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案例教学的中医药学网络平台设计原则的探讨

2012-12-05赵志英吴艳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2期
关键词:医药学资源库中医药

赵志英 吴艳萍

(1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南京210009;2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石家庄050091)

医药院校的中医药系列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学和中医药基础。目前教学中常常采用大班 (5~6个班合班)形式,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但并无医院实习环节,致使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虽然中医药课程网站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已经建立,但由于内容单一,学生缺乏参与积极性,课程网站往往未能得到充分利用[1]。同时,由于适合中医药学课程 “案例教学法”的课时和班级人数限制,在课堂上无法有效实施[2]。基于此,构建丰富全面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信息化,以弥补课时不足和开拓学生思维;同时将案例教学与网络环境的优势相结合和互补,在网络环境下组织案例教学,将延伸案例分析的时空性,拓宽案例教学的外延。

1 构建中医药学网络教学资源库的秉承原则

目前的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课件、教案、教学大纲等内容,内容相对单一。为了充分体现中医学的显著特色,促进案例教学的古今融合、继承创新,因而需要秉承三大原则,以构建中医药教学资源库。

1.1 回归经典 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之渊薮,是经过数千年临床实践检验的经验结晶。教学资源库要注重增加中医经典赏析、名家医案医话、中药应用及不良反应、方剂发挥、中医药进展、中医药新闻动态等模块,以做到古今融合、继承与创新并存。“经者,径也”,学习经典是掌握中医仁术的必由之路。因为很多院校并没有开设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等课程,需要设置中医经典赏析模块,将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书中一些经典条文收录。然而经典著作文字古奥,内容浩瀚,要读懂也绝非易事。因此,在摘录著作中某一节专题内容时,在经文辑录的基础上,需要加入原文解说,临证发挥,收录一些中医名家记录完整,翔实可靠的医案以供参考。例如设计 《黄帝内经》中肝主疏泄的专题时,将 《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宝命全形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关肝的论述条文加以辑录、解说,同时收录 《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及中医名家蒲辅周、刘渡周等人的一些经典医案,涉及胃痛、胁痛、胸痹、泄泻、便秘、遗尿、神经官能证等多种病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中医理论能融会贯通,极大地弥补了课时不足。

1.2 突出特点 由于授课对象多为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与中药学分开授课)及商学院各专业 (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生毕业后多从事药物研发、市场销售等工作,并不是走上临床工作岗位,因而需要因人制宜,建立了符合医药学科特点的科研资源库。例如中药应用及不良反应、方剂发挥、中医药进展等模块的设立,为学生提供了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信息。针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学生,可以设置中药资源模块,增加了主要中药资源种类介绍等内容;针对商学院各专业学生,可以增添中药商品规格模块,介绍一些常见中药的商品规格。例如讲述人参这一味药物时,学生可以通过科研资源库了解到人参的最新研究进展,滥用人参后的一些不良反应、人参的商品规格、人参资源的开发以及中国与韩国因人参所展开的价格暗战等各种讯息。

2 基于案例教学的中医药学网络平台设计原则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讨论实际案例为主,寓实践性、启发性为一体,针对性强的新型教学方法[3]。但由于课时和班级人数的限制,在课堂也无法有效实施,需要案例教学网络支持平台。在设计案例教学网络平台时,需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2.1 案例选择难易结合 在中医药学案例教学课程网站的栏目设置包括:案例发布区、教师资料区、公共讨论区、小组专用讨论区、教师答疑室、总结归纳区等不同形式的交互区。课程网站定时发布案例,组织讨论,并根据参与者发帖的质量、数量和案例分析报告等予以评分,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学有关内容,首先教师要精选临床经典案例,构建相关专题案例库 (见表1),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适时地予以引导和指导,培养学生快速收集资料和进行诊断、处方的能力。

表1 中医药学系列课程的案例教学内容

案例的选择,依据明确目标、客观真实、记录完整、难易结合、丰富广博的原则进行精选[4]。案例多选自《临证指南医案》、《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以及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等古今医书,以及蒲辅周、刘渡舟、赵绍琴、秦伯未等中医名家的验案。

2.2 问题设计由浅入深 教师针对每一个案例,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如何取舍四诊资料、如何切入辨证思路、如何把握病机、如何确定治则、如何组方用药、如何进行调护等。通过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在整合基础理论的同时,沟通了理论与临床,深化了辨证方法,增强了临床思维。如常见问题包括:①病人的典型临床表现有哪些?②引起发病的原因是什么?发病后有没有进行诊治,如果诊治,效果如何,有什么启发?③主要的伴随症状是什么,从中提炼出病证的兼次症,以帮助疾病的辨证分型。④病人有何体征,包括面色、舌象和脉象如何,以及其他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问题?⑤综合上述信息,给出病证的诊断依据,证型及辨证分型的根据。⑥针对本证型,给出治法和主方,并根据伴随症状对主方进行加减,阐明方药化裁的理由。

2.3 案例总结全面系统 进行相关专题的案例讨论后,要求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总结,提交案例报告。在此基础上,教师就案例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对案例报告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点评,同时详细阐述该医家的辨证思路及学术思想。在个个鲜活的成功案例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和临证心得体会,通过经典验案的总结归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展了辨证思路,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关于解表药的专题案例库中,引入了赵绍琴的许多经典案例,使学生意识到诸如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药,其运用范围远远超出了解表祛邪,可广泛用于升阳、疏肝、解郁、宣阳、胜湿消肿、利水通淋、止瘙痒等。通过对赵绍琴学术思想的介绍,学生对于解表药的应用开拓了思路。

3 小结

通过基于案例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可以将中医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仅传承经典,展示了中医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通过动态更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与发展意识。案例教学平台的设计,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弥补了无临床实习的弊端,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该教学平台的设计,符合医药院校的学科特点,很好地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机集成教学内容,真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贯彻实施了国家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理念。

[1]张明泉,王亚利.中医网络教学的优势与不足[J].中医杂志,2011,52(16):1438-1439.

[2]叶庆莲,张丽萍,臧知明,等.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改革及反思[J].中医教育,2007,26(1):47-49.

[3]刘晓燕,郭霞珍,马淑然.中医案例教学实现若干关键环节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6,25(1):26-28.

[4]徐世芬.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概况与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0,16(3):107-109.

猜你喜欢

医药学资源库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