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脉压与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2012-12-04何立王玉文
何立 王玉文
门脉血栓形成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91.06%[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如何早期预测、诊断本病一直困扰着门脉高压症外科医生。本文从患者手术前后门脉压力变化角度分析了门脉血栓形成的概率与可能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3-2010年共进行了276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下患者不列入研究:(1)肝硬化合并肝癌行断流术者;(2)有其他腹部手术史者;(3)病例资料不全者;(4)术前检查发现门静脉血栓者;(5)彩超提示门脉血栓形成而增强CT检查证实无门脉血栓形成者。共获得238例完整资料。其中男162例,女76例。年龄27~68岁,平均(47.5±10.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彩超及增强CT检查证实无门脉血栓形成,依据术后是否有门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48例与非栓组190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中均经胃网膜右静脉置管至门静脉,管内注入肝素盐水,导管连接至有创血压测量仪。分别测切脾前、切脾后、断流后门脉压。术后2~3周行常规彩超检查,如术后患者有腹痛、腹胀及发热,随时行彩超检查。若彩超提示门静脉主干及其左右分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中任何一支静脉有血栓,则行增强CT确诊,二者均提示门脉血栓者诊断为门脉血栓形成,给予抗凝、祛聚综合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血栓发生率 238例患者术前检查均证实无门脉血栓,术后有48例出现门脉血栓,发生率为20.17%。
2.2 门脉压变化梯度比较和术后门脉压水平,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门脉压及变化比较 (cm H2O)
3 讨论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栓的自然发生率约为0.6%~2.1%[2],断流术后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增高,本组资料中门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20.17%。断流术后门脉血栓形成可使门脉向肝血流减少,门脉压进一步增加,可能导致肝功衰竭、难治性腹水、术后再出血等,甚至肠坏死,危及患者生命[3]。因此,早期预测门脉血栓形成,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防止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在早期预测门脉血栓形成方面,进年来研究发现门静脉系统血流速度、D二聚体、血小板表面蛋白CD62P以及C蛋白、S蛋白、ATⅢ等都有较大价值。而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gh分组、凝血酶原时间、术后血小板增高等因素不是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笔者研究了术后门脉压水平、手术前后门脉压变化情况与术后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发现断流术后门脉压水平组间比较门脉血栓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门脉压越低、门脉压下降梯度越大,门静脉血栓形成率越高。本组资料与邢谦哲等报道的一组资料相比,其术前门脉压情况分布不同,但门脉压下降梯度与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一致。分析门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为术后门脉压下降梯度越大,对门脉系统的血液动力学影响越大,门脉系统血流速度减慢越明显,甚至形成局部涡流,为血栓形成提供了血液动力学基础。断流术后门脉血栓形成中,门脉系统血液淤滞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术后门脉压力较低和门脉压力下降梯度较大的患者,应加强对血栓的预防。
[1]孙勇伟,吴志勇.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J].腹部外科,2007,20(4):203-204.
[2]Oksuzoglu G,Simsek H,Haznddaroglu C,et a1.Tissue factor pathwayinhibitor concentration in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portal vein thrombosis[J].Am Gastroenterol,1997,92(2):303-306.
[3]Makdissi F F,Herman P,Machado M A,et al.Portal vein thrombosis after 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and splenectomy in schistosomal portal hypertension patients:what's the real importance[J].Arq Gastroenterol,2009,46(1):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