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2012-12-04李静
李静
解脲支原体(UU)又称溶脲脲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长的微生物,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绒毛膜羊膜炎、宫颈炎及男性不育等多种疾病[1]。为了解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现采用解脲支原体试剂对笔者所在医院804例女性患者标本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标本均来自于2010年7月-2011年7月妇科门诊患者,年龄17~64岁,平均31岁。
1.2 标本采集与培养 女性采用无菌棉拭子取宫颈阴道后穹隆分泌物,置无菌试管内立即送检。
1.3 试剂与方法 支原体的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广东省珠海市丽拓发展公司生产的成套试剂盒,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先做阴性对照,再将无菌棉拭子插入培养液中充分振荡,并在瓶壁上挤干棉拭子,将混有标本的培养液100 μl加入培养微孔中,加矿物油1滴,置37 ℃培养24 h,观察记录结果。其测定药物包括10种抗生素。解脲支原体检测板药敏结果判读方法见表1。
表1 解脲支原体检测板药敏结果判读方法表
2 结果
2.1 不同女性年龄段UU培养阳性患者的分布见表2,其中21~40岁患者最多,占81.7%。
表2 300例不同女性年龄段UU阳性患者的分布
2.2 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药敏结果见表3。由药敏结果可以看出,UU对交沙霉素(94%)、克拉霉素(77%)、美满霉素(87%)、强力霉素(83%)敏感性较高,而氧氟沙星(56%)、司帕沙星SPA(55%)耐药率最高。
表3 300例解脲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 例(%)
3 讨论
3.1 解脲支原体寄居于人的泌尿生殖道,是1954年Shepard首先从非淋球菌尿道炎(NGU)患者的尿道分泌物中分离获得,因其菌落细小,故曾称为T支原体。因其分解尿素故命名为解脲脲原体(UU)。UU是人类最常见在寄生菌之一,在特定环境下可以致病。UU寄居于人泌尿生殖道,偶尔可从呼吸道分离出,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性接触有无和多少,与UU在带菌率有关,据McCormark[2]报告,女性阴道UU分离率,随性伴侣数增加可由30%升为75.5%。解脲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能够在无生命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它可寄居在人的泌尿生殖道,也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患者人群中主要集中在21~40岁,占81.7%,此年龄段女性正处于性活跃期,可以通过性传播疾病,所以容易被感染。
3.2 由于UU与其他支原体一样,无细胞壁,UU对青霉素等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对影响胞浆蛋白合成的抗生素敏感。临床上治疗多选用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3-4]。临床上经验用药以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较为常见。本研究选择药敏试验的10种药物就属于以上三类。药敏结果显示:(1)四环素类药物中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表现了很强的敏感性,可作为一线用药;(2)大环内酯类药物中交沙霉素、克拉霉素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3)喹诺酮类药物中氧氟沙星、司帕沙星耐药性最高,提示喹诺酮类对支原体的疗效不是很理想。
综上所述,妇科医生治疗支原体感染要先进行药敏试验。如非常必要的,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规范治疗,以减少用药的盲目性。由于抗生素的开发和广泛应用,使支原体耐药菌株不断发生变化,临床医生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1]张莉敏,张胜海,孙颖,等.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283例解脲支原体药敏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8):455.
[2]张卓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2.
[3]张洪文,陈琳,王新,等.解脲支原体生物一群在不同女性人群生殖道中的分布[J].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2007,9(2):170-172.
[4]杨艳明,杨林,黄广琳.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耐药谱关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9):1370-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