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瘤内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的处方筛选及pH值的确定

2012-12-03高萌张成鸿鲍旭蒋妮何艳田舸田燕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辽宁大连6044大连医科大学形态学实验室辽宁大连6044大连儿童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600

中国药房 2012年15期
关键词:温敏丙二醇胶凝

高萌,张成鸿,鲍旭,蒋妮,何艳,田舸,田燕#(.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辽宁大连6044;.大连医科大学形态学实验室,辽宁大连 6044;.大连儿童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 600)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疗法(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PEIT)是一种应用广泛、疗效肯定的瘤内注射疗法,尤其对于肿瘤直径≤3 cm的肝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乙醇会从针孔外漏到肝包膜外而引起剧烈疼痛,或经小血管进入循环系统引起不良反应,对肝组织的毒性较大,不适于肝功能差的患者。据文献[1]报道,若将药物制备成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以下简称温敏凝胶)并采用瘤内注射的给药方式,既可以避开首关效应以及在消化道和胃肠道中的降解,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又克服了瘤内注射液体制剂易扩散的缺点,达到靶向给药和延缓药物释放的目的。因此,笔者选择药用辅料泊洛沙姆为基质制备瘤内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在弥补PEIT不足的前提下,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温敏凝胶在贮藏条件(4℃)下是自由流动的液体,进入体内后可在注射部位发生相转变形成半固体状态凝胶,能达到局部给药或延缓药物释放的目的[2]。其中,用泊洛沙姆407(P407)制备的凝胶表面光滑柔软,在注射部位没有明显的异物感、无毒无刺激、生物相容性好[3],是常用的制备温敏凝胶的辅料。姜黄素(Curcumin)是中药姜黄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保肝等多种药理活性[4],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天然抗癌药物,对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株有很强的抑制作用[5]。有关姜黄素制剂的报道较少,其主要原因是姜黄素水溶性差、不稳定且易降解[6],故体内吸收差。笔者选择P407、P188为基质,聚乙二醇400(PEG400)、1,2-丙二醇、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姜黄素温敏凝胶的最佳处方,通过稳定性试验确定其最适宜pH值,从而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为制备姜黄素制剂提供试验依据,使其具有更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 仪器与试药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美国安捷伦公司);Krom Asil C18柱(大连江申分离科学技术公司);NDJ-7旋转式黏度计、FA1104万分之一电子天平(0.1 mg),均购于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501超级恒温器(上海市实验仪器厂);79-1磁力加热搅拌器(金坛市医疗仪器厂);PB-20标准型pH计(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姜黄素原料药(陕西森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纯度:95%,批号:20101213);姜黄素标准品(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98%,批号:20110302);P407(批号:119 K0073)、P188(批号:129 K0055),均购于美国Sigma公司;PEG400(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批号:20080701);1,2-丙二醇(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批号:990428);乙腈(色谱纯,美国Tedia公司,批号:1009262);冰醋酸(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090706);姜黄素温敏凝胶(大连医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自制,批号:20110301、20110302、20110303,规格:2 mg·mL-1)。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7]

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黏合剂的Krom Asil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2%冰醋酸(58∶42);检测波长:430 nm;流速:1 mL·min-1;柱温:室温;进样量:20 μL。理论板数按姜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精密量取姜黄素标准品5 mg和姜黄素温敏凝胶适量(含姜黄素约5 mg),分别置5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进样。结果,姜黄素保留时间在7.7 min左右,分离度符合要求。色谱见图1。

2.2 姜黄素温敏凝胶的处方筛选

2.2.1 姜黄素温敏凝胶的制备[8,9]分别称取处方量P407、P188,加入60 mL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在4℃冰箱中放置至溶液澄明,为A液。精密称定处方量姜黄素,溶于处方量PEG400和1,2-丙二醇中,超声至完全溶解,为B液。将B液完全转移至A液中,所得溶液为C液,在C液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至100 mL,在4℃放置至C液完全澄清,调节至所需pH值,即得(规格:2 mg·mL-1)。

2.2.2 胶凝温度的测定[10]采用搅拌子法,在西林瓶中装入温敏凝胶溶液10mL和搅拌子,插入精度为0.1℃的精密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完全浸没在凝胶溶液中。将其放入低温(10℃)水浴中,保持水浴持续缓慢升温,使凝胶的温度上升速率约为(1~2)℃·min-1。将磁力搅拌子完全停止转动的温度定义为胶凝温度。

2.2.3 黏度的测定[9]取凝胶样品溶液15 mL置样品管中,用循环水浴使其升温至40℃以上,再以(1~2)℃·min-1的速率缓慢冷却至10℃,选择合适量程的悬吊式转子测定不同温度下的黏度,从40℃开始,温度每下降1℃记录一个黏度值。

2.2.4 姜黄素的最大溶解度 精密量取不同配比的1,2-丙二醇、PEG400适量,置烧杯中,磷酸盐缓冲液加至100 mL,在超声溶解状态下,用减量法逐渐加入适量姜黄素至最大饱和为度(10~15 min内不再溶解为准),平行制备5个样品,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含量,求出平均值,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姜黄素在10%PEG400、14%1,2-丙二醇中的溶解度最大,即(2.447±0.121)mg·mL-1,大大提高了姜黄素的溶解度。

表1 姜黄素的最大溶解度测定结果(±s,n=5)Tab 1 Maximum dissolution rate of curcumin(±s,n=5)

表1 姜黄素的最大溶解度测定结果(±s,n=5)Tab 1 Maximum dissolution rate of curcumin(±s,n=5)

PEG400/%6810810610861,2-丙二醇/%101214141012121410最大溶解度/mg·mL-11.605±0.1052.026±0.0032.447±0.1212.197±0.1182.105±0.0081.776±0.1072.276±0.1312.197±0.0061.605±0.145

2.2.5 含药量的测定 精密称取姜黄素标准品5 mg,置于25 mL量瓶中,甲醇稀释至刻度,得浓度为0.2 mg·mL-1的标准品贮备液,精密量取姜黄素标准品贮备液200、400、800、1600、3200、6400 μL,置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配成浓度分别为4、8、16、32、64、128μg·mL-1的系列标准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平行测定3次,每次进样量20 μ L。以峰面积积分值(A)为纵坐标,姜黄素检测浓度(c)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A=113.2 c+82.177(r=0.9993)。精密量取200µL姜黄素温敏凝胶置10 mL量瓶中,甲醇定容。混匀后按上法测定,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姜黄素温敏凝胶中姜黄素的含量。

2.2.6 正交试验优选处方 通过预试验中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P407的浓度(A)、P188的浓度(B)、PEG 400的浓度(C)、1,2-丙二醇的浓度(D)为考察因素,以胶凝温度(T)、黏度(η)和含药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评分方法:(1)T:由于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6~37℃,故胶凝温度在此范围内者得100分,每低于36℃或高于37℃为1℃者扣5分,若转子无停止则记为0分。(2)η:以正交试验结果中胶凝温度时的黏度为标准,<10 mPa·s者为100分,10~20 mPa·s者为90分,20~30 mPa·s者为80分,30~40 mPa·s者为70分。(3)含药量:以正交试验结果中含量最高者为满分100分,每低于此含量0.1 mg者扣5分。(4)综合评分:综合评分=胶凝温度记分×50%+黏度记分×20%+含量记分×30%)。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测定评价指标,计算每次试验得分确定最佳配比,每个试验重复3次。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多组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因素水平见表2;正交试验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3、表4可知,4种因素对工艺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或P<0.01),其影响大小为A>C>D>B,即P407浓度为影响姜黄素温敏凝胶性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PEG400浓度,再次为1,2-丙二醇浓度,最后是P188浓度。较好的组合为A2B2C2D2,即P407浓度为20%、P188浓度为4%、PEG400的浓度为8%、1,2-丙二醇的浓度为12%。

2.3 姜黄素温敏凝胶最适宜pH值的确定

2.3.1 不同pH值下姜黄素温敏凝胶的标准曲线 配制pH值分别为5.5、6.0、6.5、7.0、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按“2.2.6”项下最终确定的处方量制备不同pH值的姜黄素温敏凝胶。待凝胶充分混匀溶解之后,用pH计调pH值为6.0、6.5、7.0、7.5、8.0,为不同pH值下的姜黄素的贮备液。精密量取各姜黄素贮备液0.5、1.0、2.0、4.0、8.0 mL,置于100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混匀后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以峰面积积分值(A)为纵坐标,姜黄素检测浓度(c)为横坐标,制备各pH值下姜黄素的标准曲线,结果见表5。

表2 因素水平Tab 2 Factors and levels

表3 正交试验结果Tab 3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表4 方差分析结果Tab 4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表5 不同pH值姜黄素温敏凝胶的标准曲线Tab 5 The standard curves of Curcumin thermosensitivehydrogels with different pH values

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的姜黄素温敏凝胶中姜黄素检测浓度在10~16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

2.3.2 姜黄素降解速率的测定 将“2.3.1”项下制备的不同pH值下的姜黄素温敏凝胶置于4℃冰箱中,于1、2、3、4、6、10、14、20d时分别取200µL不同pH值的姜黄素温敏凝胶至10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混匀后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姜黄素浓度(c),以c(μg·mL-1)对时间t(d)作图,求不同pH值姜黄素温敏凝胶的降解速率常数(k)、半衰期(t1/2),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pH值姜黄素温敏凝胶的降解方程及速率Tab 6 The degradation equations and degradation rates of Curcumin thermosensitive hydrogels with different pH values

结果表明,在4℃时,姜黄素温敏凝胶随时间的降解符合为零级动力学过程。不同pH值的姜黄素温敏凝胶的动力学方程、k、t1/2均不相同,随着pH值的升高,k加大。当pH值为6.0时,t1/2=150.93 d,表明pH值为6.0时姜黄素温敏凝胶稳定,且稳定性明显优于姜黄素溶液(t1/2=433.1h[5]),而当pH≥6时,姜黄素温敏凝胶的降解速率加快,故将姜黄素温敏凝胶的pH定为6.0。

综上所述,拟定姜黄素温敏凝胶的处方为0.2%姜黄素、20%P407、4%P188、12%1,2-丙二醇、8%PEG400、磷酸盐缓冲液加至100 mL,调pH值为6.0。

2.4 工艺验证试验

按上述最佳处方制备3批姜黄素温敏凝胶(批号:20110301、20110302、20110303),分别测定其T、在胶凝温度(36.5℃)时的η以及姜黄素的含量。结果,各指标分别为(36.5± 0.41)℃(n=3)、(823± 6.23)mPa·s、(0.207±0.0021)%(即剂量为2.07 mg·mL-1),姜黄素温敏凝胶规格为2 mg·mL-1,所测姜黄素含量在常规含量限度范围内(1.8~2.2 mg·mL-1),含量符合规定。

3 讨论

药物辅料泊洛沙姆是由聚氧化乙烯与聚氧化丙烯组成的嵌段共聚物(PEO-PPO-PEO),由于聚氧乙烯链的相对亲水性和聚氧丙烯链的相对亲油性,使其具有表面活性,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多数泊洛沙姆在较高浓度时可以形成水凝胶,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形成氢键的结果[11]。以P407为例,当其浓度高于15%时,可以形成凝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P407浓度的增加,胶凝温度下降;与此相反,随着P188浓度的增加,胶凝温度则上升。加入溶剂1,2-丙二醇后,胶凝温度降低,黏度升高,主要是因为1,2-丙二醇也可以与泊洛沙姆形成分子间氢键,形成更大的分子。加入溶剂PEG400后,胶凝温度升高,黏度下降,PEG400的分子结构与泊洛沙姆相似,且水溶性优于泊洛沙姆,故使泊洛沙姆的水溶性降低,当PEG400浓度过高时则无法形成凝胶。试验证明,P407浓度若为18%,当PEG400的浓度大于15%时,不能形成凝胶,即无胶凝温度。本试验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筛选出了最佳处方,既有适宜的胶凝温度及黏度,又提高了姜黄素的含量,同时改善了姜黄素的稳定性,克服了其水溶性差的缺点,进而可提高姜黄素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使其具有更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1]陈 喆,翟笑枫,蒋 栋,等.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剂和无水乙醇的肝癌瘤内注射疗效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22(7):606.

[2]金璐燕,李 娟.泊洛沙姆407在制剂中的应用进展[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17(3):231.

[3]杜广增,赵浩如.Poloxamer407温敏性即型凝胶的制备和应用进展[J].药学进展,2008,3(4):163.

[4]胡 静,李 立.姜黄素药理作用研究现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2):1186.

[5]张宏颖,刘春平,唐建武,等.姜黄素对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株(HCa-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中草药,2005,36(11):1663.

[6]韩 刚,霍 文,李秋影,等.姜黄素的稳定性研究[J].中成药,2007,29(2):291.

[7]顾吉晋,邓英杰,王 浩,等.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姜黄素含量[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4(4):241.

[8]申献玲,胡 燕,雷 露,等.美洛昔康温敏性水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中国药房,2008,19(25):1069.

[9]高 斐,王东凯,罗 立,等.左氧氟沙星热敏型眼用凝胶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14):1057.

[10]宋 涛,王东凯,高 红,等.利巴韦林鼻用温敏凝胶热力学和流变学性质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8):540.

[11]王明坤,方晓玲.泊洛沙姆在药剂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12):621.

猜你喜欢

温敏丙二醇胶凝
气相色谱法测定湿面条中丙二醇方法探讨
养护与拌合条件对碱渣-电石渣激发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煅烧高镁磷尾矿制备硫氧镁胶凝材料
一种利用温敏型泡沫压裂液进行重复压裂的方法及应用
ARA改性沥青加工、温敏和抗老化性能分析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多元胶凝材料体系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陶氏拟扩大泰国丙二醇产能
直接生产丙二醇的新工艺
一种亲水性温敏聚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用于农产品中铝离子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