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人才培养方案

2012-12-01陈波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9期
关键词:岗位人才职业

陈波

(宁波大红鹰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75)

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人才培养方案

陈波

(宁波大红鹰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75)

当前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出现结构性错位,面向就业市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对于网站建设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在分析具体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对网站建设类课程方案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中小企业;网站建设;岗位;人才;课程方案

当前,计算机相关专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不衔接,出现结构性错位。因此,如何培养企业用得上、适应快的毕业生,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目标。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经过认真的调研、分析、对比,提出了人才培养要面向就业市场的理念。面向就业市场培养计算机人才,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计算机院系生存的需要,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加快向应用型人才转变的步伐。根据《宁波大红鹰学院2011年—2015年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学院要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首选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中小企业中高端技术、管理岗位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学院明确的发展规划,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站建设与管理人才岗位需求分析

(一)信息化进程中的中小企业需要网站建设与管理类人才

笔者对中国宁波人才网(http://www.nbrc.com.cn/index.htm)、258人才银行 (http://www.people258.com/)、前程无忧(http:// www.51job.com)等相关人才网站对宁波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的需求情况(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8月1日)进行了分析。网站建设与管理相关的工作岗位主要有:网页设计/美工、网络程序员、网店美工、网络运营专员等。企业对于相关岗位的人员一般要求如下:学历最好是专科及以上,专业要求计算机相关专业,由于岗位不同,因此,各企业对于学生的技能要求不一样,但是,企业普遍希望学生具备网站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而对于学生的职业态度,企业强调要有良好的组织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工作上积极主动,细致专注,并能承受工作压力。

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网站建设与管理类人才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互联网/电子商务类企业对于网站建设人员需求量较大,而且要求学生在系统了解网站建设相关流程的基础上,在某一方面,要具备专业特长,如美工设计、程序设计等,需要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其他类型的中小企业则要求学生能全面掌握网站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对本行业的相关知识及工作流程比较熟悉,能解决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而且,随着宁波市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对于网站建设与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二)具体岗位对于人才的技能要求不同

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于人才的技能要求是不同的。如网页设计/美工,要求学生具备独立进行网站项目的整体版式、风格设计能力,精通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等网页设计美工软件,具有良好的美术功底以及良好的创意构思能力,对色彩敏感,具有把握不同风格页面的良好能力;网络程序员,要求学生熟悉PHP、ASP、VB、C#语言编程,并掌握其中一种开发语言进行网站的后台功能开发,熟悉SQL、Access等数据库操作,具备项目程序开发经验,责任心强,学习能力强,敢于接受挑战和承受压力,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网店美工,要求学生能熟练的处理网店产品图片,宝贝上架,宝贝标题设定,以及对网店进行装修(包括图片设计与代码制作)和日常维护,同时,还要兼顾网站的销售业务;网络运营专员则主要从事网站编辑、网站策划、客服等,负责网站信息的更新和维护,提供客户咨询,跟踪和策划重点时事专题网站的推广,软文的撰写和编辑,审核发布有关的内容及内容管理;擅长网站运营数据分析、总结,并以用户为核心提供实用内容。

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站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培养目标

如果将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视为一种特殊的“产品”,这个“产品”必须按照企业和用人市场的基本要求去考虑和设计。要达到培养规格要求,首先必须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要明确培养目标定位。通过对企业用人需求的分析,尤其是结合具体岗位的需要。而对于学生来说,明确的职业目标也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

(二)设计课程方案

课程设置的原则是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普遍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随着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学科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对有关课程进行完善和改进。

在原先的课程体系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被分解到不同的专业课程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相对独立,学生不能理解课程与岗位技能的关联性,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由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已经分解到不同的专业课程,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职业能力割裂,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现实情况来看,即使学生都很好地掌握了每门课程所要求的能力,也并不意味着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原来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体系图

1.通过“职业基础课——职业加强课——职业实训课——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这样的主线进行教学。加强各课程之间体现联系性和综合性,从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网站开发的过程,并在这个流程中找到自己的主攻方向,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解决了企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及拥有专业技术能力人才的需求。

2.职业基础课《网页设计与制作》要求学生对网页网站的设计与制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够设计制作出富含一定内容的中小型网站。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由四个项目组成:对网站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认识,网页的界面设计与制作,网站后台的开发,网站的架设与管理,课程的开设时间为第一学期。

3.职业加强课是《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各个项目的加强。如《WEB UI设计与制作》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网页设计能力,使学生在网页设计方面具有一技之长。通过职业加强课的学习,使学生真正进入一种准专业化的水平,同时,此类课程的开设能使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相关课程开设时间为第二、第三学期,同时,建议学生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料对PHP、MYSQL等相关专业课进行选修,从而扩展自己的专业能力。

4.职业实训课程则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应用专业知识的平台。所选的项目均以目前市场所需的项目为主,项目完成地形式以学生组建团队完成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职业实训课,真正做到与市场需求接轨,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为就业奠定基础。此课程主要以项目实践的形式开展,开设时间一般是第四学期。

5.顶岗实习则是学生就业前最好的一次实践机会。一方面,提高学生专业与岗位的对口率,使真正有兴趣从事这一岗位的学生能找到对应的岗位;另一方面,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于企业有更清晰的认识。

6.毕业论文环节则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使学生在本职业方向上有独特见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一名专家型人才。

(三)丰富教学形式

结合企业需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把课程体系完整体现出来则是我们在一线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即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创造性的教学形式。为此,我们主要采用如下形式:(1)正常授课:按照教学大纲对此课程的要求,相关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2)专题培训及讲座:定期邀请相关企业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职业现状讲座;邀请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3)假期社会调研:鼓励学生尽可能利用假期时间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4)项目实战模拟:每门课在期末安排一周的实践周,教师布置相关的项目,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5)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为了督促和保证学生能在课后进行钻研,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使更多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能在课后进行交流与学习,提高课后学习效率。(6)参与企业的实践工作: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并按要求完成相关工作任务,作为专业技能考核的内容之一。

为了丰富教学手段,我们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体现教学与企业要求,对任课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要求相关任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市场需求及变化。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相关课程的指导教师及培训讲师。此类课程的教师配备如下:(1)校方教师:根据课程设置,配备知识结构合理、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完成职业基础课及职业加强课的教学工作。(2)外聘实验指导师: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主要完成项目实践周教学的实践指导。(3)专题培训讲师:以专题培训的方式,着重完成学生职业理念、职业素养等内容的培训。(4)企业实习导师:帮助学生在企业里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意识。让学生完成实际工作流程的培训,熟悉企业的日常工作模式,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

结语

企业是学校“产品”的使用者。通过课程改革,一方面,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更具实用性、针对性和竞争性,能适应企业的需要,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课程改革也可以促进教师与企业的广泛联系,通过市场信息的反馈促进学校主动、及时、准确地调整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灵活设置专业,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杜友福.以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3):26-29.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7.

[3]洪霞.岗位导向性教学新思路[J].餐饮世界,2011(7).

陈波(1982—),男,浙江宁波人,宁波大红鹰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专业教育及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G712

A

1672-5727(2012)09-0152-02

猜你喜欢

岗位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