1中可以看出,即使从2009年起《复印报刊资料》对学术期刊范围进行了严格的界定,转载总量统计数据下降,但对2008—2011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全文总被转载量占同期《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学术刊总转载量比例,也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三)高校学报总体质量水平评估
首先需要声明,由于历史原因,虽然每一家高校学报的定位与本校教学科研密切相关,但其办刊质量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或反映本校的科研实力。苏新宁对2000-2004年各类机构在CSSCI上的发文统计已经证明,“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高等院校是主力军,高等院校学者的发文量为全部发文量的60%以上”⑤苏新宁专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版,2007年,17页。。但是,CSSCI的527个数据样本中只包含了70种高校学报。
为了整体比较高校学报刊群的质量水平,本文根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2011年全文转载这个同样的数据源,对全国各级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进行统计,结果显示:4年平均被全文转载的期刊约占总数(约有100种)的72.25%,明显高于高校学报38.61%的比例;所涉及期刊的4年平均被转载篇数约为21.1篇,同样明显高于高校学报平均被转载的6.1篇。这说明,从总体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与社科院、社科联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的水平相差较大。王泽龙经过分析研究也认为,就长期的学术影响看,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与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综合性社科期刊是有一定差距的⑥王泽龙论文《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2001-2009年CSSCI论文数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229-234页。。
当然这不否定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群体中的杰出部分,如被评为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的学报就具有很高的质量水平。朱剑曾对教育部“名刊工程”中的学报与社科院(联)主办的优秀期刊水平,从被引频次、被摘(复印)篇次、影响因子、文摘(复印)率等纯计量方面进行了对比,认为“名刊学报与社科院(联)期刊不相上下,两类期刊在所发表的有影响或高质量的论文的数量方面平分秋色,只是“名刊”学报近年来的进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被淹没于众多平庸学报的海洋之中”⑦朱剑论文《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27页。。
二、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综合性学报不均衡发展
(一)被转载论文的数量在学报间的分布不均衡
根据表 1计算,2008—2011年平均约有61.39%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没有被转载过论文,这一现状说明了大多数学报的水平有待提高的事实,而且在被转载论文的学报中,转载数量在学报间的分布也呈现出集聚特征。表2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2011年转载量前100名学报的数据,可以看出,转载量前100名高校学报的转载量占了学报转载总量的64.40%,平均每种学报被转载17.4篇论文。毋庸置疑,这些学报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是高校学报阵营中的第一梯队。
表2 2008—2011年转载量前100名学报的数据
此外,如果将被转载篇数分成不同区间,各区间的期刊数量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2008—2011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被转载量分布情况
从表3的数据可作如下趋势分析。
第一,每个转载篇数区间内,学报的数量基本稳定,总体结构布局不均衡发展已成常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对众多的原发学术期刊,都按照先分类标引期刊上的每篇文章、然后再撕拆期刊并将文章按学科归类的一整套流程化、专业化的方式筛选论文,难以控制对哪些期刊、哪些学报多选或不选。从近4年每个转载篇数的区间段所涉及的期刊数量看,变动不大,相对稳定。这也可以解释为:众多高校学报在水平质量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较稳定层级的金字塔结构。
第二,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整体水平基本暗合了“二八定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共约有1150种,而转载量排名在前200名的学报年均被转载了2 201篇文章,约占人文社科学报转载总量(2 709篇)的81.25%,即80%的被转载文章都来自于20%的学报,而剩余的20%的被转载文章来自于其他80%的学报。
第三,大多数学报的水平有待提高。4年平均约有706种学报没有被转载过,占学报总量的61.39%,被转载的学报数量仅达到所有学报总数的38.61%。尤其是对综合性学报而言,对应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众多专题刊时,往往具有“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优势,理论上每种学报每期被转载1篇或每年被转载2篇以上的概率很大。但实际上每年被转载1-2篇的学报约有200种,在所有被转载论文的学报中约占44.45%,约占学报总量的17.39%。若将未被转载和仅被转载1-2篇的期刊数量加总,则比例高达78.78%,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数据。
(二)优质学报在行政区域上的分布不均衡
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影响力和水平,与学报所在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高校数量和水平状况等有很大的关联性。尤其是近年来学术期刊在编辑队伍建设、优质稿源竞争、期刊宣传投入等方面,越来越凸显出科研力量和经济实力的作用。这也充分体现出优质学报在行政区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性(表4)。
表4 2008—2011年转载量前100名学报的地区分布
从表4中的数据纵向对比看,转载量前100名期刊在各省市行政区域的分布变化起伏不大,但横向比较,各省市间差距却很大且有拉大趋势,充分反映出地区差距对学报质量的影响。
其一,东中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占明显优势。北京、湖北、上海、广东、江苏五省市就占到了一半以上,这些地区不仅经济文化发达,而且高校多、学报(特别是211工程、985工程大学⑧“211 工程”、“985 工程”高校名单分别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7085.htm、http://baike.baidu.com/view/59436.htm 。学报)多,在优质学报数量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其中,最突出的是北京市,超过了1/5。另外,河南、湖南、浙江、天津分别也有3种(含)以上学报进入前100名。
其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优质学报数量少,特别是内蒙古、西藏、青海、宁夏、新疆4年间没有一种学报进入转载量前100名。但中西部地区一些有历史文化底蕴(特色)、高校(特别是211工程大学)多的省市,并没有受地域或经济发展的限制,依然办出了一些有特色高水平的学报,如陕西、四川、重庆、云南、甘肃等。
其三,不平衡现象有加大趋势。上海、江苏、广东等经济文化发达省市拥有的优质学报逐渐增多,但山东、辽宁等则有下降趋势。这说明,在大家普遍重视学报质量、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不进则退。
(三)学报的转载量(率)在211工程高校与非211工程高校之间的不均衡
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办刊水平,与所在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综合实力也有很大的关联性。尤其是中国推行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后,高校普遍重视科研工作,对学报的建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办刊水平上明显拉开了与非211工程高校学报的距离。本文同样也选取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2011年转载量前100名学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具体如表5、表6所示。
表5 转载量前100名学报中211工程高校与非211工程高校的学报数量对比
从表5可以看出,2008—2011年在所有高校学报转载量前100名中,211工程高校学报(含985工程高校学报,下同)与非211工程高校学报大约各占一半,但有两个情况需要说明:一是很多211工程高校历史上属于理工类院校,主办人文社科类学报时间还不长,实力和影响力尚在提升过程中,在竞争力上,自然与一些人文社科学科较全而且历史积淀较长的非211工程高校的学报存在差距。表5中2010年度和2011年度211工程高校学报甚至比非211工程高校学报分别还少了6种和2种。二是在中国115家211工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中,有43%进入了前100名,而其余大量的非211工程高校学报进入前100的比例却只约占5%。
从学报转载率指标看,211工程高校与非211工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不均衡的发展情况更加明显(表6)。
表6 转载量前100名学报中211工程高校与非211工程高校的学报转载率对比
转载率是指学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除以该学报当年度刊登的论文总数。这个指标克服了单靠增加发文数量提高期刊影响力的片面导向,更能反映学报的含金量。表6清晰地显示,2008—2011年211工程高校学报转载率是非211工程高校学报的1.5倍,两者之间的水平差距一目了然。
三、几点思考
(一)学报质量竞争、优胜劣汰的环境已经形成
无论是学报之间、211工程高校与非211工程高校学报之间的水平分化,还是优质学报在地域间分布不均,都反映了高校学报的发展已经处于激烈竞争的生态环境。当然,政策的引导、评价的外力也加剧了这种竞争失衡状态。比如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的评比、各种核心期刊的评价、转载(摘)的影响力延展等等。市场的自然竞争往往会造成不平衡发展甚至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但会促进期刊整体质量的普遍提高。至少在目前阶段,应当鼓励支持这种竞争生态。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这种失衡发展状态影响到中国学术科研成果的正常发表。
(二)学报质量与学报数量、规模没有必然联系,不存在反比关系
近年来对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负面评价不少,主要诟病是数量多、同质化、创新不够、质量不高,一言以蔽之,即数量与质量失衡。有人认为,只要减少学报数量,就会减少垃圾论文的刊登量,这是很片面的看法。首先,中国的学术期刊总量不能满足科研成果发表需求的矛盾一直很突出,减少高校学报的数量和规模不但无助于期刊质量的提高,反而会更加助长“版面费”问题的蔓延。其次,高校学报除了刊发学术成果、传承文明的作用外,还承载着培养人才、服务科研等功能,高校学报规模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布局及赋予学报的使命有关。即使今天立足本校教学科研、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开放办刊,也符合当前中国整体教育科研环境的需要。第三,期刊质量不取决于期刊自身,而在于中国整体科研环境、水平和实力。只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才能为学报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养分,才能不断打造出高质量的学报,才能整体促进学报水平的提高。第四,没有一定的数量就不可能有较高的质量。没有一定数量的中低梯队刊群服务于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就不可能培育出为顶尖梯队刊物供稿的高级科研人才群体。存在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梯队刊群(也可叫做常态的不均衡发展现象)符合学报整体的发展规律。
(三)综合性还是专业性不是学报改革发展的唯一路径
目前,高校学报的综合性特征普遭质疑,向专业化方向过渡是个必然趋势,但要循序渐进,符合国情国力,遵循整个社会发展对学术期刊的要求。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首先,在学科日益交叉融合的背景下,“专业化”的界限也在模糊。对期刊评价最困难的就是专业性分类。例如,据苏新宁统计,“在CSSCI的管理学期刊中,2000-2004年共收录论文23 576篇,其中只有一半不到的论文属于管理学论文(12 971篇)。而非管理学期刊刊载管理学论文达到了21 974篇,远远超过了管理学期刊收录本学科的论文数”。所以,对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所谓专业化也是个相对概念,是一本学术期刊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在作者、读者心目中的定位,它有不同学派、不同风格、不同气质,不是简单地认为专发、多发某一类文章就是专业化了。其次,假设在所有科研成果质量水平一定的状态下,如果没有筛选和分级评价,仅仅将其简单分类后刊登在所谓的专业类刊物上,这种总体质量没有提升、鱼龙混杂的“专业化”有什么意义呢?再次,在网络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电子期刊、专业人群社区等信息转播方式的变革,传统学术期刊已经面临转型,只要期刊出版资源实现了市场化自由配置,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学术期刊存在的唯一合法依据,期刊的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发展也就不再是问题。
总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刊群阵营庞大、作用突出,存在的不均衡发展状态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这尤其需要我们清醒地分析和认识,正确判断其基本发展态势。如是,则将有助于不同管理部门更好地把握期刊改革和科研管理的科学决策与政策导向,并慎重考量学报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1]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中心.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研究报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3-30(07)、2011-03-29(05、08 版)、2012-03-27(05、08版).
[2]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中心.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排名[N].光明日报,2009-03-05(8)、2010-03-30(4)、2011-03-29(7)、2012-03-27(7).
[3]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