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性研究
2012-12-01赵彦波南欣荣
赵彦波 南欣荣*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山西 太原 030000)
随着种植牙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种植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种植修复已经成为牙齿缺失患者的常规修复方式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种植体的长期成功率,是我们种植医师和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种植体周围炎是影响牙种植远期效果、导致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横向和纵向研究均证实吸烟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吸烟者较非吸烟者牙周炎的患病率高、病情重、失牙率和无牙率均高,而种植体周围炎与牙周炎之间存在极大的相似性[1],鉴于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较少,且存在不同观点,本研究在明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前提下选择78例患者154个牙种植体,其中吸烟患者35例口内78个种植体,不吸烟患者43例口内76个种植体,进行两独立样本成组设计研究,探讨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相关性。
表1 两组患者种植体负载三年后改良探诊出血指数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常规口腔检查器械盒(口镜,镊子,探针),钝头塑料探针,SIRONA 数字全景X 机及SIDEXIS-XG 图像分析测量软件(德国西诺德牙科设备有限公司),奥齿泰螺纹柱状种植体(韩国)
1.2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和晋城市彦波口腔诊所2008年3月到2008年9月间进行人工牙种植患者78例。纳入标准:种植区骨质骨量及附着龈满足种植需要;慢性牙周炎患者术前3个月完成牙周基础治疗,病情控制良好;依从性好,术后能保持口腔卫生及定期种植体及牙周维护。排除标准:侵袭性牙周炎;严重习惯性磨牙症、咬(牙合)过紧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精神病患者,口内或颌骨内良恶性肿瘤及其它全身情况差或严重系统疾病不能承受手术者。
实验分组:吸烟组35例口内78个种植体,平均每天约10支左右,平均年龄43.6岁,男女比1.3∶1;不吸烟组患者43例口内76个种植体,平均年龄45.3岁,男女比1.38∶1。
1.3 方法
1.3.1 手术方法
根据术前种植修复方案选择适宜型号种植体,术前1h口服抗生素,局麻下行常规种植体植入术,术后拍曲面断层全景片观察种植体植入情况,连续5d口服抗生素。4~6个月后拍曲面断层全景片及口内检查种植体情况,并保存资料,给予二期种植修复。嘱患者每年定期复查维护。
1.3.2 临床检查指标
①探诊深度(PD):统一使用钝头塑料探针,以0.2~0.3N轻力探诊,将PD=4mm作为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与炎症的界值;②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具体指标:0一沿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边缘探诊后无出血;1一探诊后有分散的点状出血;2=探诊后出血在沟内呈线状;3=重度或自发出血;③骨吸收量(MBL)通过SIDEXIS-XG 软件从SIRONA 数字化全景X线机联机电脑中计算本次复查时每位患者种植体肩台至近中及远中牙槽嵴顶的实际距离与二期修复时数据相减即为种植体周负载三年的边缘骨吸收量。
1.3.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对两组负载三年边缘骨吸收量(MBL)和探诊深度(PD)采用成组t检验,对改良探诊出血指数(mSBI)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种植体负载三年后存留率比较
两组患者78例共154个种植体均未脱落,存留率为100%,无差异。
2.2 两组患者种植体负载三年后近远中边缘骨吸收量和探诊深度比较
两组患者种植体负载三年后近远中边缘骨吸收量和探诊深度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P>0.10,可认为两组样本总体方差相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两样本成组设计t检验,结果P>0.05,可认为两组负载三年边缘骨吸收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种植体负载三年后改良探诊出血指数比较
两组患者种植体负载三年后改良探诊出血指数记分(百分数)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P>0.05,说明两组患者种植体周改良探诊出血指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吸烟导致牙周病发病的机制尚未明了,但许多研究表明:①吸烟不仅直接抑制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而且减少血清IgG、IgM、和sIgA;②吸烟降低局部氧张力,有利于某些致病菌的生长。有研究报告吸烟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高于非吸烟者;但也有学者报告,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无差异;③吸烟者口腔卫生一般较差,牙周菌斑沉积多,牙石形成增加,舌侧牙龈退缩。④吸烟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并不易附着于根面,影响创口愈合;还抑制成骨细胞,导致骨质疏松和骨吸收。
在我们的研究中,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尽量满足研究对象的同质性,除外吸烟与不吸烟差别外,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种植时口腔及全身因素、每年常规复诊依从性满足同质要求,我们首先计算两组患者口内种植体的存留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无种植体脱落、松动,存留率为100%,无差别,接下来我们对种植体周PD、MBL进行成组设计t检验,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mSBI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P>0.05,也无统计学差异。
国外学者Rodriguez-Argueta OF[2]等对在巴塞罗那牙医学院种植科进行种植治疗的295为患者1033个口内种植体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具有较高发生感染、种植体丧失、黏膜炎、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风险 (P=0.008);Rinke[3]等的研究中吸烟及顺应性与种植体周围炎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OR 31.58;P<0.001;OR 0.09;P=0.011),但未显示牙周病史与种植体周围炎相关;Carcuac[4]等在对111个诊断为种植体周围炎患者377个口内种植体进行临床特征和风险因子分析表明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比例明显增加(P=0.04),其研究结果表明吸烟和有牙周病史一样与种植体周围炎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种植体周围炎两代表性的风险因子。Heitz-Mayfield[5]等对MEDLINE (Ovid)和EMBASE 1966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0日间关于牙周病史和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的文献研究显示约3/4的系统评价认为吸烟为不利于种植体预后的显著风险因素而van Winkelhoff[6]的调查则认为口腔卫生、牙周病史以及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并不起重要作用,相反基因、糖尿病、酒精消费、种植体表面结构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内学者王丽萍[7]等对53例患者83个口内种植体的研究表明单纯牙周炎组与单纯吸烟组与健康组相比MBL、mPLI、mSBI、PD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但牙周炎合并吸烟组与健康对照组在MBI 及mSBI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同。
我们分析国内外研究结果不同的可能性主要在于:牙周炎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因素较多,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检测指标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不高,例如探诊出血指数mSBI,临床上发现吸烟者的牙周炎虽然较重但牙龈探诊出血少,炎症程度轻,这可能和尼古丁刺激牙龈血管收缩所致;样本含量不够,扩大样本含量可能会得到更加可信的结果。在以后的研究中要严格纳入与排除标准,使用更加灵敏与特异的指标,扩大样本含量进行多因素的联合检测会得出更加可靠的结果。
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没有明确的相关性,吸烟者如果能够进行定期的种植体周维护同样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种植修复效果。但由于目前对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较少,我们仍需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与指导。
[1]孟焕新.牙周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9-301.
[2]Rodriguez-Argueta OF,Figueiredo R,Valmaseda-Castellon E,et al.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smoking patients treated with implants: a retrospective study[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1,69(8): 2152-2157.
[3]Rinke S,Ohl S,Ziebolz D,et al.Prevalence of periimplant disease in partially edentulous patients: a practice-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J].Clin Oral Implants Res.2011,22(8):826-833.
[4]van Winkelhoff AJ.Consensus on peri-implant infections[J].Ned Tijdschr Tandheelkd,2010, 117(10): 519-523.
[5]Carcuac O,Jansson L.Peri-implantitis in a specialist clinic of periodontology.Clinical features and risk indicators[J].Swed Dent J,2010,34(2):53-61.
[6]Heitz-Mayfield LJ,Huynh-Ba G.History of treated periodontitis and smoking as risks for implant therapy[J].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2009,24 (Suppl):39-68.
[7]王丽萍,张树标,范长斌,等.牙周炎及吸烟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0,4(2):21-25.